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刀鋒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4618981
- 條形碼:9787554618981 ; 978-7-5546-1898-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刀鋒 本書特色
1.“天才小說家”毛姆晚年代表作,牛津大學(xué)圖書館推薦圖書。 2.蘇州大學(xué)教授、翻譯家方華文全新修訂譯本,據(jù)蘭登書屋典藏本直譯,對書中出現(xiàn)的文學(xué)、哲學(xué)、藝術(shù)概念,以及專有名詞進行詳解,無障礙輕松閱讀。 3.曾兩度改編電影,入圍奧斯卡多項大獎,影響億萬讀者,是文藝青年的理想之書。
刀鋒 內(nèi)容簡介
“我與世無爭,和誰爭,我都不愿;我愛藝術(shù),僅次于我愛大自然。”一戰(zhàn)期間,拉里服役于英國空軍,想要“遠(yuǎn)遠(yuǎn)超越世俗的權(quán)力和榮譽”,但戰(zhàn)友之死,卻讓他驚覺生命的短暫。后來,拉里不讀大學(xué),不結(jié)婚,也不愿從業(yè),他以四海為家,探求自己人生的意義和理想。他只求人生海海,追求靈魂中的星辰。
刀鋒 目錄
**章?? // 002
第二章?? // 054
第三章?? // 097
第四章?? // 134
第五章?? // 187
第六章?? // 244
第七章?? // 287
譯后記?? // 314
刀鋒 節(jié)選
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末,艾略特來到倫敦,我才和他又見了面。我問他拉里到巴黎去了沒有,他說去了。他對拉里窩了一肚子的火,這叫我聽了暗自發(fā)笑。 “我對這孩子素有惻隱之心,他想來巴黎待上兩年,我毫不怪他,而且還準(zhǔn)備幫助他一把。我告訴他,一到巴黎就通知我。后來路易莎寫信告訴我,說他在巴黎時,我才知道他已經(jīng)來了。我讓美國運通公司轉(zhuǎn)給他一封信(地址是路易莎給我的),請他來吃飯,讓他認(rèn)識幾位我覺得有必要認(rèn)識的人。我一廂情愿地想讓他先結(jié)交一些法裔美國人,其中有愛米麗·德·蒙塔杜爾和格拉西·德·夏托加亞爾等。你猜他是怎么回復(fù)的?他說很抱歉不能來,因為他來法國時沒帶晚禮服。” 艾略特眼睛盯著我,以為他的一席話會叫我的臉上出現(xiàn)驚訝的神情,卻發(fā)現(xiàn)我聲色不動,于是便一抬眉毛,露出了不悅。 “他的回信寫在一張劣質(zhì)信紙上,上面印有拉丁區(qū)一家咖啡館的名字。我又寫了封信給他,要他把住址告訴我。我覺得,看在伊莎貝爾的份上,我也得幫他一把。我當(dāng)時以為他不愿來是怕見生人——我簡直無法相信一個頭腦正常的年輕人來巴黎怎么能不帶晚禮服;而且不管怎樣說,巴黎的裁縫鋪也還是不錯的。這次我說明是請他吃午飯,客人也不多。可是,你恐怕不會相信:他無視我的請求,沒有把住址告訴我,仍托美國運通公司轉(zhuǎn)來回信;這還不夠,他竟然說自己從不吃午飯。這一下,我拿他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 “不知道他現(xiàn)在在干些什么。” “鬼才知道。實話說,他干什么我才不管呢。恐怕這個小青年是個極不成器的人。伊莎貝爾嫁給他,肯定是個大錯誤。如果他是個正兒八經(jīng)的人,就應(yīng)該出入于里茨酒吧間或者富凱飯店等場所,而非拉丁區(qū)的咖啡館。” 這些時尚的高級場所,有時候我自己也出入,但不時尚的地方我也去。那年的初秋時分,我到馬賽去,準(zhǔn)備乘法郵公司的船前往新加坡,途中路過巴黎時在那兒住了幾天。一天傍晚,我和幾個朋友在蒙巴納斯街區(qū)吃過晚飯,一同去多姆咖啡店喝杯啤酒。我四周瞧瞧,一眼看見拉里在人滿為患的露臺上,獨自坐在一張大理石面的小桌旁。他悠閑地望著街上來往的行人——悶熱的白天剛過,人們在享受晚間的涼爽。我丟下同伴朝著他走了過去。他看見我,臉上頓時放出亮光,給我一個迷人的微笑。他請我坐下,可我說是跟朋友們一起來的,不便多待。 “我來只是想向你問聲好。”我說道。 “你住在巴黎嗎?”他問。 “只住幾天。” “明天跟我一起吃午飯好嗎?” “我還以為你從不吃午飯呢?” 