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田園三部曲(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52407
- 條形碼:9787020152407 ; 978-7-02-015240-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田園三部曲(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本書特色
法國女作家描繪的田園牧歌,歌頌自然,歌頌純樸、善良、正直的品格。
田園三部曲(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內容簡介
《田園三部曲》集齊了喬治·桑的三部充滿詩情畫意的小說《魔沼》《棄兒弗朗索瓦》和《小法岱特》。這三部作品都歌頌勞動,歌頌自然,歌頌純樸、善良、正直的品格,都體現了超越財富及社會地位的平等觀念和一種以勤勞、智慧來衡量人的價值觀。《魔沼》中的熱爾曼舍棄富有的寡婦而選擇一貧如洗的小瑪麗,是因為他在小瑪麗身上看到了聰明、勤勞、自尊自強且又善解人意等很好品質;《棄兒弗朗索瓦》中的弗朗索瓦原是受世人鄙夷的棄兒,卻憑自己勞動的雙手和正直的品格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并與曾經關愛和撫養他的磨坊女主人結了婚;《小法岱特》中英俊、能干的朗德烈沒有去追求村里的漂亮姑娘,卻深深愛上了衣衫襤褸、貌不驚人的村姑小芳舒,因為他發現在這姑娘野性難馴的外表下,隱藏著超人的智慧和一顆善良的心。這一組組牧歌式的愛情,接近擺脫了金錢、地位、年齡、容貌等世俗、物質的考慮,體現了一種高度凈化的精神境界。
田園三部曲(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目錄
田園三部曲(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節選
我剛看到一幅霍爾拜因的版畫。他筆下的農夫令我久久凝視,深感憂傷。于是我來到田間漫步,苦苦思索鄉間生活和農夫的命運。農夫要消耗體力,折損元氣和壽命,才能掘開慳吝無情的地面,從肥沃的地下發掘種種寶藏。而如此辛苦耕作一天以后,換來的卻只是一塊*粗*黑的面包,農夫的心情當然是陰郁沮喪的。地上的財富:收獲的莊稼果實也好,靠豐足的飼草喂肥的牲畜也好,一概都屬少數人所有。對于大多數農夫來說,這些不過是壓榨和奴役他們的工具。而一般有閑人也并不喜愛田野、草場、健壯的牲口和大自然的景色本身,他們需要的只是能供花銷的金幣,是用這一切換來的錢財。他們來到鄉間小憩,不過是要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將息身體,然后回到大城市中去盡情揮霍農夫辛勤勞作所贏得的果實。 另一方面,莊稼人過于勞累,心情陰郁,他們為將來擔驚受怕,當然也不會有興致去欣賞野外的景物和鄉間的美好生活。在他們眼里,金色的田野,美麗的牧場,健壯的牲畜,也都意味著裝滿金幣的錢袋。他們只能分得極為菲薄的份額,遠不足以維持溫飽。但是為了滿足主人,換取在其領地上省吃儉用地茍活的權利,他們不得不年復一年辛苦操勞,不斷地把金幣填進那該詛咒的錢袋。 可是,大自然卻永遠是生機勃勃、美麗富饒的。對凡能在自己懷抱中自由生長的生靈和植被,她都賦予詩情畫意。她擁有幸福的奧秘,任何人無從剝奪。那些掌握了耕田的技藝,能用雙手操勞,并能憑借智慧的力量贏得安逸和自由的人們,定會成為天下*為幸福的人。這是因為他們會有閑暇,能夠同時用心靈和頭腦去享受生活。他們會理解自己的勞動,也會熱愛造物主的創造。藝術家通過觀賞和再現美好的大自然是能夠達到這種心曠神怡的境界的。但是只要看到大自然這個人間天堂中尚有無數生靈涂炭,仁慈正直的藝術家就會感到內疚,愧悔不該有此雅興。上蒼賜人以賞心悅目的景色,當人們能夠在這種環境中手腦并用,讓意志、心靈和雙手協調配合時,上帝的慷慨賜予和凡人的歡樂就會和諧協調,達到神圣的境界,而這種境界也許就是幸福!到那個時候,寓意畫家們就會舍棄可憐而又可怕的死神,那個手執馬鞭在犁溝中奔跑的幽靈,改為刻畫神采飛揚的天使降福人間,將成把的麥種撒向蒸騰著霧氣的犁溝。 農夫應當享有甜蜜、自由、富有詩意、勤勞簡樸的生活,這種憧憬應當不難實現,而不應被斥為幻想。維吉爾曾悄聲悲嘆:啊,農夫,若是你能意識到自己的幸運,你該會多么幸福!維吉爾表達的是惋惜之情。而通常表示惋惜就意味著預作論斷。總有一天農夫和藝術家將會一身而兼二任,如果不是為了描繪美(屆時這將無足輕重),至少也能感知美。難道人們還不相信,農夫身上已具有對詩意的神秘直感,只是還處于本能反應和朦朧向往的狀態而已。就是在極度勞累、生活艱難的農夫身上,心靈也并沒有被扼殺。至于那些日子稍稍好過些的農夫,他們的頭腦和智慧已得到發展,眼下這些人對于完美的幸福都已有了初步的感受并能略加欣賞了。況且,詩人既已從痛苦和勞累的深淵中發出吶喊,何以還會有人斷言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是互不相容的呢?