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尾货特色书店,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計算機網絡(第三版)

包郵 計算機網絡(第三版)

作者:劉衍珩 等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02-01
開本: 其他 頁數: 376
中 圖 價:¥66.6(8.4折) 定價  ¥7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計算機網絡(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54782
  • 條形碼:9787030454782 ; 978-7-03-04547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網絡(第三版)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2章分別介紹了:數據通信基礎、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基本原理、網絡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局域網、網絡互聯、網絡操作系統、網絡安全與網絡管理,并對無線和高速局域網、

計算機網絡(第三版) 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論 1
1.1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演變 1
1.1.1 發展歷程 1
1.1.2 未來趨勢 3
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應用 4
1.2.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4
1.2.2 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5
1.3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與分類 7
1.3.1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
1.3.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9
1.4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與協議 11
1.4.1 分層次的體系結構 11
1.4.2 ISO的OSI/RM 15
1.4.3 OSI/RM中的幾個重要概念 18
1.4.4 TCP/IP體系結構 23
習題 24
第2章 物理層 25
2.1 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 25
2.1.1 基本概念、基本術語和數據通信系統 25
2.1.2 模擬傳輸系統 27
2.1.3 數字傳輸系統 29
2.2 信道的極限容量 32
2.2.1 數據傳輸速率 32
2.2.2 信道容量 33
2.3 同步與復用 35
2.3.1 數據通信方式 35
2.3.2 同步技術 36
2.3.3 多路復用技術 38
2.4 交換技術 42
2.4.1 電路交換 43
2.4.2 報文交換 44
2.4.3 分組交換 45
2.4.4 交換方式的選擇與比較 46
2.5 物理層下的傳輸介質 48
2.5.1 有線傳輸介質 48
2.5.2 無線傳輸介質 53
2.6 物理層的功能、模型與特性 56
2.6.1 物理層的功能 56
2.6.2 物理層的模型 57
2.6.3 物理層的特性 57
2.7 物理層標準舉例 59
2.7.1 EIA RS-232-E 59
2.7.2 xDSL技術 63
2.7.3 光纖接入技術 66
習題 68
第3章 數據鏈路層 70
3.1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模型與服務 70
3.1.1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模型 70
3.1.2 數據鏈路層的服務 72
3.2 流量控制 73
3.2.1 停-等協議 73
3.2.2 滑動窗口的概念 76
3.2.3 一位滑動窗口協議 78
3.2.4 全部重發流水線協議 79
3.2.5 選擇重發流水線協議 80
3.2.6 *大窗口尺寸的確定 80
3.2.7 全部重發流水協議的*佳幀長 81
3.3 差錯控制 81
3.3.1 差錯的特性及差錯控制方式 81
3.3.2 常用的簡單差錯控制編碼 83
3.3.3 循環冗余碼CRC 85
3.4 點到點的PPP協議 87
3.4.1 PPP協議的概述 87
3.4.2 PPP協議的幀格式 88
3.4.3 PPP協議的組成 88
3.4.4 PPP協議的工作狀態 89
習題三 90
第4章 局域網 91
4.1 局域網概述 91
4.1.1 局域網的定義及特征 91
4.1.2 局域網拓撲結構 91
4.1.3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93
4.2 局域網參考模型及IEEE 802標準 93
4.2.1 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93
