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電影的宿命:擦去符號的印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2087
- 條形碼:9787301312087 ; 978-7-301-31208-7
- 裝幀:一般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影的宿命:擦去符號的印記 本書特色
當代華語世界重要的電影評論人、法國巴黎**大學電影理論博士開寅,講述電影思想與藝術的多元脈絡。
電影的宿命:擦去符號的印記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囊括十余年來作者對一些重要的電影文化現(xiàn)象、電影作品和創(chuàng)作實踐技巧的思考與評介,分為專論、評論和雜論三個部分。其中專論部分集合了近年來作者關于電影類型、導演思維和電影節(jié)等特定主題的學術思考;評論部分精選了作者近來發(fā)表于各大媒體上的電影評論,仔細拆解電影創(chuàng)作藝術背后的內(nèi)在思路與情感脈絡;雜論部分則聚焦于對電影技藝和相關人物的精妙解析,從不同角度闡述電影文化的塑造和養(yǎng)成。 理論研究的背景使作者的論述更注重對于電影思想方式和創(chuàng)作方法的探究,以及對于電影藝術本身蘊含的本質(zhì)意義的深入思考。同時本書又以敏感的觸覺去體味每一部作品中浸透的動人情緒和細膩變化,去感受電影記憶帶來的寶貴感官體驗,形成了兼具學術研究和個人情感思索,將宏觀視角和微觀體驗共熔一爐,以創(chuàng)造性的挑戰(zhàn)意識顛覆常規(guī)認知并以犀利觀點進行批判的獨特文風,從中我們得以窺見一條延伸至外部世界的的電影思維之路。
電影的宿命:擦去符號的印記 目錄
被虛度的時光
**輯 專 論
空間、氛圍與技巧:重訪胡式客棧——胡金銓影片中的場面調(diào)度與動作設計
藝術與商業(yè)的“合流”——透視西方電影節(jié)系統(tǒng)的運作
工具理性與人類命運——解析《2001 太空漫游》
“真實”與“直接”:紀錄片創(chuàng)作方法思辨——《殺戮演繹》和《瘋愛》的個案分析
走出影像的宿命
純情、成長與反叛——日本青春片的個性特征
第二輯 評 論
父權退場的無奈與自豪——評《秋刀魚之味》
“蛆蟲”的烏托邦——評《小偷家族》
將神秘性燃燒殆盡的意識形態(tài)火焰——評《燃燒》
將“越戰(zhàn)”進行到底的太空女權主義打怪片——評《異形 2》
新瓶舊酒的陳年神話——評《地心引力》
平庸時代的告別之作——評《肖申克的救贖》
個體內(nèi)在沖動的肖像——評《冷酷祭典》
那個不可理喻的對手——評《群鳥》
大俠有時也用槍——評《疾速備戰(zhàn)》
徜徉游弋的時間姿態(tài)——評《花與愛麗絲》
欲望的虛晃一槍——評《地球*后的夜晚》
一頭機械怪獸的囂張肆虐——評《決斗》
不確定的任意空間——評《波長》
無因暴虐與邪典灌輸——評《追擊者》
飛鳥視角下的個人英雄主義——評《敦刻爾克》
另一個平行世界的童話——評《臉龐,村莊》
作為人類鏡像的異形——評《異形:契約》
黑白對立的恐怖喜劇——評《逃出絕命鎮(zhèn)》
永遠無法解封的魔咒——評《情書》
負面人物的絕望徘徊——評《南方車站的聚會》
消逝的羅曼蒂克——評《羅曼蒂克消亡史》
同族與異類的寓言——評《狼災記》
改寫狼與小紅帽的歷史——評《人狼》
完美綻放的被動人生——評《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
好萊塢成功學的銀幕讀本——評《愛樂之城》
一場對人生共謀機制的悲鳴——評《神圣車行》
“反電影”的時間——評《德州見》
電影電視劇化的范例——評《托尼?厄德曼》
飛鳥的視角——評《利維坦》
女性缺失的《女性癮者》——評《女性癮者》
擦去符號的印記——評《湄公酒店》
觸不到的寬容,完不成的拯救——評《通往仙境》
類型之光——評《亡命駕駛》
幻想嵌套的魅力——評《內(nèi)陸帝國》
一場被閉鎖的浪漫——評《花樣年華》
西部片與“二戰(zhàn)”片之間的排異反應——評《無恥混蛋》
失敗者的“上鏡頭瞬間”——評《好萊塢往事》
電影實驗文本的魔幻魅力——評《引見》
第三輯 雜 論
漫談正反打與連續(xù)拍攝
巖井俊二:“被動異端”的贊美者
論電影人物的亮相
洪常秀:不確定性異動的創(chuàng)造者
非人之聲:科幻電影中的音樂與聲響
巴黎,電影文化之都養(yǎng)成記
后 記
電影的宿命:擦去符號的印記 節(jié)選
