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植物學野外實習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48916
- 條形碼:9787030248916 ; 978-7-03-02489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學野外實習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昆崳山種子植物122科、497屬、1102種、10亞種、100變種、12栽培變種、2雜交種、13變型,是目前昆崳山種子植物調查的近期新資料。根據植物的主要識別要點,編寫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科檢索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屬檢索表、木本植物營養器官分種檢索表,記錄了分布情況,并對大部分種類作了圖解說明,對一些單屬種進行了簡單的形態學描述;同時,對典型和常見種類配有《昆崳山植物圖譜》光盤,從而大大提高對植物認知的直觀性。本書編寫了植物學野外實習基本知識、種子植物常用術語、植物學常用的專業網址等附錄內容,方便同學們在實習中使用。
植物學野外實習教程 目錄
**章 植物學野外實習基本知識 1
一、植物學野外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1
二、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 3
三、植物學野外實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0
第二章 實習基地自然概況 12
一、地理位置和地質、地形 12
二、氣候與土壤 12
三、植被類型和植物分布特點 12
四、實習基地主要實習的地點 15
五、實習小論文或調查報告參考題目 15
第三章 種子植物檢索表 17
一、裸子植物(Gymnosperm)分科檢索表 17
二、裸子植物(Gymnosperm)屬種檢索表 17
1. 銀杏科Ginkgoaceae 17
2. 松科Pinaceae 17
3. 杉科Taxodiaceae 20
4. 柏科Cupressaceae 21
三、被子植物(Angiosperm)分科檢索表 23
四、被子植物(Angiosperm)屬種檢索表 35
(一)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Dicotyledoneae,Magnoliopsida) 35
Ⅰ. 木蘭亞綱Magnoliidae 35
1. 木蘭科Magnoliaceae 35
2. 蠟梅科Calycanthaceae 36
3. 樟科Lauraceae 36
4. 金粟蘭科Chloranthaceae 37
5. 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 37
6.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37
7. 金魚藻科Ceratophyllaceae 38
8. 毛茛科Ranunculaceae 38
9. 小檗科Berberidaceae 40
10.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40
11. 防己科Menispermaceae 41
12. 罌粟科Papaveraceae 41
13. 紫堇科Fumariaceae 42
Ⅱ. 金縷梅亞綱Hamamelidae 42
14. 懸鈴木科Platanaceae 42
15. 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 43
16. 杜仲科Eucommiaceae 43
17. 榆科Ulmaceae 43
18. 大麻科Cannabaceae 44
19. ?芃oraceae 45
20. 蕁麻科Urticaceae 46
21. 胡桃科Juglandaceae 47
22. 殼斗科Fagaceae 48
23. 樺木科Betulaceae 49
Ⅲ. 石竹亞綱Caryphyllidae 50
24. 商陸科Phytolaccaceae 50
25. 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 50
26. 番杏科Aizoaceae 50
27. 藜科Chenopodiaceae 51
28. 莧科Amaranthaceae 52
29. 馬齒莧科Portulacaceae 53
30.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53
