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徐復觀史學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303721
- 條形碼:9787573303721 ; 978-7-5733-037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徐復觀史學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徐復觀是港臺新儒家中一位筆端噴涌著感情的“勇者型”學者,在兩漢思想史、文學史、對徐復觀的生平經歷做簡要概述,然后從徐復觀歷史觀、歷史認識論、詮釋中國思想史、想。認為徐復觀的史學研究,以“感憤之心”為助力,繼承了儒家為己之學的傳統及凸顯發皇。本書主要內容是對徐復觀史學思想的深入探究,從歷史觀、歷史認識論、中國思想開,另有附錄,探討徐復觀的經學史研究。
徐復觀史學思想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本書內容概述
第二章 徐復觀生平述要
**節 早歲求學生涯
第二節 由政入學的轉折——熊十力思想的影響與承繼
第三節 晚歲的志業
第三章 徐復觀的歷史觀
**節 歷史的本質
第二節 歷史動力論
第三節 歷史變動中“人”的主要影響
第四節 歷史價值功用論
第四章 徐復觀的歷史認識論
**節 認識的對象:歷史事實
第二節 認識的過程:事實的考訂與詮釋
第三節 認識的結果:歷史知識
第五章 徐復觀的史學方法論
**節 徐復觀治思想史的詮釋立場
第二節 徐復觀的考據觀和考據方法
第三節 “追體驗”
第六章 徐復觀的史學評論
**節 史論就是對歷史人事施以價值判斷
第二節 以“心”為中心統攝的評論標準
第三節 評論人物的原則與方法
第四節 史學評論的目的
第七章 徐復觀史學研究的特點及其啟示
**節 徐復觀史學研究的特點
第二節 徐復觀史學研究的啟示
附錄 徐復觀的經學史研究
**節 對經學史研究范疇等問題的理解
第二節 論孔子與六經
第三節 對西漢經學史的看法
第四節 對《春秋》經傳的看法
第五節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本書內容概述
第二章 徐復觀生平述要
**節 早歲求學生涯
第二節 由政入學的轉折——熊十力思想的影響與承繼
第三節 晚歲的志業
第三章 徐復觀的歷史觀
**節 歷史的本質
第二節 歷史動力論
第三節 歷史變動中“人”的主要影響
第四節 歷史價值功用論
第四章 徐復觀的歷史認識論
**節 認識的對象:歷史事實
第二節 認識的過程:事實的考訂與詮釋
第三節 認識的結果:歷史知識
第五章 徐復觀的史學方法論
**節 徐復觀治思想史的詮釋立場
第二節 徐復觀的考據觀和考據方法
第三節 “追體驗”
第六章 徐復觀的史學評論
**節 史論就是對歷史人事施以價值判斷
第二節 以“心”為中心統攝的評論標準
第三節 評論人物的原則與方法
第四節 史學評論的目的
第七章 徐復觀史學研究的特點及其啟示
**節 徐復觀史學研究的特點
第二節 徐復觀史學研究的啟示
附錄 徐復觀的經學史研究
**節 對經學史研究范疇等問題的理解
第二節 論孔子與六經
第三節 對西漢經學史的看法
第四節 對《春秋》經傳的看法
第五節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徐復觀史學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邵華,男,漢族,陜西西安人,歷史學博士。供職單位:陜西理工大學人文學院。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先后在《江海學刊》《齊魯學刊》《臺灣研究集刊》等刊物發表研究成果多篇。近年來致力于20世紀新儒學史及近現代經學文獻整理與研究。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