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新時代教育法律糾紛及其應對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6172
- 條形碼:9787520396172 ; 978-7-5203-961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教育法律糾紛及其應對機制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阮李全博士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終研究成果,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教育法律糾紛及其特點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遵循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指針,構建了涵蓋預防、溝通、解決、善后“四位一體”的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本書既是教育治理與教育法學的研究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成果。
新時代教育法律糾紛及其應對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當前學界對于教育法律糾紛內涵、范圍、性質等認識還比較模糊,教育法律糾紛紛繁復雜、過于寬泛,須要對其進行分層、分類研究。涉及財產權、人身權的教育法律糾紛由民法、行政法等調整和化解,而受教育權并不受民法調整,而是適用教育法調整。因此,受教育權糾紛不能簡單歸入民事糾紛或行政糾紛,在性質上表現為一種獨立的教育法律關系。對教育法律糾紛存在種種誤解,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理論基礎。教育法律糾紛往往依賴其他部門法理論來解釋,這是導致歧義的源頭,應構建教育法律關系理論,深化受教育權、辦學自主權理論,奠基教育法律糾紛的理論內核。我國雖然已經構建一套多元化的教育法律糾紛解決機制,但缺乏相互銜接、實效性差,注重末端的化解,缺乏事前的預防、事中的溝通和事后的約束。應把教育法律糾紛解決機制推進和升格為應對機制,將教育法律糾紛的關口前移至源頭的防范。
新時代教育法律糾紛及其應對機制研究 目錄
一 研究背景與意義
二 研究目的和內容
三 研究現狀與綜述
四 研究假設與對象
五 研究方法與思路
六 研究的創新點與不足
**章 教育法律糾紛的基本要義
**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概念界定
一 糾紛的界說
二 教育法律糾紛的含義
第二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法學分析
一 教育法律糾紛的法律關系
二 教育法律糾紛性質的界定
第三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類型結構
一 教育法律糾紛的類型
二 教育法律糾紛的結構
三 教育法律糾紛的特征
第四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根源和形式
一 教育法律糾紛的基本根源
二 教育法律糾紛的表現形式
第二章 教育法律糾紛特點的分析與歸結
**節 教育法律糾紛典型案例剖析
一 受教育權糾紛典型案例分析
二 人身權糾紛典型案例分析
三 財產權糾紛典型案例分析
四 學術權糾紛典型案例分析
第二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實地調研
一 調研的基本情況
二 調研的分析過程
三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四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新時代教育法律糾紛特點的歸結
一 教育法律糾紛總體趨勢的維度特點
二 教育法律糾紛不同學段的維度特點
三 教育法律糾紛性質的維度特點
四 教育法律糾紛主體的維度特點
五 教育法律糾紛行為方式的維度特點
六 教育法律糾紛解決路徑的維度特點
第三章 教育法律糾紛的理論構建
**節 教育法律關系理論
一 教育關系的基本含義
二 教育法律關系的界定
第二節 受教育權理論
一 受教育權的基本內涵
二 受教育權的實現方式和障礙
第三節 學校辦學自主權理論
一 自主權含義
二 高校辦學自主權問題的由來
三 高校辦學自主權的解構
第四章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及其困境
**節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的概述
一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的含義
二 國外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的概況
第二節 我國現行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的困境
一 我國現行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的缺陷
二 我國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面臨困境的原因
第五章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的頂層設計
**節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的價值追求
一 和諧
二 民主
三 效益
四 人權
第二節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構建的理念更新
一 從人治到法治
二 從管理到治理
三 從身份到契約
四 從末端到源頭
第三節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構建的基本原則
一 權利救濟原則
二 預防在先原則
三 重在調解原則
四 司法*終原則
第四節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構建的法律變革
一 民法的局限與回應
二 行政法的困境與介入
三 教育法的弊病與矯正
第六章 教育法律糾紛應對機制的具體構建
**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預防機制
一 注重建章立制,健全學校規章制度
二 發揮部門群團職能,加強應對機構建設
三 利用大數據平臺,建立糾紛預警機制
四 加強教育執法,完善法治教育宣傳機制
第二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溝通機制
一 實行信息公開,改進信息發布機制
二 優化組織結構,完善溝通管理體制
三 促進雙方和解,引入協商談判制度
四 推動各方參與,構建立體溝通模式
第三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解決機制
一 調解
二 申訴
三 復議
四 仲裁
五 訴訟
六 小結
第四節 教育法律糾紛的善后機制
一 堅持多管齊下,健全事后恢復機制
二 完善評估制度,建立事后總結機制
三 嚴格落實責任,完善事后追責機制
結論與啟示
一 結論
二 啟示
參考文獻
后記
新時代教育法律糾紛及其應對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阮李全,男,1977年生,廣西陸川人,法學博士,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法學、行政法學、生態哲學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課題共計11項,主研省部級以上課題近20項,參與國家和地方教育政策和立法起草和論證項目20余項;出版著作2部,曾在《教育研究》《中國特殊教育》《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家》《教育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管理》等各級各類報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獲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