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新增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32545
- 條形碼:9787121432545 ; 978-7-121-43254-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新增長 本書特色
數智化浪潮正在為我們開啟一幅波瀾壯闊的新畫卷,“數智化轉型系列叢書”是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對中國數智化理論與實踐的一次難得的梳理與探索!叢書內容由高端研究平臺的資深專家、國內知名院校大咖、數字科技企業領軍人才和阿里云高管聯合撰寫!內容涉及數字政府領域:《數智化: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大融合》、金融領域:《數智金融與產業賦能》、新零售領域:《新零售之旅:數智化轉型與行業實踐》、組織領域:《數智化敏捷組織:云釘一體驅動組織轉型》、產業互聯網領域:《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新增長》和 鄉村振興領域:《數智驅動鄉村振興》。希望本套叢書的出版,能夠為相關讀者賦能。數智驅動新增長!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新增長》由張建鋒(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達摩院院長)、肖利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長)、安筱鵬(阿里研究院副院長)聯合撰寫,解析了犀牛智造、盒馬、老板電器、波司登、招商蛇口五大雙輪驅動新增長實踐案例,有力揭示了產業數智化發展新趨勢: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雙輪驅動,將構成經濟增長新動力。并提供了增長的解鎖密碼——兩套增長公式,內容扎實、前瞻,值得閱讀!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新增長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獨特的框架分析與深入的案例解剖,有力揭示了產業數智化發展新趨勢: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雙輪驅動,將構成經濟增長新動力;借助數據貫穿,依托產業互聯網技術支撐平臺和技術基座,在產業公共服務的強勁助力下,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人才組織流將協同發力,帶來嶄新的產業發展局面;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的實踐正逐漸展開,在領軍企業的探索下,初步顯示出變革的威力。本書圍繞數智化突破創新的點(關鍵環節)、線(產業鏈)與面(產業生態),重點介紹了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的顯著特征與落地路徑,具有很強的實操性。 本書適合作為廣大制造、服務企業的企業家與管理者,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從業者,關注科技與商業變革的讀者及研究人員的參考用書。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新增長 目錄
第1篇??經濟增長新動能: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勢不可當
第1章??消費互聯網:增長顯著,難題待解 003
1.1 數字化加持的消費者——日益崛起的消費者主權 003
1.1.1 網絡消費規模驚人 004
1.1.2 網絡消費范疇廣闊 007
1.1.3 消費決策體系正在重構 009
1.2 數字化陳列的商品——無限擴張的商品貨架 013
1.2.1 容量無限,新品迭出 013
1.2.2 購買便利,陳列多樣 015
1.2.3 品牌原生,物種創新 017
1.3 數字化構建的場景——隨心變換的購物氛圍 020
1.3.1 全息互動 020
1.3.2 購物節慶 027
1.3.3 社群推薦 028
1.3.4 社區團購 030
1.4 難題待解——消費互聯網升級呼喚供需聯動 031
1.4.1 三項不足 032
1.4.2 三大挑戰 034
第2章??產業互聯網:勢頭強勁,亟須突破 038
2.1 產業互聯網正值發展機遇期 040
2.1.1 產業互聯網特征浮現、持續演進 040
2.1.2 四項利好揭示發展新機遇 045
2.2 產業互聯網應用的趨勢分析 070
2.2.1 數據化驅動 070
2.2.2 新技術融合 071
2.2.3 商業新模式 073
2.3 主要國家產業互聯網的探索 076
2.3.1 德國:工業4.0 077
2.3.2 美國:先進制造 083
2.3.3 中國:多元主體推動 091
