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擁抱叛逆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31472
- 條形碼:9787516831472 ; 978-7-5168-314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擁抱叛逆期》 本書特色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叛逆的行為:厭學、作弊、多動、暴力、說謊、情緒失控、情竇初開、霸凌、自殘、沉默、拒學、師生關系緊張、沉迷網絡 翻開此書一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陪伴孩子度過敏感的叛逆期 學習路上的顛簸 找出合適的學習方式,成為誰也帶不走的能力 叛逆期的偏差行為 探究問題背后的問題,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情竇初開的心 健康的兩性關系與觀念,需要大人的引導和給予 人際關系的煩惱 進入成人社會前,孩子生命里的重要一課 情緒洪流的威力 面對、掌握并且學會調節情緒,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課題 家庭內的動蕩 來自原生家庭的一切,都深深影響著孩子 那些輟學、拒學的孩子 他們只是需要陪伴,需要一個亮點 一起走入孩子的心 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與期待,讓青春期的親子時光更美好
《擁抱叛逆期》 內容簡介
"叛逆,是孩子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希望被關注、被同伴認可、渴望父母的愛……他們需要傾聽,也需要陪伴,需要父母能夠多懂自己一點。身為父母,你聽見孩子的聲音了嗎,還是只是希望聽見孩子說出你想聽的話? 本書幫助家長輕松獲得對話技巧,與孩子開啟話題,讓家長與孩子之間有正向的互動與聯結。作者在書中收錄了大量的真實案例,陪著家長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提供實用的溝通技巧,為家長找出與孩子好好相處的方式,和孩子之間不再只有爭執與冷漠,陪伴孩子度過敏感的叛逆期。 "
《擁抱叛逆期》 目錄
Chapter 01 學習路上的顛簸
找出*適合的學習方式,成為誰也帶不走的能力
寫作業這個難題?? ?? ?? 010
孩子選擇作弊的背后?? ?? ?? 018
別輕忽孩子的焦慮?? ?? ?? 027
可以不吃治療多動癥的藥嗎??? ?? ?? 036
Chapter 02 叛逆期的偏差行為
探究問題背后的問題,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吸煙有這么嚴重嗎??? ?? ?? 048
暴力是不被允許的?? ?? ?? 057
當憤怒左右了孩子的行為?? ?? ?? 067
說謊的背后藏有孩子的渴望?? ?? ?? 076
Chapter 03 情竇初開的心
健康的兩性關系與觀念,需要大人的引導和給予
因失戀而痛苦的青少年?? ?? ?? 086
渴望愛情的年輕心靈?? ?? ?? 095
對身體好奇的青春期?? ?? ?? 105
孩子偷嘗禁果了?? ?? ?? 114
Chapter 04 人際關系的煩惱
進入成人社會前,孩子生命里的重要一課
孤單的孩子渴望愛?? ?? ?? 124
當孩子身邊沒有朋友?? ?? ?? 134
面對霸凌,我們還要知道的事?? ?? ?? 143
女孩之間的小團體?? ?? ?? 152
Chapter 05 情緒洪流的威力
面對、掌握并且學會調節情緒,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
課題
開心不起來的孩子?? ?? ?? 164
自殘的孩子,其實是在求救?? ?? ?? 174
當孩子想要離開這個世界?? ?? ?? 183
沉默也是一種表達?? ?? ?? 193
陪孩子面對死亡?? ?? ?? 202
Chapter 06 家庭內的動蕩
來自原生家庭的一切,都深深影響著孩子
目睹家暴所留下的傷痕?? ?? ?? 214
家暴與管教的界線?? ?? ?? 224
別讓孩子當小大人?? ?? ?? 233
解開孩子的負向共依附枷鎖?? ?? ?? 242
父母離婚是孩子的“世界末日”?? ?? ?? 252
Chapter 07 那些輟學、拒學的孩子
他們只是需要陪伴,需要一個亮點
一上學就全身不舒服?? ?? ?? 262
師生間的緊張關系?? ?? ?? 272
寧愿請假也要拼事業的男孩?? ?? ?? 282
“大姐頭”的改變?? ?? ?? 291
Chapter 08 一起走入孩子的心
