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眼科學見習指導(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19535
- 條形碼:9787030519535 ; 978-7-03-05195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眼科學見習指導(第二版) 內容簡介
全書涵蓋了眼科病史采集、體檢要點、常用檢查手段、眼科常見疾病診療及全身疾病的眼科表現等16個見習單元。各章分別按見習要求、見習時數、見習準備、見習過程、病史采集要點、專科檢查、輔助檢查資料展示、知識精要(包括臨床特點、輔助檢查、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復習思考題等次序展開。本書提供了臨床見習教學程序、教學內容,對規范臨床見習教學有重要指導意義,是一本攜帶方便、實用價值較高的見習指導書和帶教老師參考用書。
眼科學見習指導(第二版) 目錄
見習一 眼科檢查 1
一、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癥狀 1
二、視功能檢查 3
三、眼部檢查 12
見習二 眼瞼病 25
一、眼瞼炎癥 25
二、瞼板腺囊腫切除術 31
三、眼瞼腫瘤 33
四、眼瞼位置、功能和先天異常 36
見習三 淚器病、眼表疾病 42
一、淚液分泌系統疾病 42
二、淚液排出系統疾病 47
三、淚道沖洗術 53
四、眼表疾病 55
見習四 結膜病 60
一、結膜炎總論 60
二、細菌性結膜炎 65
三、衣原體性結膜炎 69
四、病毒性結膜炎 74
五、免疫性結膜炎 77
六、結膜腫瘤及其他結膜病 82
七、眼部給藥法 85
見習五 角膜病 89
見習六 晶狀體病 100
見習七 青光眼 108
見習八 葡萄膜疾病 118
見習九 鞏膜病、玻璃體病 128
一、鞏膜病 128
二、玻璃體病 134
見習十 視網膜病 139
一、視網膜血管病 139
二、黃斑疾病 146
三、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色素變性及視網膜母細胞瘤 151
見習十一 視神經疾病 158
一、視神經炎 158
二、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161
三、視神經萎縮 164
見習十二 屈光不正 168
一、正視、屈光不正與老視 168
二、屈光檢查方法 172
三、屈光矯正 175
見習十三 斜視與弱視 182
一、斜視臨床檢查法 182
二、斜視各論與弱視 185
見習十四 眼眶病 190
見習十五 眼外傷 198
見習十六 常見全身病的眼部表現 208
眼科學見習指導(第二版) 節選
見習一 眼科檢查 一、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癥狀 【見習要求】 1. 掌握病史采集要點。 2. 掌握眼病主要癥狀。 【見習時數】1學時。 【見習準備】 1. 同學閱讀材料中相關章節內容。 2. 教師挑選示范病人1人/小組。 3. 各項檢查儀器1套(視力表、色盲本、視野計、裂隙燈、檢眼鏡等)/小組。 【見習過程】 1. 講授病史采集、眼部檢查要點,同學分組進行采集病史,并做專科檢查。 2. 同學回示教室匯報病歷摘要、陽性體征。 3. 同學歸納總結病例特點,作出診斷,并說明診斷依據。 4. 結合病人的具體實際,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小結。 【病史采集要點】 1. 一般情況。 2. 主訴:為主要的癥狀及其持續時間,應注明眼別。 3. 現病史。 4. 既往史:要注意是否有戴鏡(框架眼鏡與隱形眼鏡)史。 5. 月經生育史。 6. 個人史。 7. 家族史:尤其應注意有無與遺傳有關的眼病史。 【知識精要】 1. 眼病癥狀 眼病患者的自覺癥狀主要有三個方面: (1)視力障礙:突然或逐漸的視力下降、看近或看遠不清,視物變形、變小、變色,夜盲、復視(單眼或雙眼),視野改變,眼前固定或漂浮的黑影等。 (2)感覺異常:眼痛、癢、異物感、畏光、流淚等。眼部刺激征為眼劇痛、睫狀充血、畏光及流淚,常見于角膜炎、眼外傷、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急性青光眼等。 (3)外觀異常:眼紅、出血、分泌物、腫脹、新生物、眼瞼位置異常、眼球突出等。 2. 視力下降的各種類型 (1)一過性視力喪失:指視力在24h內恢復正常,通常在1h內。常見原因有:視盤水腫、一過性缺血發作、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體位性低血壓等。 (2)無痛性突然視力下降:見于視網膜血管阻塞、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網膜脫離等。 (3)無痛性逐漸視力下降:見于白內障、屈光不正、慢性視網膜疾病等。 (4)突然視力下降并眼痛:見于急性閉角性青光眼、角膜炎、葡萄膜炎等。 (5)視力下降但眼底正常:見于球后視神經炎、中毒性視神經病變、弱視等。 【復習思考題】 1. 簡答題 (1)病史采集要系統詢問和記錄哪些情況? (2)眼病主要癥狀有哪些? (3)視力下降的類型?各型常見有哪些疾病? 2. 病史采集訓練 某男,69歲,因雙眼視力逐漸下降6年入院。