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小站春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84142
- 條形碼:9787564384142 ; 978-7-5643-841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站春秋 本書特色
蘭新鐵路的艱辛建設過程,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奮進,也是過去幾十年新中國各行各業從無到有、努力創業攀高峰的一個縮影。本書的出版可對發揚鐵路工人的崇高精神,激勵新一代的鐵路人為新時代做貢獻產生積極影響。
小站春秋 內容簡介
本書為文集,以蘭新鐵路線為背景,記錄了蘭新鐵路沿線小站工作者的生活點滴,時間跨度達五六十年,真摯熱烈、純樸動人地再現了一代又一代鐵路人在蘭新鐵路修建運營過程中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圖景,分為“鐵路旁長大”“流動的血脈”“燃燒的歲月”“別樣的風景”“永遠的小站”5個篇章,各篇主題不同,從多個側面立體地展示了鐵路工作者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小站春秋 目錄
情寄紅柳河
土坯房
在鐵路旁玩耍
夢中的風箏
學校門前那棵老榆樹
尋找方向
仰望星空
想開火車
同學苗亞琴
莫合煙嗓子有豪情
相逢是緣也是歌
潤物細無聲
紅星閃閃放光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歡樂
夕陽下享受好時光
穿上工裝好神氣
總有幸運在光臨
總有故事在從前
無心插柳柳成蔭
向華山
輯二 流動的血脈
融在生命中的五星紅旗
流淌在心中的河
*有力量的歌
貨場記事
編組場隨筆
不該忘的永遠不能忘
馬燈情結
工匠精神(外二章)
小站的校長和他的孩子們
雪夜巡線
趙大楚“過年”
迎著晨曦(外二章)
登山情
你也會為他們點贊
沙塵暴飄過的早晨
風區里的黑子和大雨
掌心里的西瓜
一張十三間房的老車票
我的師傅們
輯三 燃燒的歲月
伴你高飛
我所認識的神仙們
消失在歲月里的家信
拉上手,愛你就是一輩子
站上那高高的疙瘩臺
我家就在岸上住
往事越來越清晰
再打一次太平鼓
兩個養路妹
邱少云排的老兵無悔
哥們五魁首
南莫北王
檔案袋里的12個女人
姬姨想去烏魯木齊
人生就是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
沒有想到的如此美好
找不回的年輪
搖著小船到新疆
“洛陽雞”
汽笛聲聲愛意濃
小站奎屯河
老兵向太陽
你是哪一代
在河邊
這路真的很漫長
輯四 別樣的風景
清晨我遇到一只小小鳥
汪星人有時也會沒面子(外二章)
菇娘
去喀什
兩個男孩看火車
寶石光
阿勒泰跳房子
打水漂
星星峽往事
夜宿七角井
又到布谷鳥叫時
城市牧羊
失蹤的叮當
兔子大瘸
香紫蘇
天山火柴
北京糕點
二喬玉蘭
南方的熱
女兒小時候
“尖尖”的幸福生活
北屯故事
輯五 永遠的小站
關于狼的童話
一番滋味在心頭
羊塔克庫都克
三只狼在他的歲月中留痕
真想在那個地方下車
勞務工的愛情故事
曉犁和古麗
站臺上的老單和鷹
路和鹿
霍爾果斯
紅山口,你還好嗎
巴哥情緣
三個人值守的工區,真的很陽光
這地方的名字很好聽
小院風光
時空的輪回
月夜火石泉
羅布泊鐵路紀行
“兔王”軼事
不要委屈別人
陶醉在大門檻
魚魚魚啊鯉
多爾布爾津記事
小站春秋 節選
情寄紅柳河 我記不得蘭新鐵路當年通車紅柳河——這個新疆境內**個火車站時,那繁忙的臨時貨場和匆匆的人流了。但我童年的足跡留在了那里,每當我坐火車路過紅柳河時,總要在那片陌生而又熟悉的戈壁上留有的殘墻斷壁久久地尋覓。一種久遠的悠悠情思,總是在心頭縈繞。 母親在世的時候,也總愛提起那時的回憶。 媽媽說,紅柳河名字好聽,其實是戈壁灘上的干枯河床,生長了幾棵紅柳而已。蘭新鐵路叫“河”和“泉”的小火車站可多了,大概是人們對它經過的荒漠戈壁而寄托的一種期望吧。 我們全家到紅柳河時,是住在火車皮上的,兩家一節,隨時準備再向西進。日子過得雖然有些清淡,久了也就習慣了。只是不許我和哥哥去遠處玩,害怕遇見風暴或者迷失方向走丟了。這對于四歲的我和六歲的哥哥來說,無疑是很難受不自在的。 機會終于來了。媽媽去到另一節車皮上幫忙,那一家的嬸嬸要生小孩了,哥哥帶我和其他一些孩子溜了出去。 好奇的童年,總是哪里熱鬧往哪里去的。我們來到了臨時貨場,在大人們裝車卸車中瞎摻和著。看,那邊的馬可真多,戴著氈帽的叔叔們(后來我們知道是哈薩克族的叔叔們),用我們**次聽到的語言和手勢叫我們小心,不要接近馬群。馬群在戈壁灘奔波了好多天,或許渴壞了,哈薩克族的叔叔們正在從不遠處的水槽車打水給馬喝,我們學馬喝水,學著騎在馬上的樣子,引起哈薩克族的叔叔們哈哈大笑。 再忙的大人對孩子們也總是充滿愛意、客客氣氣的。一個熱心的叔叔看出來我們的心愿,在忙碌中抱起我們每一個孩子騎一下馬,我們高興極了。哥哥感慨地說:“新疆的馬可真多呀,可以建立好的騎兵部隊呢!” 叔叔們都笑了,還真叫哥哥說中了,這些馬,就是選中的軍馬。叔叔們認真地給我們講:“孩子們,新疆的好東西可多了,運不出去,沒有的東西,也運不進來,老百姓看著心里著急得很呢!” 我們都是鐵路的孩子,絕不是為了討好叔叔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長大了,也要開火車!” 叔叔們高興了,召喚另一處戴著花帽子的叔叔們(后來我們知道是維吾爾族的叔叔們),讓他們把我們領到一片成堆的大麻袋前,給我們的衣袋里塞滿了干果(后來我們知道那是葡萄干),叫我們吃。那是不少麻袋破了,漏在地上的。哥哥領著我們吃著,謝過叔叔們,歡天喜地地回家了。 可把媽媽嚇壞了,她不知道我們吃的是什么,害怕有毒。后來經過別人指點,媽媽才放下心來,在我們要求下,也嘗了幾顆。然后說:“光是聽你們爸爸說,新疆的瓜呀葡萄的,多極了,吃不完,還有爛掉的,真是可惜了! 忽然,媽媽似乎想起了什么,叫了許多大娘大嬸去了臨時貨場,我還以為她們是去吃葡萄干的,就跟在后面。到了那兒才知道,媽媽她們把破了口子的大麻袋都重新縫好了,可是并沒有人拿…… 后來,我和哥哥都成為鐵路工人了。紅柳河也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每當我看到一列列出疆的瓜果葡萄,進疆的建設物資,童年的往事便又浮現出來。新疆鐵路像一條流動的血脈,一刻不停地為新疆經濟發展輸送著營養,再也不會有葡萄瓜果爛在地里了,再也不會有用整只羊來換一包火柴的事情了。 人們是不會忘記新疆鐵路上像紅柳河一樣的戈壁小火車站的,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它們都會默默地在戈壁灘上發揮自己的作用。對于我,紅柳河將永遠是我和蘭新鐵路尋找童年的地方…… P2-4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