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原珍稀劇種整理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909446
- 條形碼:9787555909446 ; 978-7-5559-094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原珍稀劇種整理與研究 內容簡介
大平調的唱腔板式與河南梆子可說是同源而異流,分為“頭板”“二板”“三板”“流水板”四大板類。伴奏樂器有大鐃、大镲、尖子號、大弦、二弦、三弦、梆子、笙、嗩吶等。豫北民間流傳著“四大扇、兩桿號,一聽就是大平調”的諺語,“四大扇”是指大平調樂器中有兩對大鐃和大鈸,直徑有一尺多長,“兩桿號”就是兩根五尺多長的“尖子號”。大平調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劇目,據統計約有600余出,現保留下來的只有200余出,經常演出的傳統劇目有180余A,其內容大多取材于《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水滸傳》《隋唐演義》《楊家將》《說岳全傳》《包公案》《大紅袍》等歷史小說,角色多以生(紅臉)、凈(黑臉)的“袍帶戲”為主,反映民間生活的故事戲較少。就角色行當而論,以生角為主的戲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陽河》《晉陽關》《反徐州》《收姜維》《百花亭》等;以凈角為主的戲有《戰洛陽》《秦香蓮》《鍘趙王》《趙公明下山》《金鞭記》《張飛滾鼓》等。大平調的唱腔發聲一般都用真嗓,唯慢板、拐頭釘等板式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也叫謳腔)。表演粗獷、豪放、剛勁、有力,精中見細,剛中有柔,深受群眾喜愛。 《大平調·目連戲》書稿洗盡鉛華,平易樸實,簡略通達,史實確鑿,論述精當,堪稱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之作。
中原珍稀劇種整理與研究 目錄
楔子
名稱追索
起源諸說
地域流派
綿延賡續
一路走來
未雨綢繆
大平調的班社、劇團
1.清豐洪家班
2.滑縣平調大興班
3.內黃蔡村何家皮影表演團
4.南樂縣大平調劇團
5.濮陽范家平調班
6.鶴壁馬莊村平調劇團
7.范縣趙菜園平調戲班
8.浚縣端木宅平調戲班
9.浚縣頭皂大平調戲班
10.淇縣楊老凡平調窩班
11.衛輝府福壽會平調班
12.湯陰大性平調劇團
13.浚縣大碾涼家班
14.內黃縣西口村“亮家會”平調
15.浚縣頭皂戲平調窩班
16.浚縣大平調同樂班
17.湯陰縣崔克其“良家”平調班
18.濮陽“大公團”平調班
19.南樂縣宋村平調窩班
20.滑縣四間房馬寨大平調
21.寧陵縣邏崗鄉大平調戲班
22.濮陽“二花襖”平調班
23.滑縣瓦屋頭平調小梆戲窩班
24.范縣田窯大平調戲班
25.長垣縣周營大平調戲班
26.汲縣清水河大平調戲班(劇團)
27.涉縣平調劇團
28.浚縣小梆(平調)戲班
29.范縣孟樓鄉徐樓大平調戲班
30.延津縣大平調劇團
31.濮陽縣大平調劇團
32.滑縣八里營鄉北苑村大平調戲班
33.蘭考縣大平調劇團
34.滑縣四間房鄉大呂村平調劇團
35.大名縣藝華平調劇社
36.內黃縣大平調劇團
37.東明縣平調劇團
38.滑縣大平調劇團
39.浚縣大平調劇團
40.延津縣桑村業余大平調劇團
41.淇縣泥河大平調劇團
42.鶴壁市中石林村大平調劇團
43.滑縣棗村鄉徐營同樂大平調劇團
44.清豐縣大平調劇團
45.濮陽實驗大平調劇團
46.內黃縣高內大平調劇團
47.鶴壁市東風大平調劇團
……
大平調的演出劇目
大平調的音樂形態
大平調的名伶新秀
附:河南大平調研究
《目連救母》在河南的誕生及其衍變
目連戲在河南的幾個文本(摘編)
附:河南目連戲研究
大平調代表唱段選錄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