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當代散文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966768
- 條形碼:9787533966768 ; 978-7-5339-6676-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當代散文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本書特色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為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冰心文學獎獲得者遲子建散文經典。由作家遲子建親自選編、審定。來自極北寒冷中的溫情文字,明亮晶瑩、豐厚典雅,展現極地的風情之美,溫暖的傷懷之美,詩畫的意境之美。完整收錄遲子建三十余年所寫的各類創作談與書評,全面呈現遲子建的文學創作之旅。 “真正的溫暖,是從蒼涼和苦難中生成的!能在浮華的人世間,拾取這一脈溫暖,讓我覺得生命 還是燦爛的。”——遲子建
中國當代散文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內容簡介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是著名女作家遲子建的散文作品集,由“原來姹紫嫣紅開遍”“斯人獨憔悴”“是誰扼殺了哀愁”和“假如魚也生有翅膀”四輯構成。**輯收入極北天氣、時光流逝、童年記憶相關散文;第二輯收入讀書、文字、文學、藝術、創作相關散文;第三輯收入帶有反思或者批評性質的散雜文;第四輯收入人生感悟、生命遐思類散雜文,足球評論相關散文。
中國當代散文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目錄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 / 003
誰說春色不憂傷 / 006
泥濘 / 011
一間自己的屋子 / 014
雪天音樂 / 019
木器時代 / 027
為愛而告別 / 031
紅綠燈下 / 036
歲月留痕 / 040
房屋雜談 / 043
寒冷也是一種溫暖 / 047
時間怎樣地行走 / 052
晚風中眺望彼岸 / 056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 065
斯人獨憔悴
寧靜的輝煌 / 075
保護文字 / 078
斯人獨憔悴 / 081
昨日花束紛紛 / 087
賜筆的“上帝” / 092
“蘑菇人”及其他 / 095
消逝的時光 / 098
未來的岸 / 102
羞澀的夜談 / 105
必要的喪失 / 113
請接受殘酷 / 117
是誰為“名利”制造了溫床 / 121
誰飲天河之水 / 124
是誰扼殺了哀愁
花季的乞討 / 131
罌粟的報復 / 134
死亡的氣息 / 137
閑話出租車 / 141
祭奠魚群 / 145
奸商橫于世 / 150
童子廟的倒坍 / 153
哀蝶 / 158
迷惘 / 162
鞭笞與踐踏 / 168
我們到哪里去散步 / 174
是誰扼殺了哀愁 / 178
誰為這個世界送葬 / 182
睡眠與勞動 / 186
假如魚也生有翅膀
與自己相遇 / 193
桃李不言 / 199
我的女性觀 / 203
嫁給什么樣的男人 / 205
怦然心動的瞬間 / 209
中國足球:區域內的順風球 / 213
雞冠花為誰盛開 / 216
呼喚舊時代 / 221
足球不可演繹 / 225
時尚與匱乏 / 230
論謙卑 / 237
一只驚天動地的蟲子 / 242
假如魚也生有翅膀 / 246
罵聲中的浪漫 / 249
中國當代散文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節選
誰說春色不憂傷 在我的故鄉,十月便入冬了。雪花是冬季的徽標,它一旦鑲嵌在大地上,意味其強悍的統治開始了。雖說年分四季,但由于南北不同和季節差異,四季的長度是不相等的,有的春短,有的秋長。而我們那兒,*長的季節是冬天。它裹挾著寒風,一吹就是半年,把人吹得臉頰通紅,口唇干裂,人們在呼號的風中得大聲說話,不然對方聽不清。東北人的大嗓門,就是寒風吹打的吧。你走在戶外,男人的髭須和女人的劉海,都被它染白了,所以北國人在冬天,更接近童話世界的人,他們中誰沒扮過白須神翁和白毛仙姑呢。 被寒流折磨久了、被爐火烤得力氣弱了、被冬日單一蔬菜弄得食欲寡淡的人,誰不盼著春天呢?春天的到來是*鋪張的,它的前奏和序幕拉得很長。三月中旬吧,就有它隱約的氣息了。連續幾個晴天后,正午時屋檐會傳來滴答滴答的水聲,那是春天的**聲呼吸,屋頂的積雪開始融化了。人們看見活生生的水滴,眼里泛著喜悅的光影。但別高興得太早,春天伸了一下舌頭,扮個鬼臉,就不見了。寒流的長鞭子又甩了出來,鞭打得人還不能脫下冬衣。人們眼巴巴地看著屋檐滴水時凝結的冰溜兒,就像望著脆弱的琴弦,不敢把動人的旋律彈奏。到了四月初,屋頂的積雪全然融化了,家家的白屋頂露出了本色,紅瓦的現出熱烈的紅色,青瓦的現出深沉的鋼青色,這時春天的腳步真的近了。