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數學太好玩了!:大數學家教孩子這樣解題(全三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24413
- 條形碼:9787569524413 ; 978-7-5695-2441-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學太好玩了!:大數學家教孩子這樣解題(全三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1. “雙減”環境下,孩子如何愛上學數學?“興趣是孩子的老師”。這套影響楊振寧、谷超豪、齊民友等的數學科普讀物,貼近日常生活、說理淺明,以有趣的游戲形式講述數理知識,激發讀者的數學興趣!而且它囊括了大、中、小學各大知識要點,是一套“可以用九年以上的數學讀物”。2. 沒有數學思維?數學題刷再多,成績也上不去。這套書中,有趣的文字搭配清晰的圖表,對典型題目羅列多種解法,引導讀者舉一反三,達到“用一道題通一類題”的目的,潛移默化地幫助讀者建立數形結合、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等數學思維。3. 誰能讓孩子的數學“起死回生”?大數學家劉薰宇。大數學家劉薰宇,畢業于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數理系,后留學法國,于巴黎大學研究數學,回國后任教于暨南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高校。主持、審定并參與編寫了中小學數學教材。其論著影響深遠,備受楊振寧、谷超豪、齊民友、豐子愷等推崇。4.隨書好禮:康奈爾筆記本,幫助孩子高效做筆記!
數學太好玩了!:大數學家教孩子這樣解題(全三冊) 內容簡介
劉薰宇先生的《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這三本書雖然成書較早,但影響深遠。其書中的題目,類型經典、趣味十足、囊括了大、中、小學各大知識要點,過去、現在乃至未來都是各位數學教學者、學習者選擇、使用的典范;詳細的解題步驟搭配清晰明了的圖表,不僅讓讀者看得懂、記得住,更可以了解、掌握圖解法、方程法、參數法以及化歸法等解題方法;模擬教學課堂式文字講述,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趣互動,不僅讓讀者身臨其境集中注意力,更能潛移默化地幫助讀者建立數形結合、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等數學思維。
數學太好玩了!:大數學家教孩子這樣解題(全三冊) 目錄
一、他是這樣開場的
二、怎樣具體地表出數量以及兩個數量間的關系
三、解答如何產生——交差原理
四、就講和差算吧
五、“追趕上前”的話
六、時鐘的兩根針
七、流水行舟
八、年齡的關系
九、多多少少
十、鳥獸同籠問題
十一、分工合作
十二、歸一法的問題
十三、截長補短
十四、還原算
十五、五個指頭四個叉
十六、排方陣
十七、全部通過
十八、七零八落
十九、韓信點兵
二十、話說分數
二十一、三態之一——幾分之幾
二十二、三態之二——求偏
二十三、三態之三——求全
二十四、顯出原形
二十五、從比到比例
二十六、這要算不可能了
二十七、大半不可能的復比例
二十八、物物交換
二十九、按比分配
三十、結束的一課
《數學趣味》
一、數學是什么
二、數學所給予人們的
三、數的啟示
四、從數學問題說到我們的思想
五、恨點不到頭
六、堆羅漢
七、八仙過海
八、棕欖謎
九、韓信點兵
十、王老頭子的湯圓
十一、假如我們有十二根手指
《數學的園地》
一、**步
二、速度
三、函數和變數
四、無限小的變數 —— 誘導函數
五、誘導函數的幾何表示法
六、無限小的量
七、二次誘導函數 —— 加速度
八、局部誘導函數和全部的變化
九、積分學
十、面積的計算
十一、微分方程式
十二、數學究竟是什么
