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緣緣堂續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22264
- 條形碼:9787020122264 ; 978-7-02-01222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緣緣堂續筆 本書特色
廣告語: 豐子愷散文初版本再現 幽默文字與風趣水墨漫畫的相映成趣 原汁原味的“緣緣堂” 版本說明 1926年,弘一法師云游經過上海,來到豐子愷家中探望。豐子愷請弘一法師為自己的住所取名,弘一法師讓豐子愷在小方紙上寫了許多他所喜歡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團成許多小紙球,撒在釋迦牟尼畫像前的供桌上,拿兩次鬮,拆開來都是“緣”字,遂名寓所為“緣緣堂”。緣緣堂并沒有廳堂,是一個象征性的名稱,以后豐子愷每遷居哪里,橫披便掛在哪里,一直到1933年在故鄉石門灣造成像樣的宅院,給緣緣堂賦予真的形。 因為有弘一法師為豐子愷的寓所緣緣堂命名,所以豐先生稱緣緣堂為“靈的存在”,而那些冠以緣緣堂的隨筆,由此也充滿睿智與靈氣,這正應了郁達夫對于緣緣堂隨筆的評價:“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在他的畫筆之上! 本次出版的“緣緣堂書系·豐子愷插圖本”包含《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緣緣堂·車廂社會》《緣緣堂·隨筆二十篇》六本散文集,每篇散文皆為豐子愷在緣緣堂時期創作。 豐子愷的緣緣堂系列作品在歷年的出版過程中多次被拆分組合,形成各樣版本的文集。本書系的文集皆采用初版本的篇目,且配上大量豐子愷在緣緣堂時期創作的漫畫,還給讀者一份原汁原味的“緣緣堂”。 名家評論: 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兒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我們這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著那味兒。 ——朱自清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俞平伯 我的腦子里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心。 ——巴金
緣緣堂續筆 內容簡介
昔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淺! 1926年秋冬時節,弘一法師云游經過上海,在豐子愷家中小住。豐子愷請恩師為他的新住宅取名,弘一法師讓豐子愷寫自己喜歡而又能搭配成詞的字,揉成團,放在釋迦牟尼像前,再讓他去抓鬮。結果豐子愷第1次抓了一個“緣”字,第二次還是一個“緣”字,弘一法師說:“好了,就叫‘緣緣堂’!” 緣緣堂是一個象征性的名稱,一直到1933年豐子愷在故鄉石門灣造成像樣的宅院,緣緣堂才被賦予真形。因為有弘一法師的命名,所以豐先生稱緣緣堂為“靈的存在”,而那些冠以“緣緣堂”的隨筆,由此也充滿睿智與靈氣。
緣緣堂續筆 目錄
男子
牛女
暫時脫離塵世
酒令
食肉
酆都
癩六伯
塘棲
中舉人
五爹爹
菊林
戎孝子和李居士
王囡囡
算命
老汁鍋
過年
清明
吃酒
砒素慘案
三大學生慘案
陶劉慘案
舊上海
放焰口
歪鱸婆阿三
四軒柱
阿慶
小學同級生
S姑娘
樂生
寬蓋
元帥菩薩
瑣記
緣緣堂續筆 節選
《緣緣堂續筆》: 黃昏,漸漸有人提了燈籠來收賬了。我們就忙著“吃串”。聽來好像是“吃菜”。其實是把每一百銅錢的串頭繩解下來,取出其中三四文,只剩九十六七文,或甚至九十二三文,當作一百文去還賬。吃下來的“串”,歸我們姐弟們作零用。我們用這些錢還賬,但我們收來的賬,也是吃過串的錢。店員經驗豐富,一看就知道這是“九五串”,那是“九二串”的。你以偽來,我以偽去,大家不計較了。這里還得表明:那時沒有鈔票,只有銀洋、銅板和銅錢。銀洋一元等于三百個銅板,一個銅板等于十個銅錢。我那時母親給我的零用錢,是每天一個銅板即十文銅錢。我用五文買一包花生,兩文買兩塊油沸豆腐干,還有三文隨意花用! 〗稚咸嶂鵁艋\討賬的,絡繹不絕。直到天色將曉,還有人提著燈籠急急忙忙地跑來跑去。這只燈籠是千萬少不得的。提燈籠,表示還是大年夜,可以討債;如果不提燈籠,那就是新年元旦,欠債的可以打你幾記耳光,要你保他三年順境。因為大年初一討債是禁忌的。但這時候我家早已結賬,關店,正在點起了香燭迎接灶君菩薩。此時通行吃接灶圓子。管賬先生一面吃圓子,一面向我母親報告賬務。說到贏余,笑容滿面。母親照例額外送他十只銀角子,給他“新年里吃青果茶”。他告別回去,我們也收拾,睡覺。但是睡不到二個鐘頭,又得起來,拜年的鄉下客人已經來了! ∧瓿跻簧衔缑χ写菽昕腿恕=稚蠑D滿了穿新衣服的農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燒賣,上酒館,買花紙(即年畫),看戲法,到處擁擠,而*熱鬧的是賭攤。原來從初一到初四,這四天是不禁賭的。擲骰子,推牌九,還有打寶,一堆一堆的人,個個興致勃勃,連警察也參加在內。下午,農民大都進去了,街上較清,但賭攤還是鬧熱,有的通夜不收! 〕醵_始,鎮上的親友來往拜年。我父親戴著紅纓帽子,穿著外套,帶著跟班出門。同時也有穿禮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留下一張紅片子。父親死后,母親叫我也穿著禮服去拜年。我實在很不高興。因為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穿大禮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譏笑的,也有嘆羨的,叫我非常難受,F在回想,母親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舉已廢,還希望我將來也中個舉人,重振家聲,所以把我如此打扮,聊以慰情! ≌鲁跛模切履*大的一個節日,因為這天晚上接財神。別的行事,如送灶、過年等,排場大小不定,有簡單的,有豐盛的,都按家之有無。獨有接財神,家家鄭重其事,而且越是貧寒之家,排場越是體面。大約他們想:敬神豐盛,可以邀得神的恩寵,今后讓他們發財! 〗迂斏竦男问,大致和過年相似,兩張桌子接長來,供設六神牌,外加財神像,點起大紅燭。但不先行禮,先由父親穿了大禮服,拿了一股香,到下西弄的財神堂前行禮,三跪九叩,然后拿了香回來,插在香爐中,算是接得財神回來了。于是大家行禮。這晚上金吾放夜,市中各店通夜開門,大家接財神。所以要買東西,哪怕后半夜,也可以買得。父親這晚上興致特別好,飲酒過半,叫把譚三姑娘送的大萬花筒放起來。這萬花筒果然很大,每個共有三套。一枝火樹銀花低了,就有另一枝繼續升起來,凡三次。譚福山做得真巧。……我們放大萬花筒時,為要盡量增大它的利用率,邀請所有的鄰居都出來看。作者譚福山也被邀在內。大家聞得這大萬花筒是他作的,都向他看!
緣緣堂續筆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人,原名豐潤,后改為子愷,筆名TK,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音樂和美術教育家。早年曾師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著有《緣緣堂隨筆》《車廂社會》《率真集》等散文集,亦有《子愷漫畫》《護生畫集》等漫畫作品。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