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世紀母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7629
- 條形碼:9787521217629 ; 978-7-5212-176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紀母親 本書特色
專家推薦: 一部成功文學作品,要具備“情、愛、義”三要素,《世紀母親》恰到好處地體現了這些:情,至純至真至美;愛,純愛博愛大愛;義,無私無欲無畏!《世紀母親》是作者對母親的贊頌,通過生活在“滕小國”的“美美”眼中呈現出的中華民族近代百年的奮斗史,是20世紀中國農民、中國母親的縮影。處處體現了作者的悲天憫人和人文關懷。母親的力量,體現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千年屹立不倒的堅韌精神。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著名文藝評論家 胡智鋒 《世紀母親》以宏闊的歷史背景和感人至深的筆觸,刻畫了一位飽經滄桑又具博大胸懷的善良母親。母親個人命運史、國家艱難發展史促人深思,催人奮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我們喟嘆“世紀母親”曾經的多舛之命運,我們更要祈盼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繁花似錦、子民安康!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著名文藝評論家 張金堯 只有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的文藝精品,才能標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征程的*高審美水平,才能更好地展現新時代風貌并引領新時代風尚,真正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世紀母親》就是新時代人民歡迎、人民喜愛、人民贊譽的屬于人民、源于人民、為了人民、表現人民、教育人民、服務人民的精品力作,是新時代的作家和藝術家勇攀文藝高峰的結晶。 ——國務院參事、著名作家 忽培元 這世上寫母親的書和文章,數不勝數,因為對“母親”愛和贊美是永恒的!當作者把《世紀母親》初稿發給我閱時,起初不以為然,但一翻閱便難放下:震撼,感動,并時不時忍不住淆然!她讓我想起了自己母親……啊,“母愛”是那么的偉大、超然! ——求是雜志社原副總編輯、著名文藝評論家 劉潤為 對“方向”的尋找,不獨屬于知識分子,而屬于這個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里平凡的人,如同一棵樹向往天空,一條河向往大海。《世紀母親》中的美美,雖然身處命運的泥淖卻始終保持著挺拔風姿,穿越了迷蒙的歷史,將一個個生命一寸寸照亮。 《世紀母親》,以樸實無華的文字書寫對母親的深情與懷念,對家鄉的眷顧與依戀,對民族與信仰的執著與追求。“母親”顯然是一種指代和象征,“美美”是血緣親情層面的母親,家鄉是地域情感層面的母親,而包括“美美”“神秘女俠客”、作者等在內億萬人以滿腔熱忱矢志不渝地追隨的,是精神領域的母親。 真善美的堅守與追求,是“她”為人的姿態,更是“她”樸素的信仰。
世紀母親 內容簡介
五四運動前夕,在古老的“滕小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村里,一個羸弱的小生命降臨在一戶貧苦的佃農家庭。她是生長在舊社會*底層的農村女性,不識字,沒文化,沒有傳奇的經歷,普通得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卻在戰火紛飛、暗無天日的時代憑借個人的睿智、勇敢和剛強,帶領著一家老小生存下來;又在和平年代,憑借吃苦耐勞的精神、博大的母愛和樸素的階級情感,為家庭和社會做出了不凡的貢獻。 對神秘“女客人”的崇敬、追慕,對靈魂的追問、探索陪伴了她平凡的一生,殊不知,盡管與宗教、黨派無緣,這種對真善美*質樸的追求和身體力行,正是生而為人的一種高貴的德行與信仰。 一位來自農村的平凡女性,一位來自中國的世紀母親。