4.2.2 IEEE 802標準 94
4.2.3 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95
4.2.4 介質訪問控制MAC子層 97
4.3 IEEE 802.3-CSMA-CD 98
4.3.1 ALOHA介質訪問方法 98
4.3.2 CSMA和CSMA/CD介質訪問方法 99
4.4 環型網介質訪問方法 101
4.4.1 令牌環 101
4.4.2 IBM令牌環網(token ring) 102
4.4.3 分槽環介質訪問方法 106
4.5 令牌總線介質訪問方法 110
4.5.1 結構和特點 110
4.5.2 協議功能 111
4.6 LAN的性能評價 112
4.6.1 傳輸延遲和數據傳輸率對性能的影響 112
4.6.2 吞吐量特性 115
4.6.3 令牌環、令牌總線和CSMA/CD總線三種協議性能分析比較 117
4.7 千兆以太網 119
4.7.1 100BASE-T技術 119
4.7.2 100BASE-VG技術 120
4.7.3 吉比以太網 122
4.7.4 光纖分布數據接口FDDI 123
4.8 無線局域網 125
4.8.1 無線局域網的組成 126
4.8.2 802.11標準中的物理層 126
4.8.3 802.11標準中的MAC子層 127
4.8.4 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與無線城域網WMAN 129
習題四 135
第5章 網絡層 136
5.1 網絡層的功能與服務 136
5.1.1 網絡層功能及模型 136
5.1.2 網絡層提供的兩種服務 137
5.2 網際協議IP 142
5.2.1 IP協議概述 142
5.2.2 IP地址的分類 142
5.2.3 IP地址與MAC地址 144
5.2.4 地址解析協議ARP與逆向地址解析協議RARP 145
5.2.5 IP分組的格式 146
5.2.6 IP分組的轉發流程 148
5.2.7 子網的劃分 149
5.3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 151
5.3.1 ICMP報文的種類 151
5.3.2 ICMP的應用實例 152
5.3.3 ICMPv6 154
5.4 路由選擇協議 155
5.4.1 相關概念 155
5.4.2 *短通路路由選擇 157
5.4.3 路由信息協議RIP 158
5.4.4 開放*短路徑優先OSPF 162
5.4.5 邊界網關協議BGP 168
5.5 Internet組播 171
5.5.1 IP組播 172
5.5.2 Internet群組管理協議IGMP 173
5.5.3 組播選路 175
5.5.4 在局域網上實現硬件組播 176
5.6 虛擬專用網VPN與網絡地址轉換NAT 176
5.6.1 虛擬專用網VPN 176
5.6.2 網絡地址轉換NAT 178
5.7 下一代的網際協議IPv 6178
5.7.1 IPv6解決的問題 179
5.7.2 IPv6的基本*部與擴展*部 180
5.7.3 IPv6的地址空間 183
5.7.4 IPv4到IPv6的過渡 184
5.8 多協議標記交換協議MPLS 185
5.8.1 MPLS概述 185
5.8.2 MPLS的工作原理 186
5.8.3 MPLS的標記和標記棧 187
5.8.4 轉發等價類FEC 187
習題五 188
第6章 傳輸層 190
6.1 傳輸層的功能模型 190
6.1.1 進程間的通信 190
6.1.2 傳輸層的端口與服務原語 190
6.1.3 傳輸層協議的功能 191
6.2 傳輸層協議 195
6.2.1 網絡層的服務質量 196
6.2.2 傳輸層的協議類型 196
6.3 傳輸控制協議TCP 197
6.3.1 TCP的功能特點 197
6.3.2 TCP的數據片格式 198
6.3.3 TCP可靠的數據傳輸 199
6.3.4 TCP的流量控制 200
6.3.5 TCP的擁塞控制 204
6.3.6 擁塞控制方法 205
6.3.7 TCP的連接管理 206
6.4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207
6.4.1 UDP概述 207
6.4.2 UDP的*部格式 208
習題六 208
第7章 應用層 209
7.1 概述 209
7.1.1 客戶-服務器交互 209
7.1.2 系統調用和套接字接口 211
7.2 萬維網WWW 214
7.2.1 WWW的概述 214
7.2.2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215
7.2.3 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216
7.2.4 WWW的交互 216
7.3 域名系統 220
7.3.1 計算機域名的結構 221
7.3.2 資源記錄 222
7.3.3 名字服務器 223
7.4 電子郵件 224
7.4.1 體系結構和服務 225
7.4.2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 226
7.4.3 電子郵件信息格式 229
7.4.4 郵件讀取協議POP和IMAP 230
7.4.5 多用途互聯網郵件擴充協議MIME 232
7.5 文件傳輸與訪問 232
7.5.1 聯機共享式訪問 233
7.5.2 文件傳輸協議FTP 234
7.5.3 FTP應用舉例 237
7.5.4 TFTP 237
7.5.5 NFS 239
7.5.6 遠程過程調用 239
7.6 遠程登錄 240
