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系統設計(下冊)――基于FPGA的SoC設計與實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49416
- 條形碼:9787121349416 ; 978-7-121-3494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系統設計(下冊)――基于FPGA的SoC設計與實現 本書特色
本書提供微課視頻、電子課件、程序代碼等。 "教育部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高小鵬教授: 以CPU為代表的計算機底層技術,是計算機領域乃至信息技術領域的重要基石。因此,以“本科生開發CPU、操作系統、編譯器”為培養目標的系統能力,是計算機類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對計算機專業學生未來的專業學習與職業發展具有奠基性意義。該教材采用上冊理論與下冊實驗相結合的講授方式,不僅以MIPS處理器為對象完整的講授了包括流水線設計在內的硬件知識,而且從層次化建模的視角展示了基于SoC技術的軟硬件協同開發技術,使得學生具有軟硬兼施系統綜合的設計與開發能力。該教材具有內容新穎、體系完善、實驗綜合等特點,對于渴望學習和實踐系統能力的同學們來說,很好值得擁有。 清華大學 劉衛東教授: 培養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系統能力是當前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國內計算機基礎軟硬件產業的迫切需求,更是國家自主可控信息化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難度大,挑戰性強。本書以上冊書中設計的32位MIPS處理器——MiniMIPS32為基礎,在FPGA平臺之上,采用基于IP的設計方法,為學生詳細展示了一個完整SoC的軟硬件協同設計流程,內容涉及IP開發與集成、驅動開發、操作系統移植等,覆蓋了學生自主完成計算機系統設計所必須掌握的主要技術細節。該書優選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將有助于推進計算機系統能力教育改革,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強化系統設計和實現的能力,符合新工科類教材建設的特點,十分值得推薦。 南京大學 袁春風教授: 教材上冊主要介紹了流水線CPU設計的完整過程,下冊主要介紹基于CPU的SoC硬件設計、操作系統內核移植以及面向典型應用的硬件加速器設計,內容包含了從底層硬件到OS及上層應用的完整計算機系統設計過程。教材內容系統全面,理論聯系實際,給出的源碼和操作步驟具體詳實,隨書配套資源豐富齊全,學習者可以邊學邊做,教學過程可操作性強,是很好有特色的一本計算機系統類教材。
計算機系統設計(下冊)――基于FPGA的SoC設計與實現 內容簡介
《計算機系統設計》系列教材是在新工科建設的背景下,面向國家“自主可控”信息化發展戰略,圍繞系統能力培養的目標而編寫的。本書為該系列教材的下冊,在上冊所設計的32位MIPS流水線處理器(MiniMIPS32)的基礎上,詳細講授SoC軟硬件設計、集成、測試的方法和流程。 全書分為8章,主要包括增強型MiniMIPS32處理器設計,互連總線的集成,存儲系統的設計與集成,常見外設的設計與集成,操作系統移植,面向特定應用領域的SoC設計,基于Xilinx FPGA和ViVado的IP核設計、封裝及基于IP核的SoC平臺構建等內容,提供微課視頻、電子課件、程序代碼等。書中將SoC設計過程中每個環節所涉及的硬件和軟件的基本概念關聯起來,力爭給讀者建立一個功能完備、層次分明的SoC軟硬件架構。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集成電路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計算機系統綜合課程設計、數字系統課程設計的實驗指導用書或計算機系統工程師的技術參考書。
計算機系統設計(下冊)――基于FPGA的SoC設計與實現 目錄
第1章 SoC設計概述 1
1.1 SoC概述 1
1.2 SoC的分類及基本組成 2
1.3 SoC設計的發展趨勢 3
1.3.1 SoC設計技術的發展和挑戰 3
1.3.2 SoC設計方法的發展和挑戰 6
1.3.3 未來的SoC 7
1.4 本書的目標和組織結構 8
第2章 SoC設計流程 10
2.1 軟硬件協同設計 10
2.2 基于標準單元的SoC設計流程 12
2.3 基于FPGA的SoC設計流程 16
2.3.1 SoC FPGA結構 16
2.3.2 面向SoC的FPGA設計流程 17
2.3.3 高層次綜合 18
2.3.4 Versal ACAP和Vitis 19
2.4 IP復用的設計方法 21
2.4.1 IP的基本概念與分類 21
2.4.2 IP設計的流程 23
2.4.3 IP核的選擇 27
第3章 基于增強型MiniMIPS32處理器的SoC―MiniMIPS32_FullSyS 29
3.1 MiniMIPS32_FullSyS的整體架構 29
3.2 MiniMIPS32_FullSyS的地址空間劃分與映射 31
3.2.1 32位MIPS處理器的虛擬地址空間 31
