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fā)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谷物15:我們的舊日生活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1725049
- 條形碼:9787521725049 ; 978-7-5217-250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谷物15:我們的舊日生活 本書特色
Cereal中文版,一個關(guān)注旅行和生活的系列讀物。在路上,既有好風景,也有好生活。《谷物》一如既往,未完待續(xù)…… ★旅行目的地:濟州島,首爾 ★人物志:福桃創(chuàng)始人張大衛(wèi)—主廚樸恩珠—單色畫派之父樸棲甫—攝影師具本昌—建筑師伊丹潤&夏洛特·佩里安—藝術(shù)家約翰·扎巴瓦—室內(nèi)設(shè)計師泰陽 ★生活好物:復(fù)古家具—繪畫—月亮罐—服飾 ★建筑美學(xué):元素建筑 ★高質(zhì)量的攝影作品和文字,帶你進入私閱讀的理想國 已出版有《谷物01:這里有另一種時間》《谷物02:深陷溫柔生活》《谷物03:空之禪》《谷物04:城市恢弘而寂靜》《谷物05:光的研究》《谷物06:如何擁有一片森林》《谷物07:刻意疏離》《谷物08:紐約印象》《谷物09:大宅至簡》《谷物10:寂靜之地》《谷物11:孤獨的本質(zhì)》《谷物12:只想把美好的東西收藏起來》《谷物13:成為自己》《谷物14:表準之外的人生》。 一本“小眾”創(chuàng)意雜志書,卻在全世界擁有大量擁泵 專注旅行與生活的系列讀物 ★《谷物》(Cereal)是什么? 《谷物》(Cereal)是一系列關(guān)注旅行與生活方式的讀物。2012年創(chuàng)刊于英國,美麗且有性格。《谷物》遵循“有趣且簡單”的甄選標準,不同于旅行指南或手冊,提供的是深度閱讀體驗,以豐富和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zhì)。 內(nèi)在氣質(zhì)加上外在形象,世界豐富而立體,躍然紙上。中文版每季一本。 ★你將從《谷物》得到…… 好風景、好生活、好時光、好心情。 每本《谷物》分5個章節(jié)。3個地點:深度挖掘這些地方值得了解的東西。2個插曲章節(jié):介紹豐富我們生活經(jīng)驗的人物、品牌或產(chǎn)品。 冷靜克制的文字、空曠無人的風景,為你創(chuàng)造安靜的時空,也為你的生活提供更多靈感。 ★為什么叫“谷物”? 它譯自英文書名“cereal”,在英國,這是人們從小時候起,每天早上醒來都會吃到的脆脆的、帶著奶香味的食物。它包裝盒上的文字和圖片,也在每個早晨的同一時間,帶給人們很多知識和樂趣。而在中國,谷物也是*基本的食物。《谷物》希望像這些對所有人而言都非常重要的食物一樣,成為大家的好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谷物15:我們的舊日生活 內(nèi)容簡介
《谷物》(Cereal)是一系列專注旅行與生活的讀物。提供的深度閱讀體驗,也是視覺盛宴。它根植于我們對旅行、對閱讀、對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也根植于我們的信念:認識更多新的美好的事物,將教會我們更好地生活。《谷物15:我們的舊日生活》以韓國文化為主題,采訪了多位在韓國當?shù)鼗蚴澜缋^承、傳播、探索傳統(tǒng)文化的各界人士,從料理、月亮罐、建筑、民俗等不同方面,探討了傳統(tǒng)與異質(zhì)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及其影響和局限等。
谷物15:我們的舊日生活 目錄
序
1
首爾24小時
城市旅行指南
2
異質(zhì)平衡
與樸恩珠和張大衛(wèi)的交談
3
單色畫派之父
樸棲甫與一場非凡的藝術(shù)運動
4
我們的舊日生活
韓國家具博物館
5
安靜的器皿
韓國風情陶瓷
6
對話
雷吉娜·樸和喬丹·伯克
7
染色的月亮
詹姆斯普拉姆工作室
8
捕捉寂靜
具本昌的攝影藝術(shù)
9
月光
國際化的韓式風格
10
傳統(tǒng)與哲學(xué)
儒教在韓國
11
元素建筑
伊丹潤與濟州島
12