7.6.1 TELNET協議 240
7.6.2 適應異構性 242
7.6.3 控制傳輸遠程命令 243
7.6.4 TELNET選項 244
7.6.5 遠程登錄服務rlogin(BSD UNIX) 245
7.7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246
習題七 248
第8章 網絡互聯 250
8.1 網絡互聯 250
8.1.1 種類與層次結構 251
8.1.2 連鎖虛電路 254
8.1.3 無連接的網絡互聯 254
8.1.4 隧道 256
8.1.5 互聯網路由選擇 256
8.1.6 分段 257
8.1.7 幀中繼FR 259
8.2 網絡互聯設備 261
8.2.1 中繼器 261
8.2.2 網橋 262
8.2.3 路由器 268
8.2.4 網關 274
8.2.5 網絡互聯設備的選擇 274
習題八 275
第9章 網絡操作系統 276
9.1 概述 276
9.1.1 網絡操作系統的類型 276
9.1.2 網絡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278
9.2 Windows NT操作系統 279
9.2.1 Windows NT的主要功能和特性 279
9.2.2 Windows NT的組成 281
9.2.3 Windows NT網絡環境 283
9.2.4 管理Windows NT的域 285
9.2.5 Windows 2000 Server 287
9.3 UNIX/Linux簡介 288
9.3.1 Linux的特點和組成 289
9.3.2 Linux的網絡功能配置 290
習題九 293
第10章 網絡安全與網絡管理 294
10.1 網絡安全概述 294
10.1.1 網絡安全性威脅因素 295
10.1.2 網絡安全目標 296
10.1.3 網絡安全服務 298
10.1.4 網絡安全機制 299
10.1.5 網絡安全標準 300
10.2 數據加密技術 301
10.2.1 單鑰密碼體制 301
10.2
展開全部

計算機網絡(第三版) 節選

第1章 概論 計算機網絡(Computer-Networks)涉及計算機和通信兩個領域,是這兩種技術密切結合的產物,它已成為計算機應用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方面。對整個社會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由于今天的世界已成了一個高度流動性的世界,無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對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和交換以及共享的需求急劇上漲,同時要求足夠的快速和及時,計算機網絡從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為滿足這種需求提供了保證。 近一二十年,以電子技術為基礎的通信技術有了迅猛發展,計算機和通信設備不斷更新,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不斷增強,并且正在朝著數字化、綜合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20世紀90年代是計算機網絡化的時代已是事實,網絡化的計算環境也愈來愈被人們所接受并且將是21世紀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了解和深入研究計算機網絡技術已不再只是計算機界學者、專家的事,而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目前,一個國家的全國性計算機網絡的建設水平,已成為衡量這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綜合國力以及社會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為了深入認識計算機網絡,下面將從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演變”、“定義與應用”、“組成與分類”以及“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等方面進行介紹。 1.1 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演變 1.1.1 發展歷程 計算機網絡出現的歷史不長,但發展很快,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演變過程。這個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計算機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 1.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 在1946年世界上**臺電子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ENIAC)從美國誕生后的一段時間內,計算機和通信之間并沒有什么關系。早期的計算機數量很少、價格昂貴,是一種較稀有的珍貴資源,因而計算機系統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設備安裝在獨立的計算中心里,使用計算機的用戶要不遠千里到這個計算中心去上機,這顯然是不方便的。