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與期待,讓青春期的親子時光更
美好
孩子只希望父母懂?? ?? ?? 302
給出有品質的陪伴?? ?? ?? 313
沉迷,也許只是缺乏安全感?? ?? ?? 322
可以喜歡老師嗎??? ?? ?? 332
《擁抱叛逆期》 節選
Chapter 01 學習路上的顛簸 找出*適合的學習方式, 成為誰也帶不走的能力 學習從來就不是件輕松的事, 擁有學習的技巧,是孩子一生**的能力。 父母雖不該放任,但每位孩子的氣質與特色不同,適合的學習方式也各異, 試著放下身為家長的焦慮, 和老師緊密合作,憑借良好的親師關系, 找出*適合孩子的學習途徑, 那將成為孩子一生*棒的禮物! 寫作業這個難題 別只看學習成果, 也要看見孩子的困境 寫作業,是大部分學生*討厭做的事, 但是在家長眼里,這是學生的本分, 加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學生不做作業對許多家長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不過,更重要的是,家長必須靜下心來理解孩子為什么不愿意 寫作業。 “昌和不寫作業,還一直請假,請輔導一下他好嗎?”班主任不悅地跑來輔導室,細數著昌和從開學到現在缺交 的作業。已經有好幾科的老師反映昌和不寫作業這個問題,班主任也跟他說過很多次,但他依舊沒有改進。孩子甚至每天頭痛、想吐,開始請病假,但他去了醫務室卻檢查不出什么病,仿佛就是為了逃避上課而請假。 讓班主任宣泄完這些不滿的情緒后,我邀請孩子來咨詢室 聊聊!安湍愫茫沂禽o導室的老師,我發現你*近常常放學后在走廊上罰寫作業,還好嗎?是不是有什么困難?”我先表達了對昌和的關心,消除孩子因被叫到咨詢室而產生的緊張感。 遲交與罰寫作業的惡性循環 “寫作業這件事情,你覺得*困難的地方是什么?”為了避免讓孩子有被責備或被質疑的感覺,我利用疑問句,先厘清孩子不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不會寫”還是因為“不想寫”。同時我也利用了“5W1H”分析法來了解昌和寫作業的習慣。 When—什么時間寫作業? Where—在哪里寫作 Why—為什么要寫作業? How—作業完成的方式是什么? Who—作業是自己完成的,還是跟同學一起完成的? What—平常的作業內容有哪些?是否還有補習班等布置的其他作業? “我不會寫,也不喜歡讀書”“上課聽不懂,又要一直罰寫”“小學跟初中差別好大,每天都要上八節課”,昌和抱怨了初中生活,表明自己就是不喜歡讀書、上課,老師和父母也拿他沒轍。 為了讓孩子認知到這會是個惡性循環,我帶著他梳理了一下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由于遲交作業,每天都要被班主任留下來罰寫;遲交作業是因為不會寫,也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上課無聊、想講話,課業跟不上進度之后就更不喜歡讀書;成績變得更差,罰寫變多,心情變得更不好,更不想讀書;*后直接請假逃避,使惡性循環更加嚴重。 專任輔導老師這樣做…… 昌和很明顯地在升上初中后不適應,原因包含上課時間變長、多了第八節課、學校課業難度提高,以及罰寫變多等,但是在給予他解決方法之前,我想先跟他一起討論心中的“想要”與“不想要”。 厘清“想要”與“不想要” “我不想一直被罰寫、被罵”“我想放學后出去玩、跟同學去社團”……對于低成就又低動機的孩子,課業、作業、成績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所以為了讓孩子有想改變、想改善的動機,我們必須先找出孩子的需求與渴望。 每天放學留下來罰寫以及下課補寫作業,這讓昌和感到壓力很大,來學校變成了一種懲罰。加上昌和個性內向,又缺少下課時間與同學互動的機會,他與同學的關系漸漸變得疏離。他希望有一天可以不再被罰寫,而是好好地跟大家一起玩樂。 昌和的“想要”還包含想趕快變成大人,像大人一樣自由自在,不用上課,也不用讀書。對于作業缺交太多次而被記的小過,他只希望不要再被禁足,這是昌和的“不想要”。昌和的“不想要”還包括輔導,他覺得來做輔導很無聊,必須一直坐著,于是我開始和他討論來輔導的目的,討論他要怎么做才能盡快結束輔導,也利用輔導來解決昌和的“想要”與“不想要”。 給孩子適性化的學習策略 “那我們要怎么做才能不再被罰寫呢?”我將問題拋回給孩子。 當孩子有了想要改變或改善現狀的動機后,我們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習困擾,給予不同的學習策略,從學習歷程出發,檢視孩子學習上的瓶頸與困境,找出適合孩子的個別化學習策略。 建立合適的讀書環境。昌和在有音樂的時候,特別能專注地寫作業,這是能讓他專注的環境。有些人讀書要在安靜的空間,而有些人則喜歡到咖啡廳或人來人往的地方。