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石帆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027003
- 條形碼:9787555027003 ; 978-7-5550-270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石帆20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家的文學創作成果的集體展示。書稿的出版,旨在搭建福建作家與全國文學作家交流平臺,培養文學人才,扶持文學新人,進一步推動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石帆(20)》收錄《江南水鄉*撩人》《大美蘇州》《靜靜的海風》《阿馬爾菲海岸線的聯想》等作品。
石帆20 內容簡介
書稿系作家作品結集,包括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等。立足于福建與臺灣地區的地理優勢,凸顯海峽元素,通過書寫風景名勝、歷史人文、民間習俗、傳統工藝、非遺傳承等內容,展示豐富多彩、同宗同源的海峽兩岸傳統文化,反映福建改革開放的建設成果,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色彩。書稿是作家的文學創作成果的集體展示。書稿的出版,旨在搭建福建作家與全國文學作家交流平臺,培養文學人才,扶持文學新人,進一步推動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
石帆20 目錄
藍眼淚(散文)◎南帆
夢中橋詩中橋心中橋
——平潭的那一座橋(散文)◎陳慧瑛
木麻黃未黃(散文)◎林祥鷺
海山賦(辭賦)◎吳金泰
專輯·河山
請聽那滔天聲響
——嚴同春宅的前世今生(散文)◎朱蕊
江南水鄉*撩人(散文)◎趙暢
大美蘇州(散文)◎(新加坡)蓉子
天池與伊犁河(散文)◎楊西北
專輯·鄉戀
忘不了的丹東(散文)◎小山
天津·青春渡口(散文)◎(加拿大)曾曉文
三叔公焙制龍眼干(散文)◎朱谷忠
煙火氣的蔥蘭(散文)◎欣桐
故鄉啊,以及故鄉的事物(詩歌)◎(加拿大)宇秀
文匯·短篇小說
飛翔在槍口下的鴿子◎林朝暉
靜靜的海風◎林福平
文匯·報告文學
小鎮大學夢◎洪群
文匯·散文
阿馬爾菲海岸線的聯想◎戎章榕
回望檳城
——孫中山背后的男人與女人◎王茹
疊彩之憶◎陳孔屏
一個女孩的村莊◎繆華
大士殿與道彰巖◎周而興
傳統音樂兩“遺珠”
——平潭“十番”和“排只”◎林為梁
相思如花守望成樹
——寫給故鄉的相思樹◎何玉華
七年花期風來送◎韓麗云
文匯·詩歌
那不曾中斷的光芒◎王猛仁
歷史深處的詩篇(組詩)◎葉發永
詩五首◎賴民
夏天的但書◎林來梵
田園禪意古典詩詞(十首)◎蔡榮電
圈越嵐島君山(組詩)◎周宏藩
石帆20 節選
“老夫聊發少年狂”,周末驅車近百公里,到平潭島看“藍眼淚”。島上的友人告知,天氣悶熱的夜晚,海里的一種微生物會浮出海面呼吸。浪濤翻卷,這些微生物發出幽藍的微光勾出了海浪的搖蕩和起伏波紋。“藍眼淚”來自哪一位詩人的命名嗎?不得而知。傳統想象之中,那些快樂的“小精靈”多半是藍色的,它們擔任的是輕喜劇之中調皮的角色。“藍眼淚”仿佛隱含了憂郁和悲傷。大海的哭泣。網絡流傳一些“藍眼淚”的相片,隱藏于浪濤弧線之中變幻多端的幽藍熒光猶如無所不能的電腦工程師在屏幕上合成的一樣。當然,洶涌的大海不接受程序、軟件和鼠標、鍵盤的指令。