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靈魂之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8138
- 條形碼:9787521218138 ; 978-7-5212-181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靈魂之歌 本書特色
回眸經年,蒼穹萬里,汲古潤今勤拾韻,一往情深。 晚暮俠骨,百年內外,青山不老喜吟風,丹心一寸。 由紀實散文、生態散文、知識散文結集而成的《靈魂之歌》,以鑄造真善美靈魂、弘揚愛國主義和保護自然生態為主旋律,著力描繪塑造不同時代富有新意的人物畫、生物畫和風物畫。
靈魂之歌 內容簡介
《靈魂之歌》收錄了作者創作的散文作品一百四十多篇,分為生命體驗、人物素描、史海鉤沉、藝洋拾貝、風物名勝、生物世界、科苑揭秘七部分,將四十多年的散文創作成果集中呈現。作者潛心創作的綠色生態散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抒發思想情懷、弘揚清風正氣,融思想性和文學性于一爐,具有積極的價值。 《靈魂之歌》以鑄造真善美靈魂、弘揚愛國主義和保護自然生態為主旋律,歌頌豐沛淳厚蘊含深邃的史與事,稱道人物狀物感人至深的愛與情,贊揚特色生物貢獻人類的功與益。
靈魂之歌 目錄
001 // 引子??鮮活的生命靈魂
生命體驗
003 // 大漠風韻大海情
011 // 烽火中問世的《沁園春·雪》
018 // 常書鴻精神永生
043 // 石磊探索盧浮宮曠世名畫《蒙娜麗莎》
070 // 鳳凰涅槃中華魂
076 // 一篇散文引發的故事
084 // 訪談省長的追憶與沉思
089 // 一代宗師費老的精神和愛情
099 // 紅星照耀中國,也照耀著世界
112 // 清明黃帝頌
123 // “青蒿素之母”禮贊
132 // 感悟沙漠生態的靈魂
144 // “一代女神”王丹鳳
150 // 在那遙遠的地方誕生了“西部歌王”
155 // 邂逅薩娜的感動、追憶與遐思
人物素描
167 // 走近劉文西
172 // “奔跑中的藝術家”劉人島
180 // 科教戰線一顆明亮的星辰
186 // 為中國自由基化學填補空白的院士
191 // 為“向稿紙上噴血”的作家志哀
193 // 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嚴專家”
197 // 農科天地生長出的篆書家
200 // 塑造反貪局長電影形象的反貪局長
209 // 呂福海播福河西走廊
213 // 豐碩成果造就的獸醫藥物學家
217 // 黽勉創新別開一格的書法家張俊煥
221 // 工作在母親河懷抱里的人
224 // 攻克大骨節病的科研拓荒牛
227 // 肅北草原上的雄鷹
230 // 千淘萬漉始得金
史海鉤沉
237 // 省委書記救助貧窮少年的時代意義
240 // 在杜甫草堂談說天府之國
247 // 圣人孔子,中華民族的精神之光
256 // 武漢抗疫波濤中別樣唯美的浪花
261 // 簡說心學:是金子總會發光
263 // 西漢木鳩王杖留下的古代文明
265 // 控訴“街道風”制造者的美國法案
268 // 西部“兩!钡钠鹪磁c變遷
藝洋拾貝
277 // 他把黨章書法長卷獻給黨的百年華誕
281 // 蘇軾的《豬肉頌》與中國詩歌廣告
286 // 《西門與佩羅》的人性之魂
289 // 莫高窟古代醫學壁畫一瞥
291 // 同沙鄉少年交流邊塞詩《涼州詞》
296 // 穿越千百年的兒歌變遷
299 // 觀賞非物質文化遺產攻鼓子
302 // 曹清水墨彩山水畫鑒賞
304 // 太平鼓舞轟動北京亞運會
306 // 喜閱百歲母子三相逢視頻有感
風物名勝
311 // 祁連山感懷
315 // 稀有動物滇金絲猴
318 // 一枝紅杏出墻來
320 // 身懷四寶樹中驕