2.4 五大瓶頸——產業互聯網發展如何破局 099
2.4.1 產業鏈協同程度不足 100
2.4.2 消費者(客戶)需求考慮不夠 101
2.4.3 中小微企業支撐不夠 102
2.4.4 數字技術和人才投入有限 102
2.4.5 管理模式變革不徹底 103
第3章??經濟增長新動能: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 105
3.1 雙輪驅動的基本原理 106
3.1.1 雙輪驅動的四大特征 106
3.1.2 雙輪驅動的運作原理——B=C2B2Cn 110
3.1.3 雙輪驅動的發力點——G=(P×O×C)i 112
3.1.4 雙輪驅動的實現方式 114
3.2 雙輪驅動的預期效果 115
3.2.1 雙輪驅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115
3.2.2 雙輪驅動促進商家健康成長 117
3.2.3 雙輪驅動提高生產企業市場競爭力 118
3.3 雙輪驅動的建設路徑 119
3.3.1 平臺化、生態化的產業互聯網平臺 119
3.3.2 新老兼顧、大小并重的企業解決方案 121
第2篇??數智驅動新藍圖: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重構產業
第4章??商流數智化:以客戶為中心 125
4.1 市場洞察——更貼近真實需求 126
4.1.1 從功能型消費向體驗型消費轉變 126
4.1.2 數據洞察賦能企業全價值鏈 129
4.1.3 精準市場洞察實現零售智慧化 133
4.2 品牌管理——讓企業經營有沉淀 136
4.2.1 數智化新品牌建設 136
4.2.2 數據驅動如何影響或者改變品牌 139
4.2.3 數智化品牌管理為企業決策賦能 144
4.2.4 新興消費品牌數智化之道 145
4.3 研發設計——引領迭代創新 147
4.3.1 研發設計數智化趨勢及創新 147
4.3.2 TMIC新品研發全鏈路解決方案 149
4.3.3 AI+設計:數據智能技術賦能設計 151
4.4 材料采購——發揮快速響應優勢 154
4.4.1 采購互聯網化 154
4.4.2 連接更深入的供應商關系管理系統 156
4.4.3 采購數智化平臺探索 157
4.5 生產制造——推動有效供給 160
4.5.1 新智造出現的必然性 160
4.5.2 大數據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方向 162
4.5.3 數智化生產制造引領新時代 163
4.5.4 數智化制造效益凸顯 167
4.6 營銷——打通全鏈路 169
4.6.1 數智化營銷新局面 169
4.6.2 數智化全鏈路營銷 171
4.6.3 基于全域數據中臺實現數字化營銷 174
4.7 渠道——打造經營矩陣 175
4.7.1 從單渠道轉向全渠道發展 175
4.7.2 數智化新型渠道 176
4.7.3 數智化推進全渠道布局 178
4.8 零售——形成銷售新效能 179
4.9 服務——探索客戶體驗新上限 186
第5章??物流數智化:更加智慧的供應鏈 191
5.1 物流數智化——克服障礙,邁向新階段 191
5.2 需求預測——把握消費脈搏,促進物流創新 194
5.3 智能倉儲——多級緩沖,智能高效 199
5.4 智能訂單管理——智能拆分,高效管理 204
5.5 路徑優化及協同——算法驅動,多方合作 206
5.6 智慧物流體系——全鏈貫通,價值共創 211
第6章??資金流數智化:算法驅動產業金融 218
6.1 產業金融邁入數智化新階段 218
6.2 數智化技術賦能產業金融發展 220
6.3 產業金融創新助力雙輪驅動 223
第7章??人才組織數智化:網絡協同的敏捷組織 237
7.1 組織面臨的挑戰:高速變化的外部環境 239
7.2 組織演進方向——敏捷組織 240
7.3 數智化賦能敏捷組織 245
7.4 數智化人才與組織共同成長 257
7.5 數智化敏捷組織升級路徑及實踐 262
第8章??產業公共服務數智化:產業服務和公共支撐 272
8.1 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數字化時代的創新溫床 273
8.2 數智化賦能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277
8.3 數智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實踐探索 287
第9章??產業互聯網技術支撐平臺和技術基座 293
9.1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平臺技術生態 293
9.2 撬動:產業互聯網技術支撐平臺 300
9.3 融合:技術基座奠定轉型基礎 320
第3篇??多元縱深新實踐: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威力初顯
第10章??犀牛智造:聯動產銷不止于制造 341
10.1 犀牛智造的發展歷程 342
10.2 推動服裝行業走在雙輪驅動實踐前列 343
10.3 犀牛智造的發展經驗 346
10.4 犀牛智造雙輪驅動實踐獲贊譽 348