除了浪費時間、精力和大量資金外,還無法實現對信息的及時加工處理和使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種帶收發器(transceiver)的終端于1954年被研制出來了,人們使用這種終端*次實現了將穿孔卡片上的數據通過通信線路發送到遠方的計算機,而計算機算出的結果又可以反向送回遠程終端T(terminal),這就是計算機與通信結合的開始。 由于當初的計算機是為成批處理信息而設計的,所以當計算機和遠程終端相連時,必須使計算機具備通信功能。這種“一邊通過終端完成信息的輸入,一邊由主機完成信息的處理,*后將處理結果通過通信線再送回到遠地站點的系統”被稱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或**代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初級形式即具有通信的單機系統如圖1-1所示。 這種系統中除了一臺中心計算機,其余終端都不具備自主處理的功能,并且有兩個明顯的缺點。*先是主機負擔過重,它既要承擔本身的數據處理任務又要承擔通信任務,在通信量很大時,主機幾乎沒有時間處理數據;其次是線路利用率低,特別是在終端遠離中心計算機時尤為明顯。 解決的方法是:一方面將數據處理與通信分開,在中心計算機前設置一個前端處理機FEP(front end processor)來完成通信工作,而讓中心計算機集中更多時間專門進行數據處理,這樣可顯著地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在終端比較集中的區域設置線路集中器(concen-trator)或稱集中分配器,來完成用戶作業信息的存儲、裝配和終端地址的分配等。它*先通過低速線路將附近的各終端連接起來,再通過高速通信線路與遠程中心計算機相連,從而提高了遠程線路的利用率,降低了通信費用。典型的結構如圖1-2所示。 **代計算機網絡的一個代表是SABREI,這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航空公司投入使用的由一臺中心計算機和全美范圍內2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預訂飛機票系統。 圖1-1 具有通信功能的單機系統 圖1-2 由前端處理機、集中器構成的遠程通信聯機系統 2.計算機通信網 上述的聯機系統之所以被稱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絡”,是因為它實現的是終端-計算機間的通信,而且已具備了計算機網絡的雛形。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隨著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和硬件價格的降低,單獨部門單位內有分散在不同地區的多個主機系統已屬常事,并且由于業務上的聯系主機之間需要交換信息。如在工商界、國際航空售票業務、現代化工廠中多條生產流水線的過程控制等,這些分散開的計算機各自完成特定的任務是整體工作中的一部分。它們之間必然要有機地協調、互相通信,并且這種系統中的通信是在“計算機-計算機”之間進行的,這里的每個計算機都是具有自主處理能力的,它們之間不存在“主-從”(Master-Slave)關系。將這種由多個主機系統連接起來且以傳輸信息為主要目的的計算機群,稱為計算機通信網。它是計算機網絡的低級形式,也稱為第二代計算機網絡。其典型代表為ARPAnet。 3.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通信網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人們在廣泛使用它的過程中逐漸由原來以傳輸信息為主變為共享網上各計算機系統資源為主,網上用戶把整個網絡視為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而不必熟悉每個子系統,即不必熟悉所要資源具體地理位置,并且為便于對所傳輸信息內容的理解,要對信息的表達形式、傳輸方法和應答信號等必須在全網內制定一套共同遵守的規則即協議(Protocol)。將這種在協議的控制下,以實現資源(硬件、軟件和數據等)共享為主要目的,借助于通信系統連接的多個計算機的集合,稱為計算機網絡,或稱為第三代計算機網絡。 除了如上所述的區別外,第二、第三代計算機網絡還在如下兩個方面有明顯不同。 (1) 資源管理:第二代計算機網絡中對資源的管理由網絡操作系統完成。 (2) 體系結構:目前世界已有許多個第二代計算機網絡在運行著,但體系結構(網絡功能分層、層間接口及各層中應用協議的集合,詳見本章第4節)卻是相異的。如依據IBM公司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所組建的網絡,體系結構就相差很大。這給實現異構網互聯帶來了困難,從而阻礙計算機網絡的普及與發展。在第三代計算機網絡中這一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即統一應用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詳見本章第1.4節。 