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植物名實圖考》新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51852
- 條形碼:9787547851852 ; 978-7-5478-518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名實圖考》新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醫藥研究人員、中醫愛好者1.全面考證《植物名實圖考》中的植物,可為修訂《中國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國藥典》等工具書植物地方名的采用提供建議。本書對《圖考》中的圖、文描述的植物以及《圖考》中引用的文獻種的植物進行系統考證,將對植物學上植物中文名稱的規范統一和中國傳統植物文化的科學傳承,為中藥學(生藥學)、本草學、中藥資源學、植物化學等多個學科奠定堅實的植物分類學基礎。2.正本清源,厘定歷代本草基原物種,避免中藥材“同名異物”之誤用,保障中藥材使用安全。3.發展本草基原考證研究這一“絕學”。而本書考證出我國19個省區的植物947屬,逾1750種(含變種、栽培品種)。中國歷代本草所記之類藥,不過兩三千種,《圖考》一部書所記物種,已經過半。本項目對歷代本草基原進行詳細考訂,并附以現代植物學拉丁學名,對促進中藥安全用藥,將起到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4.為保存和發展西南和中南民族草藥及民間驗方提供**手科學數據。吳其濬曾擔任中國植物*豐富的區域云南、貴州地區的Z高行政長官云貴總督,故記述云南、貴州的植物相當多。《圖考》是我國對西南和中南草醫草藥有大量記載的植物學及本草學專著, 新增植物900多種中,多數為西南和中南地區的草藥。而且書中較廣泛地收集西南和中南草醫和民族醫的用藥經驗, 使民間許多寶經驗得以保存下來 。書中類似的記載的藥物鑒定, 為今后發掘、開發和利用我國西南和中南少數民族及民間醫藥奠定重要的本草基原基礎,對傳承與發展民族醫藥具有重要的意義。
《植物名實圖考》新釋 內容簡介
本書以1880年潛文書局本為底本, 先進行點、校和注, 后逐一考證每一條圖文中的植物, 確定拉丁學名, 并給出詳細的考證依據。本次研究共考證出植物約940屬, 1750種 (含變種、栽培品種) , 其中包含江西、貴州、云南、廣西和廣東等地區新記錄的民族民間藥900多種, 這為科學傳承古代本草和開發我國民族民間藥奠定了重要的植物分類學基礎。書后附植物中文名稱、植物拉丁學名索引。
《植物名實圖考》新釋 目錄
上冊
卷之一 谷類(二十七種)
卷之二 谷類(二十五種)
卷之三 蔬類(四十五種)
卷之四 蔬類(三十三種)
卷之五 蔬類(六十七種)
卷之六 蔬類(三十一種)
卷之七 山草類(三十二種)
卷之八 山草類(五十八種)
卷之九 山草類(六十一種)
卷之十 山草類(五十種)
卷之十一 隰草類(五十五種)
卷之十二 隰草類(六十七種)
卷之十三 隰草類(四十六種)
卷之十四 隰草類(六十八種)
卷之十五 隰草類(四十八種)
卷之十六 石草類(六十四種)
卷之十七 石草類(三十四種)
水草類(十種)
卷之十八 水草類(二十七種)
卷之十九 蔓草類(五十三種)
下冊
卷之二十 蔓草類(四十六種)
卷之二十一 蔓草類(四十三種)
卷之二十二 蔓草類(三十九種)
卷之二十三 蔓草類(五十四種)
芳草類(十一種)
毒草類(十一種)
卷之二十四 毒草類(三十三種)
卷之二十五 芳草類(六十種)
卷之二十六 群芳類(二十七種)
卷之二十七 群芳類(二十八種)
卷之二十八 群芳類(二十八種)
卷之二十九 群芳類(三十一種)
卷之三十 群芳類(二十九種)
卷之三十一 果類(五十七種)
卷之三十二 果類(四十五種)
卷之三十三 木類(五十四種)
卷之三十四 木類(三十種)
卷之三十五 木類(六十六種)
卷之三十六 木類(五十一種)
卷之三十七 木類(三十二種)
卷之三十八 木類(三十九種)
索引
植物中文名稱索引
植物拉丁學名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植物名實圖考》新釋 作者簡介
王錦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系統與進化植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植物標本館,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籍文獻中的植物考據與植物分類學研究。曾擔任《中華大典??生物學典》編委。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植物名實圖考》中的云南植物研究”(項目編號30770159)等與中醫古籍文獻相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為吳征鎰主持的云南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植物名實圖考》中云南植物的考證研究”(項目編號2007C0201)的執行者。湯彥承,研究員,著名植物分類學家。1987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三等獎獲得者。一生專注于植物變異、區系和系統發育研究。為中國植物分類學的理論、方法和植物系統發育研究的學科發展和規劃做出了重要貢獻。曾主持《中國主要植物圖譜禾本科》《西藏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等重要志書的編研工作。曾任《植物分類學報》主編。晚年主要從事古籍文獻中的植物考據研究,曾任《中華大典??生物學典》編委。吳征鎰,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國家Z高科技獎獲得者。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多次榮獲中國科學院、云南省自然科學一或二等獎。1999年,獲日本花卉綠地博覽會紀念協會授予的“COSMOS”國際獎。先后主持了《中國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版》) 、《中國植被》《云南植物志》和《西藏植物志》等20余部大型工具書的編研,一生發現并發表了1300多個新分類群。在植物學古籍整理和本草考證方面,主編了《新華本草綱要》《中華大典??生物學典》的編研,指導或參與了《南方草木狀考補》和《滇南本草》的整理與研究。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