10.5 犀牛智造引領雙輪驅動實踐 350
第11章??盒馬:端到端生鮮鏈條創新 351
11.1 盒馬成長歷程 351
11.2 消費互聯網下新零售模式迎風而起 352
11.2.1 消費者精準定位 353
11.2.2 業務模式創新 355
11.3 產業互聯網下全球供應鏈脫穎而出 356
11.3.1 消費者需求驅動全球供應鏈重構 356
11.3.2 新農業與新零售產消融合 357
11.4 科技和商業共同賦能 359
11.5 盒馬實踐雙輪驅動 365
第12章??老板電器——消費者導向的無人工廠開創者 371
12.1 銳意進取:四十多年行業領跑 371
12.2 挖掘業務增長著力點 372
12.3 雙輪驅動:全鏈條數智化升級 375
12.4 再上臺階:開啟消費者導向的無人工廠時代 382
第13章??波司登:貫通全產業鏈的數智化轉型時尚先鋒 386
第14章??招商蛇口:數智化推動多業態融合升級 398
14.1 數智化助力破解多業態經營難題 400
14.2 探索地產行業雙輪驅動:以大會員平臺建設為切入點 402
14.3 雙輪驅動落地:大會員平臺構建和業務實施 405
14.4 推動組織升級,形成雙輪驅動增長飛輪
后記 410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新增長 節選
2.1 產業互聯網正值發展機遇期 2.1.1 產業互聯網特征浮現、持續演進 產業互聯網被視為互聯網經濟的“下半場”,是在消費互聯網的基礎上向生產、制造延伸而來的。 《中國互聯網經濟白皮書3.0》中指出,“中國互聯網數字化路徑在于以前端消費互聯網帶動后端產業互聯網的發展”。[1]消費互聯網前端應用與商業模式創新沿著產業價值鏈牽引后端生產環節實現數字化協同。產業互聯網是應對新信息技術的智能化革命,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1.產業互聯網的五大特征 一是“建立聯結”的工具性特征。工具性特征主要體現在供需更精確匹配及產業鏈上下游暢通上[2]。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連接從消費端向產業端滲透的過程,將突破產業主體之間的信息壁壘,將生產流程有效打通,建立供給側與需求側的新聯結。在其作用下,行業參與主體之間的資源與信息快速交互、響應,*終將重組產業網絡并形成價值生態。 二是“集成性服務”的功能性特征。功能性特征體現在產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搭建產業基礎設施對產業鏈內經濟體進行連接和賦能,解決產業痛點,成為產業級基礎設施,為產業參與者提供集成性服務,實現產業鏈經濟體關系在線化、閉環化、規模化、低成本、高效率、高收益,*終實現整個產業鏈價值的提升。 三是“綜合采用”的技術性特征。技術性特征體現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支撐,比如5G通信、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這些技術協同推進了產業互聯網的持續發展。 四是“跨產業、跨區域”的融合性特征。產業互聯網平臺的融合性逐漸顯現,在城鄉產業發展方面體現出四大融合性,包括產、城、鄉經濟融合,打破原有城鄉產業鏈分離狀態;跨區域市場融合,整合垂直產業全國各區域專業市場,促進國內大循環和國際雙循環;一、二、三產業經營融合,將農業、工業、服務業數據鏈接共享,形成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一體化經營;資本融合,實現政府、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等主體多元化。 五是“迭代發展”的漸進性特征。產業互聯網依靠技術進步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改進。產業升級是持續迭代的發展過程,依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運營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基于客戶的價值創造不斷調整運營策略和優化解決方案,在實踐中持續完善[3]。 2.產業互聯網取得的進展 (1)重要發展節點 縱觀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企業的不斷探索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共同推動了國內產業互聯網的發展。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B2B電商平臺開始發展,開啟了互聯網與產品交易場景的結合模式。21世紀初,互聯網迅速融入物流場景,伴隨電子商務的爆發式發展,電商物流迅速崛起。2012年之后,產業互聯網在工業生產場景的應用為智能制造發展提供了保障。2013年,電商平臺、P2P平臺介入供應鏈金融業務,使得互聯網在金融場景進一步深化應用[4]。