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精)/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志系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21099
- 條形碼:9787514621099 ; 978-7-5146-2109-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精)/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志系列叢書 本書特色
19世紀德國東亞藝術史學家、收藏家力作,以德式嚴謹看中國傳統藝術,著眼藝術風格的演變和形成 近400件器物作品,19世紀拍攝的古跡實地照片,涵蓋石刻、青銅器、陶器、人物繪畫、山水畫、動植物繪畫、雕塑…… 邁錫尼風格、中亞混合風格、希臘-羅馬風格、中國傳統-佛教混合風格、自然主義風格……以西方視角解讀中西方在藝術上的交流和對話 獸首花紋、葡萄藤紋飾、熊足明器、青蛙雕飾、“鬼子母神”畫卷
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精)/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志系列叢書 內容簡介
《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原《中國藝術史》**卷)是19世紀德國東亞藝術史學家奧斯卡·明斯特伯格(Oskar Münsterberg)的力作。本書從歷史的縱向發展,即從新石器時代至清末,詮釋了中國藝術風格演化的邏輯和特質;作者又以佛教傳入中國為分界線,通過中外古代石刻、青銅器、陶器、繪畫、雕塑等作品,呈現了中西方三千年來在藝術上的對話與交流。 書中收錄321幅黑白圖版和15幅彩色圖版,其中不乏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吉美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等地的文物原件的圖片及在中國實地拍攝的照片,從中我們可以窺見中國傳統藝術在歷史長河中的蓬勃發展。
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精)/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志系列叢書 目錄
前言
引言
**章 佛教傳入前的藝術
概論
**節 新石器時代
第二節 青銅時代
邁錫尼風格
第三節 青銅-黑鐵時代
公元前5世紀到前3世紀
塞西亞人的影響
第四節 漢代
中亞混合風格
希臘-羅馬風格
南部風格
龍、虎、風、獅
第二章 藝術巔峰
概論
**節 魏晉南北朝
世俗藝術
佛教藝術
中國傳統-佛教混合風格
第二節 唐代及五代
雕塑、繪畫
第三節 外來的宗教和民族
伊斯蘭教
基督教
猶太教
藏傳佛教
摩尼教
外來民族
第四節 宋代
概論
人物繪畫
山水畫
動物及植物繪畫
第五節 元代
第六節 明代
**階段 1368—1500年
第二階段 1500—1644年
第七節 清代
自然主義風格
祖先畫像
雕塑
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精)/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志系列叢書 作者簡介
奧斯卡·明斯特伯格(Oskar Münsterberg,1865—1920),德國東亞藝術史學家、收藏家。曾多次到訪東亞,對當地的人文產生濃厚興趣并出版了一系列與藝術史相關的著作。1895年發表論文《中國的改革——東亞歷史政治與國民經濟研究》,為他對中國藝術史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煌煌巨著《中國藝術史》第一卷、第二卷分別于1910年、1912年首次出版。該套書系統闡釋了中國輝煌博大的藝術史,是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的珍貴史料,可謂“中國藝術大百科”。另著有《日本藝術史》。 譯者: 蔣洲驊,畢業于德國哥廷根大學跨文化德語專業,現就職于常熟理工學院德語系,任講師。對中德文化交流及中國傳統文化在德國的傳播深感興趣。譯著有《中西藝術交流3000年》《中國藝術3000年》《中國建筑與宗教文化之寶塔》。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