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紅色基因與國家情懷 李步云訪談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28587
- 條形碼:9787010228587 ; 978-7-01-022858-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色基因與國家情懷 李步云訪談錄 本書特色
本書是被人譽贊為“法治三老”之一的李步云先生的訪談錄。李步云先生是中國法學界的泰斗,談到他一生對新中國所作的貢獻法學家李步云認為就兩件事情:推動法治和人權入憲。本書還收錄了他這些年來對于法治的新思考。
紅色基因與國家情懷 李步云訪談錄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了近幾年《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中華兒女》《南方周末》等媒體對李步云先生的訪談,共16篇。如今,年近九旬的法學家如何看待他“敢發真論、敢求真知、敢持公論”的一生,如何看待中國法治的進程和未來,又如何看待近期頗具爭議的幾個公案,本書將給出答案。回顧自己的一生,李步云先生用“紅色基因”和“家國情懷”兩個詞語來概括。這16篇訪談,集中反映了李步云先生的思想精髓,對于我們今天更好地把握他的法學思想,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非常有啟發意義。
紅色基因與國家情懷 李步云訪談錄 目錄
代序二 李步云——抗美援朝老兵的法治夢
一、紅色基因家國情懷
二、法治老將,書劍人生
三、四十年法治路
四、法治的陽光
五、未來30年中國人權保障將更廣泛
六、“布道”人權的身影
七、為法學界解放思想開“**腔”
八、敢開“法治”**腔
九、假話、違心的話決不能說
十、我請從戰場上走下來的法學家講人權與法治
十一、反對法治沒有什么道理
十二、依法治國是社會進步的現實要求
十三、糾正地方法院越權制定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十四、備案審查非常重要
十五、就備案審查全國人大法工委的復函
十六、論法哲學的基本范疇
跋 讓法治的聲音更加響亮
紅色基因與國家情懷 李步云訪談錄 節選
一、紅色基因家國情懷 中華民族之所以被世人稱為偉大的民族,是因為創造了綿延不盡,璀璨無比的中華文化,這種文化深深融入每位中華兒女的血脈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記憶和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任何時刻,它都能鼓舞億萬中華兒女凝心聚力,堅定信仰,戰勝困難,勇于擔當。近代以來,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復興和億萬同胞的福祉,在關鍵時候無憾無悔地付出青春甚至生命,以自己先鋒模范行為,影響并激勵億萬民眾砥礪前行,共同邁向美好的明天。 湖南是革命的搖籃,是紅色中國的發源地。在這片熱土上,走出了多位革命先行者。為了推翻國民黨統治階級壓迫和抵御外敵入侵,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他們團結勞苦大眾和一切進步人士,建立紅色政權:他們前赴后繼、奮勇拼搏,為中國革命奮斗獻身,在所不辭。這種忘我犧牲的革命精神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李步云教授就是這樣一位紅色傳承人。 1933年,李步云出身在革命家庭。他的父親李洛陔于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在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成立歷史上**個黨支部,擔任支部委員。耳滿目染下,15歲的他便參加地下黨的活動,團結和組織革命有生力量。1950年10月19日,一腔熱血的李步云棄赴朝鮮戰場,舍身忘死,保家衛國。在部隊大熔爐里鍛煉5年、農村基層實踐4年和太倉縣政府工作3年期間,錘煉了李步云務實擔當、心系百姓的為民情懷。考人北大學習法律是李步云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在燕園的8年時光,他用理論知識武裝頭腦,在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經濟改革急需之時立言,為國為民。在學術界,他勇于解放思想,真言實行,被《人民日報》譽為“敢開**腔”的法學家。 李步云*早在中國倡導依法治國和保障人權。在法治和人權兩方面,他建構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并積極推動這兩項原則莊嚴載入憲法。他的40多部著作和學術理論上的建樹,為推動中國法治建設和人權保障作出了重要貢獻,具有與時俱進的重大創新理論價值。 值此新中國七十華誕之際,記者再次采訪到李步云教授,重溫他70年的革命生涯,探尋那些鮮為人知的歲月溫情。 “很高興接受《中華兒女》的采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剛好也是我參加革命工作70年,我的家庭和我的一生與黨、國家和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與祖國共同成長發展。所以我很高興接受采訪。” “其實,我的經歷比較特殊。絕大多數人對于我在改革開放以后倡導建設法治中國和保障人權兩方面所做的成就比較了解,但有關于青少年時代生活學習和工作經歷知之甚少。而這兩方面的經歷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 P1-3
紅色基因與國家情懷 李步云訪談錄 作者簡介
李步云(1933—),湖南婁底人。全國杰出資深法學家。1965年北京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博士生導師。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榮譽委員。在法理學、憲法學、人權法學等領域均有很深造詣。最早倡導依法治國和保障人權,并形成了系統理論,多數觀點被學界認同,很多建議被政府采納,在推動法治和人權入憲上,起了獨特的作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