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的選擇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01501
- 條形碼:9787300301501 ; 978-7-300-30150-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的選擇 本書特色
中國的崛起,美國的衰落,是當今世界大勢。 作為世界大和第二大經濟體,在合作博弈中必然有所沖撞,而這種沖撞,再加上大變局下的各種不確定性,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沖擊,共同對全球產業鏈進行了重構。 中國作為大國,其發展模式可以說走出了錢納里式的新模式。看似有跡可循,實則摸著石頭過河。在新時代,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過程中,中國到底該如何定位,如何選擇,哪些要放,哪些要守,哪些要占? 本書以學者的視野,提出了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政策建言,而嚴謹的論證,讓我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一條主線、三條輔線,產業競爭的二元悖論,都讓我們眼前一亮。 本書提出了國家產業鏈的二元悖論:一國在某個產業鏈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影響力,以及該國對這個產業鏈的完全自主可控、不依賴于對外國的進口,這兩個方面難以同時兼得。當前,由于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形勢的變化,有必要對中國產業體系的現狀進行國家層面的評估、確認薄弱環節,從產業和產品多個層面進行調整,實現經濟效率和產業體系安全之間的平衡。 ——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余永定 針對當前全球產業鏈面臨的變革,徐奇淵、東艷同志的團隊從四個方面解答了全球產業鏈的重大命題。它們分別是:沖擊全球供應鏈的主要因素;在沖擊下各國產業鏈的脆弱性及面臨斷供危機時的承受力;中美貿易摩擦下兩國產業鏈受到的影響;未來我國在全球產業鏈的位置以及在價值鏈重構中占據優勢高地的舉措。 ——CF40學術顧問、復旦大學特聘授 黃奇帆
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的選擇 內容簡介
在優選產業鏈重構的過程中,我國正面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中間國家搖擺、內有轉型之困等等挑戰。同時,優選力量對比呈現東升西降、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凸顯、產業升級勢頭正盛、我國在優選產業鏈當中的樞紐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在此背景下,我國如何揚長避短,在優選產業鏈重構當中重塑競爭力、開辟新的發展空間?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將中美沖突作為分析主線,同時將疫情沖擊、綠色低碳、數字時代作為三條輔線。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在理論上提煉出關于安全與效率的國家產業鏈悖論,并進行一系列具有現實意義的政策實踐探討。
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的選擇 目錄
**篇 全球產業鏈重塑的時代背景
一條主線:中美貿易沖突。三條輔線:疫情沖擊、數字化、低碳化
第1章 數字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貿易沖突具有特殊的復雜性
第2章 疫情前的全球產業鏈重塑:中美沖突、技術和成本視角
第3章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沖擊
第4章 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產業鏈重構的四個趨勢
第二篇 中國和全球產業鏈的基本盤
二元悖論: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和完全自主可控,兩者難以兼得
第5章 各國產業鏈影響力和中國產業鏈脆弱性:產品層面分析
第6章 十個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產業鏈脆弱性評估
第7章 中國產業鏈對外依賴程度評估:行業層面的測算
第8章 中美產業鏈脆弱性比較:經濟、政治和斷供能力的視角
第9章 準確認識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
第三篇 中美在全球產業鏈上的沖突與對抗
加征關稅及其排除措施、貿易規則、技術管制、科技“脫鉤”
第10章 美國加征關稅排除機制對中國產業鏈的影響
第11章 拜登的世界經濟觀與美國對華經貿政策
第12章 提高中美雙邊加征關稅排除率,推動雙邊關稅實質性下降
第13章 數字化時代特朗普政府對華科技競爭的認知和手段
第14章 拜登政府科技遏制特點與中美科技競爭的新趨勢
第15章 制裁華為:美國供應商的損失及其行業擴散效應
第16章 中美貿易沖突對中國國際科技合作格局的影響
第四篇 中國在未來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產業鏈外移、區域重組,還是向中西部地區內遷
第17章 越南是否會替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第18章 制造業外移:經驗、挑戰及政策建議
第19章 疫情沖擊、中美貿易沖突對亞太價值鏈重構的挑戰
第20章 從歐洲的疫情沖擊看東亞汽車產業鏈合作之可能
第21章 應對存量產業鏈外移,推動中西部地區參與“雙循環”
第22章 中國穩外資增量面臨的四大挑戰及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
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的選擇 節選
后記2020年6月,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立項了“全球產業鏈重構與中國應對”的課題研究。這項研究,實際上是我們團隊在2018年9月到2020年2月期間于浦山基金會立項的研究課題“直面中美貿易沖突”的進一步延續。因此,本書實際上也是“直面中美貿易沖突”的姊妹篇。和之前的研究一樣,我們的研究團隊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其中,并在研究過程中更加互相了解。
在翻閱本書的時候,讀者會發現本書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理論研究與政策研究融合,二是跨學科研究的融合。尤其是后者的角度,全球產業鏈重構的研究特別需要跨學科的視角。因此我們的研究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包括國際關系、國際貿易、科技創新、金融學、國際投資、國家安全等。具體地,本書的分工情況如下:總報告由徐奇淵、東艷執筆完成;**篇的第1章由徐奇淵、趙海、郎平合作完成,第2章由崔曉敏、馬盈盈合作完成,第3、4章由馬盈盈、崔曉敏、徐奇淵合作完成;第二篇的第5章由崔曉敏、熊婉婷、楊盼盼、徐奇淵合作完成,第6章由崔曉敏完成,第7章由姚曦、徐奇淵、張子旭合作完成,第8章由蘇慶義完成,第9章由董維佳、姚曦合作完成;第三篇的第10章由姚曦、趙海、徐奇淵合作完成,第11章由趙海完成,第12章由徐奇淵、姚曦、趙海合作完成,第13章由郎平完成,第14章由姚曦、郎平合作完成,第15章由陳思翀、梁倚天合作完成,第16章由董維佳、姚曦合作完成。第四篇的第17章由楊盼盼、徐奇淵、張子旭合作完成,第18章由潘圓圓完成,第19章由東艷、馬盈盈合作完成,第20章由崔曉敏、徐奇淵合作完成,第21、22章由侯蕾、徐奇淵合作完成。此外,徐奇淵、東艷作為本項研究的聯合主持人,還承擔了課題的立項申請、研究設計、研討活動的組織、成果發布、中期和結項答辯、*終成果的統稿、書稿的校對等。
從本書的分工當中可以看到,這是一項比較大的研究工程,凝聚了研究團隊每一位同事的貢獻。繼《直面中美貿易沖突》之后,本書也是我們在中美經貿關系領域的第二個階段性成果。在此,我們要感謝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的資助,基金會資助的管理方式*大化地便利了科研工作,并且注重實效,為課題成果的改進提升、宣傳推廣提供了特別重要的支持。同時,還要感謝我們所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我們研究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覆蓋足夠多的學科領域,并在此基礎上整合資源來研究中美經貿問題的研究平臺。*后,還要感謝所有對這項研究給予了關注和支持的師友們,我們會繼續努力。
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的選擇 作者簡介
徐奇淵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研究領域為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中美經貿問題。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浦山世界經濟學優秀論文獎”。兩次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獲評2016—2020年度中國社科院科研崗位先進個人。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信息獎特等獎一次、一等獎三次。東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貿易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社部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擇優基金、教育部留學回國科研啟動基金等多項課題,擔任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項目首席研究員,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對策信息特等獎、“浦山世界經濟學優秀論文獎”等。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