同時,政府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以提高國內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如 2016年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正式發布《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 (版本1.0)》,2019 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為工業互聯網標準建設提供了頂層設計[5]。產業互聯網相關大事時間點如圖2-2所示。 (2)重要技術演進階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產業互聯網領域的技術演進可以分為PC時代、移動網絡時代和數智時代三個階段。在互聯網各個分支技術縱向升級的同時,互聯網技術橫向融合到產業互聯網的各個環節。 **階段(PC時代):企業開始使用計算機及機械化設備進行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第二階段(移動網絡時代):產業鏈上企業通過企業管理軟件、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了商品流通過程中的信息化。傳統產業從消費需求側出發倒逼上游制造流程,由封閉式轉向用戶參與的開放式設計和生產,推動企業生產由標準化向個性化、柔性化轉變。第三階段(數智時代):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將產業鏈各環節與互聯網全面融合 …… ……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新增長 作者簡介
張建鋒 (花名:行癲) 阿里云智能總裁、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 負責阿里巴巴云與科技板塊。于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曾主導阿里巴巴系統架構迭代升級的全過程,推動阿里巴巴迅速成長為國內較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曾負責天貓、淘寶等業務板塊,并創辦阿里巴巴達摩院,布局基礎科研領域;創新地提出“云智能”“新一代以云為核心的技術創新體系”等發展戰略與理念。 帶領阿里巴巴云與科技板塊發展成為以核心技術為引領、產業發展為牽引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通過技術的突破與創新服務國家重大信息化工程與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獲得全國爭先創新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浙江省科技大獎。 肖利華(花名:肖博)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長 清華大學博士后,中科院管理學博士,多所著名大學特聘教授/客座教授。 戰略—品牌—供應鏈—數智化轉型—運營等領域教練/培訓專家/咨詢愛好者、理論與實踐者、知行合一者,樂于學習和分享。 中國智慧零售卓越開拓人物 中國品牌經濟人物 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十大新銳人物 中國信息化十大CIO領軍人物 中國服裝物流杰出風云人物 曾任特步集團副總裁、特步電商總經理、特步電商學院院長、雅戈爾集團副CIO兼CTO等職。 所負責的項目曾榮獲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最佳信息化戰略獎”“最佳技術戰略獎”“中國信息化建設項目成就獎”“中國信息化進程突出貢獻獎”“最佳供應鏈管理(SCM)應用獎”等獎項。 著有《數智驅動新增長》《打造“0”庫存:案例解析以品牌為核心的快速供應鏈》《成功手記:揭開生活和管理的制勝密碼》《打造以品牌為核心的快速供應鏈》《數字基建:通向數字孿生世界的遷徙之路》等圖書,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 安筱鵬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先后在政、企、學、研多個部門,從事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技術、商業、公共政策研究工作,涉及企業數字化、工業互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等多個領域。先后出版了《數字基建:通向數字孿生世界的遷徙之路》(2021)、《重構:數字化轉型的邏輯》(2019)、《制造業服務化路線圖:機理、模式與選擇》(2012)、《數字經濟崛起四部曲》(2015-2018)等多部著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