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奧蘭多/吳爾夫作品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7885
- 條形碼:9787020147885 ; 978-7-02-014788-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奧蘭多/吳爾夫作品集 本書特色
國內*具規模的吳爾夫作品集重裝上市
入選“20世紀百大英語小說”榜單
20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先鋒
意識流小說代表作家吳爾夫的經典之作
以獨特的性別視角探索兩性文化
漸變色小開本,裝幀精美 2 國內*具規模的吳爾夫作品集重裝上市,收錄了吳爾夫寫作生涯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共12部,包括長篇小說《達洛維太太》《到燈塔去》《海浪》、隨筆集《一間自己的房間》《普通讀者Ⅰ》《普通讀者Ⅱ》等,呈現出作家的成長和多面性。
2 《奧蘭多》是吳爾夫筆下一部永恒的經典,記錄了主人公奧蘭多從16世紀的男性到20世紀的女性的轉變過程,完整的雙重人格促成了其人生價值的實現。
2 吳爾夫不僅是20世紀現代主義和女性主義寫作的先鋒,更是一位心理寫作大師,閱讀吳爾夫將帶給你前所未有的心理體驗。為什么文藝青年都愛吳爾夫?答案就在這里。
奧蘭多/吳爾夫作品集 內容簡介
國內擁有規模的吳爾夫作品集重裝上市,收錄了吳爾夫寫作生涯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共12部,包括長篇小說《達洛維太太》《到燈塔去》《海浪》、隨筆集《一間自己的房間》《普通讀者Ⅰ》《普通讀者Ⅱ》等,呈現出作家的成長和多面性。
? 《奧蘭多》是吳爾夫筆下一部永恒的經典,記錄了主人公奧蘭多從16世紀的男性到20世紀的女性的轉變過程,完整的雙重人格促成了其人生價值的實現。
? 吳爾夫不僅是20世紀現代主義和女性主義寫作的先鋒,更是一位心理寫作大師,閱讀吳爾夫將帶給你靠前的心理體驗。為什么文藝青年都愛吳爾夫?答案就在這里。
漸變色小開本,裝幀精美
《奧蘭多》是英國作家弗吉尼亞·吳爾夫于192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是一部擁有夸張特色并帶有浪漫自傳色彩的小說,記錄了主人公奧蘭多從16世紀的男性到20世紀的女性的轉變過程,完整的雙重人格促成了其人生價值的實現。《奧蘭多》對性別對立的諷刺與抨擊,印證了法國女性主義思想,即反對無限夸大女性與男性的差異,強調兩性包容性,是當代女性主義文論的積極方向。
《奧蘭多》以詼諧諷刺的筆調,貫徹了吳爾夫爾芙的女性主義觀點,備受后世女性主義評論家的關注。 通過《奧蘭多》的創作,吳爾夫得以從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的自我蔑視中解放出來,并在男性話語霸權的壓制下確立了女性作家的信心。她同時還認識到了單一性別牢籠的局限,這也促使她尋求男女兩性的共同解放。
弗吉尼亞·吳爾夫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
——E.M.福斯特
《奧蘭多》是一部帶有浪漫色彩和自傳色彩的小說,采用傳統的敘述方式,一反以往作者對小說形式進行的種種實驗。主人公奧蘭多的原型,是出身名門望族的維塔·薩克維爾-威斯特。維塔本人是詩人,美麗、優雅、風流、大膽、世故,此前曾因繼承權一案卷入官司敗訴。如此一個原型,給了作家無限的遐想空間。于是一個跨越時間、跨越空間、跨越性別的人物誕生了!
