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狼 本書特色
★ 臺灣文學家朱西甯短篇小說經典《狼》大陸首次出版,以精純之筆召回古老中國。——朱西甯公認經典代表作,《狼》續接《鐵漿》《旱魃》中北方農村集鎮的傳奇人物與古老事件,鍥刻鄉土的原力、蠻荒的人性、義士的慈悲、市民的素樸。朱西甯以一支精純之筆,將失落的古老中國一點一滴召喚回來。 ★ 莫言心中的文學先驅,白先勇、劉大任、戴錦華贊譽,“居然在臺灣發現了魯迅與吳組緗的傳人”。——《狼》勾勒出蠻荒原始的人性,近乎永恒。在人與狼、人性與獸性相互頡頏之間,一顆純潔童心,稱出“愛”與“寬恕”的重量。 ★ “從中國新文學發展史上看《狼》,它是一座東方式的、色彩明艷的高塔。”司馬中原、李靜長文解讀,深刻完整呈現朱西甯獨特小說美學。——朱西甯是中國文學沉默謙和的先行者,他的小說朗澈悲壯,又溫厚素樸,傳統與現代并觀,尋求人類靈明的覺醒。“他精神深處站立著一個神秘、諧和、無限展延、不息流動的玄色宇宙。”(司馬中原)“他為中國小說貢獻了一種全新的東西——關于‘愛—犧牲—救贖’的肯定性敘事,讓我們久違地想起了‘重要的事物’。” (李靜)
狼 內容簡介
欲念從天而降,人的千萬種悲劇即是這樣省力而來,方便而來。 《狼》是臺灣地區文學家朱西甯先生短篇小說集,收錄九部短篇經典,搶先發售在大陸出版。《狼》續接《鐵漿》中北方農村集鎮的傳奇人物與古老事件,雕鏤深刻,人物與故事均從那個“純純粹粹的中國”流淌出來:《偶》中被欲念困惱的獨居老裁縫,《生活線下》中天人交戰后選擇守護素樸信念的三輪車夫,《再見,火車的輪聲!》中沉溺于研究“無聲鐵軌”的癡狂留德博士,《蛇屋》中遭受內外困厄后終尋得真正信心的民族負軛者蕭旋,《狼》中在蠻荒環境里持守東方傳統恕道的大轂轆……傳統的原貌、生存的情境、原欲的引誘、人心的重壓,古老中國遭遇現代文明,永恒人性渴望遭遇現實壓抑,每一篇都蘊蓄堅實豐盈的光彩和迷人韻味。 在朱西甯鑄造的文字原鄉,人在日月山川里行走,愚昧暴力不曾缺席,而仁愛信義光光朗朗、正大堅實。他是文字鍥刻者,用一支精純的筆,將失落的古老中國,一點一滴召喚回來。
狼 目錄
偶
生活線下
再見,火車的輪聲!
