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9331
- 條形碼:9787503969331 ; 978-7-5039-693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本書特色
2019年12月23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在學術報告廳召開,與會者圍繞“向作品致敬——新中國的美術視野”和“借鑒與開拓——新中國的美術館學構造”兩個主題展開研討。本書為此次研討會的論文集,收入70篇論文,體現了作者對中國美術理論優秀傳統的繼承弘揚和對新時代中國美術創作的理論觀照與學術引領,為新時代的美術發展建言獻策。書稿對中國當代美術理論的發展走向指明了方向,具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建立在2019年12月23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的基礎上編纂而成的。本書分為兩個主題:其一,向作品致敬——新中國的美術視野;其二,借鑒與開拓——新中國的美術館學構造。本書中收錄的論文集就是以此為主題,基于學術觀點,將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進行新角度、新視野的進一步研究。再次,將美術館學構造進一步闡釋,體現了新時期美術館兼具展覽、教育、研究、傳播、交流、文創等功能,將其作為綜合體展示。
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目錄
在“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上的致辭
在“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上的致辭
在“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上的致辭
在“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上的致辭
向作品致敬——新中國的美術視野
一、文化精神
闡釋與傳播很好美術作品的文化責任
形塑民族崛起的中國現代藝術精神
從文化自信中激勵創新、走向世界
新時代中國美術的詩性表達
團結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中國美術創作中的愛國主義精神表達
二、現代美術史
走自己的路——掃描新中國美術70年光輝成就
文心鑄史,雕塑時代——我看中國百年雕塑
自鑄雄奇瑰麗詞——新中國70年中國畫變革與復興
新中國美術創作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以拖拉機與機械化為例
中國雕塑的新傳統及其兩個轉化
中國“寫意”油畫歷程
從心理轉向到視覺轉向——“85新潮”前后的中國畫創作思維之變
20世紀70年代末及80年代我國美術界對表現主義繪畫的借鑒與接納
國家美術展覽與新中國70年美術發展路向——以歷屆全國美展為中心的考察
20世紀50年代以來紅色題材雕塑發展研究
三、美術作品
天人之際的畫中探索——從《侵略者的下場》到《綠色長城》
致廣大與盡精微——20世紀經典作品中的點景人物品讀
韻勝原從骨勝來——關山月早期連環畫《蝦球傳·山長水遠》研究
試論20世紀5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的美術圖像生成
意的向度——20世紀中葉齊白石、傅抱石作品中的意象景觀
四、美術家
張開一面東方雕塑美學的旗幟——漫論吳為山的雕塑創作
尋歸自然——鐘蜀珩繪畫作品評析
金石氣味雄強風骨——略論吳昌碩與20世紀寫意花鳥畫風承變
盧沉的西方觀和現代觀
五、地域美術
中國畫改造運動與新浙派人物畫的興起
風云催放長安花——長安畫派與黃土畫派
地域美術研究的優選視野——以嶺南地域美術研究為例
延安版畫對新中國版畫創作的影響
六、美術類型
新中國的視覺史詩——從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看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價值
新聞美術在全媒體時代的傳播力與競爭力
漢字藝術:背景與前景
七、美術批評、概念、現象、觀念
改革開放以來美術批評與創作管窺
以天下為取——關于“中國畫”的名實之辯
中國水墨藝術與當代藝術機制的新型關聯研究
對現實主義創作觀念的省思
借鑒與開拓——新中國的美術館學構建
……
新時代之聲——全國美術理論研討會論文集 作者簡介
吳為山,1962年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院院長,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韓國仁濟大學名譽哲學博士,英國皇家雕塑家協會會員,英國皇家肖像雕塑家協會會員。2012年盧浮宮靠前美術展金獎,英國皇家“攀格林獎”、首屆“中華藝文獎”、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獲得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