他哧哧地笑了。 “看來你見過艾略特了。我一般是不吃的,沒有時間吃,只喝杯牛奶、吃塊蛋糕對付一下。不過,我倒是想跟你一起吃頓午飯。” “那好吧。” 我們約好次日來多姆咖啡店見,先喝杯開胃酒,然后去林蔭大道找個館子吃飯。商定之后,我便回到那幾個朋友身旁談天說地。待我轉(zhuǎn)過頭再去看拉里,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走了。 第二天上午,我度過了一段愜意的時光。先是到盧森堡博物館去,用去一個小時觀賞自己喜歡的畫作,隨后我就悠然散步于花園中,追憶已經(jīng)逝去的青春年華。這兒一點變化都沒有。但見青年學(xué)子成雙成對漫步在沙礫小徑上,興奮地談?wù)撝兴麄儫嵫序v的作家;孩子們在保姆的照看下滾鐵環(huán)玩耍;老人們一邊曬太陽一邊讀晨報;幾個正在服喪的中年婦女坐在公共長凳上嘮嗑,議論食品的價格和用人的不端行為。眼前的人和景依稀宛如當(dāng)年。后來我去了奧德昂大劇院,在劇院的長廊里瀏覽陳列在那兒的新書。我看見幾個少年跟我三十年前一樣,頂著身穿長罩衫的書亭老板那惱怒的目光,如饑似渴地閱讀自己所買不起的書。出了大劇院,我邁著四方步走在那親切、幽暗的偏街小巷,到了蒙巴納斯街區(qū),再走到多姆咖啡館。拉里已在那兒等候。喝了杯酒,我們就慢慢悠悠去找吃飯的地方了,想找一家可以在室外進餐的館子。 與上次見他時相比,他的臉色也許蒼白了些,這倒讓他那雙深陷在眼窩里的烏黑的眸子更加炯炯有神。他還是那樣矜持自重,這對一個小青年來說是很少見的;他的笑容依然坦率真誠。他點飯菜時,我留意到他說一口流利的法語,語音純正。為此,我向他表示祝賀。 “要知道,我以前懂得一點法語。”他解釋說。“路易莎伯母給伊莎貝爾請了個法國家庭女教師。在馬文的時候,那位教師讓我們跟她講法語,始終堅持這么做。” 我問他喜歡不喜歡巴黎。 “非常喜歡。” “你在蒙巴納斯街區(qū)住嗎?” “是的。”他遲疑了一下才回答道。我猜想他這是不愿說出自己確切的住址。 “你給艾略特只留了美國運通公司業(yè)務(wù)點的地址,叫他十分生氣。” 拉里笑笑,什么也沒說。 “你成天干些什么呢?” “逛大街。” “還看書嗎?” “是的,還看。” “跟伊莎貝爾通信嗎?” “有時候通通信。我倆都不擅于寫信。她在芝加哥過得很開心。明年她們要來法國,在艾略特這兒待待。” “這對你們倆是件好事。” “據(jù)我所知,伊莎貝爾沒來過巴黎。領(lǐng)著她四處走走,一定會很有趣的。” 對于我的中國之行,他充滿了好奇之心,很想聽我講一講。當(dāng)我開始講述時,他聽得非常專注。可是我想讓他談?wù)勊约旱那闆r時,他卻三緘其口。他的沉默使我只能有一個結(jié)論——他約我吃飯僅僅是想和我一起坐坐。我雖然感到高興,心里卻百般困惑。喝完咖啡,他就叫結(jié)賬,付了錢,然后站起了身子。 “哦,我得走了。”他說。 我們分了手。對于他的人生目標(biāo),我仍然知之甚少。那以后,我再沒有見過他。
刀鋒 作者簡介
毛姆(1874—1965) 英國小說家、劇作家,被稱為“故事圣手”。他早年學(xué)醫(yī),后棄醫(yī)從文,因發(fā)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而聲名鵲起,1919年《月亮與六便士》出版后引起巨大反響,奠定了他作為世界一流小說家的地位。1952年,牛津大學(xué)授予他名譽博士學(xué)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榮譽待從”稱號。《刀鋒》是毛姆晚年重要作品,曾兩度被改編為電影,入圍奧斯卡等多項大獎。 其生涯代表作有《刀鋒》《月亮與六便士》《面紗》等。 方華文 蘇州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英語教授,英美文學(xué)翻譯家,被國際翻譯聯(lián)盟譽為“中國當(dāng)代多產(chǎn)的文學(xué)翻譯家”。其主要譯著有《刀鋒》《面紗》《牛虻》《月亮與六便士》《雙城記》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jīng)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