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侏羅紀世界:恐龍化石的秘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23061
- 條形碼:9787555223061 ; 978-7-5552-230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侏羅紀世界:恐龍化石的秘密 本書特色
1. 《侏羅紀》系列是科幻電影中的傳奇經典之作,本書為孩子們解讀電影背后真實的科學。 2. 恐龍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動物,有關恐龍的科普知識會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 3. 作者多年來專注兒童圖書創(chuàng)作,善用兒童視角和簡單易懂的語言闡述深奧的科學知識。 4. 高清的珍貴化石照片帶來震撼視覺效果和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 5. 特別邀請青年古生物學者審訂,確保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侏羅紀世界:恐龍化石的秘密 內容簡介
沒有化石就沒有“侏羅紀”系列電影。電影中的遺傳學家們找到了很好獨特的化石——包裹著蚊子的琥珀。他們從蚊子血中提取出恐龍的DNA,并在實驗室孵化出各種各樣的恐龍。在真實的世界中,恐龍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化石分為哪些種類?不同的恐龍化石又能告訴我們哪些重要信息?這本書將科學世界的化石研究與科幻電影聯(lián)系在一起,將與恐龍化石有關的知識呈現(xiàn)給讀者。
侏羅紀世界:恐龍化石的秘密 目錄
化石是什么?
化石巖石
化石的形成
冰、瀝青和琥珀
化石種類
人物簡介:化石獵人與電影人物(1)
化石能告訴我們什么?
恐龍化石能告訴我們什么?
深入了解:迅猛龍化石
恐龍頭骨
深入了解:無齒翼龍化石
足跡化石和膚跡化石
深入了解:三角龍化石
糞便化石
深入了解:霸王龍化石
深入了解:迷惑龍化石
人物簡介:化石獵人與電影人物(2)
發(fā)掘化石
奮戰(zhàn)實驗室
古生物學
人物簡介:化石獵人與電影人物(3)
侏羅紀世界:恐龍化石的秘密 節(jié)選
《侏羅紀世界:恐龍化石的秘密》 [美]瑪麗蓮·伊斯頓 著 賈梅 譯 化石是什么? 化石是生活在遙遠過去的動植物和其他生物遺留下來的痕跡。這些遺跡被泥沙中的礦物質保存下來,經過長時間的硬化固結成巖,并保留了生物遺體原來的形態(tài)。每一塊化石都包含曾經存在過的動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相關信息。我們通常認為恐龍化石就是博物館中展出的骨架。但是,還有許多其他不同種類的恐龍化石,包括膚跡化石、足跡化石和蛋化石,甚至糞便化石。我們所知道的關于恐龍的一切信息都來自化石。 沒有化石,就沒有侏羅紀世界。侏羅紀世界的科學基礎源于一塊琥珀。 本杰明·洛克伍德與約翰·哈蒙德合作創(chuàng)辦了侏羅紀公園。洛克伍德?lián)碛泻芏嗫铸堫^骨化石,并將其在莊園的圖書館內進行展示。他擁有的*完整的一具標本是三角龍化石。 洛克伍德眾多藏品中的一具恐龍頭骨化石。 化石巖石 化石大多發(fā)現(xiàn)于沉積巖層中,而陸地面積的3/4均被沉積巖所覆蓋,所以未來將會有大量的化石被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后,古生物學家便對其進行研究。根據(jù)化石在巖層中的所在位置,科學家們可以推斷出恐龍生存的年代。年代久遠的化石位于較下方的巖層,年代較近的化石則位于較上方的巖層。通過研究和對比每個巖層(即地層)中發(fā)現(xiàn)的生物,科學家們可以繪制出恐龍誕生和演化的時間表。恐龍生活在距今2.52億年至6600萬年前的中生代。中生代分為3個時期,分別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中生代 白堊紀(1.45億年前~6600萬年前) 霸王龍、迅猛龍、甲龍和三角龍漫步于這一時期的陸地上。 侏羅紀 (2.01億年前~1.45億年前) 這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巨型植食性恐龍,如迷惑龍、劍龍等,生活于這一時期。 三疊紀 (2.52億年前~2.01億年前) 恐龍*早出現(xiàn)在三疊紀的中后期,大部分是靠后肢行走、移動速度很快的小型肉食性恐龍。 