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張壽榮自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89465
- 條形碼:9787502489465 ; 978-7-5024-894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壽榮自傳 本書特色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壽榮的口述回憶錄《張壽榮自傳(鋼鐵人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是一部珍貴而特別有價值的書。 張壽榮院士是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工程師,我國 的鋼鐵冶金專家,長期從事鋼鐵冶金生產、建設及高爐設計工藝等方面的研究。本書扣住“鋼鐵人生”這個主題,著力展現一位鋼鐵專家 作為,面對挫折,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活到老、學到老、鉆研到老、奉獻到老的境界。
張壽榮自傳 內容簡介
本書以92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壽榮口述歷史的形式,回憶他20歲至今,參與新中國70年鋼鐵工業建設和發展的歷程。從鞍鋼到武鋼再到寶武,張院士經歷了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每一個重要階段,他既是實踐者又是探索者。他從一位煉鐵技術員成長為鋼鐵專家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從一位高爐爐長成長為武鋼的副經理、總工程師,他的鋼鐵人生豐富而厚重。新中國的鋼鐵工業由小變大,從弱到強,他一直奮斗在這條鋼鐵強國的道路上。
張壽榮自傳 目錄
**章 少年時代,父母賦予工業救國因子
一、父母的啟蒙教育助我成長
二、在心里埋下報效 的種子
第二章 轉考北洋大學,走近鋼鐵
一、考入天津工商學院
二、轉考北洋大學冶金系
三、常獲獎學金
四、1949年大學畢業
五、服從分配到鞍鋼
第三章 初入鞍鋼,從高爐爐前干起
一、先當煉鐵工人,熟悉一線
二、拜師學藝,冶煉低硅生鐵和錳鐵
三、為了向蘇聯專家學習,自請老師學俄語
第四章 借鑒探索爐頂調劑法,從鞍鋼推向全國
一、當生產值班長,試行爐頂調劑法
二、分析影響爐料在爐頂分布的因素
三、開始被重視
四、邊推行邊改進
五、逐步向全國推廣
第五章 “高爐脫硫與'低錳煉鋼'鐵的冶煉”誕生記
一、千方百計脫硫
二、正確控制爐溫是一個好辦法
三、對節約和增產有利
四、讓低錳生鐵對平爐煉鋼無不良影響
五、解決生鐵含硫問題,總結“低錳”操作要點
第六章 投身“一五”鞍鋼建設,思索全國煉鐵瓶頸問題
一、在改擴建高潮中鍛煉成長
二、思考我國煉鐵生產中存在的不足
三、改進原料準備工作
四、挖掘高爐設備潛力
五、全面提升高爐操作水平
六、把管理制度貫徹到底
七、針對差距提建議
第七章 調入武鋼,緣于審查煉鐵系統初步設計方案
一、初識武鋼
二、幫助審查方案,調入武鋼
第八章 奮戰在工地上,武鋼l號高爐“9·13”提前投產
一、負責煉鐵籌備組
二、為1號高爐提前投產做好準備
三、總結開爐得失
第九章 生產與建設并行,組織兩座高爐達日產計劃
一、為2號高爐竣工提供技術保障
二、2號高爐開爐順利,日產曾超計劃達到2000噸
三、為工人示范操作,兩座高爐日產合計達4000噸計劃
第十章 特殊年代,10年才建成兩座高爐
一、穩住高爐,降焦比
二、年產鋼200萬噸規劃“三步走”
三、3號高爐重新開工
四、自主設計4號高爐
五、不怕挫折保高爐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本類暢銷