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繪畫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4528
- 條形碼:9787208174528 ; 978-7-208-1745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繪畫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突破卷軸畫范圍,拓展“中國繪畫”概念的疆域 改變繪畫史敘事模式,重新講述中國繪畫的故事 本書是著名美術史家巫鴻的新作,脫胎于《中國繪畫三千年》中作者負責撰寫的《舊石器時期到唐代》一章,重新梳理結構框架、補充新的研究成果,全面講述了從遠古時代至唐代末期的早期中國繪畫的發展、不同時代繪畫的風格和特點。作者在本書中有意識地突破卷軸畫的范圍,把“中國繪畫”的概念擴大,在材料上把彩陶、壁畫、屏幛、貼落和其他類型圖畫都包括進來,以其敏銳的圖像分析能力全面理解中國近百年來的考古學成果,改變既有的繪畫史敘事模式,呈現出不同時代、不同平面上的不同圖像之間的內在勾連。
中國繪畫 內容簡介
從巖石上的神秘圖像,到陶器、建筑上的紋飾與壁畫,繪畫的二維平面如何產生? 從陶甕上的鸛魚石斧圖,到彩繪漆盒上人物與時空交疊的空間性圖畫,器物表面的寫實繪畫如何引發了畫像的獨立? 楚漢墓葬禮儀藝術展現的**個繪畫高潮如何聯系著后世佛教壁畫和卷軸畫的繁榮發展? 名家輩出的宮廷藝術與臻于極盛的公共宗教藝術在朝野間的爭奇斗艷如何塑造了富有變化和新意的盛唐氣象? 在中國繪畫三千年的漫長歷史中,以唐末為節點的早期繪畫擔負著開發繪畫媒材的宏大歷史職責,無名畫家的集體創作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禮儀環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同于以卷軸畫為大宗的后世繪畫,考古材料中所反映出的不同時期、地域和畫手的風格變化,使得這段繪畫史具有了研究方法上的獨特性格。
中國繪畫 目錄
自序
前言 何為早期中國繪畫?
遠古至西周
“畫面”的產生:從巖石到器物
早期建筑繪畫和其他媒材:現存證據
東周、秦、漢
繪畫的獨立:楚文化的突破
**個高潮:宮室與墓葬繪畫
黃泉下的圖像世界:東漢墓葬壁畫
三國、兩晉、南北朝
地域中心及其互動:北朝墓葬壁畫
卷軸畫的突破:南朝繪畫遺跡
隋、唐
新局面的開端:隋與初唐
名家與畫派輩出:盛唐氣象
尾聲
中國繪畫 作者簡介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學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于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于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并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杰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并獲得哈佛大學榮譽藝術博士,2022年榮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藝術寫作杰出終身成就獎”。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些榮譽的第一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