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書畫美學史(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323785
- 條形碼:9787500323785 ; 978-7-5003-237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書畫美學史(全2冊) 內容簡介
中國書畫美學史既是歷史科學,又是理論科學,是歷史科學和理論科學的統一。本書詳細梳理了從先秦至近現代有關書畫美學的各種理論,并對重要的論述進行了辨析闡發,建立起了中國書畫美學的發展框架。
中國書畫美學史(全2冊) 目錄
緒論
**節 中國書畫美學史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中國書畫美學史的邏輯起點
第三節 中國書畫美學的天人觀念
第四節 中國書畫美學史的分期和根據
第五節 中國書畫美學史的對象限定和思想傾向
第六節 研究中國書畫美學史的現實意義
**章 先秦書畫美學的理論奠基
概說
**節 有無相生
第二節 道法自然
第三節 天下一氣
第四節 渾淪蒙養
第五節 知幾其神
第六節 陰陽合德
第七節 萬物理法
第八節 意象構成
第九節 中和之美
第十節 人倫比德
第十一節 審美心胸
第十二節 仰觀俯察
第十三節 進技于道
第十四節 形神之辨
第十五節 修辭立誠
第十六節 性情抒發
第二章 兩漢書畫美學的理論初構
概說
**節 兩漢氣論的擴展和提升
第二節 兩漢對于自然美的關注和發現
第三節 兩漢對于形神關系的深入考察
第四節 兩漢對于人品和藝品關系的進一步論證
第五節 揚雄“書,心畫也”命題的影響
第六節 文字的功能和書體的演變——許慎《說文解字序》的書學價值
第七節 草書藝術的賦頌——崔瑗《草書勢》的美學初探
一、論草書發展的必然趨勢:“純儉之變,豈必古式”
二、論草書形式美特征之一:“方不中矩,圓不副規”
三、論草書形式美特征之二:“志在飛移”、“將馳未奔”
四、論草書形式美特征之三:“狀似連珠,絕而不離”
第八節 非難中的草書藝術——趙壹書法主張的思想尺度
第九節 蔡邕對篆隸書法美的哲學探討
一、論“書乾坤之陰陽”和“書肇于自然”
二、論“書者,散也”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書畫美學的理論自覺
概說
**節 魏晉玄學和美學自覺
第二節 魏晉玄學和人物品藻
第三節 魏晉玄學和審美自然
第四節 魏晉玄學和宇宙元氣
第五節 天地陰陽與書法之象
第六節 書法審美心胸和審美創造的關系
第七節 書法的形式美和表現功能——草書理論的新篇章
一、草書藝術用筆的形式美
二、草書藝術結體的形式美
三、草書藝術布局的形式美以及表現功能
……
第四章 隋唐五代書畫美學的理論發展
第五章 宋元書畫美學的理論延伸
第六章 明清書畫美學的理論總結
余論——走向中西交匯的現代書畫美學
主要參考資料和書籍要目
后記
**節 中國書畫美學史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 中國書畫美學史的邏輯起點
第三節 中國書畫美學的天人觀念
第四節 中國書畫美學史的分期和根據
第五節 中國書畫美學史的對象限定和思想傾向
第六節 研究中國書畫美學史的現實意義
**章 先秦書畫美學的理論奠基
概說
**節 有無相生
第二節 道法自然
第三節 天下一氣
第四節 渾淪蒙養
第五節 知幾其神
第六節 陰陽合德
第七節 萬物理法
第八節 意象構成
第九節 中和之美
第十節 人倫比德
第十一節 審美心胸
第十二節 仰觀俯察
第十三節 進技于道
第十四節 形神之辨
第十五節 修辭立誠
第十六節 性情抒發
第二章 兩漢書畫美學的理論初構
概說
**節 兩漢氣論的擴展和提升
第二節 兩漢對于自然美的關注和發現
第三節 兩漢對于形神關系的深入考察
第四節 兩漢對于人品和藝品關系的進一步論證
第五節 揚雄“書,心畫也”命題的影響
第六節 文字的功能和書體的演變——許慎《說文解字序》的書學價值
第七節 草書藝術的賦頌——崔瑗《草書勢》的美學初探
一、論草書發展的必然趨勢:“純儉之變,豈必古式”
二、論草書形式美特征之一:“方不中矩,圓不副規”
三、論草書形式美特征之二:“志在飛移”、“將馳未奔”
四、論草書形式美特征之三:“狀似連珠,絕而不離”
第八節 非難中的草書藝術——趙壹書法主張的思想尺度
第九節 蔡邕對篆隸書法美的哲學探討
一、論“書乾坤之陰陽”和“書肇于自然”
二、論“書者,散也”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書畫美學的理論自覺
概說
**節 魏晉玄學和美學自覺
第二節 魏晉玄學和人物品藻
第三節 魏晉玄學和審美自然
第四節 魏晉玄學和宇宙元氣
第五節 天地陰陽與書法之象
第六節 書法審美心胸和審美創造的關系
第七節 書法的形式美和表現功能——草書理論的新篇章
一、草書藝術用筆的形式美
二、草書藝術結體的形式美
三、草書藝術布局的形式美以及表現功能
……
第四章 隋唐五代書畫美學的理論發展
第五章 宋元書畫美學的理論延伸
第六章 明清書畫美學的理論總結
余論——走向中西交匯的現代書畫美學
主要參考資料和書籍要目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書畫美學史(全2冊) 作者簡介
樊波,1957年生,F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術學系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論藝委會副主任、秘書長。著有《董其昌研究》《中國書畫美學史綱》《時間與存在》《畫中歷史》《中國水墨·樊波卷》《中國人物畫史》《中國繪畫風格論綱》《書畫美學與文藝評論集》。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