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三國演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61967
- 條形碼:9787500161967 ; 978-7-5001-6196-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國演義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184)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歷史。全書一百二十回,可分為三大部分。**部分從**回至第三十三回,主要寫漢末的動亂和群雄并峙以及曹操集團的崛起和壯大;第二部分從三十四回至八十五回,主要寫劉備集團的崛起和壯大,三國鼎立,互相爭雄的局面;第三部分從八十六回至一百二十回,寫三國的衰落,*終為司馬氏所統一,建立西晉王朝。關于《三國演義》的主題已有十幾種說法:如宣揚正統說、忠義說、擁劉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說、反映三國興亡說、歌頌仁政說、歌頌統一說、分合說、謳歌賢才說、市民說等等。所以用“思想傾向”來概括小說的思想內容的主導方面,對于把握作品的精神實質是必要的。《三國演義》的主要落筆處為曹魏與蜀漢的矛盾斗爭,而作者對二者的褒貶又是很分明的。作者把劉備領導的蜀漢集團的興衰,作為作品的主要線索,把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作為小說中的中心和正面人物,把劉備的寬厚仁愛、諸葛亮的智慧絕倫和鞠躬盡瘁、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武等都描繪得盡善盡美,并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政治和理想人格。而作為蜀漢一方對立的曹操,作者則有意突出他政治上的陰險狠毒和道德上的出爾反爾,以樹立其亂臣賊子的形象。這樣,作者的“擁劉反曹”傾向就很明顯了。
三國演義 目錄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兇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催郭汜大交兵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清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夏侯悖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麈兵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關云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云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臥龍吊喪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
三國演義 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即《三國演義》)作者。明初賈仲明《錄鬼簿續編》記其“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終”。他所撰長篇小說還有《隋唐兩朝志傳》《三遂平妖傳》《殘唐五代史演義》等,尚傳于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