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望鄉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8336
- 條形碼:9787521218336 ; 978-7-5212-183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望鄉臺 本書特色
莫言(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望鄉臺》是一部巨著。 張志忠(著名文學評論家):《望鄉臺》規模宏大,氣勢非凡,語言精美,寫鄉村、寫底層百姓,是民族心靈的清醒與撫慰。 肖春飛(新華社北京分社原副總編):《望鄉臺》抒寫了中國的百年鄉愁,是繼《紅樓夢》《曾國藩家書》之后又一部傳承中國家風文化的精品力作。 楊海蒂(《人民文學》編審):這座“望鄉臺”正如川陜交界的巍峨大巴山,既有堅硬的石頭,又芳草遍野鮮花盛開。《望鄉臺》是趙偉向故鄉和母語的深深致敬。他看見故鄉的高山長水、青瓦炊煙,他看見濃濃的鄉愁、慈祥的父母、人間的恩愛…… 李明新(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曹雪芹紀念館原館長):《紅樓夢》寫貴族生活,舞臺是大觀園,精雅細致,《望鄉臺》寫鄉村生活,宏闊粗獷,兩部作品都觸及到人類精神,一樣深邃和放達。 石鐘山(著名文學家、編劇):我希望大家都來讀讀《望鄉臺》,讀讀中國二十世紀一百年間,中國從農業文明走向城市文明的巨變中我們這個民族所展現的道德情懷。 余義林(《文藝報》原副刊部主任):《望鄉臺》是一部中華文明的血脈,其成功之處,是把新舊中國百年間的天地翻覆,縝密而鮮活地編織進趙家人的命運里。正是因為有了這百年歷史的背景,趙氏家族祖孫三代的故事才有了深刻和靈魂,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馮雷、張晨、金麗琦、譚笑(北方工業大學中文系《望鄉臺》課題研究組):《望鄉臺》是民族美德的當代箴言錄,書不盡的民族記憶,道不完的百年鄉愁。它承載著鮮活的民間百態,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它是長時性的,指向遙遠的過去,形成一個歷史的時間軸,不僅融合歷史與未來,還可以兼容時間和空間。 張漫子、祁晨露(新華社記者,電文):在“文字失語”成為越來越被重視的社會問題之時,《望鄉臺》從刻畫鄉村生活、百姓形象的文字中,透射出中國家風文化與母語文化的傳承。
望鄉臺 內容簡介
小說描繪了中國二十世紀一百年間,居住在大山深處老官廟望鄉臺下四合院趙氏家族祖孫三代的多舛命運。作者力圖在生活的艱澀與對生存的敬畏中,刻畫出一群善良頑強、堅韌博大、勤勞勇敢、榮辱與共的中國百姓形象。
望鄉臺 節選
時光正是春三月,桃紅柳綠動人心。 日月如梭頭上過,水暖風輕地動情。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治乾坤。 神農大帝造五谷,造來五谷養萬民。 軒轅老祖治衣襟,治得衣襟美人身。 伏羲倉頡修綱常,修正綱常立人倫。 前朝古人難表盡,朝朝皇帝朝朝臣。 文官捉筆安天下,武將提刀定太平。 文武百官居高堂,須得五谷養其身。 王侯將相多偉業,應知草民辛與勤。 隨手一翻風雨過,夢到深處故鄉明。 閑說一部望鄉臺,呈與列位看官聽。 這幾句七言,非今人所寫,乃古人現成之句,被一閑人拾得,拼零湊整,作成這首開章詞,拿來貽笑大方。那詞中提到的望鄉臺,盛行童謠,其中一首,頗為有趣!呈于案前,敬請批閱。 謠曰:螞蟻螞蟻你好忙,爬呀爬呀去何方? 我要爬上望鄉臺,去看家里爹和娘! 這四句童謠,趣從何來?這趣隱藏其名!十人聽到,十人都說其名定叫“螞蟻謠”。可它偏偏卻叫“玉皇問”!螞蟻跟玉帝扯在一起,風馬牛不相及,可它卻在望鄉臺下,流傳了千年! 《望鄉臺》文稿原為趙氏一族家史,執筆者學粗識淺,不懂家史寫法,把家史當家事,不憶祖先功業,卻將祖父之輩如何生存度日寫得細致入微,自稱“鄙視勾斗爭奪,拒絕脂粉風花,遠離王侯將相,不談達官貴人,莫一字花哨,無半句玄虛”!書名《望鄉臺》亦與家史毫無粘連,頗遭同輩恥笑,說他“史事不分胸無點墨”。執筆者頗不服氣!將自己倒吊三日,果真無墨無水!鄉鄰救下,奄奄一息,自此瘋癲無度胡言亂語,說“人死后都變成螞蟻,從墳中爬出,回鄉看家……”還抹淚哀唱:“螞蟻螞蟻你好忙,爬呀爬呀去何方……”這是望鄉臺下那位名叫玉珍的祖母*喜歡在月下教兒孫傳唱的童謠,這瘋子成天無事,只唱此謠。謠名傳說是趙氏祖上一位先人夢中所得,刻于望鄉臺大青石上,名為《玉皇問》。 此書從老官廟傳至壁州市,城里人好事獵奇,紛紛搜尋來看,街頭巷尾議論紛紛,閑說不斷。政府聞之,擔心有異,請人審讀。審讀者為一周姓老人,人稱周部長,知其根底者說他新中國成立前由掌柜起家,又叫他周掌柜,百歲高齡,叱咤一生,退休后于壁州城中一處名為“望鄉客棧”的小院里隱居。周老經歷無數風雨,學貫中西,對文學研究深刻,東方的詩詞歌賦、《紅樓》《水滸》《三國》《西游》,西方的文藝復興、莎士比亞,從盧浮宮到紫禁城,從達·芬奇到倪瓚,均有獨特見解。周老婉言推辭,稱年邁力衰,不能承擔審讀重任,卻*終經不起來者軟磨硬求,虔誠難拒,接下稿本。周老一生行事,不做則罷,做則力求*好,于是仔細品讀,竟讀得老淚縱橫!復讀數遍,提筆批道:此為我族*凝重之頌! 壁州城中有四位要員,以周老為師,見周老如此高評此書,深覺詫異,于繁忙中挑燈夜讀,其中有位姓施的書記,也是一生革命,讀后唏噓感嘆:“所記之時,所述之事,所著之人,呼之欲出,能觸體溫,能聞氣息,恍如隔世兄妹回鄉行走,歷歷在目,叫人嗟呀,肝腸寸斷……”如今網絡盛行,微信泛濫,事件傳開,好事者更是添油加醋,成方說圓,神乎其神,沸沸揚揚,人人爭相搜索傳閱。 此后,壁州一地古風重建,誠信至上,孝廉和諧,仁義盛行,倡導勤奮儉約,鄙視驕奢淫逸,民心大慰。
望鄉臺 作者簡介
趙偉,生于四川通江,現居北京西城。著有長篇小說《望鄉臺》《壁州兵事》,中短篇小說集《兵戀》《營盤舞》,長篇報告文學《深圳武警》。其中,《望鄉臺》入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同名劇本獲北京首屆“十佳優秀劇本”獎;《深圳武警》獲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獻禮工程優秀成果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