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如何陪孩子終身成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8074
- 條形碼:9787559658074 ; 978-7-5596-580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何陪孩子終身成長 本書特色
★日本超人氣育兒專家、花丸學習會創始人高濱正伸代表作 ★暢銷10周年紀念版,20萬家長口碑推薦 ★幫孩子建立終身學習力的三大思維 ★提升孩子核心競爭力的81條教養法則 ★一個孩子能否獲得成長,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而是取決于父母充是否分激發孩子主動成長的內驅力。——高濱正伸
如何陪孩子終身成長 內容簡介
蘇格拉底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如何讓它發光。” 一個孩子能否獲得成長,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而是取決于父母是否充分激發孩子主動成長的內驅力。日本超人氣育兒專家、花丸學習會創始人高濱正伸,結合近30年的幼兒教育經驗,寫給天下父母的提升孩子核心競爭力的81條教養法則,集系統性、專業性、趣味性、實操性為一體,幫孩子提高學習力、提升情緒力、收獲社交力、擁有抗壓力、強化自我管理能力,實現學習、生活、社交的多方面成長。 學習陪孩子終身成長,重塑讓孩子受益一生的親子關系!
如何陪孩子終身成長 目錄
**章
如何培養孩子真正的學習能力 / 001
蝌蚪期的教育非常關鍵 / 003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 005
讓孩子擁有試錯的機會 / 008
簡單的夸獎讓孩子心花怒放 / 011
讓孩子通過玩耍建立自信 / 013
讓孩子掌握一項運動技能 / 016
10歲之前培養孩子的悟性 / 018
別讓孩子養成抱怨的習慣 / 020
幫孩子掌握一項“絕活” / 022
讓孩子“學會傾聽” / 024
毅力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 027
通過練習漢字培養毅力 / 029
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口語環境 / 031
相信孩子的能力 / 034
家長無條件的愛是孩子的心靈支柱 / 036
不要過度干涉青春期的孩子 / 039
把女兒當成“人生的小學妹” / 041
培養孩子的自愈力 / 043
愛能創造奇跡 / 045
第二章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 049
給孩子發泄郁悶的機會 / 051
不能讓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 054
讓孩子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 057
打招呼是學會溝通的**步 / 059
端正孩子的坐姿 / 061
私下批評,當眾表揚 / 063
批評的三大原則 / 065
家長要“一碗水端平” / 067
獨苗策略 / 069
讓孩子多出門闖一闖 / 072
猶太人育兒的秘密 / 074
克服“運動方面的自卑情結” / 077
以“賦予職責”對付“問題兒童” / 080
一句話改寫孩子的人生軌跡 / 083
第三章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生存能力 / 085
向孩子展示正確的聽說技巧 / 087
及時糾正孩子的口誤 / 089
讓孩子學會享受挑戰 / 091
不要擅自給孩子貼標簽 / 093
表揚孩子的優點是家長的必修課 / 095
孩子的成長需要儀式感 / 097
不要總提“別人家的孩子” / 099
多給孩子一點耐性 / 101
面對孩子要做好表情管理 / 103
認可孩子的努力 / 105
培養孩子當眾發言的能力 / 108
家長要“答其所問” / 110
激活孩子與生俱來的動力 / 112
培養孩子的感知能力 / 115
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 117
調整跟孩子打交道的方式 / 119
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 121
孩子字跡不那么工整也無妨 / 123
第四章
