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大文豪寫給孩子的小童書——紙牌王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10207
- 條形碼:9787576310207 ; 978-7-5763-1020-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文豪寫給孩子的小童書——紙牌王國 本書特色
《紙牌王國》一書是從泰戈爾眾多的文學作品中精心篩選出的故事集,文章寓意深刻,文筆雋秀。其中《素芭》入選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教材;《紙牌王國》被改編成話劇在國內傳播;《喀布爾人》是世界短篇小說中膾炙人口的作品;《饑餓的石頭》是作者根據親身經歷蘊釀十多年后創作的優秀作品。 奇幻的經歷回味無窮,溫暖的故事浸潤人心。11篇經久不衰的文學作品,非常有助于孩子學習名家寫作技巧,提高孩子的文學修養,培養豐富的語感。
大文豪寫給孩子的小童書——紙牌王國 內容簡介
《紙牌王國》是一部充滿哲理與教育意義、帶有印度民俗色彩的童話故事集。在泰戈爾的筆下,故事的主人公,尤其是女性,她們內心深處纖細的情感躍然于紙面,其自我意識的逐漸覺醒也提升了故事的高度。作者用不同身份的視角去觀察社會,讓讀者的心情伴隨著主人公曲折的命運起伏。 這本書包含了《筆記本》《喀布爾人》《秘密財寶》《素芭》《少爺歸來》等十一個故事,主題有喜有悲,情節催人淚下,不僅能讓孩子們與書中的人物產生共情,更能讓他們深入地去思考人生的價值所在。
大文豪寫給孩子的小童書——紙牌王國 目錄
紙牌王國 001
喀布爾人 019
饑餓的石頭 035
筆記本 057
秘密財寶 070
河邊的臺階 097
素芭 115
少爺歸來 129
郵政局長 145
原來如此 159
勝與敗 171
大文豪寫給孩子的小童書——紙牌王國 節選
喀布爾人 米妮是我五歲的女兒,她總是喜歡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我敢肯定,在她小小的生命中,沒有一分鐘愿意安靜。她的媽媽常常為此煩惱,總是想辦法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我不會這樣做。女兒靜下來的樣子讓人不太習慣,時間一長,我就無法忍受。正因如此,我和女兒之間的交談總是富有生趣。 一天上午,我正在寫一部小說的第十七章,我的寶貝米妮偷偷溜進房間,把小手放進我的掌心,說:“爸爸,看門的拉姆達亞爾把烏鴉說成‘老鴉’,他是不是什么都不懂呀,爸爸?”還沒等我向她解釋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她又在喋喋不休地講另一個話題了:“博拉說,云彩里有一頭大象,大象的鼻子會噴水,所以才會下雨!爸爸,這是真的嗎?” 我坐在那里思考了一會兒,正準備回答這個問題,她很快又拋出一個新的問題:“爸爸,你和媽媽之間是什么關系呀?” 我佯裝嚴肅,搪塞(tángsè)女兒道:“米妮,去找博拉玩吧,爸爸現在很忙!” 房間的窗戶正對著馬路。米妮挨著桌子,坐在我腳邊,自己默不作聲地玩耍,小手輕敲著膝蓋。我正埋頭寫我小說的第十七章,故事的男主角普羅特拉普·辛格抱著女主角坎昌拉塔正要從城堡三樓的窗戶逃走。這時,米妮忽然不玩了,跑到窗前大喊:“喀布爾人!喀布爾人!” 如她所見,街上有一個高個子的喀布爾人正緩緩經過我的窗前。他穿著寬松的阿富汗民族服飾,衣服上沾滿了泥土,頭巾高高地裹起,背著一個大口袋,手里拿著幾盒售賣的葡萄干。不知道女兒看見他的時候感覺到了什么,她開始向喀布爾人大聲喊叫。 “啊!”我想,“要是他走進屋來推銷商品,我的第十七章就永遠寫不完了!” 就在這時,喀布爾人轉過身,抬頭看向我的女兒。米妮迎上他的目光,感到十分害怕,轉而去尋求母親的保護,從我身前跑走了。她可能誤以為那個大布口袋里藏著兩三個和她一樣大的孩子。這時,喀布爾小販走進門來,笑著向我打招呼。第十七章的男女主角處境實在是危急,可是女兒已經喊了小販。想到這點,我的**反應是馬上攔住小販,從他手里買些東西,好把他打發走。