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新書--京劇大家絕藝錄 編導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0431
- 條形碼:9787100200431 ; 978-7-100-20043-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京劇大家絕藝錄 編導篇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京劇演員、京劇愛好者打開大門請進來走上課堂的,還應該有來自各個京劇流派、各個行當的藝術大家們的精湛創新技藝與豐厚藝術積累,這些飽蘸著藝術家汗水的晶瑩剔透的藝術成果,既是京劇藝術得以熠熠發光的珍貴寶藏,也是啟迪和滋養京劇少年們的營養精華。因此,我們專門開展了系統的京劇藝術資料搶救錄制工作,著力從眾多京劇藝術大家們那里搜集整理藝術結晶,把一批批特色鮮明的精湛技藝匯總成冊成圖成像,通過學子們嚴謹規范的學習繼承,使之薪火相傳,綿延不斷。 我們的京劇教育,得這樣講究。因為有什么樣的京劇教育,就會有什么樣的京劇未來;因為傳承國粹,北戲有責,責大比天。
新書--京劇大家絕藝錄 編導篇 內容簡介
本書整理自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京劇大家絕藝錄》訪談。《京劇大家絕藝錄》按照京劇的行當、流派,在全國范圍內選擇一批有代表性的京劇名家、大家進行錄音、錄像訪談,本書共收錄16位京劇界知名編導與本書主編封杰的訪談內容,包括遲金聲、張永和、鄒憶青、翁舜和、黎中城、羅懷臻、石玉昆等。這些大家、名家是京劇藝術傳承的寶貴財富,也是開展京劇教學示范的寶貴資源,做好這項工作,既是及時、有效地搶救即將失傳的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為京劇的行當教學、流派教學、劇目教學、動作示范留下寶貴的**手資料。
新書--京劇大家絕藝錄 編導篇 目錄
遲金聲
張永和
鄒憶青
歐陽明
翁舜和
白云明
翁思再
黎中城
鄭懷興
羅懷臻
石玉昆
徐培成
習志淦
宋 捷
陳霖蒼
黃在敏
后 記
新書--京劇大家絕藝錄 編導篇 節選
《京劇大家絕藝錄??編導篇》: 封杰:就看你怎么編得精彩了。 黎中城:對,同樣一個題材,你可以這樣編,也可以那樣編。比如說《盤絲洞》,神話那更要想入非非了,當然有它內在的邏輯,你瞎編也不行,看的人覺得不合邏輯也不行。但是,要有想象力,要有編織的能力。這里面牽扯的東西很多,現在一個戲出來以后,首先是劇本關怎么過,現在很時興的一種方法就是請專家來“會診”、座談、研討。一談肯定是主題怎么樣,內涵如何,它的積極意義在哪里,人物形象樹立起來沒有,性格鮮明不鮮明,故事結構完整不完整,有什么獨特性,懸念的設置如何,細節的精制程度如何,矛盾痛楚是否理順了,等等。所以編一臺戲其實真是不容易,跟寫短篇小說還真不一樣。寫短篇小說從一個角度、一個視角,然后到一小段時間、有限的人物,一兩個人就行了。但是戲不行的,尤其是現在都是兩個小時左右。 一個大戲如果編織得不嚴絲合縫、不全面完整的話,人家一看就不行。為什么會順暢?編織的技巧在這里。有經驗的編劇方方面面都可以考慮。就像下棋似的,你要想好幾步,有的想十來步,光想這一步,后面人家馬上把你將死,那不行的。 封杰:布局很關鍵。 黎中城:過渡銜接很關鍵,要合理,還要符合人物的性格。有的時候戲的類別不一樣,比如說喜劇跟正劇就不一樣。我開始寫《扈三娘與王英》的時候,劇本拿出來,有的領導看了以后就說這個算什么東西啊?這個不合理,怎么可以這樣呢?怎么可以趁著扈三娘喝醉的時候向她提親,然后把她騙了,騙到洞房里去,這不是強奸婦女嗎?我說這是喜劇啊,領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意見?因為當時的**任導演完全當正劇來排,還加上悲劇因素,那這個戲完全不對。 