十三、集合論
數學太好玩了!:大數學家教孩子這樣解題(全三冊) 節選
在這一節里,我打算寫些關于數學的總概念的話,不過我躊躇了許久,這些話寫出來究竟好不好?現在雖然寫了,但我并不確定寫出來比不寫好一些。其實呢,關于“數學的園地”這個題目,要動手寫,要這樣寫,就是到了快要完結的現在,我仍然懷疑。 **個疑問是:誰要看這樣的東西?對于對數學感興趣的朋友,自己走到數學的園地里去觀賞,無論怎樣,得到的一定比看完這篇粗枝大葉的文字多。至于對數學沒趣味的朋友,它卻已經煞風景了,不是嗎?假如我寫的是甲男士遇到乙女士,怎樣傾心,怎樣拜倒,怎樣追求,無論結果是好是壞,總可惹得一些人的心癢起來;倘若我寫的是一位英雄的故事,他怎樣熱心救同胞,怎樣忠于主義,怎樣奮斗,無論他成功或失敗,也可以引起一些人的贊賞、羨慕……數學無論如何總是叫人頭痛的東西,誰會喜歡它? 第二個疑問:這樣的寫法,會不會反而給許多人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 關于**個疑問,我不想開口再說什么,只有這第二個疑問,卻好像應該回應一下,這才對得起花費幾個小時來看這篇文字的朋友們! 數學是什么?它究竟是什么? 真要回答這個問題嗎?對不住,你若希望得到的是一個完全合于邏輯的條件的答案,我卻只好敬謝不敏。說句老實話,只要有人回答得上來,我也要五體投地去請教他,而且將他的回答永遠刻在我的肺腑里。那么,這里還能夠說什么呢?我只想寫幾個別人的答案出來,這雖然不能使朋友們滿意,但從它們也可以知道一點兒數學的園地的輪廓吧! 遠在亞里士多德以前的一個回答,也是所有的回答當中*通俗的一個,它是這樣說的:“數學是計量的科學。” 朋友,這個回答你能夠滿足嗎?什么叫作量?怎樣去計算它?假如我們說,測量和統計都是計量的科學,這大概不會有什么毛病吧!雖然,它們的*后目的并不是只要求出一個量的關系來,但就它們的手段說,對于量的計算比較直接些。因此,到了孔德就將它改變了一下:“數學是間接計量的科學。” 他要這樣加以改變,并不是為了擔心和測量、統計這些相混。實在是有許多量是無法直接測定或計算的,比如天空中閃動的星星的距離和大小,比如原子的距離和大小,一個大得不堪,一個小得可憐,我們這些笨腳笨手的人,是沒法直接去測量它們的。 這個回答雖已進步了一點兒,它就能令我們滿意嗎?量是什么東西,這還是要解釋的。先不去管它,我們姑且照常識的說法,給量一個定義。不過,就是這樣,到了近代,數學的園地里增加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建筑,它也不能包括進去了。在那廣闊的園地里面,有些新的亭樓、樹立著的匾額,什么群論咧,投影幾何咧,數論咧,邏輯的代數咧……這些都和量絕緣。 孔德的回答出了漏洞,于是又有許多人來加以修正,這要一個個地列舉出來,當然不可能,隨便舉一個,即如皮爾士:“數學是引出必要的結論的科學。” 他的這個回答,自然包括得寬廣了些,但是也還有問題,所謂“必要的結論”是一個什么玩意兒呢?這五個字這樣排在一起,它的意思就非加以解釋不可了。然而他究竟怎樣解釋法,照他的解釋能不 能說明數學究竟是什么,這誰也不知道。 還有,從前數學的園地里面,都只是盡量地在各個院落中增加建筑、培植花木,即或另辟院落,也是向著前面開闊的地方去動手。近來卻有些工匠異想天開地在后面背陰的地方要開辟出一條大道通到相鄰的邏輯的園地去。他們努力的結果,自然已有相當的成績,但把一座數學的園地弄得五花八門,要解釋它就更困難了。*終,對于我們所期待的問題的回答,回答得越多,越“糊涂”。羅素更巧妙,簡直像開玩笑一樣,他說:“Mathematics is the subject in which we never know what we are talking about nor whether what we are saying is true.” 我不翻譯這句話了,假如你真要我翻譯,那我想這樣譯:“有人來問我,連我也不知。”你應該知道這兩句話的來歷吧! 數學究竟是什么?我想要列舉出來的回答,只有這樣多。不是越說越惝恍,越說越不像樣了嗎?是的!雖不能簡單地說明它,也就說明了它的一大半了!