我買了一些小物件,和他閑聊起阿富汗的君王阿布杜爾·拉赫曼汗、俄國人和英國人的殖民歷史,以及跟邊境有關的政策。 快要離開的時候,喀布爾小販問道:“先生,剛才那個小女孩呢?” 想到應該打消米妮的誤解和恐懼,我把女兒叫了出來。 米妮站在我的椅子旁,看著喀布爾人和他的大布口袋。喀布爾人給了女兒一把堅果和葡萄干,但她并不感興趣,只是緊緊抓住我,臉上滿是疑惑。 這是她和喀布爾小販的初次見面。 然而,幾天后的一個早晨,我正準備出門,卻驚訝地發現米妮正坐在門口的長凳上有說有笑,大塊頭的喀布爾人陪在她旁邊。在女兒短暫的童年里,似乎沒有人會如此耐心地做她的傾聽者,除了我這個父親。她的紗麗的一角堆滿了杏仁和葡萄干,這都是喀布爾人送給她的小禮物。 “給她這些干什么呀?以后請別再給了!”我說著,將一枚半盧比硬幣遞給他。喀布爾人沒有拒絕,把錢裝進了口袋。 不巧的是,過了一小時,當我回到家后,發現那枚硬幣制造了雙倍的麻煩。因為喀布爾人將那枚硬幣給了我女兒,她的母親看到了那枚亮晶晶的硬幣,把女兒拉到旁邊,問道:“這錢是哪里來的?” 米妮高興地答:“是那個喀布爾人給我的!” “喀布爾人給你的?”母親驚訝地喊道,“你怎么能拿別人的錢呢?” 這時,正巧我走進家門,上前詢問情況后,我護住了女兒,讓她免受母親的責備。 我發現女兒和喀布爾人見面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喀布爾人用一些聰明的小手段“賄賂”了女兒,比如送給她堅果,這打消了孩子的恐懼,二人現在成了很好的朋友。 喀布爾人會給米妮講許多新奇有趣的故事,為他們倆帶去許多歡樂。 米妮坐在喀布爾人面前,看著他,臉上蕩漾著笑容,說:“哦,喀布爾人!喀布爾人!你的包里又有什么呀?” 喀布爾人會用山地人的鼻音回答她:“有一頭大象!” 這句俏皮話可能并沒有那么有趣,卻令他們二人非常開心。對我來說,小孩子和成年人之間的交談總有一種奇特的魅力。 接著,輪到喀布爾人問我的女兒:“那么,小姑娘,你什么時候去公公家呀?” 許多年幼的孟加拉女孩早就知道“去公公家”是什么意思,但我們家的作風比較新派,有意不讓米妮接觸這些,米妮遇到這個問題,一定會有些困惑,但她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早有對策地回答:“那你會去公公家嗎?” “啊!”他作勢揮舞著拳頭,“我會痛打‘公公’的!” 對于喀布爾小販所處的階層,“公公”和“公公家”有雙重含義,這兩個詞也分別是警察和監獄的委婉說法,因為在監獄里犯人不用花一分錢就有飯吃。體格健壯的喀布爾小販從這個意思出發,回答我的女兒。 聽到這里,米妮想象著“公公”那可憐窘(jiǒng)迫的模樣,發出一陣笑聲,而這位可敬的喀布爾朋友也會一起大笑。 這些對話發生在秋日的早晨,那是古時的君主出征的好季節。而我,盡管從未離開過加爾各答的小家,思緒卻在世界范圍內遨(áo)游。一看到另一個國家的名字,我的心便會走進那個國家;在街頭一看到外國人,我便會開始編織與他有關的夢,幻想著他遠方家鄉的高山、幽谷和森林,以及坐落其中的村舍,幻想著他在遙遠的荒野中自由獨立的生活。 旅行的場景在我的腦海中浮現。這些場景隨著我思考的深入愈發變得生動起來,或許是因為遠行的渴望如一道驚雷,擊穿了我平淡乏味的生活。喀布爾人的出現使我仿佛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高聳入云的山峰被夕陽染成了紅色;載著貨物的駝隊在蜿蜒(wānyán)曲折的峽谷中行進;戴著頭巾的商人有的拿著奇怪而古老的火器,有的拿著長矛…… 米妮的母親非常膽小,這令我感到遺憾。一旦她聽見街上有吵鬧聲,就覺得這些人正不懷好意地向我家走來。她認為外面到處都有小偷、醉漢、蛇、老虎、瘧(nüè)疾、蟑螂。即使年紀已經不小了,但她仍舊未能克服這種恐懼。正因如此,她對喀布爾人充滿疑心,常常叮囑我多留心他的舉動。 我試著溫和地用笑聲驅散她的恐懼,但她會轉過頭來,嚴肅地問我一些不得不認真考慮的問題:孩子被綁架怎么辦?在喀布爾難道沒有奴隸買賣?難道壯碩的喀布爾人拐走小女孩,這聽上去是一件荒唐的事嗎? 