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臨床基本技能學(外科基本技能分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09840
- 條形碼:9787030509840 ; 978-7-03-05098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臨床基本技能學(外科基本技能分冊) 內容簡介
臨床技能學是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理論基礎上產生的一門實踐性學科。課程傳授疾病診斷、治療、預防的各種技術和方法,是醫生內在專業知識的外化表現,也是醫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基本技能學(外科基本技能分冊)》以《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和《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為依據,以衛生部規劃教材為參考,以臨床基本技能訓練為核心,堅持“以人為本、德術并重”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全書共十一章,系統地介紹了臨床各種外科基本技能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操作。本教材內容翔實、科學,結構嚴謹,圖文并茂,尤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臨床基本技能學(外科基本技能分冊) 目錄
**章 概述(1)
**節 外科手術的概念 (1)
第二節 外科手術的分類 (1)
第三節 外科手術的基本原則 (2)
第四節 手術人員的分工與常用手術體位 (3)
第二章 無菌術(7)
**節 手術器械、物品的滅菌、消毒法 (7)
第二節 手術人員的術前準備 (9)
第三節 患者手術區域的準備 (14)
第四節 手術進行中的無菌原則 (18)
第三章 外科常用器械及使用方法 (19)
**節 一般常用器械 (19)
第二節 手術中常見縫線、縫針 (24)
第四章 外科手術基本操作 (26)
**節 切開與分離 (26)
第二節 止血 (28)
第三節 打結及剪線 (30)
第四節 縫合 (35)
第五節 引流 (37)
第五章 外傷急救(41)
**節 心肺復蘇術 (41)
第二節 止血 (44)
第三節 包扎與固定 (45)
第四節 傷員的搬運與護送 (49)
第六章 外科換藥與拆線 (51)
**節 換藥 (51)
第二節 拆線 (55)
第七章 動物手術實驗 (57)
**節 外科實驗動物的準備 (57)
第二節 清創縫合術 (60)
第三節 犬的開腹術 (62)
第四節 兔盲腸部分切除術 (66)
第五節 離體豬小腸端對端吻合術 (69)
第六節 犬小腸部分切除與端對端吻合術 (71)
第七節 犬胃穿孔修補術 (75)
第八節 犬脾切除術 (75)
第八章 顯微外科基本技術 (78)
**節 顯微外科的設備與器械 (78)
第二節 顯微外科基本技術訓練 (80)
第九章 外科腹腔鏡基本技術 (85)
**節 一般腹腔鏡手術的設備與器械 (85)
第二節 腹腔鏡操作基本技術訓練 (88)
第三節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89)
第十章 臨床常見手術舉例 (93)
**節 清創縫合術 (93)
第二節 氣管切開術 (97)
第三節 闌尾切除術 (99)
第四節 胃大部分切除術 (104)
第五節 腹股溝斜疝修補術 (109)
第六節 恥骨上膀胱造瘺術 (111)
第七節 體表膿腫切開引流 (112)
第八節 體表腫物切除術 (114)
第九節 乳腺腫物切除術 (115)
第十節 拔甲術 (117)
第十一章 外科常用醫療文書書寫 (120)
**節 病歷書寫基本要求 (120)
第二節 門(急)診病歷書寫要求 (123)
第三節 入院記錄書寫要求及格式 (124)
第四節 外科病歷書寫重點要求 (126)
第五節 知情同意書書寫要求及格式 (131)
第六節 手術記錄書寫要求及格式 (135)
臨床基本技能學(外科基本技能分冊) 節選