封杰:風格全部改了。 黎中城:后來換了一個導演,我說這是喜劇。好,按喜劇風格排,全順了。所以編織很需要積累經驗。有的時候有些老編劇經常跟年輕的同志說,你別忙著動筆,想明白了,想透了,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擺好了、擺平了你再下筆,那就下筆如有神了。你都沒想通,那白寫。所以這方面的能力是非常要緊的。這恐怕是作為一個編劇,無論是戲曲編劇,還是話劇編劇,還是電影電視編劇都要具備的能力。這個能力是要經驗積累的,是要冷靜的,但是又是形象思維,又要有感情的。這是第二個了。 第三點就是戲曲語言的撰寫能力。現在搞戲曲的編劇無非以兩種人為主。一種人就是文科大學畢業生,在學校也好,出來也好,在文學方面底子打得比較牢固的,寫作能力很強,甚至于精通于古典文學,寫韻白、寫唱詞問題不大。還有一種人是演員改行或者導演改行,對舞臺如何呈現很熟悉,但是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后一類人成功率不是太大。為什么呢?就是他的文學寫作能力比較差。現在觀眾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也要求有文采、色彩上面漂亮,有這方面的要求。 戲曲語言跟日常生活語言肯定是不一樣的。也許一段時間里面有些現代戲跟我們生活的語言、電影的語言、話劇的語言差不多,那人家馬上就會說是話劇加唱。歷史劇傳統戲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現代戲沒有,那么怎么弄法?戲曲語言的撰寫能力就考驗我們編劇了。戲曲語言的撰寫能力,我覺得可以用三點來概括:一個是準確性,一個是文學性,還有一個是舞臺感。這三者是不可缺一的。 **,要有準確性。你說話得準確,得符合這個人物的性格,符合此時此地的心情、心理狀況。我們經常把自己的語言在戲里通過人物直白地說出來,往往就不準確,不是這個人物該說的。這不行的。 第二,要有文學性。尤其戲曲語言里面還有詩詞歌賦,還有唱詞,還有節奏的念白,它要具備文學性。看了就是好詞,所謂語不驚人誓不休,當然不能每句都“驚人”,這不科學,但是要有這種追求。有的詞也很普通,是口語,但是,能讓人永遠記住。我不主張你再寫出過去“馬能行”“馬走戰”,現在再寫這樣的詞觀眾會不理解,因為現在觀眾水平提高了,文盲少了。傳統戲就那么演,那是歷史,那是傳統,現在你再這樣不行,所以要有文學性。 第三,要有舞臺感。是要舞臺上能夠念的,有些意思是很準確的,也很有文才,拗口,不好念。另外一個就不美,缺乏一種舞臺的美感。不適合于在舞臺上傳頌,舞臺感很重要。但是舞臺感并不等于舞臺腔,這是演員的問題,不要拿腔拿調地念,要自然,但是要講究韻律。所以搞現代戲,后來也在追求。我參加的《杜鵑山》就是在這上面下了大功夫的,朝韻律化的念白靠攏,強調它的節奏感、它的音樂性、它的韻律化、它的律動感。跟它的京劇的動作,這種虛擬的夸張的動作,是和舞蹈化的動作配合起來的。同時,它的念白由于是有規律、有押韻、有節奏感的,跟唱銜接得更好。 ……
新書--京劇大家絕藝錄 編導篇 作者簡介
封杰,出生于1968年,北京人。《中國京劇》雜志編輯部主任、吉林藝術學院特聘教授。發表文章百余篇,涉及京劇沙龍、菊壇談往、人物專訪、京劇劇評等欄目。 主編出版作品:《京劇名宿訪談》《京劇名宿訪談續編》《京劇名宿訪談叁編》《京劇說苑》《岳上清暉》《高韻和鳴》《京劇杰英談》《京韻劇源》《春韻流芳》等多部圖書以及音像制品《京劇大家絕藝錄》系列之武生篇??旦行篇(壹)??老生篇??丑行小生篇??凈行篇??音樂篇。 獲獎:2012年榮獲北京京劇昆曲振興協會頒發的“弘揚京昆藝術特殊貢獻獎”;2013年榮獲中國戲劇文學學會頒發的全國戲劇文華獎“戲劇專著金獎”;2018年策劃《藝海覓珍》榮獲“中國戲曲微電影優秀獎”;2020年榮獲中國戲曲微電影“國粹傳承使者獎”。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