大布袋戲
祖父農莊
蛇屋
小翠與大黑牛
騾車上
狼
試論朱西甯/司馬中原
讀朱西甯/李靜
朱西甯文學年表
狼 節選
就在爹爹墳旁,緊挨著漆色還那樣新鮮的棺柩,又挖一個長長的深坑。我站在堆土邊上,站在那許多人的前頭,踮起腳尖也看不到坑底。土塊滾落到我穿著孝鞋的腳面上。舅舅跳進坑里,接替那個矮大爺,一铦一铦地往外清土,只在他直起腰的時候,能看見他大半個腦袋。 我娘的棺材慢慢垂進坑里,一塊糊著紅紙的木板,上面寫著“仙人過橋”,兩端擔在兩口棺木的棺蓋上,就開始填土。有人從背后按住我,叫我叩頭,我用心地磕著,額頭抵進松軟的鮮土里,涼涼的。我沒有哭,大概有人在脫我草鞋,丟進坑穴去,使我分心了。娘咽氣的時候,我狠狠地哭過,哭得手腳發麻。這會兒仿佛很不相信從今后會再看不到我娘。 舅舅抱我,撲去我額頭上的泥土。我伏在他肩膀上睡熟了,也不知繞道家去沒有,醒來時在離我家三里外的二叔家里,二嬸正把一雙白粗布的孝鞋往我腳上套。 “穿兩天,踩踩就松了。”二嬸抱我下炕,叫我走著試試,問我擠不擠腳。 “不擠。”我是因為走不動,才這樣說。大概舅舅背我太久,一雙腿全麻了,好像一大窩螞蟻在亂爬,站不穩,覺得腿不知有多粗、有多重。 我不能昧著良心說二嬸待我薄—可是僅只在我初到她家的那一陣兒。從那以后,我怎樣討好,也總得不到二嬸歡心了。二嬸緊蹙一雙濃濃的粗眉,盯著我望,不時深長地嘆一口氣。沒有想到娘死去,惹她這樣傷心。我垂著眼皮,覺得這全都是我的過錯。 “索性就改口喊娘罷,趁著還小。”舅舅朝著二叔兩口子和我說,“別喊甚么二嬸不二嬸的,反倒隔了一層兒。” 不知道舅舅怎么會這樣地忍心,我要是趕著二嬸喊娘,我要喊我娘甚么啦?或許就為了我不肯改口,才失掉二嬸的歡愛。前腳剛送走舅舅,后腳二嬸就不是方才的鼻子眼睛了。 舅舅剛走出前面一排柳樹行,我扯扯二嬸的衣角:“鞋子擠腳,二嬸,好痛!”挺以為這是討好她,可是我手被摔開,二嬸一折身走進屋里去。 眼淚往上涌,我靠在門框上,二叔站在麥場邊兒跟誰招呼甚么事兒,眼淚使我看不清二叔,不知道一下子受到多大的委屈,胸膛一股勁兒擴張著、擴張著。舅舅越走越遠,我甚么也看不到了。 到晚上,為著我睡甚么地方,二叔兩口子在屋里拌嘴。我只有坐在院心兒小板凳上,兩手捧著下巴等著。大門口的冷風直往里頭灌。天色一點一點黑下來,鞋子擠得腳痛,想起娘,又想起那塊糊著紅紙的小木頭板兒,很想懂得“仙人過橋”是甚么意思。 屋里,二嬸忽然尖聲挑上去:“我不管,隨你要怎么就怎么!” “這不是跟你商量嗎?” “那么大了,一個炕上睡!” 我才不要跟他們睡一個炕;舅舅走過后這半天里,二嬸那對一不高興就皺成三角棱的眼睛,已經使我膽寒了。 “唉,倒有多大?”二叔像害著病似的沒氣力地說,“總要過過冬,等明年開春,天暖和點兒再讓他睡吊鋪。” “有的吃,就凍不死!”二嬸越發放大了嗓門,“我讓開!我睡灶門口去,你別管我!” 二嬸抱著被物往外走,又讓二叔拖進去。 家里少了一個娘,二叔這兒好像又多出一個我。我不大明白為甚么要這樣。凍得縮成一團,翹起小板凳的兩只后腿,前后搖晃著,這樣似乎可以取點暖。捱到二叔到后院去喊小住兒帶我去睡覺,北斗星橫到正北了,小住兒已經睡醒了一覺。 小住兒是二叔雇的放羊伙計,做甚么都那樣慢吞吞的。小住兒領我爬上羊圈里的吊鋪,打著呵欠給我一條麻袋,教給我怎么樣疊起來做枕頭。 二叔后院里,只有這三開間當作羊圈的北屋。這三間屋全都打通了,中間沒有墻壁隔著,只有幾根粗粗的站柱。跟在小住兒后面走進來,小住兒移動著手里的油燈,照照羊們可睡得安實。