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山水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01181073
- 條形碼:9787201181073 ; 978-7-201-1810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水 本書特色
1. 一位兼跨古今中外三大領(lǐng)域的作家、學(xué)者馮至先代表作。
2. 錢理群稱之為馮至“三絕”,并稱“以其藝術(shù)的完美、純凈,特立獨行于四十年代,以至整個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之林。”
3. 《山水》脫去歷史的負擔(dān)和人工的點綴,讓我們得以感受自然的萬古常新。
4. 《山水》中,馮至教會了我們生命的偉岸與卑渺,在宇宙萬物中體味生命的遼闊。
5. 在生命中某些黯淡的時刻,《山水》中閃著微光的風(fēng)景和人物,會帶給我們更多力量。
山水 內(nèi)容簡介
《山水》是馮至散文代表作。本書不是傳統(tǒng)的景物描寫或游記作品。作者用原始的視角觀察自然,那些無名的山水在他的筆下升華為一種 “理想之境”。馮至吸取中國禪宗、道家、里爾克的山水理念及歌德、斯賓諾莎等某些觀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自然觀”和“宇宙觀”。他把視角置于自然山水中的普通人物和動植物,表現(xiàn)人類與自然的關(guān)系,個人與宇宙的關(guān)系,短暫與永恒的關(guān)系!渡剿分械、優(yōu)美、雋永且極富哲思的文字,處處展現(xiàn)著生命的偉岸與卑渺。
山水 目錄
重印《山水》前言………………………………01
C君的來訪…………………………………………001
蒙古的歌…………………………………………008
赤塔以西——一段通信…………………………015
塞納河畔的無名少女……………………………023
兩句詩……………………………………………032
懷愛西卡卜………………………………………036
羅迦諾的鄉(xiāng)村……………………………………046
在贛江上…………………………………………056
一棵老樹…………………………………………063
一個消逝了的山村………………………………072
人的高歌…………………………………………081
山村的墓碣………………………………………092
動物園……………………………………………098
憶平樂……………………………………………110
后記………………………………………………117
山水 節(jié)選
《山水》文摘:山村的墓碣 德國和瑞士交界的一帶是山谷和樹林的世界,那里的居民多半是農(nóng)民。雖然有鐵路,有公路,伸到他們的村莊里來,但是他們的視線還依然被些山嶺所限制,不必提巴黎和柏林,就是他們附近的幾個都市,和他們的距離也好像有幾萬里遠。他們各自保持住自己的服裝,自己的方言,自己的習(xí)俗,自己的建筑方式。山上的松林有時稀疏,有時濃密,走進去,往往是幾天也走不完。林徑上行人稀少,但對面若是走來一個人,沒有不向你點頭致意的,仿佛是熟識的一般。每逢路徑拐彎處,總少不了一塊方方的指路碑,東西南北,指給你一些新鮮而又樸實的地名。有一次我正對著一塊指路碑,躊躇著,不知應(yīng)該往哪里走,在碑旁草叢中又見到另外一塊方石,向前仔細一看,卻是一座墓碣,上邊刻著: 一個過路人,不知為什么,
走到這里就死了。
一切過路人,從這里經(jīng)過,
請給他作個祈禱。 這四行簡陋的詩句非常感動我,當(dāng)時我真希望我是一個基督徒,能夠給這個不知名的死者作一次祈禱。但是我不能。小時候讀過王陽明的《瘞旅文》,為了那死在瘴癘之鄉(xiāng)的主仆起過無窮的想象;這里并非瘴癘之鄉(xiāng),但既然同是過路人,便不自覺地起了無限的同情,覺得這個死者好像是自己的親屬,說得重一些,竟像是所有的行路人生命里的一部分。想到這里,這銘語中的后兩行更語重情長了。
由于這塊墓碣我便發(fā)生了一種從來不曾有過的興趣:走路時總是常常注意路旁,會不會在這寂靜的自然里再發(fā)現(xiàn)這一類的墓碣呢?人們說,事事不可強求,一強求,反倒遇不到了。但有時也有偶然的機會,在你一個愿望因為不能達到而放棄了以后,使你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得獲。我在那些山村和山林里自然沒有再遇到第二座這樣的墓碣,可是在我離開了那里又回到一個繁華的城市時,一天我在一個舊書店里亂翻,不知不覺,有一個二寸長的小冊子落到我的手里了。封面上寫著:“山村的墓碣”。打開一看,正是瑞士許多山村中的墓碣上的銘語,一個鄉(xiāng)村牧師搜集的。
歐洲城市附近的墓園往往是很好的散步場所,那里有鮮花,有短樹,墓碑上有美麗的石刻,人們盡量把死點綴得十分幽靜,但墓銘多半是千篇一律的,無非是“愿你在上帝那里得到永息……”一類的話?墒沁@小冊子里所搜集的則迥然不同了,里邊到處流露出農(nóng)人的樸實與幽默,他們看死的降臨是無法抵制的,因此于無可奈何中也就把死寫得瀟灑而輕松。我很便宜地買到這本小冊子,茶余飯罷,常常讀給朋友們聽,朋友們聽了,沒有一個不詫異地問:“這是真的嗎?”—但是每個銘語下邊都注明采集的地名。我現(xiàn)在還記得幾段,其中有一段這樣寫著: 我生于波登湖畔,
我死于肚子痛。 還有一個小學(xué)教師的: 我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員,
鞭打了一輩子學(xué)童。 如今的人類正在大規(guī)模地死亡。在無數(shù)死者的墳?zāi)骨,有的刻上光榮的詞句,有的被人說是可鄙的死亡,有的無人理會?墒侨鹗康纳街腥耘f保持著昔日的平靜,我想,那里的農(nóng)民們也許還在繼續(xù)著刻他們的別饒風(fēng)趣的墓碣吧。有時我為了許多事,想到死的問題,在想得*嚴重時,很想再翻開那個小冊子讀一讀。但它跟我許多心愛的書籍一樣,塵埋在遠遠的北方的家鄉(xiāng)…… 1943年,寫于昆明。
山水 作者簡介
馮至,原名馮承植,字君培,直隸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現(xiàn)代詩人、學(xué)者、翻譯家。
馮至1930年赴德國留學(xué),先后就讀于柏林大學(xué)、海德堡大學(xué),主攻德國文學(xué),兼修哲學(xué)和藝術(shù)史并獲哲學(xué)博士學(xué)位。回國后歷任同濟大學(xué)、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北京大學(xué)教授,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外國文學(xué)研究所所長。
馮至詩歌風(fēng)格幽婉、沉郁且多具哲思;學(xué)術(shù)風(fēng)格嚴謹、求真。魯迅稱贊他是“中國優(yōu)秀的抒情詩人”。曾獲德國“歌德獎?wù)隆薄案窳中值芪膶W(xué)獎”“大十字”勛章等多個獎項。
主要代表作有:小說《伍子胥》,散文集《山水》,詩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譯作《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海涅詩選》,學(xué)術(shù)專著《杜甫傳》《馮至學(xué)術(shù)論著自選集》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史學(xué)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