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材料力學 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94670
- 條形碼:9787111694670 ; 978-7-111-6946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材料力學 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2018年制定的《材料力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A類)》編寫的。
材料力學 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2018年制定的《材料力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A類)》編寫的。 全書分為基礎部分與專題部分,共13章。基礎部分介紹材料力學的基本知識,包括軸向拉伸或壓縮、材料的力學性能、內力與內力圖、連接件強度的工程假定計算、圓軸扭轉、彎曲強度與剛度、應力狀態與強度理論、組合受力與變形桿件的強度計算、壓桿穩定等內容,共10章;專題部分包括 能量法、簡單的超靜定系統、動載荷與疲勞強度等內容,共3章。根據不同院校的實際情況,基礎部分所需教學時數為32~48;專題篇所需教學時數為16~24。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工科各專業的材料力學課程教材,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選用本書作為授課教材的教師可填寫書后所附《教學支持申請表》,獲取與本書配套的教材樣章及習題詳解。 此外,讀者也可登錄百度網盤免費下載“材料力學自主學習系統”教學資源(下載鏈接:https://pan.baidu.com/s/10VX5xKj0KC7mvvh2sTQViw;提取碼:nuaa)。
材料力學 第2版 目錄
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材料力學概述
1.1材料力學的研究內容
1.2材料力學的基本假定
1.2.1均勻連續性假定
1.2.2各向同性假定
1.2.3小變形假定
1.3彈性桿件的外力與內力
1.3.1外力
1.3.2內力
1.4彈性體受力與變形特點
1.5應力與應變
1.5.1正應力與切應力
1.5.2正應變與切應變
1.6線彈性材料的應力-應變關系
1.7桿件受力與變形的基本形式
1.7.1拉伸或壓縮
1.7.2剪切
1.7.3扭轉
1.7.4平面彎曲
1.7.5組合受力與變形
1.8結論與討論
1.8.1關于靜力學模型與材料力學模型
1.8.2關于靜力學概念與原理在材料
力學中的可用性與限制性
習題
第2章內力分析與內力圖
2.1內力分析是應力分析以及工程設計的基礎
2.2拉壓桿件的軸力圖
2.3受扭圓軸的扭矩圖
2.4承受彎曲變形桿件的剪力圖和彎矩圖
2.4.1根據方程作剪力圖和彎矩圖
2.4.2根據微分關系作剪力圖和彎矩圖
2.5剛架的內力圖
2.5.1剛架的組成
2.5.2剛架的內力分量及其特殊性
2.5.3剛架內力圖的繪制
2.6結論與討論
2.6.1關于桿件內力分析的幾點結論
2.6.2重視對平衡微分方程的理解和應用
2.6.3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習題
第3章軸向拉伸或壓縮
3.1拉壓桿件的應力
3.2拉壓桿件的強度計算
3.2.1強度條件、安全因數與許用應力
3.2.2三類強度問題
3.2.3強度計算過程及舉例
3.3拉壓桿件的變形
3.4拉伸或壓縮時材料的力學性能
3.4.1材料拉伸時的應力-應變曲線
3.4.2韌性材料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3.4.3脆性材料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3.4.4強度失效概念與極限應力
3.4.5壓縮時材料的力學性能
3.5結論與討論
3.5.1本章的主要結論
3.5.2關于應力和變形公式的應用條件
*3.5.3加力點附近區域的應力分布
*3.5.4應力集中的概念
*3.5.5拉伸或壓縮超靜定問題概述
習題
第4章連接件的剪切與擠壓強度工程計算
4.1鉚接件的強度失效形式及相應的強度計算方法
4.1.1連接件剪切破壞及剪切假定計算
4.1.2連接件的擠壓破壞及擠壓強度計算
4.1.3連接板的拉斷強度計算
4.1.4連接件后面的連接板的剪切計算
4.2焊縫強度的剪切假定計算
4.3結論與討論
4.3.1剪切強度計算中應當著重注意的問題
4.3.2機械連接件的剪切強度計算
習題
第5章圓軸扭轉
5.1外加力偶矩與所傳遞功率的關系
5.2切應力互等定理
5.3圓軸扭轉時的切應力分析
5.3.1平面假定
5.3.2變形協調方程
5.3.3物理關系
5.3.4靜力學方程