請圍繞主訴采集相關病史。 二、視功能檢查 【見習要求】 1. 掌握視力、視野、色覺的相關知識及檢查方法。 2. 熟悉立體視覺、視覺電生理的相關知識及檢查方法。 3. 了解對比敏感度、暗適應的相關知識及檢查方法。 【見習時數】 1學時。 【見習準備】 1. 同學閱讀材料中相關章節內容。 2. 教師挑選示范病人1人/小組。 3. 各項檢查儀器1套(視力表、色盲本、視野計等)/小組。 【見習過程】 1. 講授視功能的檢查要點,同學分組進行專科檢查。 2. 同學回示教室匯報、歸納總結專科檢查情況。 3. 結合專科檢查情況,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小結。 【知識精要】 1. 視力檢查 (1)遠視力檢查步驟 1)囑受檢者位于距視力表5m之處,面對視力表,視力表的1.0一行與受檢眼同高。視力表的照明均勻,無眩光。 2)兩眼分別檢查,一般先查右眼,后查左眼。 3)檢查時用75%酒精消毒過后的遮擋板遮蓋非受檢眼。檢查者用小圓桿指著視力表的視標,囑受檢者說出或用手勢表示該視標的缺口方向,由上而下逐行檢查,找出受檢者的*佳辨認行。 4)如受檢者在5m處不能辨認視力表上*大視標時,囑受檢者逐步向視力表靠近,直至看清第1行視標。 5)如在1m處仍不能辨認視力表*大視標,則檢查數指(CF)。囑受檢者背光而坐,檢查距離從1米開始,檢查者伸手指讓受檢者辨認手指數目,逐漸移近,記錄其能辨認指數的*遠距離。 6)如果在眼前5cm處仍不能辨認指數,則檢查者在受檢者前擺手,記錄能辨認手動(HM)的*遠距離。 7)如果眼前手動不能識別,則檢查光感。在暗室中將受檢者非受檢眼完全遮蓋,檢查者持燭光放在受檢者眼前5m處開始檢查。若受檢者不能看見燭光,則將燭光逐漸向其移近,記錄其能看見燭光的*遠距離。如受檢眼全無光感,記錄為“無光感”。 8)對有光感者還要行光定位檢查。檢查者將燭光置于受檢者前1m處,囑受檢者向正前方注視,不要轉動眼球和頭部,分別將燭光置于左上、左中、左下、上、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同時詢問受檢者是否能看見燭光。如能看見記錄為“+”,不能則為“-”。 9)如受檢者戴鏡,則需檢查戴鏡的矯正視力。對于沒有矯正眼鏡的受檢者,且裸眼視力<1.0,應加針孔板后查小孔視力。 (2)近視力檢查步驟 1)近視力表可選用徐廣第E字近視力表、耶格(Jaeger)近視力表、對數近視力表中的一種。采用自然彌散光,也可采用人工照明,但避免眩光。 2)兩眼分別檢查,一般先查右眼,后查左眼。 3)檢查時用75%酒精消毒過后的遮擋板遮蓋非受檢眼。 4)檢查距離一般為30cm,受檢者可根據具體情況移遠或移近,以能看清的*小一行字母作為測量結果。 5)結果可以小數法記錄。如用耶格近視力表,則以J1~J7記錄,并注明檢查距離。 (3)注意事項 1)非受檢眼要完全遮蓋,但不要壓迫眼球。檢查時要逐行由上而下,不能隔行。受檢者頭位要正,不能歪頭、瞇眼,不能用另一只眼偷看,每個字母辨認時間為2-3s。若受檢者能辨認0.5一行全部視標,同時辨認0.6一行半數以下視標時,則記錄為0.5+;如能辨認第0.5一行全部視標,同時辨認0.6一行半數以上視標時則記0.6。 2)當受檢者不能辨認視力表上*大視標向視力表靠近時,須根據受檢者與視力表的距離換算受檢者的實際視力,如在3米處才能看清0.1一行,則實際視力為0.1×3/5=0.06。 3)由于嬰幼兒很難配合視力檢查,所以檢查時定性比定量更為重要,判斷兩只眼的視力是否存在差別比獲得每眼的準確視力更有價值。對嬰幼兒視力表檢查不能合作者,可考慮采用追隨光源或移動的物體、遮蓋法、注視反應、視覺誘發電位、視動性眼球震顫等方法評估其視力。 4)對于屈光不正者,要改變檢查距離才能測得*好近視力。如將近視力表向受檢眼移近時視力逐漸增加,則該眼可能為近視眼或假性近視眼。如將近視力表向受檢眼移遠時視力逐漸增加,則該眼可能為遠視眼或老視眼。 2. 視野檢查 (1)視野檢查的方法 1)對照法:以檢查者的正常視野與受試者的視野作比較,以大致確定受試者的視野范圍。檢查者與受試者相向而坐,距離1m,檢查者遮蓋自己一眼,受試者遮蓋自己另一眼,兩者互相注視對方未遮蓋眼。檢查者將手指置于兩人之間等距離處,從各方位向中央移動,囑受檢者發現手指出現即告之。 2)平面視野計:檢查中心30°動態視野計。 3)弧形視野計:是一種簡單的動態周邊視野計。 4)Goldmann視野計:為半球形視屏投光式視野計。 5)自動視野計:電腦控制的靜態定量視野計。 (2)正常視野:正常人動態視野的平均值:上方為56°,下方為74°,鼻側為65°,顳側為91°。生理盲點的中心位于注視點顳側15.5°,水平中線下方1.5°,其垂直徑為7.5°,橫徑為5.5°。 (3)病理性視野:除生理盲點外,在視野范圍內,出現其他任何暗點均為病理性暗點。 1)向心性視野縮小:常見于視網膜色素變性、球后視神經炎(周圍型)、青光眼晚期、周邊部視網膜脈絡膜炎等。癔病性視野縮小,螺旋狀視野收縮、有顏色視野顛倒等現象。 2)偏盲:以注視點為界,視野的一半缺損稱為偏盲。此體征對視路疾病定位診斷極力重要。 A. 同側偏盲:多為視交叉以后的病變所致。常見有部分性、完全性和象限性同側偏盲等。 部分性同側偏盲:*多見,缺損邊緣呈傾斜性,雙眼對稱或不對稱。 上象限性同側偏盲:見于顳葉或距狀裂下唇的病變; 下象限性同側偏盲:為視放線上方纖維束或距狀裂上唇病變所致。 黃斑分裂:中心注視點完全二等分,見于視交叉后視束的病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