圖片中間是侏羅紀世界內陀螺球車峽谷中的一頭劍龍。劍龍曾生活在侏羅紀晚期。 圖為努布拉島火山爆發(fā)時的一頭重爪龍。重爪龍曾生活在白堊紀早期。 圖為侏羅紀世界中的一頭食肉牛龍。白堊紀晚期生活著很多這種肉食性恐龍。 中生代之前便是古生代。 化石的形成 并不是所有生物死后都會形成化石,事實上大部分不會。這是由于化石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形成。以恐龍化石為例,恐龍死后,它的骨骼只有被快速掩埋才能保存下來。通常陷入泥石流、瀝青或是凍結于冰里都可以快速使動物遺體被掩埋起來。如果不被快速掩埋,其他動物就會壓碎恐龍的骨骼或把骨骼帶走。如果骨骼只有部分被掩埋,而另一部分暴露于空氣之中,那么由于氧氣加速分解,骨骼就會被分解而不是被石化。數(shù)百萬年內,被快速掩埋起來的骨骼會在泥沙層中越埋越深,*終變成巖石。這就是化石的形成過程。數(shù)百萬年后,地球表層的板塊移動使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部分,直至有人發(fā)現(xiàn)。 這只恐龍在河中死亡,尸體被沉積物快速掩埋。 經年累月,恐龍尸體被越來越多的泥土所覆蓋。*終,除了骨骼,其他部分被分解,泥土變成了巖石。 數(shù)百萬年后,經歷地殼運動和巖石的風化之后,恐龍的骨骼被人們發(fā)現(xiàn)。 侏羅紀世界尚在運營時,動物行為學家歐文·格雷迪在此馴養(yǎng)迅猛龍。圖中的歐文站在一具死去恐龍的骨骼旁。如果這具骨骼被河岸的泥沙掩蓋,也許*終也會變成一具化石。 冰、瀝青和琥珀 并 非 所有化石都是被深埋地下而形成的。一些化石是動植物陷入瀝青、冰、泥炭或樹脂(硬化后形成琥珀)而形成的。這些化石在許多方面是獨一無二的:首先,這些化石包含了完整而非部分樣本;再者,這些化石保存了數(shù)百萬年前原始的生物體,而不僅是堅硬的骨頭。這意味著即使是*后一餐的食物也有可能在胃中被保存下來。 這只蚊子被保存在琥珀里。 圖為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凍土層中發(fā)現(xiàn)的猛犸象。 圖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拉布亞瀝青坑,展示了現(xiàn)已滅絕的動物是如何被保存下來的。 侏羅紀世界中,保存完好的、包裹著蚊子的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克隆恐龍所缺失的信息。這只蚊子叮咬了一頭恐龍。古生物學家們發(fā)現(xiàn)這塊化石時,恐龍血仍在蚊子體內。恐龍血提供了恐龍的基因信息,也就是DNA。 未變實體化石對侏羅紀世界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吳亨利博士的實驗室中有整整一面墻上都是化石標本。 本杰明·洛克伍德和約翰·哈蒙德的手杖上都嵌有一塊包裹著蚊子的琥珀。 化石種類 由于化石的形成條件不同,化石的種類從生物足跡到整個生物體各不相同。化石可以向我們呈現(xiàn)生物的原本面貌,或者提供了解其飲食習慣和行為方式的機會。不論大小,每塊化石都有它背后的故事。 實體化石 生物體死后,身體腐爛消失,部 分或全部被礦物質取代,骨骼等變成石頭,由此形成實體化石。 未變實體化石 史前生物體如果困于琥珀(由黏稠的樹脂硬結而成)、瀝青或冰中,遺體可能會被完好地保存下來。與其他種類的化石不同,未變實體化石是原本真實的、未被石化的動植物遺體。 印模化石和鑄型化石 足部或皮膚等恐龍尸體的一部分被壓入松軟的沉積物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溶解,只留下其形狀的印痕,由此形成了印模化石。這些化石又被稱為印痕化石。礦物質和沉積物填入印模,經過長時間的硬化固結形成鑄型化石。鑄型化石與印模化石正好相反,鑄型化石是生物體的 立體復制品,由礦物質填入印模而成。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在印模內填入合成材料,如乳膠或石膏,制成鑄型,用以研究化石。 遺跡化石 遺跡化石保存了動物的活動記錄而非其身體部位。遺跡化石包括足跡、潛穴、移跡以及糞便化石等。遺跡化石可以是實體化石、印模化石或鑄型化石。
侏羅紀世界:恐龍化石的秘密 作者簡介
瑪麗蓮·伊斯頓,美國作者,多年專注兒童圖書創(chuàng)作,出版過科普作品“熱帶與寒帶動物”系列,其中包括《馬來熊與北極熊》《沙漠小狐與北極狐》等。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