燈光把幾根站柱的大黑影子投射到四周的墻壁和屋頂笆上,橫來豎去,滿屋子里盡是這些大黑影子在轉動,起初老是使我吃驚。還有羊眼睛,也是冷不防有那么一只兩只閃出碧綠碧綠的磷光,弄得人真有些心神不定。 小住兒告訴我,這兒有一百零多少只羊,我沒有聽進耳朵里。“有多少?”我堵住鼻孔,受不住刺鼻的膻騷。小住兒重又告訴我,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很有耐心。我還是記不清,開始害怕那根系著吊鋪的繩子,能不能經得住兩個人的重量。要是忽然斷掉,離地一丈多高,會跌死的。 吊鋪是在兩枝橫木上面搭著鋪板。吊鋪的三個角都擔在屋梁上,只有一個角是用一條結上很多疙瘩的廢井繩吊在屋椽上頭。到晚上一爬上吊鋪,總為這條廢井繩提心吊膽,又擔心睡熟以后會從上面滾掉下去。 白天里,一樣也使我擔心;擔心的不是那根不結實的廢井繩,是二叔這一百三十二頭綿羊。清早一喝過小米兒粥,就得揣兩個冷饃,跟小住兒趕羊到山上去。二嬸說,已經念過兩年學,夠記賬就行了,咱們這種人家還想出狀元?山上放羊的,不止二叔一家。有同村的,也有鄰村的。放羊的伙計們把羊穩住,就都聚到山腰上一座破瓦窯里,偷偷抹紙牌,打老杠。 我不懂這些家伙怎么不怕那個東西來拖羊,小住兒也是聚在那兒賭錢。我真擔心,要是少了羊,又不知道二嬸要用甚么臉色對我。瓦窯并沒有壞,只是瓦窯的高煙囪倒去大半截,說是雷公打的,瓦窯就廢了,沒人敢再修。我爬到頂上去,瞭望東一片西一片的綿羊。望久了,總相信那是山下石灰窯里燒出的白石灰。真的,山底下到處都是整堆白石灰,羊就正是那樣的顏色。 地上躺著破落的煙囪黑影,頂端上蹲著我這個孤單單的影子。山上的草兒眼看一天一天地枯黃了,煙囪里不時揚上來賭鬼的哄笑和爭吵。數過多少升上來的月亮,數過多少落山的太陽,煙囪上孤單單的影子,懷里多出一支雙銃子火槍,那是小住兒使喚的家伙,盡管我還舉不平它,開不響它。但我看出小住兒壓根兒就想二叔的羊里少掉幾只才稱心,他說他早就不想在二叔家當雇工了。 小住兒鬧著要辭工,不知道為甚么。小住兒一碰見二叔,一張口就催促二叔趕緊找替手,等不及要卷鋪蓋走路。他跟二嬸從不說話,我猜想這就是原因。 坐在半截煙囪頂上,也聽得見這些家伙在底下經常提起這個。他們總是說:“還戀著啥喲,小住兒!” 窯洞里隨便說甚么,總是一字兒不漏地打煙囪里傳上來。 “要做花蝴蝶兒,你也找朵鮮花去爬爬;要做屎蚵螂呀,沒出息的,你就戀著那個老騷娘們兒罷!” “孫子才不想拔腿就走!”小住兒讓大伙挖苦急了,就這樣賭咒發誓。可是那樣慢言慢語的,才不是賭咒發誓的味道。
狼 作者簡介
朱西甯(1926-1998),臺灣小說家,作家朱天文、朱天心之父。 生于江蘇宿遷,祖籍山東臨朐。本名朱青海,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肄業。一九四九年隨軍赴臺,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一生專注寫作,以小說創作為主,兼及散文、評論。著有短篇小說集《狼》《鐵漿》《破曉時分》《冶金者》《現在幾點鐘》《蛇》等;長篇小說《貓》《旱魃》《畫夢記》《八二三注》《獵狐記》《華太平家傳》;散文集《微言篇》《曲理篇》《日月長新花長生》等。 【理想國·朱西甯作品】 鐵漿 旱魃 破曉時分 狼 華太平家傳(即將推出)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