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陳詞證據研究-(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1511
- 條形碼:9787520391511 ; 978-7-5203-915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陳詞證據研究-(第2版) 本書特色
作為一種社會形態,元宇宙與我們社會的(物理)形態可能不會完全一致。一位元宇宙開發者說過,在元宇宙中唯一限制你的只有你的想象。元宇宙的虛擬性是它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宇宙中,我們應當如何處理包括證據規則在內的社會規則的適用性?更進一步說,在元宇宙中我們如何處理萬事互聯所形成的證據。與此相關的是,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證據的研究有從因果關系的研究轉向相關關系研究的傾向,或者說,從演繹證據到歸納證據的轉變。大數據挖掘技術使得歸納證據更加簡便易行。與因果證據相比,歸納證據的適用場合和證明力,仍然是值得探討的。
陳詞證據研究-(第2版) 內容簡介
在日常生活和科學實踐中,相信他人話語的依據是什么?站在說者和聽者的立場上,對他們的要求分別是什么?本書從社會認識論和語言哲學的視域出發,結合現實生活中眾多的實際案例,以陳詞證據為核心,圍繞陳詞信念是如何形成的,陳詞是如何得到辯護的,陳詞性知識是如何傳遞的,以及應當如何相信并抉擇專家和專家意見四大核心問題展開了系統的、全面的和深入淺出的探討。本書適合于對證據問題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陳詞證據研究-(第2版) 目錄
第二版序言
**章 什么是陳詞?
**節 陳詞的由來與譯名
一 陳詞的由來
二 陳詞的概念
三 證詞還是陳詞
第二節 陳詞的作用
一 知識與陳詞性知識
二 對他人陳詞的依賴
三 依賴于他人的陳詞
四 陳詞與觀察
第三節 對陳詞的忽略
一 個人主義的強綱領
二 個人主義弱綱領
三 一種可能的歷史原因
第二章 歷史的探索
**節 對真知識的追求
一 柏拉圖對真信念與知識的區分
二 阿奎那的自然信仰
三 奧古斯丁的心靈反省
四 洛克的“不能以人為據”
第二節 休謨的還原論方案
一 經驗還原與理智自治
二 休謨的含糊的經驗與觀察
三 RT的公有論題:循環論證
四 個人論題RT':無窮的倒退
五 個人論題RT'的變形
六 不相關論題:對還原論根基的批判
第三節 里德的基礎主義方案
一 社會理智能力
二 知覺與陳詞的類似
三 語言的標記功能
四 誠實原則與易信原則
五 陳詞信念的形成
第三章 當代西方研究現狀與評價
**節 討論的背景
一 討論的興起
二 認識論的自然化改造
第二節 研究路徑與主要話題
一 研究路徑:認識論與語言哲學
二 四個爭論話題
第三節 人物與文獻概況
一 期刊與文獻
二 主要的人物與文獻
三 分專題文獻
……
第四章 陳詞的定義、范圍與限界
第五章 陳詞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六章 當代基礎主義的陳詞辯護
第七章 還原論陳詞辯護的困境與出路
第八章 知識傳遞
第九章 科學實踐中的專家陳詞與信任
第十章 外行抉擇專家意見的依據是什么?
第十一章 案例研究:陳詞作證
參考文獻
索引
**版后記
第二版后記
陳詞證據研究-(第2版) 作者簡介
叢杭青,哲學博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全國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工程倫理”課程專家組成員,浙江省人大地方立法咨詢專家。長期致力于工程倫理的教學與研究,主持翻譯出版《像工程師那樣思考》《工程倫理:概念與案例》《工程師的反叛:社會責任和美國工程職業》等。現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工程實踐的倫理形態學研究”首席號家。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