“讓我著迷的是,弗吉尼亞(吳爾夫)竟可以同時擁有異常強大的智力與靠前脆弱的情感。在我看來,正是這種矛盾的奇妙結合使她如此與眾不同。”——妮可·基德曼(電影《時時刻刻》主演,奧斯卡很好女演員獎得主)
奧蘭多/吳爾夫作品集 節選
他,這自然就表明了他的性別,雖說其時的風氣對此有所掩飾,正朝梁上懸下的一顆摩爾人的頭顱劈刺過去。這骷髏,除了深陷的面頰和一兩縷椰棕般干硬的頭發,顏色很像只舊足球,形狀也有幾分相似。它是奧蘭多的父親,或許是他的祖父,從一個魁梧的異教徒肩上砍下來的。當年在非洲的蠻荒之地,月光下他們不期而遇。現在,這骷髏正在微風中不住地輕擺,因為這所府邸屬于那位奪命勛爵,在閣樓上的這些房間中,微風回環往復,從不停息。
奧蘭多的祖先曾在原野上馳騁,那是些開滿常春花的原野,荒石遍布,流淌著神奇的河流。他們的刀鋒所向,有無數頭顱從無數膚色不同的肩膀上滾落下來,他們把這些頭顱帶回家,掛在梁上。奧蘭多發誓,他也要這樣做。但此時他只有十六歲,小小年紀,無法與父輩并肩馳騁在非洲或法國。他所能做的,惟有悄悄離開園中的母親和孔雀,來到閣樓上他的房間,前騰后躍,操練劍術,劍刃劃破虛空。有時,繩套被他斬斷,骷髏落在地板上,砰砰作響。他只得心懷一種騎士精神,把它重新系好,懸到自己夠不著的地方。于是,他的敵人咧著干癟的黑嘴唇,沖他得意地獰笑。骷髏前后擺動著,因為這幢宅邸巨大無比,在奧蘭多所住的頂樓,風好像被禁錮在其中,吹過來,吹過去,無論冬夏。綠色的壁毯和畫面上的獵手也在時時晃動。自這些壁毯織就以來,他的祖先就是貴族。他們來自北方的茫茫霧靄,頭戴王侯的冠冕。房間中央斑駁的陰影,和反射在地板上的塊塊黃色,豈不恰恰來自陽光映照下彩色玻璃窗上那個巨大的盾徽?奧蘭多恰好站在盾徽的黃色豹身中央。他伸手推開窗戶,把手臂放在窗臺上,手臂立即變成紅、藍、黃三色,仿佛蝴蝶的翅膀。那些喜歡符號、天生善于破解符號的人,可以觀察到,雖然奧蘭多線條優美的雙腿、健美的軀干和端莊的肩膀都沐浴在盾徽的各色光亮中,但在窗子敞開的一剎那,他的面龐是沐浴在陽光中的惟一部位。這是一張純潔無邪、郁郁寡歡的面龐。生育他的母親有福了,因為永遠不必生出煩惱;而為他的一生做傳的人更應欣喜,因為不必求助小說家或詩人的手段。他將不斷建功立業,不斷博取榮耀,不斷扶搖直上,也有人等著為他樹碑立傳,直到這一切達至欲望的頂峰。奧蘭多的容貌,恰恰就是為這樣的一生所預備。一層細細的絨毛覆蓋在紅潤的臉蛋兒上,唇上的絨毛不過稍稍硬一點兒。秀氣的雙唇有點兒翹,遮住杏仁白色精巧的牙齒。鼻梁不大卻箭一般筆挺,深色的頭發,小巧的耳朵與頭部正好相稱。但天啊,描述青春之美,豈能不提額頭和眼睛。奧蘭多站在窗前,我們恰好可以直接看到他。必須承認,他的眼睛仿佛濕漉漉的紫羅蘭,大得好像有一泓碧水充盈其間。太陽穴像兩個光潤的圓獎章,夾在它們之間的額頭似大理石穹頂般渾圓。直視這額頭和雙目,我們不禁浮想聯翩。直視這額頭和雙目,我們又不得不承認,有那么多怪僻是每一優秀的傳記作者所避之不及的。有些景象令他不悅,譬如看到母親,一位身著綠衣的美麗貴婦,走到室外去喂孔雀,身后跟著侍女特薇琪;有些景象令他欣喜,譬如鳥兒和樹林;還有些景象令他迷戀死亡,譬如夜空和歸巢的禿鼻鴉;凡此種種,都像旋轉樓梯一樣進入他的腦海,那里面有無窮無盡的空間。所有這些景象,還有花園里的各類響動,如擊捶聲和劈柴聲,都開啟了激情與心緒的放縱和混亂,這一點,每一傳記作者都會有所察覺。但是接下去,奧蘭多慢慢定下神來,坐在桌旁,心不在焉地拿出筆記本和舊鵝毛筆,蘸了墨水寫起來,人們日復一日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時都會是這副樣子。筆記本上標了“埃瑟爾伯特:五幕悲劇”。