我向她強調,盡管她的這些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但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這并不足以打消她的恐懼。我認為米妮母親的擔憂確實毫無必要,我們沒有正當的理由阻止喀布爾人來訪,他和女兒的友情仍然在不受控制地繼續發展著。 拉赫蒙是那個喀布爾小販的名字,他習慣于每年一月中旬回國一次。隨著歸期臨近,他要挨家挨戶追討債務,會變得非常忙碌。然而在今年的這個時間段,他總能抽出空來看米妮。在其他人看來,他們二人之間似乎有什么密約,因為即使他早上不能來,晚上也會來。在昏暗房間的角落里突然看到身著寬袍、背著大布袋的高個子喀布爾人,即使是我,偶爾也會被嚇到,但女兒米妮總會笑著跑進來,喊著:“哦!喀布爾人!喀布爾人!”每當看到這兩位忘年之交沉浸在歡笑中,我會感到我們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變故發生在一個早晨,喀布爾人決定回國的前幾天,當時我正在書房修改校樣。天氣寒冷,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我的雙腳上,溫暖舒適,令人愉悅。大約八點鐘,那些清早出門、戴著頭巾的行人正準備回家。突然,街上傳來一陣騷動,我向外看去,看到拉赫蒙,他被兩名警察縛住雙手帶走,后面跟著一群看熱鬧的小孩。喀布爾人身上沾著血跡,其中一名警察手里拿著一把沾著血跡的刀。 我急忙跑出去,攔住他們,詢問發生了什么事。從警察和拉赫蒙口中得知,有一位鄰居從拉赫蒙那里賒(shē)賬買了蘭布爾披肩,但后來矢口否認此事,在爭吵過程中,拉赫蒙刺了他一刀。拉赫蒙此時還處在憤怒之中,用盡所有難聽的語言辱罵著那位鄰居。 這時,米妮突然出現在門外,用慣常的興奮語調喊道:“哦!喀布爾人!喀布爾人!” 拉赫蒙轉過身來,臉上立刻流露出喜悅。 他今天沒有背著大布袋,米妮沒辦法和他談論大象了。米妮馬上轉移到下一個話題:“你要去公公家了嗎?” 拉赫蒙笑著說:“小姑娘,我正要去那里呢!” 拉赫蒙發現這個答案沒能讓孩子開心,接著,他舉起了被縛住的雙手說:“哎呀!我是要去痛打公公的,但我的雙手被綁住了!” 拉赫蒙因蓄意傷害罪被起訴,判了八年有期徒刑。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漸漸地被人遺忘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工作,幾乎忘了那個曾經是自由的、現在正在監獄中度日如年的喀布爾人了。 不好意思地講,就連我那無憂無慮的女兒米妮也忘記了她的喀布爾老朋友。新的朋友填滿了她的生活。她長大一些后,基本不和男孩子玩了,更多的是和女孩子在一起,甚至很少在爸爸的房間里玩,我現在已經很少能和女兒說得上話了。 多年過去,又到了秋季,我們開始籌備女兒米妮的婚禮。婚禮日期定在杜爾迦(jiā)節。杜爾迦女神要回到凱拉薩山,我的女兒——我們家的光芒,也將去往她的新郎家,把她的爸爸留在陰影中。 雨后的清晨,萬物像是經過洗禮,陽光如純金一般璀璨明亮,連堅固的磚墻和加爾各答的馬路都籠罩在這美麗的光輝之中。 破曉時分,我家里響起了婚禮的嗩吶聲,我的心隨著樂聲的起伏而跳動。印度傳統的婚禮樂曲《巴拉威伊》奏響了,悠長的曲調加劇了離別將近的哀痛。今天,我的寶貝女兒要嫁人了。 一大早,家里便充斥著喧囂與忙亂。院子里的婚禮帳篷需要用竹竿固定,叮當作響的吊燈需要掛在每個房間和窗外的長廊上。大家興奮地忙個不停。 我坐在書房,在仔細查看賬目,這時有人進來了,他來到我面前,禮貌地問好。來人正是拉赫蒙——那個喀布爾小販。一開始我沒有認出他,因為他不再背著大布袋,頭發也短了,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但他微笑著,隨即我認出了他。 “你是什么時候出來的?”我問。 “昨晚,”他說,“剛刑滿釋放。” 這些話有點刺耳。我從未與傷害同胞的人有過交談,當意識到這一點,我的心在抽痛,我認為他在這天回來,并不是好兆頭。 “家里有重要的事在辦,”我說,“我很忙,你可以改天再來嗎?” 他馬上轉身要走,但到門口猶豫了,說:“先生,我能不能看一眼小姑娘米妮,一會兒就行?” 