藝術(shù)家訪談
約翰·扎巴瓦
13
青松齋
泰陽的現(xiàn)代韓屋
14
R??ZU香水
紀念夏洛特·佩里安
15
打糕
韓國米糕
插曲
閱讀書單
《谷物》正在……
紀念品:米糕模子
散文與詩
數(shù)星星的夜晚(1948)
老虎抽煙的日子:韓國傳統(tǒng)諺語
圓夢
紅松
谷物15:我們的舊日生活 節(jié)選
你們研發(fā)新菜肴的時候,會考慮未來的潛在顧客嗎? 張大衛(wèi):當然,必須考慮。但這并不代表事情簡單了,而是你要考慮到客人的就餐心理,以及我們的想法會不會太前衛(wèi)了。例如,恩珠做的生螃蟹非常好吃,但客人能接受嗎?很多人根本不吃螃蟹,更別提帶殼的螃蟹了。下一步是考慮生螃蟹能不能被接受的問題。未來,我相信人們會慢慢接受這個菜,但是現(xiàn)在,要考慮的東西太多,生螃蟹這道菜的推出時機還不成熟。 我很想知道,樸棲甫的空靈是否也能清空我的頭腦。在倫敦白立方畫廊,我盯著他的一幅畫,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水罐,一點一點地把水倒出去。奇特的事情發(fā)生了,我感覺到,畫家畫畫時候投入的專注能量從畫布上散發(fā)出來。原來,清空的頭腦和空空如也的頭腦是不一樣的,正好相反,我的頭腦現(xiàn)在變得很充實。展廳里有兩幅樸棲甫的畫,它們都有強烈的、數(shù)量眾多的線條,線條和顏料之間充滿了能量。像一首首虔誠的圣歌,樸棲甫好像在通過他的畫,追問我一個深刻的、追尋已久的問題。 樸棲甫如此個性化、熱烈的能量*近有了新的表達。他開始用別的顏色。這再次證明,將單色畫派的作品視為灰色的是不對的。是的,樸棲甫的新作品依舊只有一個顏色,但每件作品的色彩如此豐富飽滿,簡直像是在畫布上跳舞。它們像鳶尾花、番茄湯、黃色雪紡、薄荷醇牙膏、泡泡糖或粉色粉末……這與他對*近對藝術(shù)的理解相輔相成。樸棲甫說:“ 我在*近的畫里重新發(fā)現(xiàn)了色彩之美。我現(xiàn)在覺得藝術(shù)應(yīng)該提供視覺享受。否則,你無法帶給觀者平和喜悅的感覺。我的想法正在轉(zhuǎn)變,藝術(shù)也可以是一種療愈方式。”也許,樸棲甫一生追求的放下自我,同時撫慰觀眾的藝術(shù)境界,總是不可避免地充滿了張力,帶給他爆發(fā)性的能量。這種復(fù)雜的動機,使得單色畫派運動具有非凡的力量與持久性。盡管患有各種慢性病,樸棲甫依然在繪畫、旅行、思考、歡笑。他說:“這就是我,天生充滿了體力和精神力量。也許就是這個原因,他們把我在首爾國家現(xiàn)當代美術(shù)館舉辦的第二個回顧展,命名為‘永不疲倦的奮斗’。” 普拉姆說:“對我們來說,時間也是一種物質(zhì),這與你的審美觀有關(guān),例如古銅色的美,但這并不是說只有舊的物品才是好的,而是因為我們對經(jīng)歷過時間的物品會產(chǎn)生感情。”普拉姆的早期藝術(shù)理念植根于萬物有靈論,與羅素于平凡中見到美的理念相得益彰。“我們*珍貴的物品之一,是一個在巴特西公園發(fā)現(xiàn)的黑色錐形交通路標,已經(jīng)被車給壓扁了。”她說。彼時,我們正坐在他們在倫敦南部的工作室里。這里離他們在斯托克韋爾的家不遠,那是一棟兩層小房子,上下各有兩室。里面還住著他們的貝靈頓梗犬,名叫威爾弗雷德。工作室層高很高,有明亮的天窗、整整一面工具墻,很寬敞,適合手工加工和修補他們那些有名的大型作品。他們*新的作品是一個復(fù)雜而富有詩意的燈光裝置,里面有八個月亮的圖像,名為染色的月亮。作品就放在我們身邊,已經(jīng)被包裝在板條箱里,準備運往北愛爾蘭,參加名為寂靜之光的為特別地點量身定制的展覽。這個展覽由英國國家信托基金會贊助,為期兩周。
谷物15:我們的舊日生活 作者簡介
獨立雜志Cereal創(chuàng)于英國,創(chuàng)辦人是主編Rosa Park和設(shè)計總監(jiān)Rich Stapleton,編輯團隊由作家、攝影師、藝術(shù)家、設(shè)計家等創(chuàng)意家們組成。他們熱衷于探索未知,發(fā)現(xiàn)美好,相信旅行并不是走馬觀花、到此一游,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不追逐流行,只忠于內(nèi)心的選擇。
- >
史學(xué)評論
- >
推拿
- >
經(jīng)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