研究科學的人*喜歡給他所研究的東西下一個定義,所以冠冕堂皇的科學書,翻開**頁**行就是定義,而且這些定義也差不多有一定的形式,用中國話說便是“某某者研究”什么什么“的科學”。若要寫個“洋文調”,那便是“X is the science which Y”。這一來,無論哪個人花了幾毛錢或幾塊錢將那本書買到手,翻開一看非常高興,用不了五分鐘,便可將書放到箱子里去,說起那一門的東西,自己也就可以回答出它講的是什么。 然而,這簡直和賣膏藥的廣告沒什么區別。你只要把那本書讀完,你就可以看出來,**頁**行的定義簡直是前幾年限制兌現的中交票。若是你多跑些地方,你還可以知道有些中、交兩行的分行也拒絕收用那鈔票。 朋友!這不是什么毛病,你不要失望!假如有一門科學,已經可以給它下一個懸之國門不能增損一字的定義,也就算完事了。這正和一個人可以被別人替他寫享年幾十幾歲一般,即使就是享年一百二十歲,他總歸已經躺在棺材里了。每天還能吃飯、睡覺的人,不能說他享年若干歲。每時每刻進步不止的科學,也沒有人能說明它究竟是什么東西!越是身心健全的人,越難推定他的命運;越是發展旺盛的科學,越難有確定的定義。 不過,我們將這正面丟開暫且不談,掉轉方向探究,數學的性質好像有一點是非常特別的,就是喜歡用符號。有 0,1,2……9 十個符號,以及“+”“- ”“×”“÷”“=”五個符號,便能記通常的數。計算它們,僅僅用加、減、乘、除,計算不方便。我們又畫一條線來隔開兩個數,說一個是分母,一個是分子,這一來就有了分數的計算。接連下去,在運算方面我們又有了比例的符號,在記數方面我們又有了方指數和根指數。關于數的記法,這還只是就算術說。到了代數,你知道的符號就更多了。到了微積分,其實也不過多幾個符號而已。 數學之所以叫人頭痛,大概就是這些符號在作怪。你把它看得活動,那它真活動,x 在這個方程式代表的是人的年齡,在那個方程式就會代表烏龜的腦袋。你要把它看得呆,那它真夠呆,對著它看三天三夜,x 還只是 x。你解不出那方程式,它不會來幫你的忙,也許還在暗中笑你蠢。 所謂數學家,依我說,就是一些能夠支使符號的人物。他們寫在數學書上的東西,說高深,自然是高深,真有些是不容易懂的,但假如不許他們用符號,他們就只好一籌莫展了! 所以數學這個東西,真要說得透徹些,離開了符號,簡直沒有辦法說清楚。你初學代數的時候,總有些日子,對于 a,b,c,x,y,z是想不通的,覺得它們和你用慣的 1,2,3,4……有些區別。自然, 說它們完全一樣,是有點兒靠不住的,你去買白菜,說要 x 斤,別人只好鼓起兩只眼睛瞪著你。但你用慣了,做起題來,也就不會感到它們有什么差別了。 數學就是這么一回事,這篇文章里盡量避去符號的運用,只是為了向那些不喜歡或是看不慣符號的朋友說一些數學的概念,所以有些非用符號不可的東西,只好不說了! 朋友!你若高興,想在數學的園地里玩耍的話,請你多多練習使用符號的能力。你見到一個人直立著,兩手向左右平伸,不要聯想到那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你就想象他的兩臂恰好是水平線,他的身體恰好是垂直線。假如碰巧有一只蒼蠅從他的耳邊斜飛到他的手上,那更好,你就想象它是在那里運動的一點,它飛過的路線,便是一條曲線。這條曲線表示一個函數,可以求它的誘導函數,又可以求這誘導函數的誘導函數,這就是蒼蠅飛行的速度和加速度了!
數學太好玩了!:大數學家教孩子這樣解題(全三冊) 作者簡介
劉薰宇,現代知名數學家、教育家,中國數學科普著作的拓荒者。畢業于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數理系,后留學法國,于巴黎大學研究數學,回國后任教于暨南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高校。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主持、審定并參與編寫了中小學數學教材。其編寫的讀本切入的視角獨特,用有趣的游戲形式講述晦澀的數理知識,潛移默化之中幫助讀者建立數學思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