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天理良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39072
- 條形碼:9787517139072 ; 978-7-5171-390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理良心 本書特色
一部渝東南古鎮(zhèn)五十年變遷的雄奇篇章; 一軸中國西南鄉(xiāng)村五光十色的民俗長卷。 50年風雨滄桑,湮沒不了那么多動人的故事; 50年悠悠歲月,帶不走那一串串閃光的名字。
天理良心 內(nèi)容簡介
小說講述了20世紀上半葉渝東南古鎮(zhèn)濯河壩李、龔、汪、余、徐、樊等六大家族興衰沉浮的鮮活故事,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古鎮(zhèn)精英形象。他們以“天理良心”為座右銘,在國難當頭的日子里各展風流,演繹蕩氣回腸的悲歌與傳奇。他們的家國情懷、道德觀念、奮斗與追求,閃爍著詩意和理想的光輝,同時藝術地再現(xiàn)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黔江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和璀璨奪目的人文景觀。作品謳歌英雄,燭照民族精神坐標,弘揚儒釋道思想精華,塵封大半個世紀的古鎮(zhèn)民謠“李家的面子、龔家的桿子、汪家的票子、余家的鋪子、徐家的刀子、樊家的錠子”由是穿越時空,浴火重生。
天理良心 目錄
**章 龍舟競渡阿蓬江………………………………………… 1
第二章 璧臣大辦月子酒………………………………………… 9
第三章 道德碑前論大道………………………………………… 16
第四章 詹氏銀號印錢票………………………………………… 25
第五章 義學講堂喜開張………………………………………… 32
第六章 天理良心天地寬………………………………………… 45
第七章 明禮發(fā)跡修華堂………………………………………… 51
第八章 初出茅廬顯本色………………………………………… 62
第九章 救死扶傷八賢堂………………………………………… 72
第十章 袍哥時興濯河壩………………………………………… 82
第十一章 心心相印結良緣……………………………………… 89
第十二章 群賢聚會吟花詩……………………………………… 98
第十三章 心存善良子孫旺…………………………………… 106
第十四章 情天恨海淚難干…………………………………… 113
第十五章 樂善好施功德滿…………………………………… 121
第十六章 雨虹創(chuàng)辦女學堂…………………………………… 131
第十七章 德思創(chuàng)辦新學堂…………………………………… 138
第十八章 棄筆從戎闖世界…………………………………… 146
第十九章 劍走偏鋒發(fā)橫財…………………………………… 154
第二十章 天棒捉肥掀波浪…………………………………… 163
第二十一章 魂牽夢縈盼郎歸………………………………… 170
第二十二章 榮歸故里招新兵………………………………… 184
第二十三章 血淚浸染馬燈田………………………………… 191
第二十四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 201
第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誅天棒………………………………… 207
第二十六章 黃昏槍聲驚魂夢………………………………… 216
第二十七章 斗智斗勇顯神通………………………………… 227
第二十八章 巧施妙計除惡魔………………………………… 239
第二十九章 黃泥渡口魚水情………………………………… 253
第三十章 汪家發(fā)行找補券…………………………………… 260
第三十一章 將軍回鄉(xiāng)安妻小………………………………… 266
第三十二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 275
第三十三章 名將駐軍濯河壩………………………………… 284
第三十四章 赤子丹心鑄軍魂………………………………… 296
第三十五章 壯士從軍走四方………………………………… 304
第三十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313
第三十七章 一江春水向西流………………………………… 323