31. 蓼科Polygonaceae 55
32. 藍雪科(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 58
Ⅳ. 五椏果亞綱Dulleniidae 58
33. 芍藥科Paeoniaceae 59
34. 山茶科Theaceae 59
35. 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 59
36. 藤黃科Guttiferae 59
37. 椴樹科Tiliaceae 60
38. 梧桐科Sterculiaceae 60
39. 錦葵科Malvaceae 60
40. 堇菜科Violaceae 62
41. 葫蘆科Cucurbitaceae 63
42. 楊柳科Salicaceae 65
43. 十字花科Cruciferae 66
44. 杜鵑花科Ericaceae 71
45. 鹿蹄草科Pyrolaceae 72
46. 柿樹科Ebenaceae 72
47. 野茉莉(安息香)科Styracaceae 73
48. 山礬科Symplocaceae 73
49. 報春花科Primulaceae 73
Ⅴ. 薔薇亞綱Rosidae 74
50. 八仙花科(繡球科)Hydrangeaceae 74
51. 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 74
52. 景天科Crassulaceae 75
53.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76
54. 薔薇科Rosaceae 76
55. 含羞草科Mimosaceae 85
56. 云實科Caesalpiniaceae 85
57. 蝶形花科Fabaceae 86
58. 胡頹子科Elaeagnaceae 94
59. 千屈菜科Lythraceae 94
60. 石榴科Punicaceae 94
61. 柳葉菜科Onagraceae 95
62. 八角楓科Alangiaceae 96
63. 藍果樹科(珙桐科)Nyssaceae 96
64. 山茱萸科Cornaceae 97
65. 衛矛科Celastraceae 98
66. 黃楊科Buxaceae 98
67. 大戟科Euphorbiaceae 99
68. 鼠李科Rhamnaceae 102
69. 葡萄科Vitaceae 103
70. 亞麻科Linaceae 104
71. 遠志科Polygalaceae 104
72. 無患子科Sapindaceae 105
73. 槭樹科Aceraceae 106
74. 漆樹科Anacardiaceae 106
75. 苦木科Simaroubaceae 107
76. 楝科Meliaceae 108
77. 蕓香科Rutaceae 108
78. 蒺藜科Zygophyllaceae 110
79. 酢漿草科Oxalidaceae 110
80. 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 111
81. 鳳仙花科Balsaminaceae 111
Ⅵ. 菊亞綱Asteridae 111
82. 五加科Araliaceae 112
83. 傘形科Umbelliferae 112
84. 夾竹桃科Apocynaceae 117
85. 蘿藦科Asclepiadaceae 118
86. 茄科 Solanaceae 119
87.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121
88. 菟絲子科Cuscutaceae 122
89. 紫草科Boraginaceae 122
90. 馬鞭草科Verbenaceae 123
91. 唇形科Labiatae 124
92. 車前科Plantaginaceae 130
93. 木犀科Oleaceae 131
94. 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132
95. 列當科Orobanchaceae 136
96.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136
97. 紫葳科Bignoniaceae 136
98. 桔?艭ampanulaceae 137
99. 茜草科Rubiaceae 138
100.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140
101. 敗醬科Valerianaceae 141
102. 菊科Compositae 141
(二)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綱)(Monocotyledoneae,Liliopsida) 159