322 // 傾倒人間百萬家
328 // 走向國人餐桌的“唐洋芋”
331 // 洮硯來自大河深澗
333 // 葡萄美酒夜光杯
335 // 雞蛋·愛情·婚姻
337 // 草原奇葩“仙人環”
340 // 天水雕漆名播天下
342 // 中國玫瑰**鄉
345 // 瀚海綠色生態明珠
351 // 看美景去杭州,吃瓜果上蘭州
356 // “草庫倫”的嬗變
358 // 柿樹,華夏的一道風物線
360 // 天下雄關探奇
363 // 中藥材中的耀眼明星
365 // 夜訪阿拉善蒙古包
368 // 巧奪天工的蘭州刻葫蘆
370 // 游覽北京大觀園
373 // 驪山上的那些神話與故事
376 // 火洲奇觀與沙療勝地
378 // 冬令佳肴說火鍋
380 // 沙漠里出產的“人參”
382 // 甘草著稱中成藥壇“國老”
384 // 西山,風韻獨絕的“睡美人”
387 // 冬蟲夏草名副實
391 // 烏鞘嶺腳下的“黃金城”
394 // 情注沙漠櫻桃
401 // 鳴沙山月牙泉游記
生物世界
411 // 沙生植物的風韻與神威
413 // 花中月老
415 // 柳引春風無限情
417 // 高原之“舟”的神采
419 // 奇妙的空中“化肥廠”
421 // 黃花含笑未忘憂
423 // 走進牛肚里的“大夫”
425 // 治沙能手沙打旺
427 // 牧草之王
429 // 沙漠英雄樹
431 // 樹中壽星活化石
433 // 生物界的“親朋密友”
434 // 吃不夠的十里香棗
436 // 冬令補品熱冬果
438 // 犬吠報春福祿來
440 // 鳥禽在清明重返母親河
442 // 千年神藥落下神壇
444 // 兔年呼喚“兔經濟”
446 // 家育一盆花果獨秀
448 // 中國西部的珍禽異獸
451 // 堅韌不拔的“瀚海之舟”
453 // 人類生命召喚蛋白質
457 // 春來頌牛
460 // 動物冬眠的秘密絕招
462 // 實驗鼠立下汗馬功勞
464 // 田野和宅院的朝陽花
466 // 虎踞龍盤今勝昔
468 // 山色空蒙雨亦奇
471 // 水體農業前程似錦
473 // 瑞雪捐軀兆豐年
475 // 美果碩果營養果之秘
477 // 一夜清霜何處來
479 // 以肥調水的秘訣
481 // 巧為樹木莊稼擇佳鄰
484 // 色彩與色彩環境的妙用
486 // 自然生物界的“科學家”
492 // 弘揚禽鳥的文化價值
494 // 甘甜醇香臨澤棗
497 // “沙生百草之冠”當屬羊柴
499 // “第二森林”的氣宇與身手
501 // 造林興盛則生態興
503 // 人類破譯動物語言的奇跡
科苑揭秘
507 // “知時鳥”年的玄妙與美妙
511 // 人和生物都喜歡美妙的音樂
513 // 謹防建材混凝土“癌癥”
515 // 化害為利的裂紋技術
517 // 秋夜涼風起,清氣蕩暄濁
519 // 在烏魯木齊感悟氣味學
521 // 風的頌歌
525 // 動物的睿智防衛手段
527 // 拯救人類生命的新曙光
529 // 并非模糊的模糊數學
531 // 大自然神奇的彩虹及其它
538 // 沙塵暴的真相
541 // 人“死”而復生的奧秘
543 // 無知釀成的婚姻悲劇
545 // 霜葉紅·落葉情·葉歸根
549 // 心靈窗戶的守護神
551 // 科學揭破千古之謎
附??錄
555 // 【附錄一】抗戰波濤中一朵傳奇浪花
——薦讀《騰格里傳奇》
561 // 【附錄二】一片豐茂綠茵的散文田地
——讀胡延清散文集《人事文情》感懷
566 // 【附錄三】我心歸處在瀚海
——《騰格里傳奇》故事梗概
573 // 【附錄四】《騰格里傳奇》的人物和人物關系
靈魂之歌 節選