世紀母親 目錄
001 殤引
西方天堂極樂難舍人間真情 駕鶴西游骨肉情牽欲走還留
017 **篇
死神欲抱又留生 童年雖苦明珠熒
028 第二篇
世間善惡種埋下 天災倭寇揉中華
054 第三篇
滄桑苦難聰慧顯 美枝折桂油郎漢
069 第四篇
屠夫血腥喚覺醒 黑暗“曙光”“神女”情
087 第五篇
苦難歲月尋生計 戰亂炮火硬漢情
135 第六篇
虎穴龍潭奇膽顯 千鈞一發睿智現
163 第七篇
小家映出大品位 一枝一葉透慈悲
181 第八篇
小隊會計“大算盤” 公平無私口碑贊
218 第八九篇
家興國興靠知識 咬定育兒教育經
245 第十篇
求仁得仁因果報 耄耋故我懸念添
247 加印后記
279 再版后記
世紀母親 節選
2012年5月26日,這個日子之所以牢牢地印在了我腦海里,不僅因為我九十多歲高齡的老母親病好出院了,更因為在出院后回家的當天,老母親莫名其妙地說了一番令家人匪夷所思的話,更奇怪的是,這些話,后來竟都應驗了! 那是老母親出院回家的當天上午,老家來的哥哥嫂嫂等親友都非常高興地圍在老母親床前說話。母親精神狀態和情緒特別好,一會兒拉拉這個人的手,一會兒又拍拍那個人的手,像是有說不完的親情話。說了一會兒,母親突然說:“我累了,要躺會兒,你們也外邊去說話吧。” 聽母親說完,家里人都去了外間客廳,我和愛人正要扶著母親躺下,母親卻笑瞇瞇地十分親昵地對我倆說:“你們把門關上,娘要給你們夫妻倆說幾句心里話。” 我和愛人有些詫異,但還是十分順從地輕輕地關上了門。心里雖有些疑惑但還是暖洋洋的,畢竟老母親病好出院,又難得有那么好的心情,想說說心里話,我們由衷地高興。我和愛人分別坐回老母親身邊,握著母親的手,好奇并有些期盼地望著母親。 此時,母親那平靜的神態里透著一種莫名的東西,讓我感到有些不安。“成兒和媳婦啊,趁著老娘腦子清醒,我要跟你們交代些事……”母親依然很平靜地說。 我心里不覺一震,那種不安感更加強烈了,下意識地叫了一聲:“娘,你……” 母親馬上擺了擺手制止道:“你聽娘說……我跟你們說的這些事呀,你們可要牢牢地記在心里,一定按娘說的去做!”母親緩了緩情緒,接著說:“這一,娘要告訴你們,我本該這次就要走的,你們硬是把我留住了!也許是你們的孝心感動了上天,把我的壽命又延長了下來!……不過啊,今年晚些時候,娘還是要走的,要離開你們尋你爹和那邊的親人去……” 我不由得一驚,立馬站起身來,打斷母親的話:“娘,你今天咋啦?出院時,醫生不是告訴你了嗎?你身體完全康復了,什么病都沒有,各項指標比我們年輕人還好呢,說你一定會活到一百多歲的!……”我越說越急,臉都漲紅了。 愛人也急忙安慰說:“就是的!娘,你說的什么啊,別再胡思亂想了,你身體好著呢,醫生說了,你的各項身體指標,比四十多歲的年輕人還好呢!” 母親卻若無其事地打斷我們的話,說:“傻孩子們,別急,聽娘繼續說。”母親繼續平和地說道:“娘知道自己的壽辰,要不是現在的社會好,又在首都大北京,醫療條件這么好,娘哪能活這么久啊。這個歲數已經是多活了,我已經很滿足了。”而后轉向我愛人說:“醫生說的那些指標,對‘熟透瓜的老人’來說,不頂用!”我剛要插話,母親拍了拍我的手,示意不讓我插話,接著說,“娘今天主要告訴你們并要你們記住的是:過不了多久,娘可能又不行了,到那時我頭腦也不清醒了,你們千萬不要再把我往醫院里送!……就讓老娘在家里靜靜地走。”母親轉向了我,不安且意味深長地說:“娘*擔心和不放心的就是你,到時候把娘的話給忘了!不能忘啊,千萬不要再送老娘去醫院折騰,再怎么折騰也拉不回我來了……還有啊,到時你工作可能有變動,更不能因老娘影響你的工作……” 母親這番莫名其妙的話,很快就被我們淡忘了。因為,總感覺那是母親剛出院的心理陰影,類似不自覺的囈語罷了。 然而,母親的話真的應驗了。 10月下旬,老母親在一次較平常的感冒之后,突然間不進食,身體狀況迅速轉差,有時甚至陷入昏迷狀態。 我緊急聯系了醫院,就在把母親從床上抬上擔架的瞬間,昏迷中的母親突然間有了意識,伸手抓住我的胳臂,張了張嘴,想說什么沒說出來,便用一種近乎“憤怒的目光”瞪著我,并用力搖了搖頭,而后又閉上眼睛,昏迷了過去。 我突然想到母親幾個月前出院后叮囑的話,意識到當時母親醒來瞬間的欲說未說、“憤怒的目光”、用力地搖頭是對我的提醒和暗示,意思是:我叮囑你的話,你全忘了啊!