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終身成長 / 125
做個笑口常開的母親 / 127
相信自己的養育方式 / 130
不要跟孩子抱怨配偶 / 132
創造父子同樂的機會 / 134
警惕“媽媽化的爸爸” / 137
讓孩子看到一個“一如既往的家” / 139
找一位靠得住的“外部導師” / 142
用行動引導孩子多看書 / 144
身教勝于言傳 / 146
讓孩子在家長的視線范圍內學習 / 148
父親應該如何參與子女的教育 / 150
夫妻合力,解決孩子的煩惱 / 152
丈夫要耐心傾聽妻子的訴說 / 154
創造機會和孩子“一對一”親密接觸 / 156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欲 / 159
后記 / 161
如何陪孩子終身成長 節選
蝌蚪期的教育非常關鍵 本章的重點是“如何培養真正的學習能力”。不過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必須強調一點: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在踏上社會之后熱愛工作和生活,具備生存能力的人。 有些家長一心為孩子著想,卻無意間搞錯了努力的目標。 做家長的難免會過度關注孩子能不能進好初中、好高中或好大學,能不能為了考所好學校而發奮學習。但是請大家牢記,我們要培養的終究是“獨立自主的人”。 在每場講座中,我都會告訴臺下的聽眾,每個孩子的童年有兩個重要的階段。 首先是“蝌蚪期”(4 ~ 9歲)。小學三年級之前的這個階段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10歲前后是過渡期,之后就是所謂的青春期,我稱之為“青蛙期”(11 ~ 18歲)。 蝌蚪期的問題往往可以通過“調整家長的意識”圓滿解決。 但孩子要是在“青蛙期”出了問題,家長們就得做好“啃硬骨頭”的思想準備了。根據我多年的經驗,一旦孩子在這一時期拒絕上學一兩個星期,讓他們回歸校園的難度就會變得非常大。當然,硬骨頭雖然難啃,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上學”并非本書的主題,我就不深入展開了?傊埓蠹依斡,蝌蚪期的教育非常關鍵。 換句話說,只要孩子能在蝌蚪期茁壯成長,哪怕他在青蛙期遇到了小小的風浪,也一定能化險為夷,勇往直前。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坐不住、吵鬧不止、屢教不改—這恐怕是低年級學生(尤其是男生)的通病。 “我到底該拿他怎么辦?”我特別理解家長的苦惱,但孩子坐不住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還是“小蝌蚪”呀。 “要媽媽說多少次你才懂。俊 “你就不能消停一會兒?” —各位家長,對孩子大喊大叫是沒有用的。這無異于對一只在水中悠游的小蝌蚪嚷嚷:“你為什么要游泳?” 不過這個時期的孩子一旦投入自己喜歡的事物,就會表現出極高的專注力。 幼兒期是培養“專注力”的絕佳機會,一旦錯過,就很難再培養起來了。那么,專注力要如何培養呢? 答案很簡單。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手讓孩子做他熱衷的事情—讓他玩個盡興。 當然,我所說的“玩”指的是孩子們能主動投入的、充滿活力的游戲,電子游戲是絕對不行的,*理想的是去戶外玩耍。 在大自然中盡情奔跑,切身感受對自然的敬畏,稍微有點小磕小碰也無妨。建設秘密基地、抓蟲、捉迷藏……玩什么都行。當然,在室內做游戲也有一定的效果。 曾經有一個孩子向我展示了他的寶貝罐子,里面裝滿了橡皮屑。我們班上還出過鐵道發燒友,把列車符號背得滾瓜爛熟。 做家長的難免會覺得“孩子凈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沒用的事情上”。但是對孩子們來說,這才是無比寶貴的人生體驗。 每每見到這樣的孩子,我都會由衷地感到欣慰,因為他們就是一只只盡情享受蝌蚪期的小蝌蚪。 請各位家長千萬不要把小蝌蚪們趕上岸。經驗告訴我,在人生的這一階段盡情玩耍過的孩子,長大以后往往能養成“堅持到底”的寶貴品質。
如何陪孩子終身成長 作者簡介
高濱正伸 日本親子教育專家。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理事、NPO法人育兒支援隊理事長、花丸學習會創始人。每年舉行130多次教育演講活動,備受媒體和父母推崇的人氣育兒專家。 著有《男孩的成長99%靠媽媽》《空間思維大挑戰:立體王》等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