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甌洛風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88704
- 條形碼:9787512688704 ; 978-7-5126-887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甌洛風云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古代歷史資料文集。更確切說是一本關于元明清古代歷史時期的壯族軍事文化研究的史料匯編。有歷史的壯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其括豐富的軍事文化。這冊書寫出了“那”文化基礎上產生的“壯家兵文化”的風采,指出了壯族先民勇于戰斗,善于戰斗,史冊上早有“勁越”的稱號。前八章縱述史事,后三章橫列專題,把壯族古代軍事的重大情況和許多別具價值的內容,都作了陳述,其謀篇布局,可謂匠心獨運。資料采集古今中外之文獻及口碑,對重要遺址和地區的歷史地理和民族社會情行實地勘察和調研,有分析綜合,列表和統計,文圖并茂,觀點鮮明,論據確鑿,澄清了許多謬誤。該書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
甌洛風云 目錄
**章 秦越戰爭
一、戰爭經過
二、秦軍南征部署、策略和措施
三、越秦戰前情況對比和越人抗秦戰略戰術
四、戰爭質及其歷史意義
第二章 南越國的軍政經略
任囂、趙佗叛秦自立的決策
趙佗、呂嘉的軍事、政治經略
南越國的消亡與其歷史地位
第三章 句町的戰爭和治國治軍
句町國的三大軍事行動句町治國與治軍之道
第四章 酋領武裝對中原朝的對抗與追隨征側、征二
冼夫人、馮盎
寧猛力、寧長真
黃乾曜、黃少卿、黃少度
第五章 儂智高抗交趾和反宋
依智高父子與交趾李朝的斗爭
儂智高反宋作戰始末
儂軍及評析
宋軍轉敗為勝的原因
第六章 瓦氏夫人將兵御倭
倭患由來
田州等狼兵東調經過
狼兵數次對倭作戰及江涇大捷
狼兵兵法和武藝在歷的影響
瓦氏夫人述評
第七章 壯族土司兵
編制實力
制度和管理
兵法與訓練
主要活動
第八章 明代壯族農軍的活動
前言
八寨農軍
八寨地域、建置沿革和社會狀況
古田農軍
府江農軍
農軍
慶遠農軍
右江劃馬軍
岑溪羅旁農軍和懷集賀縣連山
農軍農軍簡析
第九章 嶺南戰事諸計
一、“走”之計
二、未戰先伐交聯橫與合縱
三、借刀殺人
四、和親計
五、示假隱真瞞天過海
六、沉索設口袋夾江射困舟
七、佯作攻城聚殲援軍
八、以己之強擊敵之弱
九、兩路夾攻囊土傅城
十、襟山帶河筑堅城截流涸濠而攻之
十一、火牛耗破壘石陣
十二、誘敵出城伏擊殲之
十三、避免分兵與戰斷然直搗腹心
十四、四面受敵選殲一路
十五、誘敵范寡可制眾
十六、明為救難暗設圈套
十七、撫剿分施逐個擊破地取兵以夷制夷
十八、調虎離山剝筍取心
十九、“圍魏救趙”與“擊其惰歸”
二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二十一而示之以遠潛機莫測
二十二、焚巢而出無退
二十三、鐵鏈鎖江與陸地行舟
二十四、寨結連環與伐交破陣
第十章 軍事遺址
韋敬辨智城
依城
思恩三府城
楓木、蘆崗等狼兵屯戍村寨
田州橫山寨工堯隘
后記
甌洛風云 節選
壯族先民——越人,早的軍事行為是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戰爭和部落聯盟與部落聯盟之間的戰爭。那坡感馱巖文化遺址中出土斧范,證明壯族先民在中入商代的同一時期,在嶺南生產青銅斧——既是生產工具,也是戰爭武器。武鳴馬頭元龍坡西周春秋時期墓地出土110件銅器,其中73件是兵器。流傳于壯族民間的口頭文學《布洛陀經詩》中的《唱罕》部分,訴說了罕與祖在權、美隸、土地、山塘等方面的爭奪。這些傳說與文物,反映了戰爭是古代壯族先民社會生活中的大事和常事。晉人據傳說寫成的《交州外域記》云:“蜀子將兵三萬來討雒、雒侯,服諸雒將,蜀子因稱安陽。”越北岱依人亦有相關傳說。早見諸文字記載的可能涉及壯族先民的戰爭是同楚國的戰爭。《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楚悼素聞(吳)起賢,則相楚……于是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后漢書·南列傳》亦云:“吳起相悼,南并蠻越,遂有洞庭、蒼梧。”這些只言片語的記載,反映了部分壯族先民(居住在蒼梧之野部分),可能曾與楚國軍隊兵戎相見。較為可考的古代壯族先民的戰爭是抵抗秦國的戰爭。史稱這一場戰爭為秦征百越、秦戍五嶺、秦越之戰、秦甌之戰等,記載比楚并蠻越為多,但仍欠完整,主要是從秦軍角度記述的。為了便于論證,先將秦越戰爭的基本史料及前后相關的史料原文摘錄于此: 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而數破荊師……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翦,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翦謝病,歸老于頻陽。后來荊人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始皇聞之大怒,自馳頻陽,請翦掛帥出征,按六十萬發兵。)……歲余(秦始皇二十四年,即楚荊五年),虜荊負芻,荊地為郡縣,因南征百越之君。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