Ⅰ. 澤瀉亞綱Alismatidae 159
103. 水鱉科Hydrocharitaceae 159
104. 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159
105. 茨藻科Najadaceae 160
Ⅱ. 檳榔亞綱Arecidae 160
106. 天南星科Araceae 160
107. 浮萍科Lemnaceae 161
Ⅲ. 鴨跖草亞綱Commelinidae 162
108. 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 162
109. 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 163
110. 燈心草科Juncaceae 163
111. 莎草科Cyperaceae 163
112. 禾本科Gramineae 168
113. 香蒲科Typhaceae 185
114. 黑三棱科Sparganiaceae 186
Ⅳ. 百合亞綱Liliidae 186
115. 百合科Liliaceae 186
116. 薯蕷科Dioscoreaceae 192
117. 鳶尾科Iridaceae 192
118. 蘭科Orchidaceae 193
第四章 常見木本植物營養器官分種檢索表 196
主要參考文獻 225
附錄一 種子植物常用術語 226
附錄二 植物學及植物園相關網站及簡介 231
中文名索引 239
拉丁學名索引 261
圖版
植物學野外實習教程 節選
**章 植物學野外實習基本知識 一、植物學野外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野外實習(field practice)是植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與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密切聯系而又具有分工明確、團隊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是不可缺少也不能互相代替的教學活動。野外實習以大自然作為立體教學課堂,內容豐富、情況復雜、時間集中、任務繁重,既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為支撐,又要有駕馭知識的能力,不僅能擴大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多地認識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樣性,從而激發對學習植物學及相關學科的濃厚興趣。野外實習的*大優點就在于它開辟了在自然環境中研究生活植物的廣泛可能性。為了使工作順利進行,必須有周詳的計劃和嚴密的組織,在實習之前,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工作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習基地的考察與選擇 選擇理想的實習基地,是保證野外實習質量、完成實習任務的重要前提。理想的實習基地要有豐富的植物種類,同時也要考慮交通、食宿等條件,本著節約開支的原則,不可舍近求遠,應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扎扎實實地進行工作。實習地區確定之后,指導教師必須組織一次考察工作,對全部實習工作進行全盤安排。除安排交通、食宿等問題外,更重要的是對實習地區的植物種類、分布情況進行實地考察,編寫相關的植物名錄或實習指導。確定實習路線和實習地點、制訂實習日程,有計劃地進行實習工作。通過考察使教師進行現場備課,做到心中有數,以保證實習質量,這對教師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業務學習機會,必須加以重視。 (二)實習計劃的制訂 野外實習既然是以大自然為課堂的教學過程,就得按教學秩序進行工作。必須要有野外實習教學大綱,并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制訂教學計劃。為此,**,要有嚴密的組織領導,成立實習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實習工作的安排。第二,要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實習指導教師,負責學生的業務指導。第三,要有學生管理人員,主要是由輔導員負責學生的思想管理以及活動、生活安排等。野外實習生活艱苦,學習集中而緊張,要關心學生的思想和安全,安排好學生的生活。第四,要安排隨隊保健的教師,以保證全體師生的身體健康。