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dāng)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fā)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xué)
圖解本草綱目五色蔬果對癥速查全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71325497
- 條形碼:9787571325497 ; 978-7-5713-2549-7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解本草綱目五色蔬果對癥速查全書 本書特色
含章新實用-全新圖解版!80余種蔬果對癥食療方法,300余張精美圖片賞心悅目,500余個中醫(yī)養(yǎng)生方呵護(hù)健康,日常蔬果食療對癥養(yǎng)生,食療護(hù)健康 五色蔬果,安養(yǎng)五臟,高清美圖,文字通俗。食用方法、飲食宜忌,吃對吃好,健康平安。 1.80余種蔬果對癥食療,300余張精美圖片,500余個中醫(yī)養(yǎng)生方,內(nèi)容翔實。 2.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傳統(tǒng)食療,輕松呵護(hù)全家安康。 3.高清美圖,文字通俗,賞心悅目。 4.食用方法、飲食宜忌,吃對吃好護(hù)健康。
圖解本草綱目五色蔬果對癥速查全書 內(nèi)容簡介
蔬果食療是一種天然、經(jīng)濟、方便的祛病養(yǎng)生方法。本書是源自《本草綱目》的蔬果食療養(yǎng)生法。本書囊括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80余種蔬果,并根據(jù)蔬果顏色的不同,分為紅色蔬果、綠色蔬果、黃色蔬果、白色蔬果蔬果等,詳細(xì)介紹了每種蔬果的營養(yǎng)成分,蔬果的根莖、葉、花、種子、果皮、根皮等各部位的藥用價值,以及蔬果各部位在藥膳中的應(yīng)用,讀者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jìn)行選擇性閱讀。本書還為讀者提供了“挑選方法”“儲藏建議”及“中醫(yī)養(yǎng)生方”等內(nèi)容,助益您吃對吃好,從內(nèi)到外地?fù)碛幸粋健康的體魄。
圖解本草綱目五色蔬果對癥速查全書 目錄
洞悉食物的四性 12
探究食物的五味 13
蔬菜的食用宜忌 14
水果的食用宜忌 15
養(yǎng)生保健特別推薦蔬果 16
**章 紅色蔬果:補血養(yǎng)心·抗腫防癌
紅棗 補脾益氣·補血安神 / 24
草莓 潤膚美顏·潤腸通便 / 26
山楂 健胃消食·活血化瘀 / 28
楊梅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 30
桃子 補血養(yǎng)顏·活血祛瘀 / 32
葡萄柚 行氣止痛·美容養(yǎng)顏 / 34
西瓜 清熱消暑·解渴利尿 / 36
柿子 清熱潤燥·生津潤腸 / 38
櫻桃 補血養(yǎng)顏·健脾和胃 / 40
荔枝 健脾生津·理氣止痛 / 42
石榴 生津止渴·收斂固澀 / 44
番茄 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 46
紅薯 補脾益氣·清腸通便 / 48
胡蘿卜 養(yǎng)肝明目·利膈寬腸 / 50
辣椒 散寒止痛·開胃消食 / 52
火龍果 瘦身美膚·清肺退火 / 54
第二章 綠色蔬果:疏肝強肝·潤腸排毒
獼猴桃 生津潤燥·清熱通淋 / 58
橄欖 清肺利咽·生津止渴 / 60
梅子 利咽生津·澀腸止瀉 / 62