大漠風韻大海情 公元二千零一十四年。莫道四月芳菲盡,嶺南木棉一抹紅。 暮色降臨,風清恬靜。細閱審酌,忙完即將付梓的一期內刊。起身呼出一口氣,舒展了一下筋骨,覺得輕松了許多。 推窗望去,視野開闊通透。華燈璀璨夜如白晝,流光溢彩輝映萬家燈火,給鱗次櫛比的現代化樓宇披上了五彩霓裳,空氣里彌漫著淡淡的芬芳馨香氣息。 高瞻遠矚,天際酡紅如血,彩霞映著夕陽。驀然回首,東隅已逝歲越甲子,延期退休多年,甘愿繼續承擔重負,潛心學術研究,仍一旬一期地操弄文章事。個中欣喜伴苦澀的滋味,唯有寸心才感知。 點滴成江河,行遠必自邇。半個世紀輾轉之間,擺渡華夏南北,主要生存視事于大自然兩個*具代表性特殊性的生態高地:一個是浩瀚的大漠地帶,心系瀚海駝鈴聲,為沙漠嬗變綠波席卷勁吹號角;一個是汪洋的沿海地帶,魂牽南海風雷激,為粵疆灣區大展宏圖添磚加瓦。生命歷經風急浪高與火熱生活的洗禮和激勵,靈魂汲取不同地域的文化底蘊與文明禮儀的元素潤澤和撫慰,應天順人接地氣,人與自然相融合,深情眷戀風光獨特、天然風韻的大漠與大海。 剎那間,心潮起伏百感交集,生命的浪花在心間飛濺!筆端不禁跳出幾行文字: 一漠風韻,一海風情,一路風雷。東西閱盡千百度,淡看南北月與云。紅塵阡陌鑄心靈,壯懷揚魂吟大風。 一池清墨,一生情愫,一腔碧血。瀚風海濤浪淘盡,敢泳潮頭頂逆行。輪回皆唱錦繡曲,韶華已逝無怨悔。 這些油然而生發自內心的自由句式,情真意切地表露出轉戰南北地域,荊棘載途的輪回文字人生;熱愛生活,崇尚事業——坦蕩思想的一縷詩意,樂觀精神的一絲情韻,熾烈情感的一抹相思,鮮活靈魂的一綹況味,“大漠風韻大海情”的一種曠達。 感恩大漠的磨礪與大海的洗禮。青年時代摯愛“三農”一往情深,駝背聽風瀚海歷練,詩經陶染種學績文;喜愛文學的夙愿,在卸下煩冗的桑榆暮景得以踐行而慰藉心靈。 追憶似水年華,人生稍縱即逝。 我生命的源頭,在千里大西北風沙線上黃土阡陌、大漠殘垣的腹地深處。曾經的陜甘寧紅色邊區那顆紅星永藏心靈,是指引和激勵我魂魄跳動的根魂血脈,啟迪和孕育我文字靈感的厚土沃壤。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生于梓里涼州,坦然如砥,一路走來,生息成長于故鄉小城武威、省會蘭州、首都北京、特區深圳四座城市,倍感涼城的溫柔、金城的溫情、京城的溫暖、鵬城的溫馨,都是我心懷感恩、同樣敬恭的桑梓。《詩經·小弁》告誡我們:“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备改概c四城,猶如生命中須臾不離的陽光、皓月、明燈和火焰。 秉持良善正義之心、堪為兒女楷模的父母,舉案齊眉深恩愛,琴瑟和鳴永同心。清貧幸福度一生,精神富貴過一世。父親,堅毅,嚴謹,厚重,偉岸,暮年身患絕癥,強忍痛苦,緘默無聲,在備受煎熬中辭謝八十八歲的生命;母親,善良,淳樸,慈祥,寬容,遲暮健康快樂,談笑風生,怡然自得,在天倫之樂的歡愉中已度過八十七歲的華誕。雙親的尊嚴、善良和勤奮,鐫刻于我的心骨,是生生不息的無盡陽光,源源不斷的血脈力量。 少時家道貧寒,食不果腹,然父母持家有方,治家從嚴。父親注重一個“學”字,教誨我功夫集注在學業,發憤圖強勤讀書,飽學多識求成器;母親除認同父親的期待,還看重一個“苦”字,教育我念書不忘勞動,吃苦耐勞長品質,能經受風雨。恩重如山的父母,殫精竭慮操碎心,言傳身教看長進,是我和姐弟妹*好的良師益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憶少時,鏤骨銘心的母教父育故事,沒齒難忘。 母重身教,遺傳基因。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20世紀的三年困難時期,甘肅是重災區,黎民百姓餓肚子,我的家人也肚子餓。我總是饑腸轆轆、空腹咕嚕叫,餓得人心發慌。春夏逢星期天,媽媽總帶著姐姐和我跑到城外荒郊挖野菜。暑假時,安頓姐姐留家照顧奶奶和弟妹,媽媽帶著我奔向遠處鄉村,在收獲過莊稼的田地“大海撈針”,尋覓鮮見的麥穗兒,扒抄潛藏的洋芋蘿卜頭,挖野菜采野果,多少添補點吃的東西,一家人總算茍延殘喘活下來。有次暑假,媽媽帶著十歲出頭的我,跟著眾多的拾荒者,跑到山丹大馬營軍馬場,也就是后來拍電影《牧馬人》的地方,白天尋揀麥穗,抄挖蘿卜洋芋頭,采野菜羊胡子,夜間露宿荒野。