1.1.2 未來趨勢 隨著第三代計算機網絡的誕生和網絡訪問、網絡服務、網絡管理和安全等技術以及標準化工作的逐步完善,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幾乎遍及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各種管理信息自動化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智能決策系統、情報資料檢索系統、生活信息服務系統、電子郵政系統、事務處理系統、交通管理系統、軍事指揮系統、專家指揮系統、大型科學計算中心等都是在客觀分布情況下,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構成的信息網絡上完成的。它們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并繼續向著“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方向迅速發展。光纜網絡上的數據傳輸速率已達到Gb/s(千兆/秒)級,計算機局域網絡(local area network,LAN)已隨處可見,成了人們須臾不離的通信工具。 近十年來,人們對計算機網絡尤其是Internet/lntranet向人類社會提供的機會與挑戰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獲益匪淺。在一個有億萬臺計算機運行的世界里,一個郵件(信息)一般只需5秒鐘而不是過去的5天就能到達目的地。公司產品的設計者與推銷員即使遠隔重洋也可緊密配合工作。計算機網絡已將“語言、圖片、視頻、音樂、書信、統計數據”等各種形式的多媒體信息帶進了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可以概括地說,目前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出現了三種任意性,即:在任意數目的計算機上運行任意數目的程序且可能要在任意時刻相互通信。并且正受著三股潮流的協力沖擊: 紛紛地從集中式大型機結構撤離,走向分布式客戶/服務器(client/server)的新天地; 微處理器計算能力和存儲容量強勁地增長; 對多媒體持續增長的興趣,特別是各種形式的視頻應用。 同時,由于未來的通信業務會朝著“高速、寬帶、智能、可靠”的方向發展,計算機本身會進一步朝著“功能強、體積小、價格低、易操作”的方向前進,這必然導致計算機網絡將進一步朝著“開放、綜合、智能”的方向迅速發展。所謂“開放”,一是相對其直接應用環境的開放和對不同應用的適應,二是相對其互聯環境的開放,便于與其他網絡和計算機的互聯。包括:①網絡體系結構的標準化;②發展各種網絡互聯技術如中繼技術、自動轉換協議的網橋和網關技術、自動協議選擇技術等;③創造開放的統一網絡應用環境。所謂“綜合”,體現了系統中各要素間的更緊密結合,包括:①各種先進信息技術如機器人控制技術、雷達紅外檢測技術、光盤存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等的進一步綜合;②各種計算機如巨、大、中、小、工作站、PC和便攜機、專用和通用機、同種和異種機等的綜合;③服務功能如資源共享、通信服務、分布與并行處理等的綜合;④通信系統的綜合,如各種介質、通信方法、子網與主網的有機結合;⑤各種信息媒體的綜合,如各種數據、語音、圖像等不同信息媒體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綜合采集、存儲、處理、傳輸和綜合輸出應用以及綜合業務數字網(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與 OSI的進一步結合等;⑥網絡系統結構的一體化,包括各種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分工、C/S和B/S模式的發展、各種分布式應用與分布式網絡操作系統的進一步完善等。所謂“智能”,是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結合,包括:①網絡服務中心引入智能技術直接提高各種網絡應用功能,如“智能通信網絡”等;②網絡通信操作中應用智能技術以提高網絡系統的自適應性和可靠性,如智能路由選擇、智能網絡管理、故障的自動診斷與恢復等;③網絡系統結構中如何把傳統的與智能的計算機神經網以及名種智能人機接口、知識庫等在網絡系統中有機的結合、合理的配置,以及網絡上的計算機從系統整體上逐步增加更多的智能而變得更“聰明”些。 網絡資源的膨脹,使得傳統的共享LAN難以招架沉重的C/S交通。通常采用的“網段微化”措施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以往網絡設計中的20/80(遠程交通/本地交通)法則已被否定。因此,必須探索和發展新型的網絡技術。在過去的幾年里,光纖分布數據接口(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FDDI)、信元交換(cell switching)、異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千兆以太網交換和xDSL等技術備受重視,進而研究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采用交換的新技術范例來組建Gigabit網。同時,各種功能強、高速和智能的交換集線器(intelligent switching hub,ISH)相繼問世,并且它們在基礎結構上足以融進更高性能的技術,這些智能 Hub在未來網絡建設中正起到和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毫無疑問,在未來時代里“網絡中心”將更加普遍,局域網會讓位于分布式工作組,服務器操作和網絡操作將變得更加可靠,交換式互聯網(switched internet)必將占據未來的網絡市場。