香瓜 消腫利尿·潤燥解渴 / 64
香菜 健胃理氣·發(fā)汗透疹 / 66
香椿 健脾益胃·澀腸止血 / 68
瓠瓜 清熱潤肺·利水通淋 / 70
苦瓜 清熱解暑·清心明目 / 72
黃瓜 清熱利水·解毒消炎 / 74
絲瓜 清熱解毒·活血通絡(luò) / 76
白菜 益胃生津·通利腸胃 / 78
青椒 溫中散寒·開胃消食 / 80
莧菜 涼血解毒·清熱利濕 / 82
蕨菜 清熱滑腸·降氣化痰 / 84
蕓薹 涼血散血·解毒消腫 / 86
韭菜 補腎助陽·溫中開胃 / 88
菠菜 補血止血·滋陰平肝 / 90
芹菜 清熱利濕·平肝降壓 / 92
空心菜 清熱涼血·利尿除濕 / 94
第三章 黃色蔬果:養(yǎng)胃益脾·延緩衰老
枇杷 潤肺止咳·和胃降逆 / 98
哈密瓜 清熱利尿·消暑解渴 / 100
菠蘿 清暑解渴·消食止瀉 / 102
柚子 理氣化痰·清熱解毒 / 104
陽桃 清熱生津·利尿解毒 / 106
榴梿 壯陽補腎·增強體質(zhì) / 108
柳橙 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 110
橘子 寬中下氣·消積化痰 / 112
杏 潤肺定喘·生津止渴 / 114
龍眼 養(yǎng)血安神·補益心脾 / 116
金橘 解郁和脾·化痰止咳 / 118
芒果 益胃生津·化痰止咳 / 120
檸檬 消暑消食·祛痰降脂 / 122
木瓜 消食驅(qū)蟲·健脾益胃 / 124
百香果 生津止渴·清熱潤燥 / 126
南瓜 補中益氣·解毒驅(qū)蟲 / 128
金針菜 鎮(zhèn)靜安神·清熱涼血 / 130
姜 溫胃止嘔·發(fā)汗解表 / 132
第四章 白色蔬果:滋陰潤肺·強健體魄
梨 潤肺清心·消痰止咳 / 136
蘋果 生津止渴·排毒通便 / 138
椰子 解熱消渴·利尿消腫 / 140
香蕉 清熱化痰·滑腸通便 / 142
無花果 清熱降火·生津止渴 / 144
荸薺 清熱生津·涼血解毒 / 146
銀杏 定咳平喘·養(yǎng)心益腎 / 148
蓮子 養(yǎng)心安神·益腎固精 / 150
核桃 健腦安神·補腎益氣 / 152
栗子 補腎健脾·強筋健骨 / 154
蓮藕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 156
白蘿卜 下氣寬中·消食化滯 / 158
百合 養(yǎng)心安神·潤肺止咳 / 160
冬瓜 除煩止渴·利水消腫 / 162
芋頭 消腫止痛·解毒散結(jié) / 164
菜花 增強免疫·補脾和胃 / 166
山藥 健脾益胃·滋腎益精 / 168
銀耳 生津潤肺·滋補強壯 / 170
竹筍 清熱化痰·潤腸除煩 / 172
茭白 清熱除煩·止渴通乳 / 174
洋蔥 發(fā)散風(fēng)寒·溫中通陽 / 176
甘蔗 生津止渴·清熱除煩 / 178
口蘑 補脾益氣·化痰解毒 / 180
馬鈴薯 清熱解毒·益氣健脾 / 182
大蒜 解毒殺菌·行滯暖胃 / 184
第五章 黑色蔬果:補腎養(yǎng)顏·延年益壽
葡萄 強筋壯骨·補氣養(yǎng)血 / 188
桑葚 滋陰補血·生津潤燥 / 190
山竹 清涼解熱·健脾益氣 / 192
茄子 清熱涼血·散瘀消腫 / 194
李子 清肝去熱·潤腸利水 / 196
紫甘藍(lán) 養(yǎng)胃益脾·緩急止痛 / 198
香菇 健脾開胃·扶正補虛 / 200
菱角 補脾益氣·利水解毒 / 202
黑木耳 涼血止血·補血活血 / 204
羅漢果 潤腸通便·清熱利咽 / 206
圖解本草綱目五色蔬果對癥速查全書 節(jié)選
