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創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40332
- 條形碼:9787521740332 ; 978-7-5217-4033-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創新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閱讀1.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等重磅新作。 2.“碳中和”目標提出后,我國綠色發展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新階段,各個行業加速低碳轉型,資金需求巨大,綠色金融將成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工具。全書從可持續發展國際潮流的起源與演變出發,回顧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歷程與協定,并對近期全球的碳中和趨勢與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綠色復蘇”進行梳理,以捕捉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 3.系統、全面介紹了氣候投融資、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可持續投資、綠色保險、碳市場與碳金融這六大綠色金融市場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方法、實踐和案例。 4.詳細對比了國內外綠色金融的相關法規、政策、標準與市場發展。 5.推薦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決策部門、金融機構和從業者、需要實行碳減排的企業管理者、經濟金融學家、智庫研究學者、大學教授和學生閱讀本書。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創新 內容簡介
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迅猛,無論是制度建設還是市場發展都已取得初步成效。而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我國將迎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這意味著綠色金融的內涵將進一步擴展。為此,《碳中和與綠色金融創新》一書對過去綠色金融政策與市場發展進行了全面的回顧與總結,同時展望了未來在碳中和目標的引領下,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將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本書首先回顧了優選可持續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歷程,以捕捉碳中和大趨勢下的機遇與挑戰,然后剖析了碳中和與綠色金融相關的概念與內涵,并介紹了國內外綠色金融的政策與標準,*后聚焦綠色金融市場助力碳中和的實踐,展現了氣候投融資、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可持續投資與ESG、綠色保險、碳市場與碳金融等各領域的新發展趨勢。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創新 目錄
序 言 I
趨勢篇 碳中和大趨勢下的機遇與挑戰
**章 應對氣候變化與碳中和:國際社會的理念發展與深入人心
一、國際潮流:從可持續發展到應對氣候變化
二、碳中和與“綠色復蘇”成為全球趨勢
第二章 中國的綠色發展與碳中和
一、中國碳排放狀況與應對氣候變化
二、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
三、中國的換道趕超與后發優勢
政策篇 綠色金融政策與標準
**章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相關概念與內涵
一、可持續金融相關概念
二、可持續投資與ESG 概念
第二章 國際綠色金融政策與發展
一、《歐洲綠色協議》與可持續金融戰略
二、《英國綠色金融戰略》
三、美國拜登政府氣候行動與計劃
第三章 國際綠色金融重要規則與標準
一、赤道原則的發展與更新
二、負責任銀行原則
三、國際綠色債券規則與標準
四、負責任投資原則
第四章 中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構建與發展
一、中國綠色金融標準框架與主要內容
二、中國綠色信貸政策與標準發展
三、中國綠色債券標準發展
實踐篇 綠色金融市場助力碳中和
**章 氣候投融資
一、國際氣候投融資的需求與進展
二、中國氣候投融資的發展與建議
三、中國氣候投融資產品與創新
第二章 綠色信貸
一、國際綠色信貸市場概況
二、我國綠色信貸市場規模與結構
三、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產品與創新
第三章 綠色債券
一、國際綠色債券市場概況
二、中國綠色債券市場概況
三、中國綠色金融債券市場
四、中國綠色企業債券與綠色公司債券
五、中國綠色債務融資工具
六、中國綠色資產支持證券
第四章 可持續投資與ESG
一、國際可持續投資概況
二、可持續投資的投資策略
三、中國可持續投資發展
第五章 綠色保險
一、環境與氣候變化對保險業產生重大影響 299
二、資產端:綠色保險投資
三、負債端:加強我國環境氣候相關風險管理能力
第六章 碳市場與碳金融
一、國際主要碳市場
二、中國碳市場
三、從碳市場到碳金融
第七章 碳中和時代的金融機構管理創新
一、氣候與環境風險管理情景分析與壓力測試
二、氣候與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三、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
后 記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創新 節選
