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詠文賞書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850086
- 條形碼:9787507850086 ; 978-7-5078-500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詠文賞書論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本人在學習書法過程中設想如果以詠和文相配合的形式進行賞讀,也許能幫助加深理解和記憶.同時也可增加書學樂趣,基于這種考慮,于是他便選擇了中國古代書論中從漢代到清代一些較為經典的論斷和論著,對原文在學習把握其基本精神的基礎上,嘗試著用“詠賞”與“文賞”互為應照的方式將其習記成篇,匯編成冊,并冠名為《詠文賞書論》。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中國古代書法理論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也從中獲得了許多書法理論知識,對個人的書法學習也產生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詠文賞書論 內容簡介
本書以歷史朝代及論者歲次為序,選擇了漢至清代34人共47篇書論,有的是全選,有的是節選,有的是一人多篇,有的是一人獨篇,有的是一篇多則。每篇分“原文”“詠賞”“文賞”三部分。“原文”部分,包括專著、筆記、題跋、散論等,對有的條文較多的散論,根據觀點和內容在順序上做了個別調整。“詠賞”部分,以原文、原意為基礎,加入個人理解,組成七言詠句,力爭化奧為簡,理明觀點,通俗易懂,大體押韻,便于詠記。“文賞”部分,結合書論者個人簡況,主要是圍繞其基本觀點逐一進行理解賞析,化文為白,盡可能地把原文中所蘊含的主要思想解讀出來,以便學習把握書論的精神要義,為增強書法理論知識,促進書法學習提供幫助。
詠文賞書論 目錄
目錄
崔瑗《草書勢》 1
蔡邕《九勢》 6
蔡邕《筆論》 12
鐘繇《用筆法》 15
成公綏《隸書體》 19
衛恒《四體書勢》 23
索靖《草書狀》 42
衛鑠《筆陣圖》 47
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后》
54
王羲之《書論》 62
王僧虔《書賦》 68
王僧虔《筆意贊》 74
蕭衍《草書狀》 78
蕭衍《答陶隱居論書》 83
歐陽詢《傳授訣》 87
歐陽詢《用筆論》 90
虞世南《筆髓論》 96
李世民《論書》 111
李世民《筆法訣》 116
李世民《指意》 121
孫過庭《書譜》 125
張懷瓘《書議》(節選) 174
張懷瓘《書斷·序》 182
張懷瓘《六體書論》(節選) 191
張懷瓘《論用筆十法》 194
徐浩《論書》 199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204
李華《字訣》 214
陸羽《僧懷素傳》 218
李煜《書述》 224
李煜《評書》 229
歐陽修《試筆》 232
蘇軾《論書》(選節) 241
朱長文《續書斷·序》 264
黃庭堅《論書》 270
米芾《海岳名言》 290
北宋《宣和書譜》敘論 311
姜夔《續書譜》 329
郝經《移諸生論書法書》 370
趙孟書論 382
解縉《春雨雜述》 409
豐坊《書訣》(節選) 421
董其昌《用筆論》 428
傅山《作字示兒孫》 439
笪重光《書筏》 447
劉熙載《書概》(選概) 460
詠文賞書論 作者簡介
李澤光,男,漢族,1954年12月出生,四川成都人,大學學歷,中共黨員,退休干部。曾任解放軍某部上校政委、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兼辦公室主任至退休。在軍隊和地方的大部分時間從事機關文字和政工、黨務管理工作。愛好文學、喜歡書法。曾在軍地內外報刊發表過二百余篇各類文稿,撰寫過《軍分區政治工作概論》《戰士心理學》等書稿,兼管過高新區《火炬》刊物。主編出版了120萬字的《烏魯木齊高新區志》。退休后,在系統學習書法史、論、碑帖和臨、創實踐中,撰寫出版了63萬字的《詠文賞碑帖》和50萬字的《詠文賞書論》兩部書學專著。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