天理良心 節(jié)選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既是端午節(jié),也是濯河壩的女兒節(jié)。 這一天,家家戶戶給女孩子換上新衣裳,頭上插石榴花,手巧的娘還用花紅綾線結成櫻桃、桑葚、角黍等形狀的香囊,佩戴在女兒身上。出嫁的女兒由兄弟們提前接回娘家,定親的姑娘也羞答答地被未婚夫婿接到婆家添喜慶,濯河壩一下子熱鬧起來。 花枝招展的姑娘們成群結隊來到郊外踏青,盡情地張揚如歌的青春、如詩的年華。孩童們?nèi)鰵g兒地“打端陽錘”,幼稚小兒哪怕撕破衣裳、臉上掛彩,爹娘也不會教訓他們的頑皮,因為女人們都在忙著包粽子,掛艾草與菖蒲,男人們則忙著賽龍船。 濯河壩的阿蓬江排滿了預備競賽的龍舟。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的濯河壩,雨季來得特別早,山花開艷的時候, 壩前的阿蓬江水漲了一次又一次,一刻不停地向西奔流,不知流過了多少歲月, 蕩漾了幾多繁星。 阿蓬江是黔江的母親河,發(fā)源于湖北利川茅壩鎮(zhèn)的青巖山。這座山中有神奇的暗流,從九個泉孔里汩汩而出,故此段河流名曰 阿蓬江是黔江的母親河,發(fā)源于湖北利川茅壩鎮(zhèn)的青巖山。這座山中有神奇的暗流,從九個泉孔里汩汩而出,故此段河流名曰“青巖河”,是阿蓬江的主源頭。青巖河日夜奔流,一路上吞兩溝十七汊,納二十三條溪流,或疾或緩,或闊或窄,于崇山峻嶺間左沖右突、千回百轉,進入湖北咸豐縣境內(nèi)時,名叫唐崖河。唐崖河蜿蜒進入黔江境內(nèi),人們賦予它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 阿蓬江。 “阿蓬”是土家語,意為雄奇、秀美。河流經(jīng)黔江的縣壩、馮家壩之后到達濯河壩,碧綠的蒲花河匯入其中,使江面更顯寬闊,江水更加浩蕩。江水一路歡歌奔騰,出神龜峽,奔大河口,在酉陽縣龔灘鎮(zhèn)匯烏江并入長江,全長二百四十九公里,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幾條自東向西的倒流河之一。 濯河壩位于黔江東南,背靠巍峨雄奇的五佛嶺,面朝峰巒疊嶂的楊柳山,壩前碼頭邊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水運十分發(fā)達。 濯河壩得名于《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睘橥良易、苗族、漢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一塊風水寶地。壩上的土木建筑、石板街道歷經(jīng)一千多年的洗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商賈、建筑、民俗等特色文化。從清代后期起,這里就成為渝東南驛道、商道、鹽道的必經(jīng)之路,往來的客商絡繹不絕。 壩上住著以李、龔、汪、余、徐、樊等為首的大姓家族,他們遵循天理良心,以忠孝為本、誠信為魂,世代和睦相處。在清末至民國時期,當?shù)亓鱾髦袄罴业拿孀印薄褒徏业臈U子”“汪家的票子”“余家的鋪子”“徐家的刀子” “樊家的錠子”的民謠。 壩上人崇尚文化,敬畏神靈,歷代累積建起了萬天宮、禹王宮、萬壽宮等道觀廟宇,有“九宮十八廟”。當?shù)厝艘詾楹,遠近客商常會聚于此做生意,或到“九宮”聚會,或到寺廟燒香拜佛,或到滄浪橋上觀看江上往來的船只,或到戲樓去看“半臺鑼鼓半臺戲”的后河戲,或到戲樓前的青石板壩子跟當?shù)厝颂良覕[手舞。
天理良心 作者簡介
鐘天瓏,筆名笑崇鐘,土家族,中國作家協(xié)會、散文學會、詩歌學會會員,重慶市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散文學會副會長,黔江區(qū)作協(xié)主席。已出版詩集《愛河之洲》《無言的愛》,詩文集《夢之光環(huán)》,散文集《永遠的完美》《滄桑的星辰》,主創(chuàng)了電視文學劇本《黔江妹子》、歌詞《畢茲卡的故鄉(xiāng)》,主編出版了文藝專著近10部!肚米印帆@四川省優(yōu)秀電視文學劇本二等獎,散文《夢的光環(huán)》獲四川省“我與電影”征文二等獎,《畢茲卡的故鄉(xiāng)》獲重慶市廣播電視原創(chuàng)歌曲二等獎,散文《水韻》獲水利部征文二等獎,文化散文《永遠的完美》獲第七屆冰心散文獎,詩集《無言的愛》獲首屆土家族文學獎,文化散文集《滄桑的星辰》獲第八屆重慶文學獎少數(shù)民族文學獎。有作品被翻譯成英文。
- >
經(jīng)典常談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