雪花隱遁,天空由灰白變成淡藍,太陽蒼白的面龐有了暖色,河岸柳樹泛紅,林中向陽山坡的達子香花,羞答答地打骨朵了,人們飼養的家禽,開始在冬窩里頻頻伸展翅膀,想啄春天的**口濕泥,做自己的口紅,這時的春天怎么說呢,是到了婚日的盛裝的新娘,呼之欲出了! 春天就是一個寶石庫,那里綠翡翠*多。地上的草,林中的樹,園田的菜圃,呈現著一派嬌嫩的綠;山間原野的花兒,姹紫嫣紅,爭奇斗艷,藍的如寶石,紅的如瑪瑙,白的如珍珠,金黃的如琥珀。這時窗縫的封條撕下來了,門上用于抵御寒風的棉氈也取下來了,人們換下棉衣棉褲,家禽們又可以尋覓園田肥美的蟲子,作為它們的小點心了!到了五月,春天波濤洶涌地來了,所有的生命都蕩漾在它明媚的波濤里! 但這樣的春色,也許過于尋常,并沒有烙印在我心靈深處。我對*美春色的記憶,居然與傷痛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有兩個年份的春光,分別因身體和心靈的傷痛,而化為了化石,嵌在我骨頭縫里,無法忘懷。 我在大興安嶺師專讀二年級時,也就是三十四年前,春末時分,我突患牙痛。先是一顆牙起義,疼了起來,跟著它周邊的牙呼應它。半口牙痛起來的感覺,你甚至想當自己的劊子手,砍下頭顱。我還記得童年時一個殺豬的因為牙痛,要喝農藥,他老婆喊鄰人阻止丈夫愚蠢行為的情景。有過牙痛經歷的人都知道,那種痛錐心刺骨,尤其是夜深它擾得你不能安眠時。記得我被牙痛連續折磨了兩晝夜,一天凌晨,天還沒亮,我實在忍耐不住,一個人悄悄穿衣起來,出了集體宿舍,走向校園西側的原野。那天有霧,我張開嘴,希望霧氣能像止痛散,發揮點作用。當我步出宿舍區,接近原野的時候,發現了一團黑乎乎的東西。走近一看,是臺用于耕地的拖拉機!我想起白天時,曾望見它在原野上工作。拖拉機駕駛室的門,居然一拉就開了。我像發現了一個古堡,興奮地跳上駕駛室。完全不懂駕駛技術的我,試圖開動它。好像拖拉機的履帶一轉,我的病痛就會被碾碎似的。我不知哪里是油門剎車,雙腳亂踏,手撫在方向盤上,振振有詞地喊著前進前進,可拖拉機紋絲不動。但這絲毫沒有減淡我的熱情,我像對付一匹野馬似的,執意要馴服它,一直和它戰斗,直到霧氣野鬼似的在日出中魂飛魄散,我才大汗淋漓地休戰。太陽從背后升起來,照亮了我面前的原野。它的綠是那么的鮮潤,就像一塊剛壓好的豆腐,只不過這是塊巨大的翡翠豆腐!這片觸目驚心的綠震撼了我,我跳下拖拉機。牙痛就在我奔向原野的時刻,突然止息了。病牙撤兵,整個身心都獲得了解放。我感恩地看著春天的原野,想著它蟄伏一冬,沖出牢籠后出落得如此動人,可我從未細心打量過它,辜負如此春色,實在不該。 另一片記憶中的至美春色,是與二〇〇二年聯系在一起的。那年五月三日,愛人在歸鄉途中車禍罹難,我趕回故鄉奔喪。料理完喪事,回到塔河,正是新綠滿枝的時候。姐姐見我很少出門,有一天領著孩子,拉著我去堤壩走走。太陽已經很暖了,可走在土路上,我卻覺得脊背發涼。堤壩是我和愛人常去的地方,我們曾在河邊打水漂,采野花,看兩岸的山影、莊稼和牛羊。我走下堤壩,看到幾棵嫩綠的柳蒿芽,隨手采了,那是我和愛人喜歡吃的野菜,把它用開水焯了,蘸醬吃鮮美無比。我采了柳蒿芽,又看見了野花,白的,粉紅的,淡藍的,星星似的眨眼。我沒有采花,因為以往采回的野花,會放到床頭桌上,照亮兩個人的夢境。想著愛人與這樣的春色永別了,想著再無人為我采擷這大好春色,伴我入夢,我忍不住落淚了。“萬木皆春色,唯我枝頭淚”,這是我為《白雪烏鴉》里喪夫的女主人公寫的一句內心獨白,它其實也是我的內心獨白。那天我怕姐姐看見我的淚,便朝茂密的柳樹叢走去。淚眼中的春色飛旋起來,像一朵一朵的云,在人間與天堂之間綻放,那么迷離,那么凄美!四野寂靜,我聽見了自己的心跳聲。我想一顆依然能感受春光的心,無論怎樣悲傷,都不會使她的軀殼成為朽掉的木。愛情的春光抽身離去,讓我成為無人點燃的殘燭,可生命的春光,依然閃爍! 我*愛的詞人辛棄疾,曾寫過“春風不染白髭須”的名句。是啊,春風染綠了山,染紅了花,染藍了天,染白了云,可它不能把我們的白須白發染黑,不能讓歲月之河倒流。但春風能染紅唇,能讓它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吐露心語,在夜深時隔著時空,輕喚你曾愛過的人,問一聲你還好吧? ……
中國當代散文集: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作者簡介
遲子建,1964年元宵節出生于漠河。1984年畢業于大興安嶺師范學校。1987年入北京師范大學與魯迅文學院聯辦的研究生班學習,1990年畢業后到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工作至今。1983年開始寫作,已發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六百余萬字,出版有八十余部單行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偽滿洲國》《越過云層的晴朗》《額爾古納河右岸》《白雪烏鴉》《群山之巔》,小說集《北極村童話》《白雪的墓園》《向著白夜旅行》《逝川》《清水洗塵》《霧月牛欄》《踏著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遲子建長篇小說系列》六卷、《遲子建文集》四卷、《遲子建中篇小說集》五卷、《遲子建短篇小說集》四卷以及三卷本的《遲子建作品精華》。作品有英、法、日、意、韓、荷蘭文等海外譯本。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