絕不能把我往醫院里送啊! 可我怎么能夠呢?!怎么能眼睜睜地看著母親病成這樣而不送醫院!不承想,這一次送老母親去醫院后,真的就像母親說的那樣,雖然醫院全力進行救治,母親卻*終沒能被折騰回來, 走了! 2012年母親生命的*后時光里,與她相伴的那些奇異往事,成了家人常說常新常討論的懷念話題。 2012年北京的初冬,接連幾天刺骨的西北風,已把黃色樹葉點綴的金秋美色吹落殆盡,光禿禿的樹冠上殘留著的幾片樹葉隨風搖曳著。陰霾的天空,已斷斷續續飄起了雪花兒,路上急匆匆穿梭著的行人,以及各色各樣的羽絨服、大衣,帽子、圍巾、口罩等冬季裝束,宣告著寒冬老人的不請自來,且是怒發沖冠 而來! “寒冷”,似乎在醫院不存在,熙熙攘攘且臉上寫滿莊嚴、焦慮和不安的人們,都專注于自己的事情上,匆匆穿梭在醫院各科大樓、診室和病房之間。 在醫院一隅,呼吸科重疾監護病區顯得格外冷清肅靜。那是一間狹小干凈且布局合理的監護室,潔白的病床上,無知覺的母親平靜地躺在那兒,各種搶救和維持生命用的器件從頭到腳插滿全身,讓人目不忍睹,更讓人心生一種心痛和無奈之感。這種對母親的搶救狀態已維持了月余,但病情越來越令人擔憂!特別是近幾天,越發不好的信息接二連三。護士說:“奶奶已連續幾天基本上輸不進去液體了!”是的,那幾根透明的輸液管里,已明顯看到,液體基本不滴或很長時間才滴下一滴。主管醫生善意地提醒我們:“老人家各種生命體征都已接近極限,完全靠呼吸機維持著微弱的生命體征。”呼吸科的專家明確告知:“老人各種器官已衰竭,換句話說,生命已走到盡頭!家人做好處理后事的準 備吧!” 令我痛苦和十分糾結的是,此時的我剛到新工作單位不久(這也是母親給預言到的),工作異常繁忙,而且接近年底,各種會議、活動接二連三。所以,那些日子里,既要應對工作,又焦慮地應對著母親的病情變化和后事的處理。特別是在母親彌留之際的幾天,我都是在忙完工作之后,幾近深夜才能趕到醫院,一邊陪伴母親,一邊和家人商量老母親的后事。 那是母親即將離開我們之前的兩天,處理完棘手的工作,深夜十一點半我才匆匆趕到病房。負責監護母親的護士,見我那么晚還趕過去,不無驚訝和關心地說:“叔叔,那么晚你又趕過來了,聽說你特忙,工作單位離得又遠,真是辛苦你了!奶奶已經沒有意識了,不知她還能知道嗎?” 我笑了笑,感謝道:“是你們辛苦,應該感謝你們!” 小護士微微一笑,接著說:“過去呀,你晚上不來,無論多晚奶奶都不入睡,非要等你來才閉眼睛呢。” 小護士說的這些我都清楚,家里幫助照看母親的親屬小馬,曾不止一次地給我說這件事,他還告訴我:“有一次,奶奶聽說你有任務去外地了,她為了等你,硬是兩天兩夜沒閉眼睛!你家阿姨、幾位護士甚至還有醫生,我們怎么勸說奶奶都不肯閉眼,就是不入睡,我們心疼得都掉淚了!”是啊,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我外出回來匆匆趕到醫院看母親時,她盡管喉嚨里插管說不了話,但激動得淚流滿面……唉,那次,老母親由于幾天不睡,再加上太激動,結果一下睡了三天三夜。 想到這些,我不由向小護士微微點點頭表示謝意,并勸她去休息會兒。小護士走后,我望著監護儀器上閃動著的血壓數字:低壓四十,高壓六十,心跳軌跡也已微弱得近乎平線,又看了看母親那蒼白無任何表情的臉,心不由一陣陣發緊。我下意識地又摸了摸母親的手和身體,肢體和手全是涼的啊!再次望向母親那蒼白平靜而布滿滄桑的面孔,一股熱流頓時沖出眼眶,眼淚像斷線珠子般涌了出來,口中喃喃自語著:“娘,孩兒陪你來了,你能感覺到嗎?你真的要拋下我們走嗎?……” 話音剛落,就感覺我握著的母親的手連續動了幾下,像是在抓握我,母親的嘴唇也明顯地動了動,像是在跟我說話。我一愣,心突然一緊,站了起來,貼近母親的臉忍不住連聲叫道:“娘,你聽到我說話了嗎?你有感覺了嗎?是你的手在抓我嗎?要跟我說話嗎?……”可無論怎么叫,母親再沒有任何反應,我的臉緊貼著母親的臉,感覺依然是那樣地冰,手也依然是那樣地涼。 我的呼叫聲驚動了小護士,她匆忙跑過來問:“怎么了叔叔?奶奶怎么了?”我轉過身來淚眼婆娑地說:“沒什么,剛才我感覺好像老娘的手在動,在抓握我……哦,或許是一種幻覺吧,你回去休息吧,我再陪一會兒。”小護士望著我,又看了看監護儀和靜靜躺在那兒的母親,小聲地說道:“噢,不。叔叔你也太累了,已經夜里一點多了,你也該回去休息了,明天還要上班,奶奶這邊有我們陪護呢。