-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品詩詞風韻游綠水青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268861
- 條形碼:9787503268861 ; 978-7-5032-688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品詩詞風韻游綠水青山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兩大部分:上篇——詩風詞韻耀青山,包含了泰山、華山等風景如畫的錦繡名山;下篇——詩風詞韻吟綠水,包含了長江、黃河等氣勢磅礴的滔滔勝水。 本書在內容安排上,按照代表詩詞、作者簡介、詩詞譯文、詩詞賞析等順序展開。旅游景觀圖、旅游景觀簡介、山水文化和拓展詩詞等,可以幫助讀者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更深層的內涵和境界,使讀者深刻認識到,綠水青山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金山銀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品詩詞風韻游綠水青山 目錄
泰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衡山 雁字回時,岳上南樓
恒山 巖巒疊萬重,恒岳居其北
嵩山 嵩山石壁掛飛流
韶山 優選韶山境,煙籠翠色輕
井岡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
廬山 日照香爐生紫煙
黃山 黃山歸來不看岳
九華山 天河秀出九芙蓉
峨眉山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終南山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六盤山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下篇 詩風詞韻吟綠水
長江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黃河 黃河之水天上來
鄱陽湖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氣春
洞庭湖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太湖 湖通南北澄冰鑒
洪澤湖 洪澤三十里,安流去如飛
巢湖 南譙曾說小姑蘇
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
錢塘江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青海湖 湖闊數千里,湖光搖碧山
參考文獻
品詩詞風韻游綠水青山 節選
1.紅色文化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井岡山,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的中國**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人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井岡山的斗爭,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中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的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岡山斗爭革命舊址遺跡達100多處,其中21處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被列為市級文明保護單位。 因此,井岡山作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課堂。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到井岡山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2.井岡山全堂獅燈 井岡山全堂獅燈,俗稱全堂獅子,由龍燈、舞獅、拳術、棍術、器械、對練以及盾牌舞七大項目組成,配以鑼鼓、嗩吶等樂器伴奏,由16人共同完成表演。它既有赤手空拳的武術套路,又有千奇百怪的武術器械,表演步法、手法和隊形,紛繁奇異,變幻無窮,至今仍遺存著古樸原始的民間武術風貌,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 “全堂獅燈”是流傳在井岡山東上鄉虎爪坪村的傳統武術競技項目,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據《寧岡縣志》記載,虎爪坪村習武之俗始于清道光三年(1824年),一少林俗家弟子盧能昌落難來到虎爪坪村的深山老林里,以燒木炭和采草藥為生,經村民三番五次盛請,才出山收徒,傳授各路武術,始成全堂獅燈,歷代相傳。全堂獅燈以少林洪家拳為基礎,獅、龍表演與武術穿插相結合,展現了盾牌與刀槍棍棒為主的硬實功夫,是當時強身健體、抵御猛獸與觀賞表演的傳統技藝。井岡山全堂獅燈于2010年被評為江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4年被評為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3.井岡客家山歌 井岡客家山歌是井岡山一帶的客家人用客家方言演唱的一種民歌,既有號子、山歌,也有小調、兒歌,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井岡山客家人的歷史文化和風情習俗,表達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和藝術趣味,富有客家語言特色,鄉土氣息濃郁。 井岡山客家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0%以上。明末清初時,客家人從廣東、福建遷入井岡山,絕大多數以農耕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客家人,為抒發內心情感,表現喜怒哀樂之情,用山歌相互唱酬,久而久之,形成了別具風格的井岡客家山歌。 井岡山革命時期,蘇區軍民利用井岡山歌調子,創作了大量氣勢磅礴、激蕩人心的紅色歌謠,數量眾多、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堪稱中國現代音樂史上的奇跡。為宣傳教育群眾、鼓舞軍民斗志、揭露打擊敵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井岡山市不斷挖掘、整理客家山歌,陸續編選了《紅色歌曲》《客家山歌》,錄制、發行了《井岡山革命民歌》《風光民歌精選》等宣傳資料。井岡客家山歌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4.井岡翠綠茶制作技藝 井岡翠綠茶制作技藝主要在井岡山桐木嶺,茨坪、黃坳、下七等地流傳。其制作工藝傳統、流程復雜、標準精細,是傳統手工制茶的典型之一。井岡翠綠茶生產約有600多年的歷史,其前身是“石姬茶”。石姬制茶經驗豐富、技藝精湛,從茶葉采摘到加工成品全部由手工完成。井岡翠綠茶,色翠嫩綠油潤,香氣鮮爽持久,味濃醇厚甘甜,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清嘉慶皇帝下江南品嘗到此茶,大加贊賞,選為貢品并以產地正式命名為“井岡翠綠茶”。在嘉慶年間被列為貢品,奉獻皇室享用。 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井岡翠綠茶先后被評為“江西名牌產品”“上海農博會金獎產品”“江西省重點保護產品”等。井岡翠綠茶制作技藝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5.井岡山竹編技藝 井岡山地處湘贛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屬典型的江南山區,竹林茂密,有毛竹、淡竹、方竹、苦竹、墨竹、羅漢竹、觀音竹、鵝毛竹、龍鱗竹等一百多種,資源豐富,為竹編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竹編制品瀕臨消亡,如竹箱、竹柜、竹廚、竹籃、竹熱水瓶殼等。但民間藝人使用優質的篾絲材料,設計制作出各式各樣的旅游工藝品。例如,雅拙諧趣的熊貓、憨態可掬的企鵝、展翅開屏的孔雀、怪眼拙睜的貓頭鷹等,形狀各異,構圖別致,巧奪天工。竹編制品遠銷日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達150余萬件,井岡山竹編技藝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6.井岡山紅米酒配制技藝 井岡山紅米酒發源于井岡山客家土法釀造,時代變遷,井岡山紅米酒一枝獨秀,源遠流長,傳承至今。紅米產生于山高水冷的獨特環境,生長期長,無污染,內含人體所需的21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有益微量元素,營養十分豐富。井岡山紅米酒,正是以紅米為主要原料,配以井岡清泉,采用傳統工藝,在享有“天然氧吧”美譽的井岡山中精釀而成,其酒體橙紅,入口綿甜,回味悠長。近些年隨著井岡山的飛速發展和對外開放,井岡山紅米酒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 從2006年以來,井岡山紅米酒先后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江西名酒、江西省重點保護產品的榮譽。井岡山紅米酒配制技藝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品詩詞風韻游綠水青山 作者簡介
胡欣哲,博士,墨爾本理工大學訪問學者,國學指導老師,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指導老師,國際金鑰匙聯盟中國大區培訓師,旅游酒店管理專業前廳職業技能考評員,高級生涯規劃師。曾就職于電子工業部中華通信系統有限公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主持省市級課題多項,發表教科研論文十余篇。主持《酒店前廳服務與管理》在線開放課程,獲省級高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等獎。出版專著《詩詞里的美麗中國》、教材《酒店前廳管理實務教程》,參與編寫《管理學》《1+X前廳運營管理(中級)》等教材。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