僅一會兒工夫,他已寫滿十幾頁詩行。很流暢,這一點顯而易見,但也很抽象。邪惡、犯罪、苦難是他劇中的角色;烏有之邦的君主王后,飽受可怕陰謀的折磨而不知所措;他們心中充滿高尚的情感;沒有一個字是奧蘭多自己會說出來的,但一切又都那么滔滔不絕,那么傷感;考慮到他不足十七歲的小小年紀,況且距十六世紀結束也還有些年頭,這實在算是很驚人的成就。不過,他終于收住筆。猶如世上所有青年詩人都會做的那樣,他也在描寫自然,而且為了與綠蔭相吻合,他正在注視(此時他表現得比多數人大膽)自然本身,而它恰好是窗下的一叢月桂。當然,這之后,他就無法再寫下去。因為自然中的綠與文學中的綠完全是兩碼事。自然與文字,天生就不相容;湊在一起,它們會把對方撕成碎片。奧蘭多眼中的綠蔭破壞了他心中的節奏和韻律,何況大自然還有自己的把戲。一旦望見窗外夕陽斜照,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狗在打哈欠,一旦想到“我還能看到多少次日落”(這種想法太稀松平常,因此不值一寫),他不禁拋開紙筆,拿了披風,大步走出房間,腳卻絆到大漆柜子上。這倒是常事,奧蘭多在瑣事上總是有些笨手笨腳。
他小心翼翼,想避開所有人。那邊路上來了花匠斯塔布斯,他趕緊躲到樹后。等他過去后,奧蘭多從花園邊墻的一個小門溜出去,繞過馬廄、養狗場、釀造場、木工房、洗衣房,以及人們做蠟燭、殺牛、釘馬掌、縫制緊身無袖皮衣的地方。因為這大宅子本身就是個城鎮,處處都有形形色色的手藝人在忙碌自己的活計。他踏上一條上山的路,路邊長滿羊齒草。這路要穿過一個很隱蔽的大庭園。或許,人的各種稟性密切相連,此處傳記作者應注意到,上面提到的笨手笨腳常常與孤僻寡合相連。既然絆到柜子上是常事,奧蘭多當然喜愛無人的地方和開闊的景觀,而且希望永遠、永遠、永遠只是孑然一身。
沉默良久,他終于吁了一口氣說:“總算只剩我一人了。”在這個記錄中,他是**次開口說話。他快步向山上走去,穿過羊齒草和荊棘叢,驚動了鹿和鳥兒,來到山頂,上面只有一棵濃陰如蓋的大橡樹。這里地勢高聳,英格蘭十九郡盡收眼底;無云的日子能看到三十郡,天朗氣清之時更可看到四十郡。遠處的英吉利海峽碧波漣漣,近處的河面上游船浮泛。西班牙大帆船出海了,艦隊噴出團團白煙,還傳來沉悶的炮聲;海岸邊的要塞和茵茵綠草之中的古堡現出身影;這里一處瞭望塔,那里一處堡壘,還有一些大宅,譬如奧蘭多父親的這一所,大得像峽谷中一座墻垣環繞的城鎮。東面現出倫敦城的尖塔和籠罩城市的煙霧;在天邊,沒準風向對頭的時候,斯諾登峰陡峭的峰巔和鋸齒般的山脊,會從云中顯露她的崢嶸。半晌,奧蘭多站在那里點數,凝視,辨認。一邊的宅邸屬于他父親,另一邊的屬于他叔父。他的姑母擁有樹叢中那三座高聳的角樓。荒野和森林屬于他們,還有野雞和鹿、狐貍、獾和蝴蝶。
