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孫昌熙文集:第一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95447
- 條形碼:9787520195447 ; 978-7-5201-954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孫昌熙文集:第一冊 內容簡介
本書是孫昌熙先生多年從事文學研究的成果匯編,涉及文藝理論、文學評論、魯迅研究等學術領域,也有作者寫的小說等作品,既包含大量文章,也有幾部專著,是一部時間跨度較大的、具有較高史料價值的文集。這些在不同年代發表的學術文章/出版的著作,顯示了作者濃厚的文學功底,其行文用語風格及體例格式均帶有明顯的時代特點和歷史印痕,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這些文章和論著的結集出版,對今天的文學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
孫昌熙文集:第一冊 目錄
**冊目錄
孫昌熙先生生平及其學術貢獻 張學軍
孫昌熙自述
現代文學研究
1.試論五四新文學運動中胡適的歷史作用
2.從《病梅館記》到《花匠》
3.張天翼短篇小說創作特色初探
4.錚錚鐵漢,錦繡文章——李廣田散文特色初探
5.論楊振聲的小說創作
6.現代文學研究的新收獲——評朱德發同志的《五四文學初探》
7.古老中國的心聲——讀《臧克家文集》**卷
8.茅盾早期的比較文學研究
9.論王思玷小說的藝術特色
10.詩海一勺——讀臧克家先生《詩與生活》及《學詩斷想》札記
11.論李廣田散文的思想和藝術特色
12.評李廣田散文研究中的一種傾向
13.馮沅君的小說創作和文學研究
14.聞一多與《山海經》
15.從《想北平》看老舍小品散文的特色
16.把中國新文學抬上大學講壇的人
——追憶在抗日戰爭期間接受恩師楊振聲(今甫)教授教誨的日子
當代文學批評
1.蘇聯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輝形象
——讀《頓巴斯》(戈爾巴托夫著 草嬰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2.苗康是個典型的個人主義者
——讀徐懷中著《我們播種愛情》札記一則
3.生產戰線上的英雄,工人階級的模范
——試談艾蕪著《百煉成鋼》中的秦德貴
4.什么是人生*大的幸!x茹志鵑的《如愿》
5.寫熟悉的和本質的——讀農民高祿厚的幾篇小說
6.巧與波瀾——讀茹志鵑《百合花》札記之三
7.胸有丘壑,筆有藏鋒——略論肖鳴《村哥》的藝術處理
8.農業戰線上的新人物——讀1962年部分反映農村生活的短篇小說
9.更好地反映當前農村的火熱斗爭
——談一年來《山東文學》反映農村生活的短篇小說
10.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青年的好作品
——簡評短篇小說《二遇周泰》、《家庭問題》、《路考》
11.《紅嫂》是本好選集
12.深刻的主題,光輝的形象——簡評話劇《豐收之后》
13.喜看新人創新篇——讀劉光進的《老馬師傅》和《曹大炮》
14.美的心靈探索——讀《賣蟹》
15.一篇別開生面的傳記——讀馬瑞芳同志的《祖父》
16.淘盡黃沙始到金——論曹慶文《“光協主任”辭職記》的語言特色
17.《回來吧,哥哥》簡析
18.改革中的一盞路燈——讀《前面一串路燈》
其他作品
1.枇杷園
2.元曲中的水滸故事
3.復活了的山大圖書館
4.“謹防假冒”
5.《魯迅文藝思想新探》后記
6.《中國現代小說史》后記
7.孫昌熙教授的來信
8.《李廣田傳論》序言
9.夏娃與女媧——《中國現代女作家論》序
10.《高蘭評傳》序
11.懷往古之遺香擷現代之精英——關于《趙淮青通訊特寫選》的通信
12.治學漫談
13.勤勤耕耘五十年
14.讀書漫談
15.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6.我的生活無限好,高樓頻倚望群芳——山大生活四十年記
17.《講話》指引我走向文藝評論的道路
18.化短暫為永久——序張杰著《春風桃李憶吾師》
19.讓真情長留人間——序張杰著《翹首東海憶故人》
20.懷念山大魯迅研究的開拓者華崗同志
21.兩條龍:從圖騰到藝術——聽聞一多、劉文典兩先生講課的幾點體會
22.難忘恩師李廣田
23.拍案而起的聞一多
24.楊振聲小傳
25.楊振聲在青島大學
第二冊目錄
文藝理論研究
1.學習《矛盾論》
——對新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體會
2.為什么短篇小說不能寫短
3.也談文藝如何正確反映人民內部矛盾
4.論文學的內容和形式
5.客觀思想能否作為文學作品思想性的組成部分?
6.試論文學的人民性
7.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8.讀《(司空圖)詩品臆說》
9.試論情節中的偶然因素
10.為情節中的偶然因素辯護
11.《周恩來文藝思想新論》評析
12.李廣田師釋《人間詞話》“三境界”
魯迅研究
1.魯迅與高爾基
2.魯迅小說的特色
3.學習毛主席怎樣評價魯迅
4.魯迅論批判繼承文藝遺產問題
5.《鑄劍》完篇的時間、地點及其意義
6.《起死》試解
7.《補天》試析
8.試論《故事新編》中“油滑”問題
9.從神話“奔月”到《故事新編》的《奔月》
——中國小說史中作品演變規律之一例
10.魯迅的比較文學觀及其研治古典文學的成就
11.魯迅的文藝創作論
12.魯迅的文藝風格論
13.魯迅的文藝欣賞論
14.魯迅論文藝如何為革命服務
15.魯迅整理研究我國古籍的科學方法
16.無事的悲劇,含淚的微笑——《孔乙己》和《外套》的比較論析
17.茅盾論《阿Q正傳》
18.魯迅研究的新收獲——讀《魯迅留學日本史》
19.論《離婚》——兼談傳統與“拿來”
20.褫其華袞還他本相——論《肥皂》的民族藝術特色
21.在認識與價值沖突中的選擇——略論魯迅前期思想特征
22.中國古典小說發展規律——讀《中國小說史略》札記之一
23.魯迅的性格觀及其實踐
24.孔子論《詩》與魯迅論《詩》
25.魯迅研究無絕期
第三冊目錄
怎樣閱讀《三國演義》
一這部書是怎樣寫成功的?
二過去廣大人民為什么喜愛這部作品?
三今天怎樣正確認識這部書?
四學習《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司空圖《詩品》解說二種
詩品臆說
二十四詩品淺解
魯迅“小說史學”初探
一我對“中國小說史學”的理解
二魯迅與《山海經》
三魯迅與《世說新語》
四魯迅論唐傳奇
五魯迅論《三國志演義》
六魯迅論《水滸》
七魯迅論《聊齋志異》
八魯迅與《儒林外史》
后記
編后記
孫昌熙文集:第一冊 作者簡介
孫昌熙,1941年畢業于西南聯大中文系,歷任西南聯大中文系助教,華中大學中文系講師,山東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教授,F代文學與魯迅研究專家、文藝理論家。山東省魯迅研究會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魯迅研究會、聞一多研究會理事。著有專著《怎樣讀〈三國演義〉》《魯迅文藝思想新探》《魯迅研究》等,主編《文藝學新論》、《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小說史》、《魯迅全集》(注釋)、《楊振聲選集》等,其中《魯迅小說史學初探》等獲山東省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