在這種網絡化環境里,社會將變得更加生機勃勃,人民生活將變得更加輕松自如、豐富多彩,計算機網絡的未來無限美好。 1.2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與應用 1.2.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自1970年以來,對于計算機網絡已有了幾種不同的定義,這是由于受不同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国GMN轴承,GMN角接触球轴承,GMN单向轴承,GMN油封,GMN非接触式密封 | 钢骨架轻型板_膨石轻型板_钢骨架轻型板价格_恒道新材料 | 工控机,嵌入式主板,工业主板,arm主板,图像采集卡,poe网卡,朗锐智科 | 蓝牙音频分析仪-多功能-四通道-八通道音频分析仪-东莞市奥普新音频技术有限公司 | 国标白水泥,高标号白水泥,白水泥厂家-淄博华雪建材有限公司 | 挤出机_橡胶挤出机_塑料挤出机_胶片冷却机-河北伟源橡塑设备有限公司 | 沧州友城管业有限公司-内外涂塑钢管-大口径螺旋钢管-涂塑螺旋管-保温钢管生产厂家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净水设备-「山东梦之洁水处理」 | 硬度计,金相磨抛机_厂家-莱州华煜众信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密集架-手摇-智能-移动-价格_内蒙古档案密集架生产厂家 | 范秘书_懂你的范文小秘书| 塑木弯曲试验机_铜带拉伸强度试验机_拉压力测试台-倾技百科 | 磁力抛光研磨机_超声波清洗机厂家_去毛刺设备-中锐达数控 | 电缆桥架生产厂家_槽式/梯式_热镀锌线槽_广东东莞雷正电气 | 成人纸尿裤,成人尿不湿,成人护理垫-山东康舜日用品有限公司 | 骨灰存放架|骨灰盒寄存架|骨灰架厂家|智慧殡葬|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上祭奠|告别厅智能化-厦门慈愿科技 | 厚壁钢管-厚壁无缝钢管-小口径厚壁钢管-大口径厚壁钢管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明渠式紫外线杀菌器-紫外线消毒器厂家-定州市优威环保 | 氢氧化钙设备, 氢氧化钙生产线-淄博惠琛工贸有限公司 | 网带通过式抛丸机,,网带式打砂机,吊钩式,抛丸机,中山抛丸机生产厂家,江门抛丸机,佛山吊钩式,东莞抛丸机,中山市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联系我们-腾龙公司上分客服微信19116098882 | 行星齿轮减速机,减速机厂家,山东减速机-淄博兴江机械制造 | 二手回收公司_销毁处理公司_设备回收公司-找回收信息网 | IWIS链条代理-ALPS耦合透镜-硅烷预处理剂-上海顶楚电子有限公司 lcd条形屏-液晶长条屏-户外广告屏-条形智能显示屏-深圳市条形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绿萝净除甲醛|深圳除甲醛公司|测甲醛怎么收费|培训机构|电影院|办公室|车内|室内除甲醛案例|原理|方法|价格立马咨询 | 小型玉石雕刻机_家用玉雕机_小型万能雕刻机_凡刻雕刻机官网 | 电渗析,废酸回收,双极膜-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 |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重庆磨床过滤机,重庆纸带过滤机,机床伸缩钣金,重庆机床钣金护罩-重庆达鸿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塑料撕碎机_编织袋撕碎机_废纸撕碎机_生活垃圾撕碎机_废铁破碎机_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航空铝型材,7系铝型材挤压,硬质阳*氧化-余润铝制品 | 北京西风东韵品牌与包装设计公司,创造视觉销售力!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日本东丽膜_反渗透膜_RO膜价格_超滤膜_纳滤膜-北京东丽阳光官网 日本细胞免疫疗法_肿瘤免疫治疗_NK细胞疗法 - 免疫密码 | 南京试剂|化学试剂|分析试剂|实验试剂|cas号查询-专业60年试剂销售企业 | 高精度电阻回路测试仪-回路直流电阻测试仪-武汉特高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台湾阳明固态继电器-奥托尼克斯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温控器-光纤传感器-编码器一级代理商江苏用之宜电气 | 南京技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杀菌除臭剂|污水|垃圾|厕所|橡胶厂|化工厂|铸造厂除臭剂 | MES系统-WMS系统-MES定制开发-制造执行MES解决方案-罗浮云计算 | 在线浊度仪_悬浮物污泥浓度计_超声波泥位计_污泥界面仪_泥水界面仪-无锡蓝拓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讲解器-导游讲解器-自助讲解器-分区讲解系统 品牌生产厂家[鹰米讲解-合肥市徽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