5.3.5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切應力表達式
5.4圓軸扭轉時的強度
5.4.1圓軸扭轉實驗與破壞現象
5.4.2圓軸扭轉強度計算
5.5圓軸扭轉時的剛度
5.5.1圓軸的相對扭轉角
5.5.2圓軸扭轉剛度計算
5.6結論與討論
5.6.1圓軸扭轉強度與剛度計算及其他
5.6.2薄壁圓筒扭轉時的切應力
5.6.3矩形截面桿扭轉時的切應力
*5.6.4扭轉超靜定問題概述
習題
第6章彎曲強度
6.1工程中的彎曲構件
6.2與應力分析相關的截面圖形幾何性質
6.2.1靜矩、形心及其相互關系
6.2.2慣性矩、極慣性矩、慣性積、慣性半徑
6.2.3慣性矩與慣性積的移軸定理
*6.2.4慣性矩與慣性積的轉軸定理
6.2.5形心主慣性軸、形心主慣性平面與形心主慣性矩
6.3平面彎曲時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6.3.1平面彎曲與純彎曲的概念
6.3.2純彎曲時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分析
6.3.3梁的彎曲正應力公式的應用與推廣
6.4平面彎曲正應力公式應用舉例
6.5梁的強度計算
6.5.1梁的彎曲強度條件
6.5.2梁的彎曲強度計算過程及舉例
6.6彎曲切應力
6.6.1開口薄壁截面梁的彎曲切應力計算
6.6.2實心截面梁的彎曲切應力計算
6.7結論與討論
6.7.1關于彎曲正應力公式的應用條件
6.7.2提高梁強度的措施
*6.7.3彎曲中心的概念
習題
第7章彎曲剛度
7.1彎曲變形與位移的基本概念
7.1.1梁彎曲后的撓度曲線
7.1.2梁的撓度與轉角
7.1.3梁的位移與約束密切相關
7.1.4梁位移分析的工程意義
7.2小撓度微分方程及其積分
7.2.1小撓度曲線微分方程
7.2.2積分常數的確定、約束條件與連續條件
7.3工程中的疊加法
7.3.1疊加法應用于多個載荷作用的情形
7.3.2疊加法應用于間斷性分布載荷作用的情形
7.3.3逐段剛化疊加法
7.4簡單的超靜定梁
7.5彎曲剛度計算
7.5.1彎曲剛度條件
7.5.2剛度計算舉例
7.6結論與討論
7.6.1關于變形和位移的相依關系
7.6.2關于梁的連續光滑曲線
7.6.3關于求解超靜定問題的討論
7.6.4提高彎曲剛度的途徑
習題
第8章應力狀態與強度理論
8.1基本概念
8.1.1應力狀態
8.1.2應力狀態的描述
8.2平面應力狀態分析的解析法
8.2.1方向角與應力分量的正負號規則
8.2.2微元的局部平衡
8.2.3平面應力狀態中任意方向面上的正應力與切應力
8.3應力狀態中的主應力與*大切應力
8.3.1主平面、主應力與主方向
8.3.2平面應力狀態的三個主應力
8.3.3面內*大切應力與一點處的*大切應力
8.4應力狀態分析的圖解解析法
8.4.1應力圓方程
8.4.2應力圓的畫法
8.4.3應力圓的應用
8.4.4三向應力狀態的應力圓
8.5一般應力狀態下的應力-應變關系應變能密度
8.5.1廣義胡克定律——一般應力狀態下的應力-應變關系
8.5.2各向同性材料各彈性常
材料力學 第2版 作者簡介
范欽珊,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清華大學固體力學教研組副主任、材料力學教研組主任、系學術委員會委員、校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校教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工科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工科基礎力學課程教學指導組組長、國家面向21世紀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改革項目總負責人。1995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非線性屈曲理論與應用”“反應堆結構力學”“結構疲勞壽命”“電力系統導線振動與舞動”“高壓輸電線路鐵塔優化設計”等方面研究。同時,從事“材料力學”“工程力學”“反應堆結構力學基礎”“板殼應力與設計”“彈性穩定理論”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以及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研制與開發工作。 出版教材專著與譯著20余部,共800余萬字,在國內外發表各類學術論文70余篇。 1979年獲全國很好科技圖書獎,1989年獲重量教學成果獎,1995年、1996年獲電力部、核工業部科技進步獎,1993年獲北京市很好教學成果獎,1993年、1997年兩次獲國家教委很好教材獎,2001年獲全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2年獲全國很好教材一等獎,2003年獲北京市和重量教學名師獎。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