有天夜里陰雨連綿,母子同披一塊舊布擋雨,而冰水很快浸透衣衫,冷風襲身凍得人瑟瑟發抖難以入睡,只能硬撐著。冷不丁,我從袋子里抓了一點千辛萬苦揀到的一些麥穗搓出來的麥粒兒,放嘴邊聞聞,感覺香氣撲鼻,望著媽媽不敢吃。媽媽見狀,趕緊塞給我一個蘿卜頭:“吃點充充饑,這點麥子留給在家眼巴巴等著我們的奶奶和姐弟妹妹吧!碑敃r,我立馬明白了,兒餓了媽能給蘿卜頭吃,真是饑荒人家的窮孩子過著好日子,便趕快把手里捏的麥粒放進袋子里!皟鹤,你唱唱歌,身體能生點熱氣驅驅寒”,我聽媽的話,也為哄媽媽高興,吼聲反復唱著當時正走紅的革命戰爭題材歌劇藝術影片《洪水赤衛隊》主題歌《洪湖水浪打浪》中僅記住的兩句歌詞:“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呀么是家鄉啊……”我問媽媽:“兒子唱得好聽嗎?”媽媽的淚水奪眶而出,連聲說:“好聽!好聽!”半晌,她哽咽著又道:“兒子,這就是咱們的命啊。我們母子能撐住,全家人就都能撐住,活著就是幸福!蔽衣犞,禁不住撲進媽媽懷抱,風雨中母子失聲痛哭不已!雖然天冷哭聲悲苦,我們母子的心卻熱了起來。類似的事兒舉不勝舉。都是媽媽身教歷練兒女,長子女逾越艱難困苦的骨氣。 母親以母性所決定的“博愛之圣”的善良天性,一生為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豈知為兒長大后,數十年工作在外地,起初每年能回一兩次家探視父母,至后漸行遙遠,一兩載才返鄉與雙親團圓一回。父親作古對我的打擊很大,更加眷戀母親日勝一日,媽媽亦牽掛兒子期盼團圓。是年早春曾作《母子情詠》,寄托思母之情。 兒眺黃河岸,母望香江旁。千里流水寄情思,常依在夢里。 望月思慈母,心潮逐浪高。渾身流母萬滴血,滴滴潤魂魄。 父傳典范,賡續血脈。做公職人員的父親性格內向,平時少言寡語,習慣用眼神傳遞嚴父的內涵深意,引導感育兒女的童心。記得我讀初中時,在外地工作的父親,有一天回家來,破天荒地開口,正兒八經地給我講述了北宋名臣、名滿天下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劃粥斷齏”的經典,一直銘記于心:范仲淹幼時命運悲慘,年少失怙,家道敗落,孤兒寡母生活無依,其母謝氏便攜兒改嫁,給江南為官的朱文翰為妻。朱氏為官廉潔,家境清苦,住房擁擠,孩提時代的范仲淹便借住寺廟一寓。他志向遠大、發奮苦讀,追求學問、勤勉上進。少年時安貧樂道,生活一直過得很儉樸,自己做小米飯,一次煮上一鍋,待冷卻凝固后用刀劃個十字為四,一頓食一塊,拌點咸菜末,吃得津津有味。刀在石上磨,人在世道練,不負好時光,自強不懈怠。范仲淹喜好詩詞歌賦,潛心研究典籍《易經》《左傳》《史記》《戰國策》等,學術成就不凡,成出類拔萃的青年才俊,晉身仕途為國家棟梁之材。他倡導踐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引領仁人志士注重節操;他在朝為官、政績卓著,掛帥戍邊、屢建殊功,進取文學、成就突出,曠世之作《岳陽樓記》流芳千古;他感念繼父養育之恩德,常思以圖厚報,彰顯出難得的人格操守。范仲淹實為弘揚儒家思想、忠實踐諾力行的標桿,中國古代文明史上流光溢彩的一個先賢圣哲。思想深邃、內斂沉穩的父親,給我講完這個歷史故事,再未多說一句話,卻宛若在我的心靈點亮一盞燈,那閃爍著古代賢哲人文精神靈魂的光芒,指引著我前行的路。
靈魂之歌 作者簡介
胡延清,漢族,大學本科學歷。資深媒體人、高級編輯,曾有軍旅生涯。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1989年加入中國科普作家協會,1993年入編《中國當代著名編輯記者傳》。 出版有長篇小說《騰格里傳奇》,散文集《人事文情》《瀚海探秘》《胡延清通訊散文集》,作為第一作者的科普作品《高新科技知識干部讀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