**章 概述 (1)熟悉外科手術的分類和手術的基本原則。 (2)熟悉外科手術人員的分工與配合及常用手術體位。 **節 外科手術的概念 外科手術學(operative surgery)是研究外科手術方法、方式的一門學科。外科手術學與系統解剖學、局部解剖學、病理學、外科學、內科學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學好這門課程需要扎實而全面的基礎。 手術(operation)是在機體組織或臟器上進行機械操作的處理方法。手術可大可小,從廣義上說臨床中常見的一些基本操作,如各種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等)、各種引流(胸腔閉式引流、膿腫切開引流等)也可屬于手術的范疇,大的手術如腫瘤根治術、擴大根治術、心臟換瓣術以及各種重要器官的移植手術等已為大家所熟悉。手術是外科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外科療法區別于內科療法的主要特征所在。 應該強調的是,手術并不是外科治療的全部,而是外科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手術的效果不僅僅決定于手術是否應該施行,以及手術所采用的方法、方式和操作技術是否適當,同時也決定于手術前是否能正確地估計或改善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等。可以這樣歸納:正確的診斷,手術適應證的掌握,手術前的必要準備,選擇安全而有效的麻醉,嚴格的手術室無菌技術,手術方式,方法及操作技術的正確運用和細致而周密的術后護理與治療都直接關系著手術的效果。因而,手術的成功有賴于全面細致的安排和集體的分工合作。 手術的目的是通過切除病變、修補器官、植入組織或器官等手段,恢復或部分恢復正常生理功能以解除患者痛苦并治愈疾病。此外,手術還可以作為一種診斷疾病的手段,用于各種活檢及探查。 第二節 外科手術的分類 (1)根據手術的緩急程度的不同,大致分為以下四類: 1)擇期手術:如胃、十二指腸潰瘍的胃大部分切除術,單純疝修補術等,施行手術的遲早,不至于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對這類手術應在充分做好手術前準備后,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 2)限期手術:如各種惡性腫瘤的根治術,手術時間雖然可以選擇,但不宜過長延遲,準備時間有一定的限度,應該爭取在短時間內盡可能作好準備,再施行手術。 3)急癥手術:如脾破裂、腸穿孔、絞窄性腸梗阻等,病情發展很快,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應在*短的時間內做好手術前準備,迅速手術。 4)緊急手術:又稱急救手術,必須爭分奪秒即刻手術,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為了爭取時間,甚至有時不強調嚴格消毒,就在病室或急診室內進行。例如,大出血止血、嚴重窒息(如破傷風或甲狀腺手術后)行氣管切開術、心搏驟停行開胸心臟按摩術等。 (2)根據手術本身的性質和遠期效果分類,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1)根治性手術:根治性手術具有徹底治療的性質,能完全消除疾病或制止其發展。例如良性腫瘤的切除術、急性闌尾炎的闌尾切除術以及早期惡性腫瘤根治性切除術等。 2)姑息性手術:做手術的目的不是為了徹底治療,而是緩解癥狀,減輕患者的痛苦或延長患者的生命,而原有病變不可能完全切除或者甚至繼續存在。例如,晚期食管癌施行胃造口術、胃癌晚期幽門梗阻做胃空腸吻合術以解決進食問題等。 (3)根據手術的分期性,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1)一期手術。 2)二期手術。 3)多期手術。 由于病變的性質、手術的嚴重性以及患者對手術耐受能力的不同,手術可分期進行。整個手術治療可以一次完成,也可分為兩次或多次來完成,故有一期、二期及多期手術之分。例如,某些患者左側結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時,通常在梗阻部位的近側做橫結腸造口術(一期手術);在腸道充分準備的條件下,再行根治切除術(二期手術);*后做橫結腸造口的關閉術(三期手術)。 (4)根據手術無菌程度分類,分為以下三類: 1)清潔手術:亦稱為無菌手術,施行手術部位,其組織和病變部分沒有感染,手術全過程在無菌情況下進行。例如,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單純疝修補術、腫大淋巴結活檢術以及各種體表良性腫瘤切除術等。 2)污染手術:在手術過程中的某一階段,手術區有被細菌污染的可能,如空腔臟器或腔隙被切開(胃腸道手術、膽道手術、肺葉切除、腎切除、口腔手術等),有可能帶來手術野的污染。這類手術又可進一步分為輕度污染和污染兩類,前者如胃、十二指腸或近段空腸的手術;后者如回腸或回腸以下腸道的手術,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存在的細菌數量的多少。 3)感染手術:手術部位已有感染或化膿。例如,各種膿腫的切開引流術、胃腸道穿孔并發腹膜炎的剖腹術、絞窄性疝手術、化膿性膽管炎膽總管探查引流術等。 第三節 外科手術的基本原則 在外科手術操作過程中,必須遵守無菌、無瘤和微創等基本原則,應盡可能避免手術后的感染、腫瘤的播散或患者機體組織不必要的損傷,以利于患者術后康復,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 1. 無菌原則 在人體和周圍環境中普遍存在著各種微生物,為避免感染,在手術、穿刺、插管、注射及換藥等過程中,必須采取一系列嚴格措施,防止微生物通過接觸、空氣或飛沫進入操作部位。無菌術就是針對微生物及感染途徑采取的一系列預防措施,它是外科手術操作的基本原則,由滅菌、消毒、操作規則及管理制度組成。 2. 無瘤原則 1890年,Halsted創立乳腺癌根治術,首次闡述了腫瘤外科手術的基本原則,即不切割原則和整塊切除原則。20世紀60年代以后,以防止復發為目的的無瘤原則逐漸得到重視。無瘤原則是指應用各種措施防止手術操作過程中離散的癌細胞直接種植或播散。不恰當的外科操作可以導致癌細胞的醫源性播散,因此腫瘤外科必須遵循無瘤原則。 3. 微創原則 手術是外科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一方面能去除病癥,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創傷,給患者帶來痛苦。因此,外科治療的*高目標應該是在對患者正常生理的*小干擾下,以*小的創傷為患者解除痛苦,去除疾病。要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外科醫師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必須遵循微創原則。微創原則是指手術操作過程中對組織輕柔愛護,*大限度地保存器官組織及其功能,促進傷口的愈合。事實上微創原則貫穿于手術操作的整個過程中,包括:嚴格的無菌操作,對組織輕柔愛護,準確徹底迅速止血,減少失血,仔細解剖避免組織器官不必要的損傷,用細線結扎組織以及手術切口盡可能沿體表的皮紋走向,適應局部解剖和生理特點,使切口盡可能少地影響局部的功能和美觀等。 總之,微創是外科操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手術治療的重要原則。初學者一開始就應養成愛護組織的良好習慣。近年來,隨著外科醫師對微創重要性的認識逐漸加深及現代影像系統的發展,以腹腔鏡(laparoscopy)技術為代表的微創外科技術(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的出現,使外科手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第四節 手術人員的分工與常用手術體位 一、手術人員分工 手術人員為統一的整體,在手術進行過程中既要有明確的分工以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務,又必須做到密切配合以發揮整體的力量,共同完成手術實習任務。外科手術實習小組中,除術者和**助手外,另有一人兼任第二助手和器械護士,一人兼任麻醉師和巡回護士。參加手術人員的基本分工如下: 1. 術者(主刀) 是手術組的主導人物,一般站在易于看清手術野和有利于操作的位置。術前必須詳細全面地了解病情,擬訂手術方案并了解和落實術前準備情況。術中應負責切開、分離、止血、結扎、縫合等項操作。