每個人適合的讀書環境都不一樣,營造一個能讓自己保持專注狀態的環境是*重要的。 時間管理與規劃。昌和放學后會花兩個小時看電視,一個小時踢球,一個小時打游戲,在睡覺前*后一個小時才被催著寫作業。我帶著他檢視每個時段所做的事,有將近四小時都是娛樂時間,于是我們決定先將某部分時間挪給寫作業,以半小時為單位,再慢慢增加。另外,我也請昌和依重要性及緊急性,規劃出優先要做的事情,“寫作業”必須放在**順位,在老師發下作業后就可以直接詢問同學,避免在*后時段才開始寫。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安排固定的時間,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學習。學習內容可先從簡單、容易做得到的開始,再慢慢進階到復習、預習與閱讀,這樣的習慣務必每天切實執行。 以彈性的方式循序漸進。如果一次就要孩子完成全部的作業,只會引起孩子更大的厭惡感與挫敗感。所以我跟孩子協商今天回家先完成一項作業,從昌和的原始起點開始,在順利完成一項后,再追加新的項目,提升他完成作業的成就感。 擔任督促的陪伴者。當孩子無法自我監督時,就需要一位明確的“督促者”,這是一個陪伴的角色,而非“監督者”,應避免全程緊緊盯著孩子,要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并讓孩子知道當他有需要的時候,我們隨時都在,協助孩子找出正確的答案。 善用同儕的力量。同儕教學是一個很有效果的學習策略,孩子們可以通過同學的說明與示范,學到更多知識。但很多孩子在詢問同學的過程中,都會擔心對方會覺得煩,想拒絕。建議在詢問的時候,可以先觀察同學的表情,評估一下對方是否有不耐煩的感覺,或是直接詢問是否會打擾到對方,并與對方約一個彼此都方便的時間討論。 親師間的系統合作。學習輔導在系統上的合作也是相當重要的,找出昌和的學習困擾后,我也找了班主任與家長一起討論,讓學校及家長能同時協助昌和。班主任可針對昌和的能力,調整教學及評估方式,家長也可通過一些小獎勵來增強昌和的學習動機,如:連續三天上第八節課,就能到喜歡的餐廳吃美食等。 肯定孩子的進步。在一次又一次的會談中去肯定孩子的進步與改變,建立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向經驗及信心。當昌和按時到校,也上了第八節課之后,我問他會不會覺得困難?沒想到孩子的回應竟然是“其實還好”,孩子為自己證實了,自己做出的改變,其實沒有那么難。 再次強調并證明好處。在進行了三次會談后,昌和已經能愉悅地交出作業,也不再被罰寫了,下課時間可以跟同學玩、去社團,孩子說:“老師,原來完成作業之后的好處這么多啊。” 學習輔導一直是學校中常見的輔導之一,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想要變得更好的本能,所以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孩子會故意讓自己的課業落后,很多孩子會選擇放棄學習,是因為有太多的習得無助感,學習情緒低落的背后一定有其原因。學習輔導的重點也不只是針對學校課業而已,如果我們能教孩子更多學 習方法,找出自己的學習策略,就能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也能使孩子在追求自我認同的階段中,獲得較高的自我價值感。 給家長的陪伴叮嚀 利用“5W1H”了解孩子寫作業的習慣。When—什么時間寫作業?Where—在哪里寫作業?Why—為什么要 寫作業?How—作業完成的方式是什么?Who—作業是自己完成的,還是跟同學一起完成的?What—平常的作業內容有哪些?是否還有補習班等其他作業?清楚孩子寫作業的習慣,厘清孩子不喜歡寫作業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讓孩子不再抗拒作業。 找出孩子的“想要”與“不想要”。面對低成就與低動機的孩子,為了使孩子有想改變、改善的動機,必須先找出孩子內心的需求與渴望,當孩子有了想要改變或改善現狀的動機后,再針對有著不同學習困擾的孩子,給予不同的學習輔導介入。 適性化的學習策略。包含建立合適的讀書環境、時間管理與規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彈性的方式循序漸進、擔任督促的陪伴者、善用同儕的力量、親師間的系統合作、肯定孩子的進步、再次強調并證明處。
《擁抱叛逆期》 作者簡介
羅可(專任輔導教師) 她喜歡分享任教中的生活點滴及各種經歷。 她從小因為雀斑感到自卑,長大后卻也因為雀斑成為一位有力量的人。 她喜歡笑,也喜歡哭,享受與人接觸的快樂。 她善于內省、覺察自己的情緒與狀態。 她有點完美主義,但也愛著自己的不完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