他深深吁了口氣,撲向大橡樹腳下的土地。他的動作洋溢著一股激情,所以值得用“撲向”這個詞。面對夏天轉瞬即逝的種種景象,他渴望感受身下大地的脊梁;他覺得橡樹堅實的根須就是這脊梁,或者說一個又一個的意象就是這脊梁,譬如胯下駿馬的脊背、大海中顛簸的艦船的甲板。其實,是什么并無所謂,只要它堅實可靠,因為他覺得自己這顆浮動的心,需要有什么東西可以依附。這是顆不安分的心,一到傍晚這個時辰,一到室外,它就會波瀾起伏,鼓蕩著激情和愛欲。他躺倒在地,把心系在大橡樹上,漸漸地,內心和周圍的騷動都靜止了。樹葉兒悄沒聲地掛在空中,麋鹿駐足佇立,夏日天空中的薄云紋絲不動。他的四肢變得沉重起來,攤在那里,無聲無息。麋鹿漸漸走近,禿鼻烏鴉在他四周盤旋,燕子俯沖下來,兜著圈子,蜻蜓滑翔而過。夏日傍晚這一切充滿生機和柔情的活動,宛如在他的身體四周織成了一張大網。
約摸一小時過去,夕陽西沉,白云化為漫天的紅霞,把山巒映成淡紫色,樹林成了深紫色,山谷則成了黛色。突然,遠處響起號角聲,奧蘭多翻身躍起。那嘹亮的號角聲來自山谷,來自山谷深處一個緊湊和突起的小黑點,來自那所屬于他的大宅的心臟。那是一座迷宮、一座墻垣環繞的城鎮。來自峽谷深處的號角聲一遍遍響起,與別的更尖利的聲音交疊在一起。剛才那里還是茫茫一片黑暗,不過瞬間功夫,已是燈火通明,有些燈光很微弱,急促地移動,好似仆人們聽從指揮,在走廊里飛奔;另一些很明亮,好像空蕩的宴會大廳,已燈火通明,準備好接待即將來臨的貴賓;還有的燈光上下左右晃動,好像握在一大群仆人手里,他們畢恭畢敬地躬身、屈膝、起身、迎駕,引領和護送一位剛下馬車的貴婦進門。馬車調轉頭,駛進庭院,馬兒甩著毛茸茸的大尾巴。女王駕到了。
奧蘭多不再眺望,匆匆沖下山,跑進邊門,三步并兩步攀上旋轉樓梯,來到自己的房間。他脫下長襪,甩向房間的一側,又脫下緊身無袖皮衣,甩向另一側。他梳理好頭發,擦干凈手,修剪好指甲,借助一個約摸六英寸大的鏡子和一對用了很久的蠟燭,不到十分鐘,就已穿戴齊整:猩紅色外套、布里奇馬褲、蕾絲領圈、塔夫綢坎肩,鞋子上的玫瑰花結大似重瓣大麗花。一切就緒,他臉泛紅光,非常興奮,但他已經到得太遲了。
奧蘭多/吳爾夫作品集 作者簡介
弗吉尼亞·吳爾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國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其作品摒棄傳統的小說結構,運用“意識流”手法,注重心理描寫,對現代文學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林燕,1952年生于北京,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外語系。1978年考入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開始從事專職翻譯和編輯工作,歷任翻譯、編輯、譯審,并為國內和港臺出版社翻譯和審校圖書多部。后任職紐約聯合國總部翻譯司中文處,2014年退休。出版的主要譯著包括《奧蘭多》、《小島》、《嘆息橋》、《名作家和他們的衣櫥》等。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