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西南法律評論(第5卷 總第34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60250
- 條形碼:9787519760250 ; 978-7-5197-602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南法律評論(第5卷 總第34卷) 內容簡介
本卷采擷理論與實務佳作共11篇。其中,吳飛對“嵌入式”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監督模式的理論與實踐展開研討。作者分析巡視巡察監督制度,以此突出“嵌入式”監督的強監督關系及其內部性、過程性與強效果性的特征,并從關系嵌入、制度嵌入、功能嵌入、思想嵌入四個維度為“嵌入式”商務發展資金監督模式的構建指明路徑。劉宇飛立足12部社會信用地方性法規發現,雖然我國多地相繼出臺社會信用地方性法規,但針對社會信用的國家立法尚未出臺;盡管社會信用國家立法已經納入規劃,但制度的成熟需要時間磨礪。錢程、董雨婷在利益平衡視域下審視股東出資義務加速到期的價值定位。作者認為,非破產狀態能否適用股東出資義務加速到期應當立足于《公司法》的利益體系。林前基于互聯網經濟對網絡游戲賬號交易的合法性進行深入思考,認為網絡游戲賬號為玩家對運營商享有的債權性權利,賬號所有者應當享有自由轉讓的權利,運營商負有保護網絡游戲賬號交易的義務。李一璇分析了在“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錯誤”案件中,民事訴訟和國家賠償訴訟兩種可能的救濟渠道。胡麗萍著眼于《民法典》確立的成年監護制度,主張成年意定監護人和法定監護人責任的歸責原則應向過錯推定原則靠攏,同時,監護人與被監護人在特定情形下對被侵權人承擔公平責任。劉宇著力構建認罪認罰從寬和刑事和解兩制度間的銜接機制,認為認罪認罰雖已被寫入法律,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和解制度欠缺有效銜接機制,具體適用中容易產生“實體從寬幅度難把握、程序從寬落實不力”等問題。袁佩君著力推動黑惡勢力犯罪“保護傘”的精細化認定。文章關注黑惡勢力犯罪和瀆職類犯罪競合的現實,以實踐案例展開對“保護傘”認定標準的研究。馬可認為,應當在限定“孤證”范圍與類別的前提下,有限適用“孤證不能定案”規則,避免事實認定僵化,在司法實踐中發揮該原則的實質性作用。吳俊艷主張,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保護法益應為“信息自決權”,非法利用才是對該法益的實質性侵害。王振謙認為,我國優選人民法院靠前商事法庭設置上訴機制具有必要性,有利于訴訟優勢的建立,符合“一帶一路”靠前商事爭端機制“追求效率”的價值取向,并提出將“專門法院一審+優選人民法院靠前商事法庭主要二審”的形式引入上訴機制,平衡靠前商事法庭的公正與效率價值取向。
西南法律評論(第5卷 總第34卷) 目錄
目 錄
理論聚焦
“嵌入式”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監督模式:理論與實踐
——以J省商務廳商務發展資金使用為切入 吳 飛
社會信用地方先行立法研究
——基于12部社會信用地方性法規的分析 劉宇飛
民商法專論
利益平衡視域下股東出資義務加速到期的價值定位 錢 程 董雨婷
論網絡游戲賬號交易的合法性 林 前
不動產登記錯誤損害賠償案件的類型化研究
——以登記機構賠償責任為中心 李一璇
監護人責任構成之檢討
——以成年監護為視角 胡麗萍
刑事法前沿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和解制度的銜接機制研究 劉 宇
黑惡勢力犯罪中“保護傘”的認定問題研究 袁佩君
對“孤證不能定案”規則的解讀與反思 馬 可
大數據時代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益解讀與規制路徑 吳俊艷
國際法研究
我國*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增設上訴機制問題研究 王振謙
西南法律評論(第5卷 總第34卷) 作者簡介
周尚君,湖南常德人,法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九三學社社員,法理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重慶市市級黨外代表人士,重慶市“六五”普法學法用法講師團成員,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西南政法大學古典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曾榮獲重慶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孫國華法學理論優秀青年學術成果獎”一等獎、西南政法大學“教書育人獎”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