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權利興農:走好鄉村振興關鍵一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5224
- 條形碼:9787520725224 ; 978-7-5207-252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權利興農:走好鄉村振興關鍵一步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社會學、三農問題、鄉村振興感興趣的廣大黨員干部和一般讀者。1.鄉村振興是當前和今后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主題。近日,人民日報社論提出“奮力開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而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對于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維護農民權利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步,闡述農民權利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對策,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2.作者張英洪,三農領域知名學者,農民權利研究專家,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多年研究中國三農問題,特別是農民權利問題。本書解讀農民權利問題對策,審視鄉村未來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權利興農:走好鄉村振興關鍵一步 內容簡介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時代主題,維護農民權利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步。權利興,則鄉村興;權利興,則民族興;權利興,則國家興。權利興農,就是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和現代法治建設,切實保障和發展農民的基本權利,促進農民自由而全面發展,從而實現鄉村振興和民族復興。本書圍繞維護和發展農民權利這條主線,從財產權利與制度供給,權利發展與鄉村振興,權利保護與鄉村治理,權利、法治與城市化,現代農民與全面發展五個方面,闡述農民權利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性、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對策,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權利興農:走好鄉村振興關鍵一步 目錄
**篇 財產權利與制度供給
農村改革的三條主線
賦予和保護農民財產權利:深化農村改革的一條主線
農村改革重在擴展農民權利
賦予和保護農民的財產權利
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賦權與護權須并重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北京市承包地“三權分置”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維護和發展農民財產權利的思考和建議
維護和發展農民權利的思考與建議
第二篇 權利發展與鄉村振興
在發展農民權利中振興鄉村
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轉變
推進首都鄉村振興戰略調研報告
推進具有首都特點的鄉村振興
從北京村莊分化實際謀劃振興
為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冷靜看待扶貧與致富
在鄉村振興中高度重視農民的財產權利
新時代鄉村研究的代表作
第三篇 權利保護與鄉村治理
鄉村治理應維護發展好農民權利
鄉村治理的道術勢
從三個層面看鄉村善治
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研究
“足不出村”辦政務
“十四五”時期我國鄉村治理的著力點
首都鄉村集體經濟組織振興路徑研究
第四篇 權利、法治與城市化
征地拆遷、整建制轉居與農民財產權
撤村建居、農民財產權與新型集體經濟
北京市撤村建居調查與思考
推進法治城市化的思考與建議
公共服務是城市化質量的重要指標
第五篇 現代農民與全面發展
不斷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
加快構建農民全面發展的制度環境
農民豐收、文化傳承與民族復興
權利興農:走好鄉村振興關鍵一步 節選
尊重、保障和實現公民的基本權利,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根本標志,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保障。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表明,解決“三農”問題,歸根結底在于維護和發展農民權利。凡是有利于擴展農民權利的公共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就會明顯推動“三農”的發展進步;凡是不利于擴展農民權利的公共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就會明顯阻礙“三農”的發展進步。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在經濟上充分關心農民的物質利益,在政治上切實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同時還強調“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必須堅決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這就為擴展農民權利打開了嶄新的時代閘門。從此,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筆者認為,農村改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不斷革除束縛農民自由而全面發展的觀念障礙與體制弊端、持續擴展農民權利的過程。可以說,40 多年來農村改革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得益于國家尊重和保障了農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而改革進程中存在與出現的所有問題,都與限制和損害農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密不可分。 為什么農村改革 40 多年了,而農村問題還有這么多?有的人面對這種現實困惑,開始質疑當初啟動的市場化改革,要求回到改革以前的狀態中去。其實,當前存在和出現的“三農”問題,與改革以前的“三農”問題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當前的“三農”問題,并不錯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國家對農民的各種賦權,而在于國家對農民的既有賦權已嚴重滯后于市場化改革導致社會結構重大轉型的現實需要。換言之,市場化改革的迅猛發展與公民權利供給的嚴重滯后,才是整個社會問題和矛盾的根本所在。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視角來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應當只局限于經濟領域的“三去一降一補”,而應當把大力加強基本權利供給作為重中之重。 新時期解決“三農”問題,必須把加強對農民的權利供給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內容,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生動實踐。 針對傳統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實問題,必須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其核心是加強對農民的財產權利供給。 針對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以及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嚴重弊端,必須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賦予和保障農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利,特別是要賦予農民與市民平等的社會保障權利,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其實質是加強對農民以及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權利以及其他平等權利的供給。 針對傳統的控制性和維穩型社會管理,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和貫徹落實“維權是維穩的基礎,維穩的實質是維權”的根本要求,正確處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尊重農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實現公民權利保護的法治化,其根本是加強對農民自愿組織權、自由選擇權、社區自治權、公共參與權等權利的供給。 以擴展農民權利為主線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需要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強制度建設。特別是要以維護和發展農民的產權、人權、治權這“三權”為核心,加強法治、德治、自治這 “三治”建設,*終從根本上破解農業、農村、農民這個“三農”問題。
權利興農:走好鄉村振興關鍵一步 作者簡介
張英洪,三農領域知名學者,農民權利研究專家。湖南溆浦縣人,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著有農民權利研究系列作品《農民權利論》《農民、公民權與國家》《認真對待農民權利》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