第五,要充分準備實習的資料,如《植物學實習教程》、《植物學野外實習大綱》、《植物志》等工具書籍。 實習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實習組,讓學生預習有關實習資料,了解本次實習的目的和基本內容。實習過程中,每個實習組安排一名業務指導教師負責指導。業務指導教師應集中精力指導學生進行業務活動。實習結束后要對學生進行實習考核,檢查本次實習所達到的效果。 1. 實習動員 在整個實習工作進行之前,要召開全體學生實習大會,進行實習動員。**,要向學生講述實習計劃、實習大綱,讓學生了解實習基地概況、實習的分組情況、實習的時間和路線安排、實習的注意事項以及實習報告的撰寫等內容。第二,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紀律教育、團隊精神教育和吃苦耐勞教育。第三,向學生講授野外生活常識、衛生常識以及野外實習中應急事情的處理等內容。 2. 野外實習常用工具和儀器設備 野外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設備,應事先周密地準備和仔細檢查,可根據不同地區的工作以及時間的長短、人數的多少來確定設備的各種類型和數量。 1)常用采集工具 1. 采集箱或塑料袋:用來臨時放置采集的一般新鮮標本。 2. 采集桶:一般為小型塑料桶,在海濱藻類實習中采集藻類標本和水生植物。 3. 標本夾:*好是輕便的,易于途中攜帶。用來就地夾壓標本。 4. 鐵鏟或鎬頭:用以挖掘土壤剖面,以及挖掘具有較深的植物地下部分。 5. 枝剪和高枝剪:分別用來采集不同高度的木本或有刺植物。 6. 手鋸:小型的鋼板鋸,用來鋸木材或較大的樹枝。 7. 短刀:用來采集地衣、苔蘚等標本。 8. 小錘子:用來采集藻類植物和地衣植物。 9. 鑷子:準備大小兩種,用來解剖小型標本及花、果等。 10. 鋁制飯盒:用來盛裝真菌標本等。 11. 廣口瓶及小指管:內盛5% 甲醛水溶液或FAA 液,用來保存花、果等植物器官。 12. 鋼卷尺:用來測量土壤剖面及植物高度和胸徑等。 13. 紗布:采集藻類植物標本和真菌標本時使用。 14. 吸水紙:實驗用超強吸水紙,用來夾壓海藻標本,一般植物標本用草紙、毛頭紙或舊報紙作為吸水用紙。 15. 采集記錄冊:專供野外采集時作原始記錄之用,每采一種植物都要詳細地填寫。 16. 標簽(號牌):用硬白紙裁成2cm×4cm 長方形紙塊,一端打洞穿線,系于植物標本上。 17. 鉛筆:用來填寫采集記錄和標簽。 2)常用儀器設備 1. 放大鏡:折疊式的手持放大鏡。用來觀察植物的細微形態特征。 2. 照相機:用來拍攝植物標本及其生態。 3. 望遠鏡:用來觀察遠處的植物種類和地形及高大樹木上的葉、花、果的生長情況。 4. GPS定位儀或地質羅盤或指南針:用來測定方位。 5. 高度計(海拔計):用于測定海拔高度。 6. 測高儀:用于測量喬木高度。 7. 對講機:用于實習中情況的聯系。 8. 小型擴音器:用于實習中有關內容的講解。 此外,在實習前還要準備好保健藥箱以及雨衣、水壺等生活用品。 二、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 植物標本(plant specimen)是植物學教學和科研所必需的。在教學中,它可以加強直觀性,克服季節性和區域性的限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科學研究中,特別是植物分類的研究、資源的考察和植物群落的調查等工作中,植物標本是科學依據。所以,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是從事植物教學和科研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技巧。 植物標本系指全株植物體或某一部分,經過采集和適當處理后能長期保存其形態特征的植物體。根據處理和保存的方法不同,分為數種,如干制標本和浸制標本。干制標本又可分為風干標本、砂干標本和壓制標本。壓制標本是*常用的一種,壓制標本就是將新鮮植物的整體或一部分用標本夾和吸水紙夾壓制而成的標本,通常把壓制標本稱為臘葉標本(herbarium specimen)。浸制標本(aquatic specimen)是指用化學藥劑制成的保存液將植物浸泡起來制成的標本。下面簡要介紹各類群植物標本的采集和*常用的標本制作與保存方法。 (一)種子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 1. 采集方法 種子植物標本的采集時應特別注意所采標本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切勿采集發育不正常的、蟲咬的、病害的或機械損傷的植株為標本。草本植物應具有莖、葉、花(或果)和地下器官。木本植物應采集具有葉、花(或果)的枝條。