被虛度的時光 大學畢業(yè)那年的冬天,我在北京的家里閑待著。有一天在街上買了份《戲劇電影報》,翻到*后一版時在邊欄看到一則招聘啟事。 那時剛剛成立沒幾天的《環(huán)球綜藝》編輯部在百萬莊《解放軍報》大院招待所里租了幾間房。面試就是把我上大學時看過的日本和法國電影拎出來回憶了一遍。對方也是年輕人,比我還小一歲,和我一樣也是法語專業(yè)的差等生。我們聊得挺投機。 筆試題是寫一篇奧利弗??斯通的評述。我連在電腦上打字都還不怎么會,花了幾個晚上慢騰騰地敲了五千字發(fā)過去,第二天接到電話說我可以過去上班了。 在報社上班的時光無憂無慮。整天看外國電影雜志,閑聊天,和同事就某個片子的好壞像幼兒園小朋友一樣激烈地拌嘴,邊大聲放流行歌邊一個人寫一整版評論。 報紙賣得不錯,每期都印十多萬份,那是那個年代中國很少見的一份關于外國電影的紙媒,看它的人大都是十幾歲的學生。 在午后灑進招待所房間的陽光下我讀了好多激情洋溢的讀者來信,充滿著對電影的夢想和憧憬。這一段拿著工資評論電影的經(jīng)歷,讓我從簡單地“看電影”變成習慣性地“想電影”。我給不同的平媒和網(wǎng)媒寫了許多關于電影的文字,成了**代民間電影寫手中的一個。由完全不知道ABC 在鍵盤的什么位置,變成一晚上可以對著電腦打出密密麻麻幾個屏幕關于大衛(wèi)??林奇、塔可夫斯基和王家衛(wèi)的小字,直到頭昏腦漲眼冒金星為止。 這樣過了幾年,我辭職去了法國。 巴黎有一萬個讓人厭惡的理由,但它卻是一個電影寶庫。 六七年間我好像只做了一件事:整日流連于拉丁區(qū)的幾家小電影院和法國電影資料館的放映廳,一天看三部、四部、五部電影甚至更多,從巴斯特??基頓到雅克??塔蒂,從馬塞爾??萊爾比埃到埃托爾??斯科拉,從霍華德??霍克斯到尼古拉斯??雷,從吉田喜重到增村保造,從杜琪峰到侯孝賢。 我曾經(jīng)一次不落地去讓??杜謝主持的電影俱樂部聽他講那些被人們遺忘的法國電影;曾經(jīng)在 MK2 Beaubourg 電影院排隊入場時一轉(zhuǎn)頭瞥見戈達爾拿著一本書等在我身后;曾經(jīng)在慵懶的夏末黃昏于老舊而銹跡斑斑的里昂車站前饒有興致地看一大群忙碌的場工布景夜拍《紳士大盜》,然后發(fā)現(xiàn)身材嬌小、柔和美麗的瑪麗??吉蓮就站在我身旁;也曾經(jīng)在 La Pagode 電影院的前廳與一位年逾七旬依然莊重典雅的日本女性擦肩而過,定睛一看才發(fā)現(xiàn)是心中永遠的女神岡田茉莉子。 那時有人笑我:“你是不是只要去影院坐著就能成為一名專業(yè)人士?”答案其實是不能。 但很多年后,在地球另一端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一家電影院里,當貝特朗??塔維涅的紀錄片《我的法國電影之旅》將那些熟悉的黑白影像重現(xiàn)在我眼前,當我聽到讓??迦本鏗鏘中飽含情感的臺詞,看到西蒙??西涅萊柔光中爽朗動人的笑容時,一瞬間眼眶有點濕潤。那些黑暗中坐在銀幕前的日子并沒有完全被浪費,它們化作浸透著時光的回憶。 電影看得越多,能寫的卻越少。有時偶爾讀先前的文字,覺得似乎是未成年的自己寫過的作文。直到十年前注冊了一個豆瓣賬號,在標記看過影片的過程中,才重新有沖動把一些想法記下來,再次匯成完整的文章。 剛到法國的時候我只想著做一個方鴻漸式的游學生,沒料到*終離開時拿走了一張博士證書。為了寫完這篇五百頁的法語論文,我艱難地讀了很多書,一部分電影的,一部分歷史的,還有很多哲學的,由此了解了一些吉爾??德勒茲的想法并被他所影響。 不坐在電影院里的時候,我不再一廂情愿地去想象銀幕上的吉光片羽,也不再絞盡腦汁地追索每個畫面和聲響的意義,而是期待發(fā)現(xiàn)它們所表達的情感與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不僅僅是內(nèi)容上的,更是符號褪去后逐漸浮現(xiàn)出的真相。也許這是一種屬于電影的宿命。 所有的印記都能在這些收集起來的文章里隱約找到:方法論式的、情感價值的、拆解意義的、德勒茲的,以及與周遭世界而不是僅僅與電影相關的。 對我來說,它們也薛定諤式地改變著時間的價值:焦慮時覺得看電影是人生被虛度的時光,而理性思考和感性釋放又讓它變得充滿誘人的樂趣。 也許沒有那么糾結復雜。只需倒退回學生時代漫長悠閑的夏日,朋友手插褲兜站在我家門口:“閑著呢吧,走,看電影去。”我點頭。我們在院門口買兩毛錢的紅果冰棍吸溜著,迎著傍晚和煦的微風走在去虛度時光的路上。
電影的宿命:擦去符號的印記 作者簡介
開寅,畢業(yè)于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史系,獲電影專業(yè)電影理論博士學位。曾任《戲劇電影報-環(huán)球綜藝》編輯、記者、主筆。多年來為各大中文紙媒和電子媒體撰寫了大量電影評論,內(nèi)容涵蓋不同國家和語種的電影文化和創(chuàng)作方法,審視角度跨越理論與實踐、學術與批評的各個層面,在電影專業(yè)人士和影迷中產(chǎn)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是當代華語世界重要的電影評論人之一。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經(jīng)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