要實現碳中和目標,離不開金融市場的支持。事實上,我國的綠色金融已歷經多年發展,無論是制度建設還是市場發展都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現生態環境部)等七部委印發《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銀發〔2016〕228 號),不斷完善綠色金融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我國成為全球首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綠色金融市場不斷擴容,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市場已初具規模,綠色基金、ESG投資(ESG指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綠色保險等正快速發展,碳市場順利推出,各類綠色金融創新產品與實踐不斷涌現。碳中和目標提出后,我國綠色發展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新階段,這也對未來我國綠色金融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為實現我國“30·60”的“雙碳”目標,能源、工業、交通和建筑等行業都會加速低碳轉型,資金需求巨大。很多機構預測,要實現碳中和目標,未來30~40年的新增資金需求在100萬億~200萬億元。在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下,綠色金融將成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工具。而更為重要的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這意味著綠色金融的內涵將進一步擴展。 為此,我們有必要對過去的綠色金融政策與市場發展進行全面的回顧與總結,同時展望未來在碳中和目標的引領下,綠色金融市場發展將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 本書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趨勢篇、政策篇、實踐篇。 **篇為趨勢篇,聚焦碳中和大趨勢下的機遇與挑戰。在此篇中,我們將從可持續發展國際潮流的起源與演變出發,回顧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歷程與協定,并對近期全球的碳中和趨勢與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綠色復蘇”進行梳理,以捕捉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篇為政策篇,聚焦國內外綠色金融的政策與標準。在此篇中,我們首先剖析了碳中和與綠色金融相關的概念與內涵,然后介紹了國際主要經濟體制定的有關綠色金融的政策與戰略,以及國際綠色金融的重要規則與標準,*后對中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的構建與發展 進行了全面梳理。 第三篇為實踐篇,聚焦綠色金融市場助力碳中和的實踐。此篇為本書的重點,分別針對氣候投融資、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可持續投資與ESG、綠色保險、碳市場與碳金融等六大綠色金融市場細分領域的國內外實踐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并展現了碳中和目標下各領域的新發展趨勢。*后從綠色金融市場轉向金融機構實踐,總結與展望碳中和時代金融機構的管理與機制創新。 作為中國綠色金融從無到有發展的親歷者與研究者,我們幸于生逢其時!可持續發展和綠色金融的內涵與外延一直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愿本書成為讀者了解和學習綠色金融的一本參考書、工具書,或故事書。本書篇幅有限,難以面面俱到,未盡之處還請諸位讀者見諒。
碳中和與綠色金融創新 作者簡介
魯政委。經濟學博士,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特邀成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CIFA)常務委員,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CCEF)理事。2010年12月被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員會確定為“上海金融領軍人才”。曾在《經濟研究》和The Chinese Economy等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著有《預測背后的邏輯:像魯政委一樣思考》(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年8月),《聚焦需求側:經濟新格局下的消費、投資與出口》(人民日報出版社,2021年10月)。 錢立華。興業研究首席綠色金融分析師,綠色金融高級專家,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前項目官員。擁有超過15年的綠色金融和銀行工作經歷,在綠色金融政策、市場、標準、產品、業務及實踐方面經驗豐富。曾深度參與了中國第一個綠色金融專營機構的籌建、部分綠色金融監管相關制度的起草和制定,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部委和國際機構的綠色金融課題。研究成果獲得《亞洲貨幣》、CFA協會(特許金融分析師協)、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中華環保聯合會等機構評選的多個綠色金融獎項,數十篇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中國金融》等專業期刊上。 方琦。金融學碩士,興業研究高級綠色金融分析師。主要從事氣候金融和碳金融、綠色金融理論與市場等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亞洲貨幣》2019年和2021年“中國綠色金融杰出研究成果獎”、CFA協會與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2019年評選的“綠色金融論文”三等獎、中華環保聯合會評選的“綠色金融十大案例獎”等。曾在SCI期刊Sustainability,以及《金融監管研究》和《中國金融》等專業期刊發表多篇綠色金融研究方面的論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