這種互不相容的現象只是長期過度勞累和生活困苦所造成的。但也不能認為一旦人們都能適度從事有益勞動,世上就會只剩下平庸的勞動者和詩人了。凡能從詩意中感受到崇高的快感者便是詩人,哪怕他生平從未寫下過一句詩! 我的思路順勢而下,并不曾意識到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我相信人是可以教育的,并且對此信心倍增。我沿著田邊漫步,田里有農夫在耕作,準備來年播種。眼前的景色開闊,一如霍爾拜因的版畫。遠處,郁郁蔥蔥的層林已染上一抹暗紅,預示著金秋即將來臨。雨后初霽,深棕色的田野上,小溝里還蓄著雨水,在陽光下閃耀著縷縷銀光。天氣暖融融的,新犁的地面蒸騰起薄薄的霧氣。有一個老農在地頭犁田。他的肩背寬闊,神色嚴峻,令人想起霍爾拜因的版畫,但他的服裝毫不寒磣。他使的舊式犁由兩頭毛色淺黃的牛拉著。這種牛是古老草原的真正主人,長得高大而不夠健壯,長長的牛角向下彎曲。一對牛若長期結伴干活,像我們鄉下說的,就會變成兄弟。若有一頭死了,剩下的也會傷心地隨之而去,而決不同新來的一起犁田。城里人不熟諳鄉間風情,還以為說鄉下的牛有情有義是無稽之談呢。那么他們*好能親自到牛棚里來看看那可憐而瘦弱的牛!牛兒無精打采地用尾巴甩打著干瘦的兩肋,見到飼料,會厭惡地嗤之以鼻,眼睛直瞪棚外,一面用蹄子跺著身邊的空地,一面嗅著失去的伙伴留下的牛軛和鏈條,口中還不斷發出呼喚的哀鳴!牧牛人會說:“這一對兒算完了。死了一頭,剩下的不肯干活,本該喂肥了好宰了吃肉,但它不進草料,很快就會餓死!” 老農從容不迫地干活,一聲不吭,絲毫也不白費力氣。拉犁的牛很馴順,動作很從容。老農已很熟練,干活時從不停頓,持續向前,結果他犁田的速度竟與自己的兒子不相上下。年輕人在離他不遠處干活,那塊地土質硬,石塊多,使喚的四頭牛也不夠壯實。 隨后,一幅真正的美景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景象莊嚴肅穆,很值得畫家描繪:田野盡頭一個英俊的年輕人駕馭著幾對出色的牲口正在犁田。拉犁的共有八頭小牛,毛色深重,閃閃發光還夾有黑斑。牛的頭部不大,鬃毛拳曲,看去酷似野牛。牛群怒目圓睜,動作突兀。它們那煩躁不安、時斷時續的走動說明牛群是新套上的,對牛軛和刺棒都不習慣,只是勉強干著。本地人稱這類牲口為“新套的”。年輕的農夫是在一塊草場上墾荒,地面滿是多年生飼草的古老根莖。他雖年輕力壯,駕馭的八頭牛卻剛學會干活,所以也只是勉強能對付下來罷了。 犁鏵邊上的壟溝里,有個六七歲的孩子,他手拿一根很輕的長棍,邊走邊用棍端不太尖利的釘子去刺戳牛群。這孩子長得美如天使,穿著工裝,肩上披一塊羊羔皮,看去酷似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筆下那些童年時期的施洗者約翰。孩子每戳一下,牛群就哆嗦一下,把牛軛和額前的皮帶振得咯咯作響,犁轅也劇烈地晃動著。每逢鏵刀遇到草根,農夫就高聲喚著每頭牛的名字,不是要去刺激,而是為了安撫牛群。因為牛群每遇動作受阻就會怒氣沖沖,煩躁不安,跳起來用寬大的叉蹄扒開泥土。若是年輕人邊吆喝邊用棍戳還不能穩住前面那兩對牛(后面兩對由孩子駕馭),牛群就會帶著犁,離開壟溝,橫穿田地而去。可憐的孩子也在使勁吆喝,但他的嗓音還是那么細柔,一如他那天使般的容貌。景色、男人、孩子和軛下的牛群,這一切都顯示著力和美,或者說是優雅的美。盡管征服土地是一場劇烈的搏斗,但一切卻都籠罩在一種恬美肅穆的氛圍中。農夫看到障礙除去,牛群重又邁出平穩的步子,便收起怒容,恢復平靜,一種質樸的人所特有的平靜,并且懷著為父的滿意心情注視自己的孩子,孩子也轉身對他報以微笑。因為農夫剛才只是佯裝發狠,不過是在表明自己精力充沛,稍一使勁就能應付裕如。然后年輕的父親用渾厚的嗓音唱起一首莊嚴而哀婉的山歌。這山歌是本地自古以來世代流傳的,并非所有的農夫都會哼唱,只有那些善于激發和保持耕牛活力的農夫才能掌握山歌的要領。這山歌的起源和流傳都帶有一種神圣和神秘的色彩。但迄今這里的人們仍然相信,耕牛干活久了,感到厭倦煩躁時,只要聽到這歌聲,便能生出活力。山歌的魅力就在于此。本領高強的農夫,光會扶正犁鏵,駕馭牲口開出筆直的壟溝,是不夠的。他還應當學會給牲口唱歌,這可完全是另外一門學問,需要具有全然不同的素質和技能。
田園三部曲(外國文學名著叢書) 作者簡介
喬治·桑(1804—1876),十九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也是全世界的女性作家之一。她一生著有七十多部長篇小說,五十部各式作品,包括短篇小說、童話、戲劇等。早期創作以激情小說為代表,主要描寫愛情上不幸的女性追求自由;中期創作“社會問題小說”,代表作有《木工小史》《康素愛蘿》等,關注社會不公現象;晚年創作受盧梭影響,追求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主要創作田園小說,如《田園三部曲》,描寫農民生活。被雨果譽為“在我們時代占有獨一無二的地位”。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