3.2.2 MiniMIPS32_FullSyS的地址空間劃分 33
3.2.3 固定地址映射單元的設計與實現 34
3.2.4 指令地址仲裁單元的設計與實現 35
3.3 高速緩沖存儲器 36
3.3.1 高速緩沖存儲器概述 36
3.3.2 Cache的性能評價 44
3.3.3 Cache的設計與實現 45
第4章 AXI4總線接口及協議 54
4.1 AXI4總線接口概述 54
4.2 AXI4總線協議 55
4.2.1 AXI4總線結構 55
4.2.2 AXI4總線信號 57
4.2.3 AXI4總線協議的握手機制 60
4.2.4 AXI4總線協議的讀操作時序 62
4.2.5 AXI4總線協議的寫操作時序 63
4.2.6 突發傳輸機制 64
4.3 基于AXI4的MiniMIPS32處理器設計與實現 64
4.3.1 類SRAM接口到AXI4接口的轉換 64
4.3.2 MiniMIPS32處理器的封裝 69
4.4 AXI Interconnect簡介 78
4.4.1 AXI Interconnect的結構 78
4.4.2 AXI Interconnect的互連結構 80
4.4.3 AXI Interconnect的I/O接口信號 82
4.5 基于AXI Interconnect的SoC設計與實現―增強型MiniMIPS32處理器的集成 86
第5章 存儲系統 102
5.1 AXI BRAM控制器 102
5.1.1 AXI BRAM控制器簡介 102
5.1.2 基于AXI Interconnect的SoC設計與實現
―AXI BRAM控制器的集成 108
5.2 非易失存儲器Flash 114
5.2.1 Flash存儲器簡介 114
5.2.2 SPI接口 115
5.2.3 SPI Flash(S25FL128S) 118
5.2.4 AXI Quad SPI IP核 121
5.2.5 基于AXI Interconnect的MiniMIPS32_FullSyS設計
―AXI Quad SPI的集成 129
第6章 外部設備 135
6.1 通用輸入輸出接口 135
6.1.1 GPIO概述 135
6.1.2 AXI GPIO簡介 135
6.1.3 基于AXI Interconnect的MiniMIPS32_FullSyS設計
―AXI GPIO的集成 140
6.1.4 AXI GPIO的功能驗證 146
6.2 UART控制器 165
6.2.1 串口通信概述 165
6.2.2 通用異步收發器(UART) 165
6.2.3 UART傳輸協議 166
6.2.4 AXI Uartlite簡介 167
6.2.5 基于AXI Interconnect的MiniMIPS32_FullSyS設計
―AXI Uartlite的集成 171
6.2.6 AXI Uartlite的功能驗證 176
6.3 定時器 179
6.3.1 定時器概述 179
6.3.2 AXI Timer簡介 180
6.3.3 基于AXI Interconnect的MiniMIPS32_FullSyS設計
―AXI Timer的集成 187
6.3.4 AXI Timer的功能驗證 192
6.4 VGA控制器 198
6.4.1 VGA接口概述 198
6.4.2 RGB三原色模型 200
6.4.3 VGA控制器的時序 201
6.4.4 VGA控制器的設計與實現 204
6.4.5 基于AXI Interconnect的MiniMIPS32_FullSyS設計
―AXI VGA控制器的集成 210
6.4.6 AXI VGA控制器的功能驗證 226
第7章 μC/OS-II操作系統的移植 230
7.1 μC/OS-II操作系統概述 230
7.1.1 操作系統與實時操作系統 230
7.1.2 μC/OS-II簡介 231
7.1.3 μC/OS-II的基本功能 232
7.1.4 μC/OS-II的文件結構 233
7.2 μC/OS-II操作系統的移植 234
7.2.1 μC/OS-II操作系統源碼下載 234
7.2.2 建立μC/OS-II操作系統文件目錄 234
7.2.3 移植μC/OS-II操作系統 235
7.3 μC/OS-II操作系統的功能驗證 245
第8章 面向特定應用的軟硬件設計 250
8.1 RSA加/解密SoC的軟硬件設計 250
8.1.1 RSA公鑰密碼系統簡介 250
8.1.2 RSA公鑰密碼算法的實現 251
8.1.3 AXI RSA128的硬件設計 254
8.1.4 AXI RSA128的集成 256
8.1.5 RSA加/解密SoC的功能驗證 266
8.2 手寫體數字識別SoC的軟硬件設計 271
8.2.1 貝葉斯定理簡介 272
8.2.2 樸素貝葉斯分類器 272
8.2.3 AXI Bayes的硬件設計 274
8.2.4 AXI Bayes的集成 276
8.2.5 手寫體數字識別SoC的功能驗證 286
參考文獻
計算機系統設計(下冊)――基于FPGA的SoC設計與實現 作者簡介
魏繼增,男,天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工程與工業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天津分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IEEE會員,ACM會員。長期從事計算機系統、嵌入式、集成電路領域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