手術完畢后書寫手術記錄。在手術過程中如遇到疑問或困難時,應征詢帶教老師或上級醫師和其余參加手術人員的意見,共同解決問題。 2. 助手 可有多人,分為**助手、第二助手等。**助手應先于術者洗手,負責手術區域皮膚的消毒和協助鋪巾。手術時站在手術者的對面,負責顯露手術野、止血、拭血、結扎等,全力協助術者完成手術。根據手術需要,還可設置第二助手甚至第三助手等,可以站在術者或**助手的左側,負責傳遞器械、剪線、拉鉤、吸引和保持手術野整潔等工作。 3. 器械護士 *先洗手,在手術開始之前,清點和安排好手術器械。在手術過程中,負責供給和清理所有的器械和敷料。在手術結束前,認真詳細地核對器械和敷料的數目。 4. 麻醉師 負責取、送動物(在臨床上負責接、送患者)。實施麻醉并觀察和管理手術過程中動物的生命活動,如呼吸或循環的改變。如有變化應立即通知術者并設法急救。 5. 巡回護士 負責準備和供應工作,隨時供應手術中需要添加的物品;負責手術污物的處理及手術室的清潔和消毒等;參與清點、記錄與核對手術器械、縫針和紗布,協助手術人員穿衣。 二、常用手術體位 手術體位是指術中患者的臥位方式,是根據手術部位和手術方式決定的,由患者的臥姿、體位墊的使用、手術床的操縱三個部分組成。手術的成功離不開清晰的手術野,而清晰顯露手術野則取決于麻醉效果及正確的手術體位。正確的手術體位可獲得良好的術野顯露(尤其是深部手術),防止神經、肢體等意外損傷的發生,縮短手術時間;反之,則可造成手術操作困難,可能導致重要器官的損傷、大出血或嚴重后果。因此,手術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手術體位的擺放。 手術體位擺放的總體要求是:患者舒適、安全、無并發癥;充分顯露術野、便于醫師操作;固定牢靠、不易移動;不影響呼吸、循環功能。 體位擺放的原則:體位固定要牢固舒適;保持呼吸道通暢;鋪單要平整、干燥、柔軟;大血管、神經無擠壓;上臂外展不超過90°,下肢約束帶勿過緊;四肢勿過分牽引;患者體表勿接觸金屬。 常用手術體位包括仰臥位、側臥位、俯臥位、截石位、坐位等。 (一)仰臥位 仰臥位是*常見的手術體位,適用于頭部手術、頸部手術、腳部手術、腹部手術、四肢手術、食管中段癌手術等,包括水平仰臥位(圖1-1)、垂頭仰臥位、側頭仰臥位、上肢外展仰臥位等。 1. 水平仰臥位 適用于前胸部、腹部、下肢等手術。 (1)物品準備:軟墊1個,約束帶1條。 (2)方法及步驟:①患者仰臥于手術床上,頭下墊頭圈;②雙上肢外展于手板架上,束臂帶固定,外展角度小于90°;③雙下肢伸直,雙膝下放一軟墊,以免雙下肢伸直時間過長引起神經損傷,雙足墊足跟墊;④約束帶輕輕固定膝部。 說明:肝、膽、脾手術術側墊一小軟墊,搖手術床使患側抬高15°,使術野顯露更充分;前列腺摘除術,在骶尾部下面墊一軟墊,將臀部稍抬高,利于手術操作;子宮癌廣泛切除術,臀下墊一軟墊,搖低手術床頭背板20°、腿部下垂30°,肩部置肩托并用軟墊墊好,防止滑動,充分顯露術野。 2. 垂頭仰臥位 適用于甲狀腺、頸前路術、腭裂修補、全身麻醉扁桃體摘除、氣管異物、食管異物等手術。 (1)物品準備:肩墊1個、圓枕1個、小沙袋2個或頭圈1個、約束帶1條。 (2)方法及步驟:①雙肩下墊一肩墊(平肩峰),抬高肩部20°,頭后仰;②頸下墊一圓枕,防止頸部懸空;③頭兩側置小沙袋或頭圈,固定頭部,避免晃動,術中保持頭頸部正中過伸位,利于手術操作;④放置器械升降托盤(代替頭架)。其余同水平仰臥位。 頸椎前路手術,頭稍偏向手術對側,以便手術操作;全身麻醉扁桃體摘除,手術床頭搖低5°~10°。 3. 斜仰臥位(45°) 適用于前外側入路、側胸前壁、腋窩等部位手術。 (1)物品準備:棉墊4塊、小軟墊1個、長沙袋1個、托手板1個、束臂帶1條、繃帶1卷、約束帶1條。 (2)方法及步驟:①手術部位下墊一軟墊,抬高患側胸部,利于術野顯露;②患側手臂自然屈肘、上舉,棉墊包好,用繃帶將患側上肢懸吊固定在麻醉頭架上(注意繃帶不易纏繞過緊,不要將肢體裸露在麻醉頭架上,以免在使用電灼氣時燒傷);③健側置一長沙袋,中單固定,防止身體滑動。其余同水平仰臥位。 4. 側頭仰臥位 適用于耳部、頜面部、側頸部、頭部等手術。 (1)物品準備:軟墊1個、頭圈1個或頭架1個、約束帶1條。 (2)方法及步驟:①患者仰臥,患側在上,健側頭下墊一頭圈,避免壓傷耳郭;②肩下墊一軟墊,頭轉向對側(側偏程度視手術部位而定)。其余同水平仰臥位。顱腦翼點入路、凸面腫瘤摘除術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