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墨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9791
- 條形碼:9787520399791 ; 978-7-5203-997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墨戲研究 內容簡介
墨戲屬于文人畫的傳統,是中國繪畫藝術發展史中的一個特有現象。本書以墨戲作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中國古典美學、西方藝術理論、文藝美學等理論,對墨戲從名實考辨、脈絡梳理、成因探析、美學特征及哲學價值五個維度進行系統性研究,旨在揭示墨戲在中國繪畫美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還原其本來面貌,同時針對歷史上對于墨戲的曲解與誤判嘗試予以客觀的評介與判斷,進而深化對于中國藝術精神的理解與認識。
墨戲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研究意義
二 文獻綜述
三 研究框架與主要內容
四 創新性與研究方法
**章 墨戲的界定與內涵分析
**節 墨戲的詞源學考察
第二節 墨戲的內涵
第三節 與“墨戲”相關概念的辨析
小結
第二章 墨戲的發展歷程(上)
**節 以“士氣”建構的墨戲
第二節 “粗筆狂逸”的墨戲
第三節 墨戲的格法化
小結
第三章 墨戲的發展歷程(下)
**節 “四君子”作為墨戲重要題材的發展
第二節 墨戲變革——大寫意
第三節 畫論中對墨戲觀的高揚
第四節 “士氣”漸消下的世俗墨戲
小結
第四章 墨戲成因之探析
**節 人文精神的高漲:北宋“士”階層的變遷
第二節 蘇軾“士人畫”理論體系的建立
第三節 繪畫工具與材料的變遷
小結
第五章 墨戲的美學特征
**節 不可模仿性
第二節 尚奇
第三節 “詩性”的外顯
小結
第六章 墨戲的價值
**節 畫不在畫而在我
第二節 我不在我而在天地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一 研究意義
二 文獻綜述
三 研究框架與主要內容
四 創新性與研究方法
**章 墨戲的界定與內涵分析
**節 墨戲的詞源學考察
第二節 墨戲的內涵
第三節 與“墨戲”相關概念的辨析
小結
第二章 墨戲的發展歷程(上)
**節 以“士氣”建構的墨戲
第二節 “粗筆狂逸”的墨戲
第三節 墨戲的格法化
小結
第三章 墨戲的發展歷程(下)
**節 “四君子”作為墨戲重要題材的發展
第二節 墨戲變革——大寫意
第三節 畫論中對墨戲觀的高揚
第四節 “士氣”漸消下的世俗墨戲
小結
第四章 墨戲成因之探析
**節 人文精神的高漲:北宋“士”階層的變遷
第二節 蘇軾“士人畫”理論體系的建立
第三節 繪畫工具與材料的變遷
小結
第五章 墨戲的美學特征
**節 不可模仿性
第二節 尚奇
第三節 “詩性”的外顯
小結
第六章 墨戲的價值
**節 畫不在畫而在我
第二節 我不在我而在天地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展開全部
墨戲研究 作者簡介
谷疏博,1991年生,黑龍江大慶人。中國傳媒大學文藝學(中國古代文論與美學)專業博士、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后,現為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兼任《中國藝術報》特約撰稿人。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書畫美學、影視傳播與傳統文化等研究。發表各類學術論文、藝術評論文章40余篇,曾獲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星光電視文藝論文一等獎及三等獎,主持***、省部級、校級科研項目5項。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