在他心里,米妮仍舊是個小姑娘。他回憶著米妮奔跑的樣子,過去她常常喊他:“喀布爾人!喀布 爾人!” 他想象著他們還會一起談笑,像從前一樣。為了紀念從前的那些日子,他還帶來了一些杏仁和葡萄干,這 應該是從他的同鄉那里弄來的,因為他的大布袋早就不見了。 我又強調了一次:“今天家里有重要的儀式要辦,你誰也不能見。” 喀布爾人臉上寫著失落。他看了我一會兒,眼中閃著淚光,隨后向我道了聲“再見”,便離開了。 我感到一絲歉疚,想喊他回來,但發現他自己回來了。他走近我,捧著帶來的堅果和水果干說:“先生,我帶了這些小禮物,很小,不值一提。能幫我轉送給小姑娘嗎?” 我接下這些東西,打算付他錢,但他抓著我的手說:“先生,你真是個好人!把我留在你的回憶中吧,不要給我錢!因為我家中也有一個像你女兒米妮一樣的女兒。我想她的時候,就會給你的孩子帶些干果,不是為了掙您的錢。” 說著,他把手伸進寬大的長袍,從胸口處拿出一張又臟又小的紙片。他極其小心地展開它,放在我的桌子上,用雙手撫平。 上面是一只小手的圖案,不是照片,不是畫,是蘸(zhàn)了墨水按上的手印。他女兒的小手印就以這種方式貼在他的胸膛上,陪伴著他年復一年地在加爾各答走街串巷,兜售商品。 眼淚涌入我的眼眶。我忘記了他只是個貧窮的喀布爾小販,而我卻是孟加拉貴族。不,并不是這樣,我哪里比他高貴呢?他跟我一樣,同樣是一位父親。 喀布爾人的小女兒帕瓦蒂遠在深山中的老家,她的手印讓我想起了米妮小的時候。 我派人去米妮的房間叫她過來。我知道,在這個時候叫她過來有很多麻煩,但我顧不得這些。米妮穿著紅綢禮裙,前額覆著檀香膏畫成的圖案,一副美麗新娘的樣子。她來到我面前,面帶羞怯。 拉赫蒙看著突然出現的米妮,有些愣住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和米妮重續舊日的友情了。*后,他笑著對米妮說:“小姑娘,你要去公公家了嗎?” 現在的米妮已經懂了“公公家”的意思,因而不能像從前那樣天真地回答他了。她臉紅起來,站在他面前轉過身去低下了頭,神情正如真正的新娘。 我回想起他們初次見面的那天,感到一陣悲傷。 米妮離開后,拉赫蒙深深地嘆了口氣,癱坐在地板上。他突然想到,時隔多年,他的女兒一定也長這么大了,他同樣需要重新認識她。再見到的女兒也不是他從前了解的女兒了。八年過去了,還有什么事不會發生呢? 婚禮的嗩吶聲響起,溫和的秋日陽光籠罩著我們。然而,拉赫蒙坐在加爾各答的一條小巷中,無力地遐想著故鄉阿富汗那貧瘠(jí)的群山。 我拿出一張銀行支票,遞給他說:“拉赫蒙,回去找你的女兒吧,回到你的祖國,希望你們父女重逢的快樂能夠為米妮帶來好運!” 由于這份禮物造成的額外支出,我不得不減少一些慶祝活動。不能再安排本在計劃內的燈光和樂隊,家中的女士們對此感到沮喪。但是,對我來說,想到遠方的土地上將有一位飽受思念折磨的父親能見到他唯一的女兒,幸福的光芒就會讓今天的喜慶日子變得更加明亮生輝。
大文豪寫給孩子的小童書——紙牌王國 作者簡介
泰戈爾 (1861??1941),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民族主義者。泰戈爾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童話作品文筆雋秀、意境優美,以瑰麗的幻想和美好的愿望為主題,故事中充滿了童真和童趣,不僅反映了很多印度的生活習俗,更表達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代表作品:《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段心雨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專業碩士。從事翻譯行業多年,具有豐富的翻譯經驗,常年致力于文學作品研究,曾參與《世界運河辭典》的編譯工作。 張張 鐘鐘插畫工作室成員之一、自由插畫師,擅長板繪,偏愛奇幻古險類題材,擦長用強烈的色彩和光影營造氛圍,增加畫面的趣味性。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