“藍眼淚”可遇不可求。這種幽藍的微光踏浪而來,倏忽而逝。 平潭是一個大島,300多平方公里。空中俯視,攤在海面的島嶼狀如麒麟。平潭島位居臺灣海峽入口,相距臺灣的新竹僅68海里。島上有一個小縣城,縣城街道上那些貼著馬賽克的公寓樓房已經陳舊。鄉村許多石塊壘出的小樓,四四方方的,低矮而堅固,錯雜地趴在山坡上,集聚成一個個小村落,綠色的藤蔓或者粉紅的三角梅不時從石塊小樓的墻角閃出。這些石塊小樓扛得住呼嘯而來的海風。海風從寬闊的東海涌入窄窄的臺灣海峽,爭先恐后地奪路而行。平潭島是一個挺身而出的哨位,不動不搖。平潭島每年刮風的日子超過200天,海風又硬又尖,地面上刮得動的東西都吹走了。 進入平潭島的一座跨海大橋剛剛通車i0年左右。高速公路翻越過一座小山,蔥綠的山坡底下豁然展開海浪翻卷的海峽。這兒是一個風口。幾排乳白的風力發電風車悠然轉動。這兒架設一座跨海大橋,兇猛而厚重的海風甚至比湍急的海流更難對付。每一年的夏季,總有幾個來自太平洋的臺風威嚴地路過,3500多米的橋梁仿佛在風中顫抖。臺風來臨的時候必定要封橋。一個熟人有急事搶在封橋之前入島。亂云疾馳,大風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他擔心駕駛的小轎車會像一片樹葉被吹到海里去,只得雇一輛裝滿貨物的大集裝箱卡車轟隆隆地過橋,他的小轎車戰戰兢兢地躲在集裝箱卡車一側的陰影里跟了過去。 呼嘯的海風將這個島上許多人的性格吹得像石頭一樣堅硬。一批又一批的青壯年渡過海峽,離開平潭島四處打工。他們軀體剛硬,膚色黝黑,勇于吃苦,接得下許許多多的重活。不知什么緣故,平潭島的人顯示出開鑿山間隧道的天賦。大山如同一群巨獸傲然挺立,一群來自海島的人鉆人它們肥大的軀體疏通經絡,亦是一奇。乘坐火車或者汽車穿過幽暗的隧道,我時常猜測是不是平潭島那些人的作品。一個又一個隧道工程完成,平潭島的一些人漸漸成了公司的老總,脖子變粗了,肚子也慢慢腆起來。然而,不管身家多少個億,黝黑的皮膚依然不變。沒有這一副皮膚,島上的海風會認不出他們。 我的一個乒乓球友來自平潭島,是哲學教授。由于漫長的哲學生涯,他的皮膚漸漸褪去了風沙的痕跡,但是,平潭島的脾氣依然火爆,絲毫沒有哲學的慢條斯理。哲學教授開車賊快,時常飆車一般沖回島上的老家,拎來幾個紙箱的螃蟹,順手送一箱給我。如果我偽裝客氣,假惺惺地推辭,他會像訓斥壞學生一樣惡語相向。哲學教授邀請我和幾個球友到他的學校打乒乓球。到了球館,幾位本校的師生已經占住了球臺。哲學教授靜靜地旁觀了幾分鐘,突然大聲吆喝:客人已經到了,你們為什么還裝著沒有看見?那些本校的師生灰溜溜地走開了,剩下我們這幾個反客為主的家伙尷尬地站在那里,進退兩難。 這個周末我是從另一座新建的跨海大橋入島。新建的大橋在平潭島的北端,長16公里,中途借用幾個浮出海面的小島支撐,整座大橋如同一個漂亮的三級跳。這兒是另一個風口,刮風的日子可以在海面掀起10米高的巨浪。這一座跨海大橋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六車道的高速公路,下層為時速200公里的高速鐵路。那些居住在石塊小樓的人們只要出門走幾步,即可坐到乳白色列車的空調車廂里。嶄新的柏油公路四通八達,地平線上錯落起伏的玻璃幕墻高樓,還有大片大片密集的防風林,例如木麻黃、南洋杉、相思樹。這一次我穿過六車道的跨海大橋入島,尋訪一種細如沙粒的微生物。它們被海水托舉到浪尖,發出幽藍的微光,然后跟隨海浪嘩地撲到沙灘上,100秒之后熄滅,死去。 P3-5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