你單位那么多事要操心,奶奶的后事處理還要你操心,你快回去休息會兒吧。” 我感激地向小護士點點頭,并說道:“謝謝姑娘,那就辛苦你照顧奶奶了,有什么緊急情況,你就打我手機,我的手機是二十 四小時開通的。”說完,我轉身又親吻了一下母親的臉頰,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母親,離開了醫院。 在回去的路上,母親幾年前問的一個奇妙的問題不斷敲擊我的耳鼓:“兒啊,娘就想問問,你說人死后會有靈魂嗎?這世上真的有神靈嗎?” 哦,這個突然泛起的奇妙問題,也是我的困惑啊,自己也曾似當年母親那樣迫切想弄明白這一亙古話題的究竟。于是,剛才發生的那一幕,在自己腦海中飄浮著久久不肯退去……哦,靈魂,人的靈魂是存在的吧?要不為何在母親已經失去知覺月余了,我深情地呼叫后,她竟然能有感覺呢?哦,靈魂,靈異,是封建迷信,還是客觀存在呢?或許有些特定時空的所謂“封建迷信”,是科學不發達時代人類對未解之謎的一種說辭?給有些“封建迷信”正名,叫“未解之謎”或許更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亙古之謎”或將被破解!比如,現在量子力學,不就敲開了許多昔日的“未解之謎”嗎?……思緒隨著車輪的滾動而飄蕩,直到車子戛然而止,浮想才宣告結束,我重被拉回現實,到家了。 第二天上午,接連的會議,一直忙得我到中午一點多鐘還沒有吃上飯。在去餐廳的路上,我才得以匆匆給在醫院陪護母親的妻子撥打了電話。撥通手機,電話嘀嘀響了兩下,就聽電話那邊傳來妻子沙啞且帶有責怨的聲音:“哎呀,你手機關閉,打辦公室電話沒人接,可把人急壞了啊!告訴你,娘的情況很不好。科室主任帶醫護人員一早來查房時還在問我呢,說為什么娘都這樣了,你還去上班。醫生還說,咱這一家人心真寬,老人隨時都可能走,也不想著安排后事……”妻子十分焦急地接著說,“醫生說了,娘*多撐到下午兩三點鐘,你安排一下工作,快些趕過來吧!” 掛斷妻子的電話,我立馬轉身給身邊的隨行人員叮囑了幾句,便匆匆往醫院趕去。 一到病房,恰巧趕上呼吸科的專家和醫生正對老母親做*后診斷。診斷完畢,他們走出病房,我也跟了出來,醫生和專家們站定后,那位專家很嚴肅且有些困惑地對我說:“你家老母親這種現象,很奇特!怎么說呢——”專家不由自主輕輕地搖著頭,像是在尋找比較合適的詞匯,咂吧了幾下嘴后,才開口道,“嗯,這么給你說吧,這老人家生命力頑強得讓人難以置信!按說所有維持生命體征的搶救儀器都撤下后生命體征也早消失了,可心臟和血壓始終保持著那個微弱的水平不變……這很奇特,我當醫生這么多年還沒見到過呢!” 我有些不知所措地脫口問道:“專家同志,如何是好呢?” 專家盯了我一會兒,非常誠懇地說:“基于老人家這種狀況,再這樣維持下去已無益。如果等血壓和心臟微弱的體征完全消失,再停掉呼吸機,真不知道這種狀態還要維持多久。”專家沉思了一下又說,“根據我的經驗,停掉呼吸機,這種現象會很快消失。但停不停掉呼吸機,要你們家人拿主意!” “哦,是這樣。”我喃喃答了句,半晌無語。
世紀母親 作者簡介
仙風君 齊魯“滕小國”人。50年代后期,出生在山東滕州。70年代中期,光榮地穿上“橄欖綠”,從此開啟軍旅生涯,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隊政治指導員、團宣傳干事等職。80年代中期,被選調至某大軍種宣傳部宣傳處,任新聞干事兼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等特約記者。90年代初,升任宣傳處處長,兼《中國青年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某軍種記者站站長等職。90年代末,被調至軍隊某*高層機關工作,直至退休。 曾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求是》等報紙刊物發表新聞、文學等各類作品2000余篇,共計百余萬字。其中百余篇作品榮獲全國全軍及地方各級各類新聞獎、文學獎。著有新聞作品、報告文學集《崛起的戰略導彈部落群》《蒼生詠》《壯闊的導彈方陣》。 曾榮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