采集的標本大小,長度不應超過35cm,寬度不應超過25cm。每種植物在同一地點要采集3~5份,對稀有、特殊或有重大經濟價值的植物應多采集,對寄生植物(如菟絲子、列當等)應連同寄主一起采集,并記下寄主名稱。對莖葉纖細的水生植物,撈出水后,枝葉常會粘貼重疊,可采用藻類植物臘葉標本的制作方法來處理。 標本采集后應立即編號、拴標簽、填寫采集記錄本(填寫號牌和記錄本要用鉛筆)。記錄本的各項都應填寫,尤其寫明容易變化的性狀,如顏色、氣味、乳汁等,F就野外采集記錄的各項內容填寫方法說明如下: 山東大學海洋學院植物標本采集記錄本 野外記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份沒有記錄的標本是沒有科學價值的。因為一份采來的標本,脫離了生活環境,失去了新鮮狀態,甚至有的只是整株植物的一部分,如果沒有詳細的記錄,很難進行鑒定和研究。如果無產地,即便鑒定出來也無意義。因此野外記錄工作要一絲不茍,不可草率。 2. 標本的制作與保存 1)臘葉標本 臘葉標本的制作與保存主要有如下步驟。 (1)壓制 野外采回來的標本,**步就是在有吸水紙的標本夾里進行壓制。壓制時對于過長的草本植物可折成“√”或“N”字形,再大時則截取根、莖中部(帶葉)、莖上部分(帶葉、花或果)三段壓制,但三部分均系上相應的采集標簽,并注明××號a、××號b等。在壓制時對于巨大的單葉植物,應由葉脈一側約剪去一半(留葉尖和葉基),大的羽狀復葉可將葉軸一側小葉剪短,但頂端的小葉不可剪掉。對于具有鱗莖、球莖或塊莖的植物可用開水燙或縱向切去1/2或割去內部的肉質部分再進行壓制。對于馬齒莧、景天一類肉質多漿的植物,可用開水燙(花不燙)后壓制。這種處理方法還可用于云杉、冷杉等裸子植物,防止壓干后葉片脫落。 (2)換紙 換紙關系到標本質量的好壞,換紙越勤,標本干的越快,原色就保存得越好。標本壓入標本夾后的頭兩三天,每天換紙2或3次,待標本含水量減少后,可每一兩天換1次紙。換紙后用繩捆好標本夾,放至通風干燥處。每次換下來的潮濕紙,要及時曬干或烘干以便繼續使用。 (3)整形 標本質量的好壞與換紙時的整理工作有很大關系。在**次換紙時,要用鑷子把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展平,凡是有折疊的部分都要展開,同時要使各部分之間不要重疊,多余的葉片從葉基的上面剪掉,留下葉柄和葉基,用來表示葉序類型和葉基的形態。去掉多余的花也應當留下花梗。葉片和花應有一部分背面向上,以便日后觀察和鑒定。如遇果實、種子脫落,可將其放入小袋中,袋外填寫號數,將來上臺紙時,可將小袋粘貼在臺紙一側。 (4)消毒 干制后的標本常常有害蟲和蟲卵,必須進行消毒,以防止蟲蛀。消毒時常將標本放入密閉的容器內。消毒方法是將已壓干的標本連同一層標本紙,放在特制的消毒缸內,再把四氯化碳放入玻皿中,置玻皿于箱內,熏蒸三天后取出,便可上臺紙,制作臘葉標本。 (5)上臺紙 承托臘葉標本的白板紙稱作臺紙(通常是用整張的白板紙裁成八開。一般長40cm、寬27cm)。每張臺紙上只能固定相同的采集號的一種標本。先將臘葉標本按自然狀態擺在臺紙上,注意在臺紙的右下角和左上角留出一些空間,以備粘貼標本簽和野外采集記錄本的復寫單。然后固定標本。固定方法有3種,線訂(適于枝條粗硬的標本)、紙條貼壓(適于枝條纖細的標本)和膠粘(適合水生細小標本,如浮萍等)。對于脫落下來的花、果、種子、葉及鱗片等,都要收集起來裝在紙袋里,貼在同一標本臺紙的右上角,袋上要注明同一標本的采集號。標本訂好后,要在臺紙上面貼上蓋紙(一般用半透明的油光紙或硫酸紙),蓋紙較臺紙稍長,長出的部分在上端,反折貼在臺紙背面,這樣一份臘葉標本就制成了。 (6)定名 標本上好臺紙后,要鑒定出正確名稱,然后根據標本簽的要求,填好科名、學名、中文名、采集地點、采集人、鑒定人、日期、編號等。將填好的鑒定簽貼在臺紙的右下角。 山東大學海洋學院臘葉標本 (7)保存 將上述做好的臘葉標本,按分類系統存放在標本柜內,柜內經常放置樟腦,或定期消毒,以便長期保存。 2)浸制標本 (1)防腐浸制液 防腐浸制液只有防腐作用不能保持原色。防腐浸制液的成分如下:福爾馬林50ml,乙醇(95%)300ml,水200ml。配方也可以簡化,單用5%福爾馬林或70%的乙醇溶液,后者用于保存多肉子囊菌和鬼筆子實體。 (2)防腐漂白浸制液 成分如下:亞硫酸飽和溶液500ml,乙醇(95%)500ml,水4000ml。 亞硫酸飽和溶液(指SO2 的飽和水溶液)的配法是將亞硫酸鈉與硫酸起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硫通過盛有清水的深玻璃管,溶于水中而形成亞硫酸。當發生的二氧化硫氣泡不再溶解時,即成為飽和溶液,然后加其他成分配成浸制液。 (3)保存綠色的浸制液 保存植物組織綠色的方法很多,可根據不同的材料選用適當的方法。 1. 乙酸銅浸制液。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