楊梅生津止渴·和胃消食楊梅屬于楊梅科喬木植物,又稱為圣生梅、白蒂梅,主要分布于我國華東和南方各地。楊梅核果球形,有小疣狀突起,熟時深紅、紫紅,味甘、酸,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營養(yǎng)成分(每100克楊梅)脂肪 0.2克碳水化合物 6.7克膳食纖維 1克煙酸 0.3毫克維生素C 9毫克維生素E 0.81毫克胡蘿卜素 0.04毫克別名龍睛、朱紅、水楊梅、白蒂梅、樹梅。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能食用。果實味甘、酸, 性溫;入肺、胃經(jīng)。藥用部分果實、樹皮、葉、根。藥用功效果實:用于煩渴、嘔吐、呃逆、食欲不振、食積腹痛、飲酒過度、腹瀉、頭痛、心悸、胃痛、咽喉炎、口腔炎、跌打損傷、骨折、煩悶、燙傷。用量用法:12~30克,水煎服。外用:煎水熏洗。樹皮:治脘腹疼痛、脅痛、牙痛、疝氣、跌打損傷、骨折、吐血、衄血、痔血、崩漏、痄腮、外傷出血、胃痛、火燙傷、濕疹、感冒、泄瀉、疥癬、惡瘡、蛇咬傷。用量用法:9~15克,水煎服,或浸酒服。外用:煎水熏洗,研末調(diào)敷或吹鼻。葉:治皮膚濕疹。外用:煎水洗。根:用于胃痛、疝氣、吐血、嘔吐。用量用法:6~9克,水煎服。醫(yī)生提示多食楊梅,傷胃損齒。血熱火旺者勿食。脾胃虛寒者少食。糖尿病患者忌食。挑選及儲藏建議挑選時要選擇大紅色的,個頭飽滿的,外面的刺為圓刺的,這樣的果子味道很甜。除了直接觀察外,還可以聞一下氣味,聞著有淡淡清香的果子較好,沒有氣味的說明尚未成熟,有一股淡淡酒味的說明存放不當(dāng)或存放時間太長了。楊梅的保鮮期比較短,不宜室溫下保存,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一般可保存1~3日。此外,楊梅保存中*關(guān)鍵的一點是不要清洗楊梅,清洗后的楊梅保存時間會大打折扣,很快就會發(fā)酵。所以,為了延長楊梅的保存時間,*好吃的時候再進(jìn)行清洗。中醫(yī)養(yǎng)生方腹痛、吐瀉【材料】楊梅150克,白酒1000毫升。【做法】楊梅洗凈,瀝干水后置白酒中,浸泡2日,每次服1小杯。便溏【材料】干楊梅30克。【做法】干楊梅炒炭存性,研成細(xì)末,每次5克,以米湯送下。腳氣【材料】楊梅果核適量。【做法】將楊梅果核煅炭,研碎后涂敷患處。嘔吐【材料】鮮楊梅根75克。【做法】鮮楊梅根洗凈,加適量水煎服。腹瀉【材料】楊梅15克。【做法】楊梅洗凈,以水煎服。皮膚濕疹【材料】楊梅葉適量。【做法】煎水,外洗患處。小便灼痛【材料】鮮楊梅60克,冷開水1杯。【做法】將鮮楊梅洗凈,搗爛,加冷開水調(diào)勻,過濾飲汁,每日2~3次。中暑所致腹痛【材料】鮮楊梅180 克,米酒適量。【做法】將鮮楊梅洗凈后瀝干水,放入甕中,加米酒至淹沒楊梅為度,浸泡5 日,每次服半杯。食療小常識白酒:通血脈,御寒氣,醒脾溫中,助行藥勢。主治風(fēng)寒痹痛、痙攣急痛、胸痹、心腹冷痛。米酒:行氣活血,能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還可防治產(chǎn)后宮寒腹痛。蔬果小廚房楊梅酒材料:鮮楊梅500克,白糖80克。做法:先將楊梅洗凈,瀝干水后與白糖一同搗爛裝入瓷罐中,加蓋,不密封,稍留空隙,7 ~ 10日自然發(fā)酵成酒;再用紗布絞汁,即成濃度為12°的楊梅露酒;倒入鍋內(nèi)煮沸,待冷卻后裝瓶,密封保存,越久越佳。夏季飲用,清熱、生津、祛暑。
圖解本草綱目五色蔬果對癥速查全書 作者簡介
孫平,中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長期從事病房及中醫(yī)皮膚科的一線臨床工作。診治大量患者,廣受患者好評。 于雅婷,主任醫(yī)師、高級藥膳食療師,領(lǐng)導(dǎo)研發(fā)創(chuàng)新的現(xiàn)代化中醫(yī)食療技術(shù)多次榮獲國內(nèi)大獎。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